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舞蹈备受人们的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是舞蹈能够带给人美的感受和情感上的共鸣。呼吸训练对于舞蹈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首先对呼吸训练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呼吸训练的建议,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校舞蹈教学; 呼吸训练; 舞蹈动作;
舞蹈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动这项艺术的发展,在教育部门的号召下,各高校纷纷开设了舞蹈课程,以培养专业且优秀的舞蹈人才。但就实际情况来看,高校舞蹈教学效果较为有限,呼吸训练并未得到重视。因此对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舞蹈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
舞蹈者想要在跳舞时保持肢体动作和情感间的协调,必须要把握呼吸的要点。由此可见,在高校舞蹈中呼吸训练十分关键,需要学生予以重视。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增强舞蹈的美感
舞蹈者在跳舞过程中,需要通过呼吸使身体平衡。呼吸是舞者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载体。比如:舞蹈表演者在跳节奏舒缓的舞蹈时,如果无法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那么舞蹈者就无法保持呼吸的节奏,严重时甚至会大口呼吸,从而破坏了观众的感受。这样的舞蹈是没有灵魂的,无法体现出舞蹈的艺术美。比如:新疆舞蹈对呼吸节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这类舞蹈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呼吸方法,使呼吸与节奏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舞蹈表演的效果[1]。
(二)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疲劳感
舞蹈表演属于一项体力劳动,需要消耗表演者大量的体力,因此,对学生的呼吸能力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果学生掌握了错误的呼吸方法,那么其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就会感到十分疲劳。特别是一些民族舞蹈,动作幅度较大,学生需要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满足舞蹈表演的要求。否则,可能会引发各种问题的出现,比如:由于呼吸方法不合理,学生在进行舞蹈训练的过程中感到身体僵化,严重时会丧失对身体的控制,继而摔倒引发健康和安全问题。因而在压腿时要进行正确呼吸,可以拉长身体线条,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疲劳感。
(三)保持舞蹈的平衡
在舞蹈训练中想要实现呼吸和情感的有效结合,舞蹈表演者必须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促使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舞蹈训练之中,缓和自身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其在上台表演之前会感到紧张,如果将这种紧张情绪带到台上,就会对舞蹈表演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而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促使其能够正确地表达情感,并辅以舞蹈动作,提升舞蹈表演的质量。
(四)高校舞蹈呼吸训练现状
在查阅资料后得知,高校舞蹈呼吸训练现状不容乐观,尚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学生仅重视对教师动作的模仿,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教师表演舞蹈时气质神韵的传达;高校舞蹈教师不重视呼吸训练的重要性,仅要求学生练习舞蹈动作,导致舞蹈缺少韵律,无法体现出舞蹈艺术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呼吸训练方式的选择,所采取的呼吸训练方式与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不匹配。
二、呼吸训练的常用方式
(一)柔软度训练
柔软度训练不同于肢体训练,所针对的对象是呼吸。所谓的柔软就是指呼吸方式的柔软,通过呼吸节奏的放缓,促进舞蹈意境的提升。将其作为切入点而言,柔软度训练属于呼吸训练的常用方式,在经过后续训练后,使肢体更加协调,有助于表演的柔软性的提升。这种呼吸训练方式要求训练者在呼吸过程中配合下肢动作,其目的在于确保一整套连贯动作的完成。这种刚柔并济的训练方式,能够让呼吸节奏更加缓慢和柔软,最终使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美感得到充分展现。呼吸动作与肢体语言之间的密切配合,是学生表达自身情感,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重要方式。
(二)呼吸寸性训练
呼吸寸性训练是提升学生呼吸能力的重要方式,这种呼吸方式通过对快速和慢速吸气方式的有效运用,实现与舞蹈动作间的配合。学生可以通过快慢呼吸节奏,对舞蹈节奏进行把控,以促进舞蹈训练流畅度的提升。观众在观看舞蹈表演时,也可根据舞蹈者的舞步节奏,把握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比如:在舞蹈放缓时,主人公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可能是沉着冷静的,在音乐节奏加快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为欢乐、紧张,这种方式有助于舞台表演效果的营造。学生的呼吸节奏还会受到音乐节奏的影响,而呼吸寸性训练方式的使用,可以增强学生的节奏适应能力,这对于他们舞蹈能力的提升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呼吸韧性训练
在进行呼吸训练时,舞蹈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表现动作节奏的快慢时,与拍子和动作保持密切的配合。舞者在舞台上表演,会产生一种轻盈的美感,这种美感出现后,舞蹈表演者应主动放缓动作节奏,通过对不同呼吸节奏的把握,吸引观众的目光。比如:在进行民族舞蹈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呼吸韧性训练作为主要的呼吸训练方式,该方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将臂膀展开,从而使臂膀呈现出波浪状。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舞蹈动作的美感,还能帮助舞者提气和呼气,舞蹈动作会更加顺畅。
三、加强呼吸训练的建议
要想在高校舞蹈训练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要求教师将呼吸训练与舞蹈训练相结合,通过上述几种呼吸训练方法的引入,促使呼吸训练贯穿于舞蹈训练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加强呼吸训练的建议:
(一)将呼吸技巧渗透在肢体训练中
肢体训练是舞蹈学习的基础内容,在高校舞蹈训练开始后,教师应该将呼吸节奏放在与肢体训练同等的位置上,促使学生在进行肢体训练的同时,牢记呼吸技巧,建立呼吸意识。比如:学生可以将音乐作为依据,对舞蹈节奏进行把控,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呼吸技巧。高校学生如果能在学习舞蹈的初期阶段就形成呼吸意识,有利于减轻其后续学习呼吸技巧的难度,从而规避学生因为呼吸方法不合理而导致的形体问题[2]。
(二)将呼吸技巧渗透在动作连贯性训练中
高校舞蹈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动作连贯性与呼吸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基于舞蹈艺术的特征,使呼吸、节奏和动作有机结合;不同的呼吸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比如:藏族舞蹈与新疆民族舞蹈相比,具有舒缓的音乐节奏,在练习此类舞蹈时,舞蹈表演者应放缓呼吸频率,保证呼吸频率与舞蹈节奏的一致性;蒙古族舞蹈较为奔放,舞蹈动作会被呼吸所控制,故教师应要求学生快吸气,慢呼气。在舞蹈训练阶段,让学生对呼吸节奏进行把控,应成为舞蹈教学的重点,确保学生能够在练习舞蹈时保持呼吸的平稳,同时与舞蹈动作保持一致,以增强舞蹈动作的美感。简言之,舞蹈教师应分析舞蹈的种类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呼吸,促使呼吸成为学生的被动技能,可以在练习舞蹈时与舞蹈动作自然融合。
(三)将呼吸训练渗透在舞蹈学习各个环节之中
1.前期训练。
在前期训练阶段,高校舞蹈教师需要强调呼吸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舞蹈训练意识,这是确保呼吸训练效果的重要条件。对于刚刚学习舞蹈的初学者来说,他们会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肢体和舞蹈动作训练方面,对呼吸训练的关注度不够,因此缺乏对呼吸训练的准确理解。基于此,高校舞蹈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进行肢体训练的同时,将呼吸训练技巧融入其中,包括呼吸柔性训练、脆性训练等等,为学生掌握科学的呼吸技巧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肢体训练阶段,教师在讲述一个肢体动作后,需要让其掌握与该动作相配套的呼吸方式,比如:在抬腿时需要吸气,在腿放下时需要呼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掌握训练技巧,并树立舞蹈呼吸意识。总而言之,前期训练十分关键,教师必须在这一阶段强调呼吸训练的重要性。
2.中期训练。
经过前期训练,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呼吸训练的意识,因此,在这个阶段,舞蹈教师应适当提升呼吸训练的难度。比如:舞蹈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呼吸融入舞蹈动作之中,使呼吸和舞蹈动作密切配合。由于音乐节奏和主题有所不同,因此,学生所做出的舞蹈动作必然存在差异。比如:节奏较为舒缓的音乐,主要以表现情感为主,此时教师应该着重训练学生的动作控制能力。同时,将深呼吸、长呼吸和慢呼吸等技巧传授给学生。比如:学生在进行跳跃动作时,需要在起跳的同时进行吸气,在下落后立即完成呼气等[3]。
3.后期训练。
在后期阶段,学生的舞蹈基础已经十分扎实,各种舞蹈动作已经烂熟于心,学生可以做出完整的舞蹈动作,主要表现在技术、力量和思想等方面。因此,在后期训练过程中学生所练习的舞蹈会更加复杂,学生需要以肢体语言为媒介,全面且充分地诠释音乐。总之,后期舞蹈训练更为专业,对学生呼吸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对呼吸进行把控,以规避呼吸不规律而引发的问题。比如:由于舞蹈动作较多,因此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如果无法把控呼吸节奏,学生可能会因为缺少氧气而显得气喘吁吁,舞蹈表演效果会因此大打折扣。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应该加深对配乐的了解,让学生将呼吸渗透在情感表达之中,成为表达自身情感的载体。此外,教师还要对舞蹈的类型、特点和历史进行讲述,加深学生对舞蹈的情感理解,实现对呼吸节奏的有效把控[4]。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利于增强舞蹈的美感、减轻学生的疲劳感和保持舞蹈的平衡。因此,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呼吸训练的作用,将其融入舞蹈教学的全过程,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以提升舞蹈表演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薛芸芸.高校舞蹈教学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研究[J].智库时代,2019,(51):279-280.
[2]石恒.浅谈呼吸训练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黄河之声,2019,(14):135-136.
[3]王元翠.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分析[J].艺术评鉴,2018,(21):136-137.
[4]田冰洁.论高校古筝教学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6,36(13):122.
表象训练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是对现阶段高校舞蹈教学实施方法的有效革新,这一应用过程不仅极大提升了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同时针对舞蹈动作与形象的训练也使得学生对于动作技术掌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舞蹈教学不同实施阶段分析,表象...
思维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内心的表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的道理,舞蹈思维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自始至终都存在着舞蹈思维,是舞蹈思维的运用过程。创作者在社会生活中观察事物,形...
一、前言贝伦舞是锡伯族民间舞蹈的第一大类,也是我国舞蹈文化遗存的一朵奇葩。节奏明快,舞蹈形象鲜明活脱,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自娱色彩,被锡伯人称为生命舞蹈。现今流传的贝伦舞种类繁多,其中的每一种舞蹈都具有着特定的舞蹈动作,并涵盖着十分丰富的舞...
高校舞蹈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意义重大。了解当前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准确把握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发展方向与基本原则,推动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创新发展,对促进大...
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独特的功效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创新能力是高素质舞蹈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然而,在当前的高校舞蹈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却远远不够,还存在着...
在高校艺术教育中,舞蹈一直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情操的一种理想方式,它集技巧性与实践性为一体,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必不可少的技能课和修养课,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舞蹈教学...
舞蹈是一门肢体的艺术,是表演者以肢体为语言来表现人体运动的艺术,其不仅是一种审美形式,更是育人的方法,故而,高校舞蹈教学应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真正地担负起这双重重任。一、改革课程体系当前,我们的舞蹈课程体系比较陈旧,舞蹈艺术类课程开设的...
舞蹈类课程教学离不开文化元素的有效支持,通过舞蹈教学,将现实的生活与情感真实的折射出来,因而作为高校舞蹈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文化元素与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将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与文化元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寻求有效的...
20世纪80年代,杨丽萍以其创作的民族舞蹈作品《雀之灵》获得了巨大成功。21世纪以来,杨丽萍的舞蹈作品再度引起巨大轰动,像《云南映象》《藏迷》《香巴拉》《云南的响声》等一系列民族舞蹈作品的问世,不但为杨丽萍赢得了声誉,还奠定了她在中国舞蹈界的大...
近几年来,以舞蹈为代表的艺术性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也在新教育思维的推动下,相继开展了形式各样的舞蹈艺术教育。相关学者及一线教师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研究出一系列的关于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合作教学就是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