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术不仅是“术”, 而且是显学和玄学的文化复合体, 蕴藏着复杂而深奥的话语符号及精神意义。为了探骊武术文化的本真渊源与精神, 对于武术及其高级阶段的内家拳进行研究,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从文化形态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哲学和体育学等视角, 运用格尔茨的文化“深描”理论, 对其学术范式及认知图式进行文化阐释。研究认为, 武术是生命科学所涉, 武术文化是觉醒的文化;武术文化的原初属性, 是其“观念—意义”“武—道”的符号—结构—编码系统, 更多地依赖道德直觉、本能体悟等符号解码系统;内家拳是武术的代表和精髓;道家修真文化和隐逸文化促成了内家拳的原初精神——返璞归真, 内家拳进而传承和践行着道家、道教的精神和价值——悟道蓄德;以武入道是武术文化的终极意义。研究价值在于构建系统的武术文化深层分析体系, 厘清内家拳丹道武学的机理, 挖掘武术背后“道德直觉”的隐形文化式样, 还原武术的原初文化精神和普世价值, 促进国粹民粹的内化传承。
关键词:武术文化; 内家拳; 文化形态; 道家; 道教文化;
Abstract:Wushu is not only the“movements”, but also a cultural complex of famous and metaphysics, and it has complex and profound discourse symbol and spiritual meaning. This study studied on Wushu and its advanced stage internal school boxing aimed at exploring the culture origin and spirit of Wushu.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study interpreted academic paradigm and cognitive schem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e morph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religious philosoph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based on Geertz's“deep description”theory. Conclusions: Wushu is involved in life science, is a awakening culture; the original attribute of Wushu culture is the symbol-structure-coding system of“concept-meaning”and“Wu-Dao”, which is more dependent on the symbol decoding system of moral intuition and instinctive realization; internal school boxing is the representative and essence of Wushu; Dao comprehension culture and seclusion culture contribute to the internal school boxing's original spirit of “return to one's original nature”, and internal school boxing inherits and practices Taoism and Taoist spirit and value of “comprehend the Tao and possess morals”; comprehending the Tao through Wushu is the ultimate meaning of Wushu culture. The valu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build a deep analysis system of Wushu, to clarify the mechamism of Dan Wu of internal school boxing, to excavate “moral intuition”invisible culture style behind Wushu,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cultural spirit of Wushu and universal value, and to promote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 quintessence and populist tradition.
Keyword:Wushu culture; internal school boxing; culture form; Taoists; Taoism;
20世纪30年代, 《民国学校法》把国术列为中小学和师范类学校必修课。民国《中华体育课程标准》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均规定国术为必修课, 而且拳种和器械套路不断增多, 武术教学趋于系统化。20世纪40年代以后, 国家叙事主义的武术经历着竞技套路化、国际体育化和商业娱乐化的宿命。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近些年公布的12项计划赛事大致有2类:一类是套路竞技, 另一类是对抗竞技。20世纪90年代以后, 电视媒体举办武林风、争霸赛, 互联网海量的国外技击视频, 各类综合格斗商业赛事, 激起国人对武术技击功用的质疑, 稀释和淡化了对武术精神价值的文化考量。然而, 武术“术”的背后, 蕴藏着复杂而深奥的话语符号及精神意义。美国电影《功夫熊猫》中老庄哲学、武侠精神的中国文化元素解读是否能令我们内视反听?邱丕相认为, 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根, 如果说竞技武术是武术的现代化、竞技化 (西方化) 的改革发展, 那么, 传统武术便是保留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区域特色[1]。杨建营认为, 对优秀武术文化的关注、挖掘不足, 致使武术文化糟粕的日渐泛起[2]。王岗认为, 中国武术教育的完整性, 需要弥补传统文化的缺陷, 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3]。温搏认为, 武术的表象———技术, 属于变量, 然而, 人格精神、道德情操等却始终根植于人的本真[4]。马文友认为, 当今各种流行文化相互侵染时代, 武术应该坚守本真, 将其蕴含的传统文化之中的优秀元素提炼、浓缩和重塑[5]。顾燕冲认为, 中国武术与道教结合而成的内家拳, 其拳理技法等都体现了道教文化“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6]。学者们对于武术文化的意义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地研讨。
本研究认为, 武术, 其器物技术背后有着复杂的精神叙事, 是超越语言本体所表达的“观念符号”———精神、价值构建的思想系统。斯宾格勒称之为“文化形态”, 本尼迪克特谓之“文化构形”。有形的文化细目更多受制于态度、观念, 其本质、意义的恒久性远超出文化的存在本身, 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路径选择。武术文化的研究, 不仅要阐释其现象背后的意义, 更要解释现象和意义之间的因果关系, 核心在于寻找终极意义。
竞技武术重“术”, 传统武术重“道”, 武术的目的是国际化、奥运化、竞技化, 还是成为内化传承的国粹、民粹?从文化谱系中挖掘武术的精神和价值叙事, 是民族复兴、文化重塑、精神传承的必经之路。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1) 使用中国知网数据库, 时间从2005年起, 截止到2016年12月, 期刊来源类型为核心期刊, 以“武术文化”为关键词, 检索851篇相关成果, 多数文章以时代、地域等限制进行武术文化研究, 关于传统文化与拳理和武德内在逻辑关系的文献很少, 可供参考文献75篇;以“传统武术文化”为关键词, 检索成果125篇, 对于传统武术与道家本真文化渊源研究很少, 可供参考文献9篇;以“内家拳”为关键词, 发现32篇相关成果, 可供参考文献3篇, 检索期刊来源类型为全部期刊, 发现107篇相关成果, 大部分是关于道家道教历史、人物对于传统武术影响研究, 道家道教文化精神对于传统武术影响的研究很少, 可供参考文献12篇。2) 通过超星数字图书馆, 检索国内外关于文化、武术、传统武术、宗教、道家、道教相关领域的书籍文献20余部。3) 为获取传统武术与道家道教文化关系的原始资料, 研究者先后到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 查阅相关经典著作、资料50余部。本研究总计查阅文献量:论文99篇, 书籍70余部;参考文献量:论文10篇, 书籍18部。
2 武术通说与文化形态
2.1 武术考据与去兵家化
武术有技击、武艺、国术等称谓。殷商甲骨文“武”为象形字, 上“戈”下“止”。“止”同“趾”, 持戈而动, 伐也, 兵家征伐之意。至春秋, 楚子 (楚庄王) 讲:“夫文, 止戈为武。” (《左传·宣公十二年》) “武”始具人文伦理精神。“技击”最早见于《荀子·议兵》, 指战国时齐国的一种兵制, “齐人隆技击, 其技也”。“武艺”一词难考, 孔子六艺之“射、御”算武科, 周王朝官学, 出自《周礼·保氏》。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的武举科考亦以此为主。《三国志·蜀·刘封传》中有“武艺力气过人”一句[7]。“武艺”说明清时期使用普遍。“武术”最早见于南朝刘宋颜延之四言诗《皇太子释奠会作》, “偃闭武术, 阐扬文令”, 此“武术”亦指兵家。“武术”一词在民国初盛行。1915年, 教育家徐一冰等倡议, 将“武术”列为学校的必修课;1917年10月, 全国中学校长会议议决:“请全国中学一律添习武术。”1927年, 张之江向民国政府申请设立中央国术馆, 建议将武术改称“国术”, 一是标示武学的中国文化个性, 二是表达政治意义———强种强国, 御侮图存。以后台湾地区沿用“国术”至今。
可见, 技击、武艺、武术在明朝以前多为兵家指称;元末明初, 武术开始普遍用作搏击技术的称谓。“军事是国防的主要内容, 武术则是个人防卫的重要手段”[8]。武术最终从兵家 (弓箭马刀石、排兵布阵) 分离, 逐渐形成复杂的武学体系。
2.2 武术的分化与升华———内家与外家
中国武学门户、流派、种类繁多, 大致分为内家与外家。尽管此说一直存在争议, 但两者渊源、理论、练法、技法及归宿迥异。康熙八年, 黄宗羲题写《王征南墓志铭》中讲:“有所谓内家者, 以静制动, 犯者应手即仆, 故别少林为内家。”内家拳起源是谜, 考证困难。自三国华陀“五禽戏”始, 南朝梁人韩拱月, 唐代道人许宣平、李道子, 明代张三丰、王宗岳, 明末清初陈王廷等无极、太极拳 (功) 沿革颇有争议。就是武当道派出内家拳主流说, 也疑点重重。从考据学的显性文化角度而言, 明末清初道家气功导引术突然与武术相互结合, 此前“所有武术论著都没有练气的讲法”[9]。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提到内家拳“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王征南弟子黄百家著《内家拳法》亦如是说。《明史·方伎传》亦记载张三丰。这2个朝代的张三丰 (峰) 使得源头扑朔迷离。
内家拳基本分成2大派:一派是武当内家, 主要为四明内家、功家南派等, 习者以道士为主, 重修炼、轻武道, 拳术为内丹、养生、气功的产物。代表人物张三丰、张松溪、王征南、邓钟山多为独身。元末至清末兴盛, 至民国衰落。另一派是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内家拳。习者以俗家为主, 重武道、轻修炼, 相互融合, 传播广泛, 传承、门派、师徒在儒家礼教影响下形成特有的亚文化结构, 明末至民初逐步达到高峰。从传承上这两派公推武当道士张三丰为内家始祖, 可见其内在理论、技术的一致性。如果说武当内家是修道的辅助技术, 技击乃其末技, 属于修道的支流, 尚在道中;那么三大内家已经独立于道家及道教母体, 成为完整的武文化子系统, 走向了世俗化。
外家拳与内家拳在桩功、心法、套路及文化渊源上区别甚大, 技法区别为表象。形意名家宋世荣讲:“善养气者为内家, 不善养气者为外家。”苌乃周《苌氏武技书》讲气力渊源:“练形以合外, 练气以实内, ”“神以气会, 精以神聚。”外家讲力, 内家讲劲, 其本质在于内家把丹道内功作为其心法、技术的拳理精髓。“因重内丹、内功、内养, 故称为内家”[10]。内家拳定名、路数都取于道教, 将道教气功炼养无为、虚静、柔弱等教理融于武术中, 形成贵柔尚意的特色[11]。清代周述官《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指出, 外运行于内而内导引者, 内功也;内导引于外而外运行者, 外功也。如拳谚所云“意气君来骨肉臣”。拳道一体为内家, 从气血经络筋膜入手, 松静自然, 求得丹田周天之功, 由后天生理返先天道体, 内气驱动肢体以应变;拳道分离为外家, 从血气肌肉骨骼入手, 肌体刚暴, 通过抗负荷倒逼机体潜能, 练就物质能量团, 气走皮下, 不入丹田, 肌肉骨骼驱动肢体来攻防。内外家之别, 是与道体和合向度、习武法门的差异。是谓拳法有高下, 功力有大小, 出功有快慢, 合道有深浅。武术的分化合流正是文化多元演进、道家文化世俗化的结果。
3 武术文化的认知图式、形态学和阐释的方法论
3.1 文化与武术文化
汉语“文化”源于《易经·贲卦》:“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12]“人文”谓人伦纲常之教化。20世纪80年代, 庞朴提出文化分为3个层面:心、物和心物结合体。“物”为人化的自然;“心物结合体”为理论、组织、制度;“心”为思维、审美、性格、道德、价值、宗教等[13]。1871年, 泰勒做出文化的人类学定义:“文化或者文明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14]克鲁克洪认为:文化是历史创造的生存式样系统, 包括显性和隐性式样[15];核心由2部分组成, 一是传统思想, 二是与其有关的价值。莱斯利·怀特认为, 文化依赖符号的使用而产生, 包括物体、行为、思想和态度, 而符号是一切人类行为和文明的基本单元[16]22。语言是符号表达的最重要形式, 语言过程一旦出现, 它就会沿自己的轨道、依据自身公理和规律运行[16]137。怀特借用洛克的话指出, 如果只把文字看作观念的符号, 不把它作为事物本身, 那么世界上的争执会比现在少许多[16]50。总之, 文化的学术概念演化表明, 文化是精神价值的载体, 依规律和惯性运行和传承, 本质上是各种符号表象背后隐含的意义。
武术是一种文化符号, 其学术认知图式主要有4类:1) 是国家叙事, 标示武术与政治关系的向度。2) 技术范式, 关注拳种、门派、套路、技击及其功用。3) 伦理图式, 强调礼仪、武德等社会伦理的教化与传承。4) 文化阐释, 视武术为文化现象, 探索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武术的文化认知存在2种基本范式:“武术竞技论———武术文化论”, 本质上是“术—道”“体—用”功利主义和价值主义之争。前者经常用来定位狭义武术, 关注武术本体及表象———“术”, 动作、套路、技击等符号;后者经常用来定义广义武术, 关注武术符号及表象的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 缺乏武术民间话语及自组织系统的深层挖掘。武术文化研究过多关注伦理教化功能, 往往会忽视武术文化潜在的个体修行的道德成就。武术的表象是肢体语言, 但是这种身体符号不仅是身体艺术的本体存在, 其背后潜藏着“观念—意义”“武—道”及“形—神”一体的精神解码系统和深奥的终极价值。
3.2 文化阐释的方法论
美国阐释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深度描述”理论提出, 仅仅记录不同人的同一动作是谓浅描;而若将表象上一致的动作分别记述、分析其背后的不同成因就是深描。深与浅的区别在于我们记录、探寻事物在层次意义上的差异。格尔茨认为, 文化是由历史传递, 在象征符号中体现意义模式, 其概念系统借助各种象征性形式表达, 人们通过其用于交流和维持, 发展生活知识及对生活的态度[17]。如马科斯·韦伯所言, 人类是意义的动物, 文化就是意义之网[18]5。“意义”是指包含认识、情感、道德在内的一般性思考, 它是具有知觉、观念、理解、判断的一种包容性的概念。任何事物、行为表现、事件、性质以及关系只要能传递某种“意义”就是“象征”。但是意义本身不是象征本体的内在属性, 而是人所赋予的。人们常赋予事物以特殊的社会意义。多数情况下, 事实是多重的、动态的。一方面是“生性的事实”, 即事实的原意, 指事物原初的属性。另一方面“生性的事实”又是“人为的事实”, 即人们所赋予事物的象征意义, 包括对行为意义系统的分析, 然后要对异文化读者说什么, 还包括读者的理解。而“人为的事实”只有在特定的脉络中才能得到切合实际的答案, 但人们受其自身能力限制, 在异文化经验研究领域里常常含混不清。因为“文化是公共的, 意义也是公共的”[18]14, 不是一种私有心理现象。
从文化解释的功能来看, 文化分析不是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 而是探讨意义的阐释性科学, 目的在于厘清意义的“符号—结构—编码”。怀特引用E·A·胡顿的话, 认为文化是基于人类社会事实所做的研究, 根本不是科学, 也不可能是科学的[16]5。其中充满泛灵论、形而上的人类自身解释世界, 文化特质本身自在自为, 是人类学家“发现了文化”[16]86。
武术文化与宗教文化具有同构性, 是修证体悟的学问。武术文化研究存在先天的逻辑问题———“行者”与“学者”话语系统分离, 很多研究者疏于武技, 而精通武技者往往去学术化, 无法进入体制性学术话语系统;另外, 武术隐学与显学常常脱钩, 秘而不宣、口传身授, 先验理性弱化, 实践理性式微, 考据推理占据主流, 易于养成文化浅描, 忽视“民间武术”“文化武术”的原初属性, 实际上武术文化的“观念—意义”世界更多地依赖道德直觉、本能体悟等形而上的符号解码系统。
3.3 文化形态学
德国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宿命主义的文化史观、透视 (观象) 主义的文化形态学和文化危机理论认为, 世界上每一个高级文化的历史都区分为“文化”与“文明”阶段, 前者着重于心灵与精神文化, 后者着重于器物与军事文明;前者偏向唯心主义, 后者偏向唯物主义。文化是过去和未来世界历史的原初现象, 是一种有机体, 其中暗含着文化心灵 (灵魂) 、文化精神或者高级文化[19]103。每一种文化都要遵循生、壮、老、死的周期性规律, 最终产生文化危机。文明是发展了的人性达到的最外在与最人为的一种状态。文化是自我中心主义的, “古代—中古—近代”的直线发展观简单而肤浅[19]223。20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 理性的能力高于生命不再令人相信;反之, 感觉生命统治着理性。对人的认识远比抽象与普遍的理想更为重要[20]。高级文化就是一个巨大、单独的有机体觉醒的存在。习俗、神话、技术和艺术, 甚至民族和阶级“都成为某个单一的语言和历史容器”[21]29。文化晚期城市的时代不再能理解这些深处, 它们将信仰的参与转移到外部世界, 用人道主义来取代宗教, 用社会伦理与道德化取代形而上学[21]195;而文明的伦理学, 不再是生命本身的思考, 而是知识对于生命的反思。在这些深思熟虑的体系……存在某些人为、无心灵与半真理的东西[19]339。本能的道德削弱, 形式的道德日趋强化。
如同斯宾格勒所分析, 武术商业化、市场化与国际化中日益凸显的, 是武术文化内部性与外部性的张力, 武术迎合着时运、世运的变迁, 呈现“文化———文明”历史兴衰周期规律, 在武术的个性和民间话语中挖掘普世的价值, 是武术文化原初精神的生产与再生产。
4 武术文化的分析与阐释
4.1 武术的文化个性
关于武术的本质, 学界争论不已, 技击、攻防、强身、养生、教化以及折中论等概说。套路竞技和自由搏击偏重于技术。实际上技击术世界多国都有, 与外家武术比较而言, 其器物层面———“技击”异曲同工、异质同趣, 训练方法大致接近, 只是称谓不同。大多在竞技能力, 包括体能和技能方面下功夫。内家拳是传统武术的典型代表, 是武术发展的高级阶段, 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武术的本质。
武术是汉文化称谓, 从通说上讲异于外国技击主要有7点:1) 桩功, 外家马步、内家高桩均是筑基, 调动身体气机, 气沉丹田, 可通涌泉, 静极生动, 丹田生力。李仲轩讲“桩在拳里、拳在桩里”[22]。王宗岳在《太极拳谱》中讲的哼哈二气指的是混元气, 用于技击发劲, 他在注释中讲在气则滞, 此气应非先天气。道家伍柳派曰:“在虚极静笃时曰先天元气。”据此推测, 内家拳练出先天之“气”能与丹道融合, 超凡入圣。2) 套路, 套路兜气, 造就整体气机。气息回旋, 循环往复, 先外后内, 如剥洋葱。套路不仅练功力, 而且训练潜意识反应和整体劲力, 炼精化气。套路不仅徒手, 还有器械, 用器械倒逼功夫。3) 心法, 武道一体, 道体玄虚, 形而上, 耳提面命、口口相传、参悟运化, 到高层次有“炼气化神”之功。4) 劲道, 整劲, 气脉通透, 无极而生。懂劲、听劲、找劲, 明劲、暗劲、化劲、凌空劲, 一气鼓荡、真意萌动。5) 象形, 武术动作如同汉字, 包括套路象形和招式象形, 象形的背后是会意, 动作则是心意观念之外化, 非唯搏击而搏击, 不仅有凶猛动物, 如熊、虎、豹等, 还有弱势动物, 如鸡、鸭、鹤等, 会意是为调动经络气机。6) 道论, 哲学拳, 两仪、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等等, 心道合一, “炼神还虚”。7) 宗师, 有宗师创拳, 亦有名人假托、附会、演义, 讲究地域、宗派、门第、血缘、机缘、根器等传承, 并非普渡广传。
4.2 武术与道家道教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
鲁迅讲过,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以此读史, 许多问题能够迎刃而解[23]。道家乃中国文化的灵魂。《易经》承袭“阴阳”“五行”理论, 从身体出发建构世界图式。其认识论的基本向度是“生命存在”的“身—心”两分法,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由“根身”经验类推外部经验, 由身体感悟觉察外部世界。究法象经纶, 致穷理知命。被奉为医典的《黄帝内经》视人体为小宇宙, 系统提出生命微观全息理论、“经络”“藏象”学说, 揭示人体身心生化之机。脉是人体小宇宙能量管道, 百窍就是生命与道 (宇宙本源) 的节点。老子《道德经》实际是内观体悟、度世修行、自身成就之宏观根本理论, 其核心是悟道、修性和修命。其命功理论指出了修行的核心与关键———营魄抱一 (得道) 、恍惚窈冥 (心法) 、恒德不戝 (功成) 。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 见素抱朴, 与道合一;性命双修, 道生德畜, 功成圆满。此后“气论”“道论”皆为修道和习武者奉为圭臬, 亦是以武入道的最高理想。
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太极歌》:“太极原生无极中, 混元一气感斯通, 先天逆运随机转, 万象包罗易理中。”[24]《易经》是道家文化经典, 从基本信仰到神方仙术等方面, 都显现着以“易”悟“道”。《易经》中关于阴阳的论述:“一阴一阳之谓道。”[25]《太极拳谱·太极拳体用》以阴阳辩证思想为指导, 提出:“一阴一阳之谓拳。”因此太极拳技法有上下相合、刚柔相济、动静相间、后发先至等;道士张三丰在内丹修炼中, 独创动功太极十三势, 取法狮、猴、鹤等十三种动物和飞禽的形态和生理特点, 形意结合, 天人合一。《太极拳谱·太极拳释名》依据《易经》五行八卦理论, 太极拳之棚、捋、挤、按、采、列、肘、靠为八卦, 为太极拳方位, 进、退、顾、盼、定为五行, 为太极拳步法。形意, 八卦, 太极等内家拳, 功架不同, 但本质都是返璞归真, 身心呈现自然姿势状态, 皮肉筋骨与脏腑才可能后天返先天, 调动人体超能量, 以弱胜强, 而非与对手以筋骨皮相抗衡, 理论溯源是“道法自然”等道家思想;点到为止、后发制人等战术, 体现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道教是“纯中国宗教, 没人知道它确切诞生日子”[26]。与符咒、炼丹、寻仙的方士和阴阳家有密切关系。自西周至今, 道藏几经编修, 卷帙浩繁, 其教理、教义、教规、道术、法术等体系完备。很多丹士、道士均提及打坐内视催生内景, 内景催生自发动功 (所谓打神拳) 。历经上千年分化合流, 道教门派众多, 其上层丹鼎派中内丹派注重道术, 戒律繁苛, 清苦忍辱, 内丹修真, 度善济世, 玄机深奥。道家理论催生道教, 道教修炼催生道术, 道术导引、吐纳、神通等支流孕育内家拳。
4.3 武术的文化阐释
武术渊源有“斗兽狩猎、军事征伐、民间私斗”之说, 有文化寻根之意。这三说解释外家拳的源起并无确凿的证据, 然而对于内家拳, 既非征伐, 亦非私斗所出, 实际是道教内丹术的产品。
内家拳又有武术气功、动气功的称谓, 是民间的、独立的、自组织的、觉醒的有机存在。20世纪80年代港台武打、武侠影视文化的另一个作用, 是唤醒了人们对武当及其他道教、道家气功、佛家气功、内家拳及其相互关系的重新关注, 推动了“武术—功夫—气功”“特异功能—人体科学”武术文化的关注和深层认知。
内家拳是武术发展的巅峰, 属于丹道武学, 是践行道的一个路径。内家拳注重意念控制与引导, 高桩、混元桩筑基, 先天气与与后天气和合、互化, 神敛气荡, 静极生动。经行桩、走架、器械练出高密度物质能量团巡行周身, 身体产生暗劲、化劲、粘劲、横劲、惊弹抖炸的通体整劲、鼓荡劲甚至凌空劲, 其根本在于养生, 枝叶在于技击。到高深境界与道相通。内家武术其桩法、套路、功法、拳种、门派等文化表象的背后, 隐含着术语、口诀、心法、意念、渊源等文化精神价值。
内丹理论不仅是一种思想, 更是一种世界观与价值观, 塑造着修道及习武者的形与神、性与命、营与魄的深层认知与生活方式。
道家理论为习武提供了心法指引。老子讲, 虚极静督。松静自然、反观内视, 不自生而长生。谭峭《化书》所讲“忘形以养气, 忘气以养神, 忘神以养虚”比陈抟的内丹三部曲更为强调心念的作用。正念正行, 不执外相即为练功。
内丹术是以身体为炉鼎造就体外生命的技术, 是证道的根基。性与命、灵与肉的合一, 实际是人与道的合一, 如张三丰《无根树》所言:“类相同, 好用功, 外药通时内药通。”[27]杜心武晚年多次讲:“再给我十年, 一定练出身外身。”与道的合和向度, 决定着武术功夫的高低与深浅。返璞归真是逆向修复工程, 悟道亦即证道的过程。内家拳练到深处, 证道一定是其归宿。
内家拳理讲“天人合一”。武术桩功, 低桩高桩、站桩走架、睁眼桩闭眼桩;套路走架亦是桩, “行桩”;站桩、行桩均要求肌肉、意念放松, 神敛则气荡, 死肌变活肌, 气不练自在, 劲不练自长。站桩时间足够长、放松到一定程度, 以“忘我”的程度引导放松的量级, 感觉心神、身体与天地融为一体, 实现命功的“天人合一”。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内家桩功、套路的最高状态, 是命功和性功二者的“天人合一”。
道家明确指出了武德的生产与再造机理:道生德畜, 道化德生, 德行有根, 入心入性。老子云:“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 长而弗宰, 是谓玄德。”[28]玄德是无私、无我, 为他。悟道与证道正是同化宇宙的特性、逆转心性迷失的过程, 身体力行, 身与心合, 心与道合, 即为“返本归真”。德是守道后的自然结果, 而非人定的标准, 是精神价值本体统领器物技术。
5 结束语
武术为修证体悟的学问, 是对人体生命潜能及本质的深层探索, 体现着“东方灵性”。武术从外家发展到内家, 是武术的高级阶段, 文明到文化的升华, 标志着中国进入武文化个性化和武学精奥时期。内家拳属于丹道武学, 具足本能体悟、道德直觉的属性, 其语言符号系统具有独特的文化编码。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母体、基因和灵魂, 关注形神本体, 修证、体验、体之于身, 武学属于其亚文化群;武术与道家道教文化一脉相承, 道教是道家文化的修证, 道教道术神通的支流造就内家拳, 内家拳成为道教修炼的辅助技术;道家道教文化深刻影响武术的功法与义理;阴阳、五行、八卦的微观理论, 始终贯穿于武术气论、口诀、心法的始终, 技术和战术是这些理论外在的肢体语言和心识符号系统。内家拳暗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修真文化和隐逸文化, 造就了内家拳的原初精神———返璞归真, 进而传承和践行着道家、道教的精神和价值———悟道蓄德。以武入道, 属于命功与性功觉悟, 形与神的无限趋同, 是武术文化的价值叙事与终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邱丕相, 翁信辉.传统武术发展的新思路: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对传统武术人才招生改革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5) :54-56.
[2]杨建营.武术文化之“瑕瑜”的深度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38 (12) :40-45.
[3]王岗, 邱丕相.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 :61-66.
[4]温搏.武术文化变迁及其文化生态成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 50 (6) :59-64.
[5]马文友.重塑当代武术的文化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38 (2) :38-42, 71.
[6]顾燕冲.武术内家拳拳理核心对道教教理教义之现代传承[J].湖北体育科技, 2014, (12) :1094-1096.
[7]方金辉, 王培馄, 孙崇雄.中国武术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12.
[8]李印东, 张明庭, 李志坤, 等.武术概念阐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31 (2) :259-262.
[9]龚鹏程.武艺丛谈[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5:11.
[10]王纳新.内家拳与中国传统文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2 (5) :57-58+71.
[11]蔡宝忠, 胡庆武.“以武证道”是武当武术追求的终极目标[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7 (6) :125-128
[12]孙振声.易经今译[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88:140.
[13]浙江省青年科学工作者协会编.东西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讲演集[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9.
[14]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1.
[15]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M].高佳, 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8.
[16]L.A.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22.
[17]林同奇.格尔茨的“深度描绘”与文化观[J].中国社会科学, 1989, 10 (2) :159.
[18]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 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5.
[19]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第一卷.吴琼,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103.
[20]郑世安.西方文化的诊断者:斯宾格勒[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2:29.
[21]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第二卷.吴琼,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29.
[22]李仲轩, 徐皓峰.逝去的武林:民国武林宗师传奇[M].海口:南海出版社, 2009:166.
[2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285.
[24]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241.
[25]周文王, 著.易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210.
[26]柏杨.中国人史纲[M].北京:同心出版社, 2005:19.
[27]方春阳, 点校.张三丰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0:69.
[28]李耳.老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113.
结论沧州回族武术是中国武术历史长河中的一支涓涓细流,武术已成为宣传沧州、推介沧州的名片。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沧州的人文风貌,挖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突出沧州的武术底蕴与文化特色。沧州古时侠义之乡,今朝好人之城.在经...
茶学思想所倡导的德、静等理念, 都是传统武术文化的价值诉求。所以, 如果我们能够将茶学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相结合, 其必然能够优化该文化的传承机制, 并且造就持续性影响力。...
河南武术文化资源丰厚、历史悠久,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成效,造成了众人对少林功夫和太极拳耳熟能详而对其他武术文化了解甚少的尴尬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各地正开展轰轰烈烈的文化战争,应该认识到...
中国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是新时代我国对外输出我国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全球电子竞技产业已经从1998年开始的第一轮产业周期进人到第二轮产业浪潮,世界电子竞技产业中心也从韩国转移到了中国。...
目录摘要ABSTRACT第1章前言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1.2.2研究意义第2章文献综述2.1国内研究现状2.1.1武术散打文化研究2.1.2武林风的文化研究2.2相关概念界定2.2.1武林风2.2.2赛场2.2.3文化2.2.4赛场...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技击的灵魂是攻防。世人往往慎思于武术的技击与健身作用,将思维定势到攻防技法的实战领域和健身领域,即攻防为格斗对抗的缩影...
中华武术是多种文化形态与体育相结合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哲学思想,神奇的健身理论的集中反映。如何有效利用武侠电影去宣传武术,探索其在武术推广中的作用和主要作用途径是本文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1武术在推广中面临的问题1.1武术在国...
1前言21世纪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时期,全球化速度和进程越来越快,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当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西方文化很大的冲击,很多的人看到西方文化的闪光点,崇尚西方文化,投入到学习西方文化的浪潮中去。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本研究梳理实地调查资料、纵观红拳器械成型脉络, 发现西部红拳器械材质、形制与其他武术器械进化体系相比有所拓展延伸。西部红拳器械多样、形制丰富, 有别于其他地域武术器械文化, 彰显出西部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
第五章沧州回族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及社会文化意义一、沧州回族武术文化精神的内涵。(一)海纳百川、包容豁达的精神。沧州回族武术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是老一辈武术家在总结、发展自身的传统特点的同时,广开胸怀、博彩众长,吸收其他门派的优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