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沧州回族武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探讨
【引言 第一章】沧州回族武术文化的地域范围及概念界定
【第二章】沧州回族武术历史渊源与文化成因
【第三章】沧州回族武术文化内容及特征
【第四章】沧州回族武术的地位以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第五章】沧州回族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及社会文化意义
【结论/参考文献】沧州回族地区武术文化的价值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沧州回族武术文化的成因
一、历史渊源。
中国回回的本源是外来民族,其祖先大多数来自"西域",古代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中亚人,到中国经商、从军、传教、出卖技艺,来华谋生,他们在指定的地点建立防务村寨、屯田、墾牧、经商、建寺,形成新的居民点并异族联姻,繁衍后代,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23],这些新的少数民族在厚实而且盛行的汉文化中保持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习惯,必然会遭遇民族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汉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认为"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在他们看来,回民属于四夷八荒"未开化"的族类,理应接受"先进",全盘汉化。以"大分散、小集中"为居住特色的回民,就必须学会在每个节点上有足够的防身、自卫能力。这就是回民拥有尚武精神的历史起因。
除以上共同的因素外,沧州回族尚武,还有其独特的原因:
其一,祖先的遗传基因。由于上祖习武的特点,导致后人有着先天的尚武基因[16].
其二,乱世求生的需求。历史上沧州灾荒连年、战乱频繁、军阀混战、匪类猖撅,民不聊生。回族习武防身、习武反抗压迫势力实属自然。
其三,养家糊口的需求。历史的沧州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沧州回族为养活全家糊口,一是耍把式卖艺;二是为官府、巨商保缥,激发了沧州回族人民的尚武之风。
其四,侠义思想的影响。古沧荒滩,方圆百里,草深林密,豪强云集,为叛将、难勇、游侠、隐杰之蔽身良所。明清时期,隐姓埋名,化装僧道,身怀绝技的游侠、叛将及逃避官司之拳勇来沧栖身者不为少数。如,八极门之"癞"、"癖";丁发祥之师"邋遢道人";仪容疯癫、衣衫褴褛的查拳祖师沙茂林等,皆为隐姓埋名不便暴露行踪的武林高手。他们来沧目的:一是寻所蔽身;二是寻人立续。沧州回族,待人热情,重义好善,每遇落难之人,必以全力相助,这种侠义思想和举动,必然导致沧州回族的尚武热情愈加强烈。
二、文化成因。
(一)伊斯兰教等理念对沧州回族地区武术文化的影响。
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回族又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的民族,可以说,没有伊斯兰教的传入,就没有回族的产生。如果说伊斯兰是回族形成的精神支柱,那么,武术就是回族形成的基本要素[22].凡是回民出现的地方,都曾呈现出浓厚的尚武景象。其次,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除经商、通使外,战争是一条主要的渠道。
无论是唐皇西域搬兵平定安史之乱,还是成吉思汗用以平金灭宋的探马赤军,由此进入国民的回族先民,都是以武为生的兵士和将军。回族形成后,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一种弱小民族本能的自卫意识和习武传统,使其把练武看得尤为重要。回族的许多武术内容,反映了伊斯兰教特点,如"汤瓶七式"的起式和收式与穆斯林的礼拜相似。
回回十八肘起式中的"依玛式"和结尾 "都瓦式"意为穆斯林面向真主,有所祈求和感恩之意[15].
伊斯兰文化对八极拳有着深厚的影响。八极拳的创始人吴钟信仰伊斯兰教,接受伊斯兰教育,深受"阴阳" 和"无形"理论的影响。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无形,无事不知,无处不在"、"万物生变介于阴阳[23]".吴钟在伊斯兰文化的启示下,诠释了八极的八八六十四手与太极的八八六十四卦的并存,开创了中国武术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八极的火爆、猛烈与太极的稳健、柔和的呼应[25].
(二)现代媒体对沧州回族地区武术文化的影响。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网络、电视和报刊等现代媒体,在充分发挥自身传播方便、灵活、快捷等优势的同时,还主导者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消费,掌控着强大的话语权,对于事物的宣传与发展起到不可言喻的作用[26].伴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武术赖以生存的农耕、游牧、渔猎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改变。
新的社会需求、新的文化环境对沧州回族武术的发展影响重大[27].
如今沧州回族武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积极探索自身的复兴之路,打破传统武术的旧宗法、宗派及门户之弊,走向社会,甚至走出国门[28].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回族武术所有的拳种就制作了自己的光盘、宣传片,走进学校,迈向市场,扩大了自身的影响面和知名度。此外,回族武术在影、视片中也不乏出现,如在"少林寺"、"丝路花雨"、"天宝轶事"中担任武打指导的马贤达;在"康德第一保镖传奇"中担任武打指导,并饰赵爷的吴连枝,影视界曾经风靡一时的"大刀王五"王正谊等等,极大地提升了回族武术在国内外的知名度。1991 年电影《沧州绝招》亮相,把沧州镶嵌到电影片名中,说明沧州武术有着无穷的魅力。1997 年八极拳拳术被确定为全国 10 个优秀拳种之一[2].
2002 年日本电子游戏设计者在八极拳师吴连枝的指导下,以八极拳为基础,创编了《VR 战士》的格斗游戏,制作了漫画《拳儿》,为八极拳的宣传、发展创造了机会,提高了八极拳在日本的知名度,使八极拳走进了国际视野。2007 年"孟村八极拳国际培训中心"挂牌成立。2008 年在文化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赞助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批复并成立了"龙人八极专项基金",使八极传人有条件通过电视连续剧的拍摄,体育运动器械、运动服装的开发等一系列产业化手段[29],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2009 年,八极七世传人吴连枝被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八极拳被增添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10],以吴连枝为代表的数名八极拳人先后数十次应邀日本、韩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讲学。仅日本就建有:日本国开门八极拳研究会、日本开门八极拳协会、开门拳社、八极拳社、日本八极拳法研究会等八极拳社团组织。
自 1994 年以来,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五套、七套、八套、九套十套节目及英国、韩国、台湾、香港和国内部分省、市电视台数十次采访八极拳和制作专题片。2007年、2008 年央视五套还专门就《武林大会》来孟村录制节目。目前八极拳已远播于国内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和亚、欧、美洲的十几个国家,习练人数达六十万人之多,扩大了八极拳的国际影响力。不仅如此,回族武术还充分发挥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宣传和传播作用,把武术网站搞得如火如荼,使得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从而为其传承和发展赢得更为广阔和更为多元化的发展空间[23].
(三)沧州回族地区武术文化的农耕文化背景。
《汉书·龚遂传》载,渤海郡(沧州前身)太守龚遂在任时,就曾告知乡民"卖刀买犊,卖剑买牛".隋唐时,沧州遒劲之风愈强,"俗俭风浑,淫朽不生,朴毅坚强,果于耕战".历史上,沧州因土地瘠薄,旱、涝、虫灾不断,正常年景,许多人家糠菜半年粮;重灾之年,流浪乞讨,卖儿鬻女者不鲜;许多壮丁,无奈以贩盐维生,官府缉拿甚严,民求生不得,以习武而抗之。沧州回族武术文化的雏形是与回族武术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元朝初期"回回人遍天下".明朝初期是回民进驻沧州的主流,尤其是当时回族军队大量入住,并在统一组织管理下屯田拓荒,从事农垦生产,回回军的屯垦使得大量有着身怀绝技的从军人员流入民间,许多军事武艺就这样在民间逐步传播开来,并形成具有浓郁特色的回族武术流派[22].
(四)沧州回族地区武术文化技击背景。
沧州号称"京津南大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处、人犯流放之所,人们习练攻防格斗之术以求生存,强悍之武风历年久远。回族先民善骑射、狩猎,精枪法、刀法,且多好拳械。元朝的统一,回族贡献巨大,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明朝时,回族渐渐失去其优越地位后,外部环境压力逐渐加大,增强了回族内部的凝聚力。清朝时,回民备受歧视、欺压和屠杀,于是勇武、团结、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得到了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卫族、卫教的思想得到了升华[24].清真寺设立武场,晨昏礼拜后习武弄棒,习练武艺的习俗到得到巩固与加强。回族人得到长足磨练与发展,此时回族武术也到达了鼎盛的时期。
1前言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打运动有别于套路运动的动作多变、神形兼备,而是参赛双方依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技击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格斗项目。现代武术散打运动依傍于中国传统武术,在融合了近代西方体育思想之后逐渐演变为现如今的发...
结论沧州回族武术是中国武术历史长河中的一支涓涓细流,武术已成为宣传沧州、推介沧州的名片。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沧州的人文风貌,挖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突出沧州的武术底蕴与文化特色。沧州古时侠义之乡,今朝好人之城.在经...
引言一直以来,武术文献的研究,处于冷门状态,得不到武术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这不仅因为现今品流驳杂的武术文献难以辨伪考证,也与中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武术古籍文献的存留罕见,真正保留下来并有一定价值的武术文献更是寥寥无几的现状息息相关。所以...
中文摘要我国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很明确的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小康社会不仅仅体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指数上,更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所以,不仅要要全力的构建全民健身健康体系,还要积极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武术如何在现代社会更好发展是全民族共同关心、关注的大事。武术源于农耕社会,历史悠久,拳种繁多,以家传或师徒传承形式,依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是一种活态的传承方式,因此具有人...
武术套路竞赛在今天的中国武术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武术套路竞赛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武术套路竞赛在内容上可以是民族的、传统的,但在形式上必须是中西通用的、现代的。武术套路作为体育运动项目,被生活在...
自古以来的大部分时期,武术就只有少部分人所有,民间习武一直被统治者严厉禁止,一些人不得不转入地下进行练习。在艰苦寂寞的环境下,通过长期的磨练强大自己;在中国农耕文明社会背景下,形成了独有的封建宗法制,武术仅在门内相授,还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
摘要:本文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机能指标(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等)以及专项技术训练方面的身体训练控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研究旨在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实施有效的控...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溯源于道家的养生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是在道教导引、行气和佛家禅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其以广纳众长,博大精深,讲究阴阳调节、内外兼修等特点,在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蕴含着强烈的儒、释、道文...
一、引言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手段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应用到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武术课教学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优秀道德品质,还能树立民族自尊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