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

上海舞厅舞的形成、表演特征及起落与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12 共6352字
论文摘要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被西方现代文化急速充斥。在一座极具现代感的中国大都市中,新型的现代性城市文化正在悄悄滋生与发展。此时的中国正伴随社会转型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冲击使这座城市上空随处飘荡着一股洋气的“摩登”范儿。国际知名学者李欧梵①在《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 - 1945》中,曾细致淋漓地展现了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会的社会风貌,电影院、咖啡馆、百货大楼、公园、跑马场……这些公共空间正是城市现代性体现的物质载体。其中,上海舞厅尤为着名。它曾见证着大上海上个世纪的繁华与奢靡。上海舞厅舞作为民国时期风靡一时的舞蹈类型,既是上海现代化的体现,更是交际舞在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开端,受复杂多元的文化氛围影响和城市政治思想运动的解放,上海的摩登文化赋予了舞厅舞蹈独特的风格魅力。上海作为中国现代都市最早的发祥地,其摩登性也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

  同时,以上海舞厅舞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女性主体的自我意识觉醒与认同也被真正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得以认知。
  
  一、上海舞厅舞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 一) 多元文化的交融

  1. 世界性与地方性并存

  上海这座城市的复杂性在于,它一头连着西方各国,一头连着中国各地。它的摩登文化不单受西洋风格的熏染,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之后的结果。无论是电影、小说,还是舞蹈,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艺术家眼中的上海总是以一种强烈的女性气息和魅力展现出来。从上海的摩登文化的历史渊源来看,它并不单纯直接由西洋文化所带来,中国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们蜂拥迁入上海,看中的正是上海这座城市巨大的商业契机,而进入上海城市的大批外国人则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可供发展的必要资金、原料等,这一切共同构成上海的“摩登性”,并使上海舞厅舞蹈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舞厅舞”又名“交际舞”、“交谊舞”。在上海“开埠”(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 以后伴随着外国的侨民进入上海,其社交功能大大刺激和吸引了社会上流人士的加入。但由于最初只是由来华的欧美人士进行娱乐,华人极少参与其中,因此舞会最初在上海还并未流行。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跳舞作为娱乐方式在上海风靡。30 年代,舞厅才开始林立。沪上赫赫有名的百乐门舞厅就是在 1932 年落成,“如是则宾客之至者,依自然之趋势,先就大舞厅楼下而坐,楼下客满,则自必循级而至楼座。楼座再满,则辟宴会室以容之……则百余人以至八百余人,皆可应付裕如,不觉拥挤,亦不觉寥落矣。”

  由此看出当年上海舞厅行业一派繁华光景。百乐门舞厅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特色,随后也成为上海摩登建筑的着名代表,它不仅是西方时尚元素的直接体现,也融合了中国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传统价值观。上海世界性与地方性的多元文化氛围,造就了上海舞厅舞所具有的独特风格。

  2. 摩登性与现代性并存

  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中生动勾勒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看似“摩登”的场所如电影院、舞厅、跑马场、百货公司都凭借作者的“文化想象”对大都市的现代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此时的上海已不仅仅是被浪漫自由的摩登氛围所充斥,而同时包含有强烈的现代性,虽然那里也曾是迷信、专制、包办婚姻的传统之地。20 世纪 30 年代,这种传统逐渐被现代性消解,灯红酒绿的不夜场、拜金享乐的娱乐生活……一切都在被金钱所改变。“在奥尔格·齐美尔看来,一切都是货币带来的结果。他在《货币哲学》里提到,货币经济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越来越呈强势,甚至连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设计,都由货币一手操纵,货币使人们变得斤斤计较,精于算计。”

  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上海舞厅中已出现舞女伴舞; 30 年代,一些大中型的舞厅出现职业舞女,一般大概约有 40 至 60 名左右,多则有100 名以上; 1949 年以后,仅剩 28 家舞厅。《上海摩登》中,李欧梵就曾描述舞场中的一个舞女,他抓住舞女对平时日常开支精打细算的一个细节,体现了对传统的反拨: “如果我们把对舞女的描述和更早时候关于艺妓、影星的文章一起读,把他们视为文化系谱里不同方面的象征,我们就能追溯出一个用不同方式以女性为中心的传统。”

  李欧梵作为研究上海现代性的作家,其敏锐的眼光直指上海舞厅,将其作为描写的客体,体现出舞女也是“现代”都市文化的载体,并不断张扬其自身的主体性意识———“对男人投射自己的欲望,甚至在现代公共消费空间中游刃有余地戏耍男人。”

  这种开放的女性独立自觉意识,正是包裹在上海摩登文化内核中。同时,它也必将伴随这种文化氛围继续向前发展。李欧梵所理解的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而西方人生活在工业文明过度发达的领域里,它所表现的一种心理上的失落、震撼和种种复杂的感情,正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个基础,一种文化性的基础。”

  ( 二) 政治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
  
  清末民初尤其在辛亥革命以后,上海已经开始朝着现代化大都会的历史进程迈进。中外官员的政治交流带来了西洋的社交舞,频繁举办的中外交际舞会也日益成为这座城市流行的现代大众娱乐活动。伴随越来越多的营业性舞厅的落成,社交舞蹈慢慢演化为一种类似看电影一样稀松平常的娱乐方式。就国内的政治氛围来看,“新文化运动”强烈掀起了反旧传统的热潮,“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想大大拓展并加速了中国城市社会接受西方文化的空间和进度。此外,清末以来的妇女解放运动盛行,旧有的缠足等封建习俗开始瓦解,各地大办女学并提倡婚姻自由等,都为旧有的社会风气吹来丝丝新风。女性可以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且在女性群体中以有知识、有阅历的年轻人为多数,她们乐意接受新思想、新理念,“从当时人们的日记中,也可分明地感受到跳舞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如 1927 年 7 月19 日郁达夫在日记中写: ‘风凉月洁,长街上人影也没有一个,兜了一圈风,又和佐藤、荻原等上青鸟馆、虹口园及卡尔登跳舞场去’。”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跳舞学堂也陆续出现,例如“中西跳舞研究社”( 今福州路会乐里 281 号) 、“明星跳舞学堂”( 今四川中路 194 号) 等。由此可见,上海舞厅舞的繁荣离不开中国的政治氛围和城市思想运动,它们共同构成了上海舞厅舞在上个世纪的风靡与繁华。

  二、上海舞厅舞的表演特征分析

  上海舞厅舞,包括狐步舞、华尔兹、探戈舞等。

  近代以后,伴随上海的侨民一起传入上海。起初,舞蹈受中国封建制度的影响,参与者寥寥无几,大多为一些上流人士及华侨。辛亥革命之后,上海舞厅舞成为一种高级娱乐活动开始蓬勃发展。其中,也有文字描摹当时舞厅歌舞升平的画面,如 1872 年《申报》上《沪上西人竹枝词》中有记载: “小饮旗亭醉不致,玉瓶倾倒酒不迟。无端跳舞双携手,履鞋居然一处飞。璃杯互劝酒休辞,击鼓渊渊节奏迟。入抱回身欢已极,八音筒里写相似。”虽然受到礼数的约束与束缚,但是舞者尽兴尽情的舞动画面被描写得入木三分。

  ( 一) 以职业舞女为主的娱乐表演形式

  任何一种表演形式都是伴随历史、时代和社会的向前发展而不断进行演化的产物。上海舞厅作为当时商业交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承载着大众娱乐的主要生活方式。起初,舞厅的人数不多,伴随社会改革和思想政治运动的洗礼,人们的观念逐渐打破旧有制度的束缚。据史料记载,19 世纪后期,第一家营业性舞厅出现,舞厅位于今泰兴路,俗称“张家花园”,原名“味莼园”,现已不复存在。

  1927 年 12 月 1 日,蒋介石与宋庆龄的婚礼举办地“大华饭店”( Majestic Hall) 后来也成为一家营业性的舞厅,是当时旧上海最大的舞厅之一,出入舞厅的以洋人居多。虽然跳舞是一件极为时髦和有吸引力的娱乐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男女相拥而舞,却受时代和传统制度习俗的束缚,会跳舞的女子很少,所以能下舞池的女子就更是寥寥。因此进入舞厅的男女比例形成反差。“于是上海‘更有投机家应时而兴,纷纷开设舞蹈学校、跳舞养成所、跳舞师范等,专教要学时髦、不懂无术的青年们。’( 1933 年出版郁慕侠着《上海麟爪》) 。”

  舞堂应运而生,种类繁多。

  《上海舞蹈剧志上海歌剧志》一书中,对 20 世纪后期的舞蹈学校名称有记载: “中西跳舞研究社”( 今福州路会乐里 281 号) 、“美国跳舞学堂”( 今淮海中路 259 号) 、“凯尔氏舞蹈学校”( 今淮海中路 325号) 、“明星跳舞学堂”( 今四川中路 194 号) 。大批专业舞蹈学校的建立,为舞厅舞蹈培养了专业的舞蹈者,她们进入舞厅,长期以舞蹈表演为生,便成为了职业舞女。“英文舞女写作 dancing girl,她们又被上海的洋泾浜语谑之为‘弹性女郎’。”

  从舞女的身份种类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学生、职员、公务员、侍女、达官贵人的逃妾、失业女工,以及部分娼门女子,也有部分电影演员改行参与其间。”因舞厅活动本身为娱乐业,加之又是时尚的风向标之地,因此很容易成为流行文化的产生和汇聚之地。彼时,曾出现了一批着名的舞女明星,如百乐门舞厅的陈曼丽、大沪舞厅的梁赛珍等。

  ( 二) 以风格多样为特色的娱乐表演形式

  当时最富盛名的上海百乐门舞厅,曾是汇聚各种名流人士、达官贵人的最大规模的营业性舞厅。

  这里的舞蹈种类繁多,可以根据舞蹈的步伐特点、舞蹈的姿态样式、舞蹈的技术技巧分成多种类型。一般从流行性来看,多为“狐步舞、脖罗斯、华尔兹、探戈、伦巴、吉特巴等,狐步又可以分为快狐步、慢狐步。”

  音乐伴奏有独立的乐队,40 年代后期,菲律宾爵士乐队归国,百乐门舞厅曾聚齐了上海当时一流的爵士乐队如吉米·金( Jimmy King①) 进行音乐伴奏,乐队乐手须穿西服打领结,音乐内容多以反映当下都市流行文化为主。《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蔷薇蔷薇处处开》、《渔家女》等当时流行甚广的音乐,也成就了如今上海的旧时经典音乐。趋之若鹜的大批游客和观光客来到舞厅,成为乐队最热烈的拥护者和发烧友。在《摩登岁月》一书中,作者笔下有: “青年男女们唯吉米·金马首是瞻。布鲁斯、吉特巴、摇摆舞响彻百乐门。”

  因此,在流行音乐的热捧之下,舞蹈的表演更是锦上添花。按照音乐伴奏的类型,舞蹈有以慢四步的勃罗斯舞为主要表演形式,其次是如华尔兹等为主的慢三步,华尔兹、探戈为快三步的舞蹈表演形式。从技术技巧的难易程度来看,比较容易掌握的有华尔兹、狐步舞等,难度系数高一些的如伦巴、探戈等。因此,那时的舞厅舞蹈伴随舞厅行业的繁荣和商业活动的密切往来,已经成为风格多样、种类综合的娱乐艺术形式。从事舞蹈职业的表演者以能够漂亮地完成探戈舞或伦巴舞,而成为舞厅的主角,赢来满堂喝彩。

  ( 三) 以流行音乐伴奏为主的娱乐表演形式

  沪上舞厅同时也是发布中外各类流行音乐的主要场所。20 世纪 30 年代,当有声电影产生并兴起以后,大部分的演员转行成为舞厅中着名的驻唱歌手,像欧阳飞莺①、吴莺音②、张露③等。另外,好莱坞欧美经典影片的插曲也同样作为上海舞厅的保留曲目,如《魂断蓝桥》、《卡萨布兰卡》等。这种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方式,往往成为夜上海舞厅最为常见、最为流行、最负盛名的娱乐表演方式。“黎锦晖认为乐队最好的方式是‘中西合璧’,他将西方的爵士、狐步舞及探戈舞的音乐节奏形态、民族五声旋律与表演唱相结合,首开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以都市为中心舞曲风格歌曲的创作先河。”

  舞蹈伴舞的音乐完全是将中国民间音乐进行了爵士化的改编和创作,曲调欢快动听、风格活泼动人。在这样特性的音乐伴奏下,舞蹈呈现出更为“摩登“化的动态特征: “人们会情不自禁地随着它的节奏和韵律,扭摆着身子翩翩起舞。”

  黎锦晖的舞蹈伴奏音乐风格让中国传统的单线条旋律运用到西洋管弦乐的和声伴奏织体中,配上人声,造就了在摇摆金属中上下滑动的游移声线。传统和新鲜的碰撞正是中西艺术文化合璧的结果。充满变化又流行性极强的音乐伴奏,为舞蹈的表演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和魅力。

  三、上海舞厅舞在发展中的起落与影响

  从对上海舞厅的介绍和舞厅音乐与舞厅舞蹈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对民族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大胆尝试与结合。对早期上海流行文化场所之舞厅这样的现代性物质载体的公共空间的过度想象化与简单化,对舞女命运及对舞厅音乐的解读,都分别沦为道德“禁区”或“靡靡之音”的误解。

  在中西文化冲突,生活习俗迥异的背景下,这种娱乐形式的发展处于矛盾又充满争议的景象之中。而上海舞厅舞蹈以多重、多面、多样的姿态存在,也一度成为各学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

  ( 一) 积极进步的现代性意义

  上海舞厅舞蹈多以职业舞女为主进行娱乐表演的艺术形式,是中国女性地位得到提高的重要历史标志。五四运动之后特别是在二三十年代,主要沿海地区出现大量的职业妇女。“当时的一些女性刊物如《现代妇女》、《妇女杂志》等报道一些关于如何实现从‘家庭妇女’到‘职业妇女’的讨论,这种社会氛围营造出妇女就业的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各地的舞蹈学堂成立之后,女人开始走出家庭,在舞艺传习所或舞蹈学校速成舞蹈专业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从自主意识上看,它正体现了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当时带有先进意识的国人也已经不完全把西方的东西视为“洪水猛兽”,并开始尝试这种“舶来品”的艺术生活方式。

  至此,也造就了越来越多跟风的人参与舞蹈、选择舞蹈、从事舞蹈。相对较为开放的中国社会环境,让清新的进步性空气吹入国内,舞蹈走向了平民大众的娱乐生活方式中。无形之间,舞厅的兴起与发展,也同样刺激了国内大批作家的灵感,“许多海派作家喜欢把故事的背景设置于舞厅中,施蛰存的《薄雾的舞女》,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夜》、《黑牡丹》、《夜总会里的五个人》、《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等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舞厅中。舞蹈是需要空间的,舞厅恰好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空间,舞蹈的空间同时又为海派作家提供了文学想象与创作的空间。”因此,从沪上舞厅的娱乐现象即可窥探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独立,以及对海派作家文学创作的奠基与影响。这些共同构成了社会时代进步的重要方面。

  ( 二) 上海舞厅舞的历史回落和重新定义

  上海舞厅舞蹈的发展受制于历史和政治环境的影响,曾受到短时间的禁止。1935 年,上海市第一特区市民联合会曾上书致两租界和华界各局,明令要求禁舞: “迩来跳舞场之营业畸形发展,颇呈雨后春笋之势,每晚吸引青年男女通宵达旦狂歌欢舞,不惟使良好青年消磨其有为志气,且巨量金钱之消耗实足以助长不景气象之弥漫……”虽然当时并未立即采取措施取缔,“而只愿在现有体制内进行调整,不愿采取‘急刹车’式的极端措施。”

  经过几番回落,国内针对舞厅采取了日常式管理的常态化模式。经过制度确立和法律的约束,舞厅舞蹈走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成为合法经营的日常娱乐活动场所。虽然舞女依旧被认为是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类,但是就中国近现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历史进程来看,依然可以从上海舞厅舞蹈这一文化视角探寻出中国妇女解放与中国社会现代性进程的复杂联系与认知。

  结语

  近现代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伴随中国历史进程的发展,在作为商业中心、移民城市和租界社会相互缠绕的特殊的历史文化氛围中,酝酿出中西艺术文化相结合的娱乐文化产物———上海舞厅舞。它不但是世界性与地方性的统一,也是摩登性与现代性的体现。通过对这种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舞蹈形态特征的分析,呈现出近代中国社会的面貌在发展与改变中的循环往复和不断向前的时代性特点。同时,舞厅舞蹈在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折射出超越其自身艺术内涵的更为深刻的历史意义,即: 中国近现代都市舞蹈的产生、发展、传播与流变和接受的更为广阔的社会学视野。

  【参考文献】

  [1] 桂强. 民国上海社交舞厅及其舞蹈活动: 以百乐门为例[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 3) .
  [2] 朱崇科. 重构与想象: 评国际知名学者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 - 1945》[J].浙江学刊,2003( 1) .
  [3] 薛理勇. 旧上海的舞女和跳舞厅[J]. 世纪,2000( 5) .
  [4] 李琼. 被掩盖的人文之光: 上海早期流行歌曲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嬗变[J]. 都市文化研究,2012( 1) .
  [5] 任文惠. 从舞剧《长恨歌》探析国标舞与海派文化的渊源[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 2) : 96.
  [6] 马军,白华山. 两界三方管理下的上海舞厅业: 以1927 年至 1943 年为主要时段的考察[J]. 社会科学,2007( 8) .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舞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