舞蹈学论文第八篇:羌族舞蹈的源头、特点及传承途径
摘要:如今生活在岷江、涪江流域的羌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羌族舞蹈作为其传统文化体系中非常重要的载体,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将从羌族舞蹈的本体出发,从其文化渊源、衍变脉络、留存现状及其与文化产业的对接等方面,层层深入探讨羌族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模式,以及可预期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羌族舞蹈;民族文化;舞蹈传承;舞蹈发展;
一、羌族舞蹈的源头与衍变
(一)悠久的历史渊源
羌族的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最远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的时期。受到战乱、迁徙等众多历史原因的影响,羌族与其他民族共存共容,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发生了演变。到了现代,羌族主要的聚居地点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少部分在阿坝州的松潘、黑水、九寨沟,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平武县等地区进行散居。羌族拥有人口306072人,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当中属于人数较少的一类。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从古至今保留民族称呼且保留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完好的民族之一,其与藏族、彝族、纳西族、基诺族、白族和汉族等中华传统民族都属兄弟民族,大家共同发源于古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分化。羌族的传统和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传承,保留了其最为原始的风貌,其舞蹈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羌族的舞蹈所涉及的题材广泛,表现了羌族人民对于自然事物十分虔诚的原始崇拜,以及坚信“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也表达了对于恶劣自然环境进行反抗并做出改造的民族历史,表达了从古至今羌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烈期盼。在羌族的舞蹈中,还体现出了在母系社会中,对于中心社会的模糊的“性意识”以及“性崇拜”,表现出了远古社会文化影响的遗留,是古羌族人民在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情感表达所留下来的印记。
(二)日常的生产劳作
羌族人民在古代与大多数少数民族相同,依靠游牧生存,这一点在范晔的《后汉书》中有所记载。在春耕和秋收的阶段,羌族人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经常通过舞蹈的方式来进行祈祷,表达内心的感受,并通过舞蹈等方式记录了其日常的农业生产生活,也通过舞蹈的方式来进行祭祀和求雨等。羌族舞蹈中的“娃西切玛”“姜得儿学”和“石奎余奎”等舞蹈动作通过左腿跪蹲并进行同体轴向旋转,来表达羌族人民在丰收时节坐在玉米旁搓玉米的劳动情境。舞者在这些舞蹈中表现着人们在晒场中辛勤劳作的情境。在羌族舞蹈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动作都表现了古代羌族人民在进行围猎以及生产活动时的场景。
(三)农耕文明体系下的传统节俗
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具有很多鲜明的传统习俗,在一年之中也有很多极有意义的日子值得纪念。例如在四月有羌族的“祭祀会”、六月有“歌仙会”、十月有“羌历新年”等一系列节日和纪念日。除此之外,在春耕秋收以及进行婚丧嫁娶等特殊时刻,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舞蹈表演。羌族舞蹈大多数律动都较为统一,舞蹈的表演形式也是由多人共同完成,大多以类似篝火晚会的方式围绕火堆或是场院进行舞蹈表演,并伴以有序的呼喊声、吼叫声和踏步声来添加节奏感,以帮助舞蹈者利用自己的身体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四)虔诚的自然崇拜
羌族人民从古至今一直坚持着“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并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传承贯穿了该信仰。羌族大多数用于祭祀时表演的舞蹈都是由巫师来进行表演或者是主持表演的,在羌族语言中被叫做“莫恩纳沙”的舞蹈就是通过利用羊皮鼓在祭祀活动上进行表演的舞蹈种类。在羌族的祭祀活动中,存在上坛、中坛、下坛等三种模式,上坛用于祭祷神灵、祈求神灵降幅;中坛用于驱鬼驱邪、超度亡灵;下坛则用于进行占卜和为病人去除病魔。因此不同的舞种所对应的祭祀活动也并不相同,在下坛中大多采取独舞的方式,而在上坛和中坛中则主要将对舞和群舞的形式运用其中。
(五)多元文化的渗透
羌族舞蹈是一种较为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在演变的过程中对多种艺术形式都进行了融合和发展,其中包括了舞蹈、文学、音乐以及其他一些艺术元素。羌族舞蹈通过不断地融合发展,能够越来越准确地透过舞蹈表达出舞者自身的情感变化以及内心感受,并在舞蹈中体现羌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烈期盼。通过对不同的艺术元素进行有机融合,羌族舞蹈不断地发展,具有了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在新的舞蹈创作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同时对于舞蹈感染力的提升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二、羌族舞蹈的特点
(一)连臂踏歌
在羌族舞蹈中,大多数的不同种类的舞蹈中都会存在这样手牵手、肩并肩或者是将手臂连在一起的形式。一般来说羌族人民在进行舞蹈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形式都是由在场的舞者将手相牵共同站成一排或者是围成一个圆圈。在舞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亲朋会进入到舞者的表演队伍当中去,还有一部分人会在火塘青稞酒旁向到场的每一位宾客敬酒。在进行舞蹈表演的同时会伴以歌曲演唱,当有男性代表开始进行演唱并唱出首句之后,舞者开始共同用脚踏出节奏。在男性代表演唱过后,有女性代表进行接唱,当一首歌曲演唱完毕时,舞蹈队伍就会形成一个具有规律性的节奏且脚步动作有序的队伍,并逐渐转过一圈。舞者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手牵着手进行表演,但对于脚步动作和节奏也十分注重,在少部分时间内会放开手进行表演。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舞者身体上半部分的姿势与其脚下的动作和节奏都是有密切联系的,以便于保证节奏的平稳有序。
(二)三步一抬腿,四步一转身
羌族舞蹈中的脚步动作大概可以分为四组:其一,单歩进行顺边移动;其二,双脚自然行走进行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进行单脚的跳步,同时还要用小腿带动脚腕划圏;其三,在进行舞蹈时,先由右脚跳出而后再由左脚跟上右脚,身体在此过程中需要随着脚步的变换改变重心;其四,脚腕部位的动作较为灵活,会产生许多变化,可以概括为突出往回勾脚,左右两边在侧垫底的同时及时的转换身体的重心。在羌族舞蹈当中,这四组脚下动作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构建出一套十分完整的舞蹈动作,且在进行舞蹈的过程中脚步节奏清晰平均,容易使各位舞者之间的动作形成统一。
(三)以圆、弧为主
在羌族舞蹈的表演过程中,一大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无论舞者的动作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要保证舞者的脸朝向同一个方向,其中除了男性领舞者可以做出一些不同的摆手、挥手以及张手甩手的动作外,其他的舞者在舞蹈过程中都需要手拉着手。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舞者的男女领队可以带领舞者围绕着火塘跳舞喝酒,且舞蹈人群的旋转方向是由领队家中的老人来决定的,舞蹈的起始点是由火塘上首位的方向来确定的。
三、影响羌族舞蹈传承的因素
(一)信仰体系
羌族舞蹈与其他大部分少数民族舞蹈一样,其最初的用途和功能都是服务于宗教祭祀活动以及一些习俗中的庆典。上文中提到的主持羌族祭祀活动的巫师是羌族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工作,对于舞蹈等艺术和文化活动的传承都会造成影响。因此不难发现,羌族人民的祭祀活动同时也是其艺术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源之处。在羌族的祭祀活动中,无论活动的性质与内容,都需要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羌族人民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这样的功能最早体现在早期诞生的羊皮鼓舞上,以此来表现羌族人民对于神灵的敬畏和崇敬之心。宗教信仰是羌族舞蹈重要的发源之一,具有鲜明特色。
(二)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是影响羌族舞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其传统习俗也是通过羌族的舞蹈才得以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保留下来的。观看羌族舞蹈,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其所呈现出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特色,以及羌族人民的凝聚力。羌族的民族风情和民族习俗很多,在春耕和秋收的时期,以及一些祭祀活动上,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习俗。羌族的歌舞是各种民俗相关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羌族舞蹈也随着习俗逐渐发展出了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礼仪性舞蹈以及集会性舞蹈四个种类。其中羌族人民自娱性舞蹈更是充分体现出了羌族人民自娱自乐的舞蹈精神。羌族舞蹈一个很强烈的特点就是舞蹈的集体性,羌族人民在跳舞时总是能够很快的聚集起来,自发的围成圆圈开始舞蹈,气氛十分热烈,这都是羌族人民在长期以来的民族习俗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习惯。
(三)历史文化因素
根据《后汉书》等历史典籍的记载来看,在汉代时,汉武帝为了开拓疆土,曾将羌胡等少数民族驱逐出其原始的居住地,以加强对于羌族人民的统治。在此之后,羌族人民在面临民族间的斗争及外敌入侵时,经历了漫长的迁徙、妥协以及融合的过程,其自身民族的文化与汉族及其他各族在此过程中都实现了融合。到了隋唐时期,羌族人与新疆地区的汉族人实现了自然的融合。由于政治或是军事入侵等外来力量的进入,使得羌族文化从前所处的封闭空间被打开,而其他民族的文化则通过这个裂缝开始进入并影响羌族文化的发展。其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其他民族音乐对于羌族产生的影响,使羌族的乐器以及舞蹈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羌族的特有乐器,例如羌笛也逐渐传入了中原地区,受到了汉族地区人们广泛的喜爱,并且为文人墨客所传颂。
四、羌族舞蹈发展传承的具体途径
(一)抢救性保护
从当前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羌族舞蹈并没有得到文化市场足够的重视,一直以来都属于一种非常小众的舞种。而在“5·12”汶川地震后,由于大部分羌族所在地区受到了地震强烈的破坏,导致羌族文化和其人文资源遭受了很大程度的打击,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危机。而羌族舞蹈在羌族文化整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因此对羌族舞蹈进行保护、整理以及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羌族舞蹈具有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与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结合紧密相连,要对其进行保护必须采取动态性的保护手段,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利用经济手段来为羌族舞蹈拓宽生存环境,为其发展与创新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学院传承
羌族舞蹈的发展传承除了需要政府给予重视并提供扶持外,还需要依靠各相关高校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建立羌族舞蹈相关的专业或者是课程,并开设对羌族舞蹈进行研究的课题,通过建设研究基地或其他一些方式发挥相关高校的科研优势。相关部门需要对高校进行鼓舞,鼓励相关学者对羌族舞蹈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羌族舞蹈教学体系。
(三)通过产业开发的方式进行传承
通过文化产业开发或者是旅游产业等来促进民族舞蹈的发展在我国已有先例,如杨丽萍所打造的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和《云南的响声》,以及张艺谋团队打造的《印象丽江》和《印象刘三姐》等剧目,打响了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名度,使傣族、纳西族、壮族等少数民族舞蹈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也促进了云南、广西等地的旅游产业发展。羌族舞蹈在进行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这样成功案例的经验,通过发展羌族聚居区的旅游产业或者是文化产业来增加社会大众对于羌族舞蹈的认识,加深文化市场对于羌族舞蹈的关注,为羌族舞蹈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更多的机会,甚至进一步推动羌族舞蹈的对外文化输出。
点击查看>>舞蹈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其他文章1羌族舞蹈历史形态1.1羌族历史的发展和环境演变。1979年一群土地改造的农民在茂县营盘山发现了一片奇特的古墓群,距今约5000年的营盘山遗址,堪称藏彝走廊地区前考古最为重要的考古成果.这个遗址的出现改写了五千年长江文明史,展示着岷江上游最精彩...
绪论1.1研究意义。1.1.1研究现状。古代氐羌族群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深远的作用。由于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存在错综复杂的民族互动,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民族走廊,近百年来,一直是民族研究领域探讨的重要课题。其中,羌...
一、羌族舞蹈的分类羌族居住区域主要位于川西北的高原、半山以及河谷等独特的区域,在逐步适应该类地理环境的过程中,行动的特点、体态的构成和生产劳作形态,都融入到民族舞蹈里,并成为独特风格的重要来源。羌族的舞蹈一共有六大类型。[1](P88-8)9其中...
2汶川羌族舞蹈的传承途径研究2.1羌族舞蹈在汶川羌族聚居区小学舞蹈基础教育中的传承与发扬。在5.12汶川大地震后,不少羌文化关键传承人伤亡,羌民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也同样受到了重创。震后,国家和政府采用了很多途径抢救和保护羌族传统文化:新...
本文就针对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和全面的阐述和研讨, 结合传统和现代的民族舞蹈创作实例来展示民族文化背景对其演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2.2汶川羌区释比文化中羊皮鼓舞传承与发扬的思考。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固有的文化秩序,传承的主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间断地产生。在羌族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发展中,释比,在羌区南部方言称释谷或阿布释谷,北部方言叫许或阿爸许,今南北两大方言结合为...
摘要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产物,这种文化展现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维系社会的功能。羌民族的传统舞蹈文化在传承和变迁的过程中,逐渐具有相对的稳定和持续性,并彰显了本族的民族个性和民族意识。羌族舞蹈作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的特...
芭蕾舞是西欧舞蹈界最具国际性特色的舞蹈艺术,在其五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它以典雅、高贵的姿态迅速获得全世界观众的喜爱。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芭蕾专业的创办,标志着中国开始在世界的芭蕾文化艺术中占据了自己的地位,特别是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
大学生参与舞龙运动可以促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 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参与舞龙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学习到龙的精神和文化, 又能提高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最后, 参与舞龙运动可促进参与者对优秀文化进行辨别, 提高自身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