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崇高”与“优美”的美学起源
关于崇高与优美的论述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这一时期还并未将崇高与优美分而论之。“崇高”的概念形成在古代的修辞学之中,在希腊文中“崇高”也被称之为“高度”“庄重”“雄浑”,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十分流行的术语。但是在这一时期,“崇高”是被归为修辞学范畴的,而并不属于美学范畴。
这一时期值得关注的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修辞学家、哲学家朗基努斯,他的《论崇高》是西方艺术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
“亲爱的朋友,有一点你一定要了解,正如真正伟大的东西在生活中绝对不会受到鄙视,崇高也一样。”在朗基努斯看来,真正崇高的东西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崇高的事物面前,人的自身会感受到一种渺小与卑微;人们追逐崇高的事物,征服、追赶,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并体会到一种自豪感。
随后,朗基努斯提到了崇高所应当达到的效果,他认为,“崇高”应当是不可抗拒的,拥有闪电一般的威力,人们面对崇高,会感觉到一种平庸与渺小。朗吉努斯的《论崇高》虽然在当时来看来是一篇修辞学著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把“崇高”纳入到了人性的经验分析之中,为“崇高”找到了人性的经验来源,从这一点看来,朗基努斯实际上已经将“崇高”归入到了美学的范畴。这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是重大的。
二、“崇高”与“优美”的情感基础
朗基努斯之后,关于“崇高”和“优美”的探讨一直是西方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论题之一,当时的不少学者也多有著述,但“崇高”与“优美”在当时仍然被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讨论,直到18世纪埃德蒙·伯克发表的长篇论文《崇高与美》中,才第一次对“崇高”与“优美”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和区分。
在《崇高与美》一文中,伯克认为人的情感可以分为自我保持的情感与社会情感两大类,前者可以看做是维持自我生命的体现,而后者则是两性以及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情感以及维持种族繁衍的情欲。伯克将崇高归结为自我保持的情感,当我们有痛苦与危险的概念而不实际处于这种境遇时,也就是我们与危险相隔一段较为安全的距离时,就会产生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单纯的痛苦,它还含有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来源于和自然对立的满足或是在危险中侥幸逃脱的庆幸。伯克认为这种感觉可以看做是一种“欣喜”,并说“这种欣喜我称之为崇高,属于自我保持的情感是一切情感中最强烈的”。
从社会情感来说,社会情感是维持种族生命的情感,这种情感被分为两类,一种是两性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不是单纯的情欲,而是混合了情欲与渴望社交的观念,他有别于动物间兽性的欲望,所以也称作“爱”;另一类是人与其它事、物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含有情欲,它的对象是美的事物。所以结合以上两种社会性情感的类别来看,社会性情感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喜悦与快乐,从而鼓励我们的交流。而这种社会性的情感所产生的愉悦的快感,伯克称之为“优美”。
论者对伯克所述的一些观点还是比较赞同的,相对朗基努斯而言,伯克并非单纯的论述“崇高”与优美所应具有的种种特点,而是首先从人性心理的角度对“崇高”与“优美”产生的根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面对“崇高”或“优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特别是他所提出的自我保持的情感与社会情感这一观念,已经具有了一定近代科学的成分,这对美学的贡献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三、康德的“崇高”与“优美”
康德作为西方艺术哲学的重要学者,其“崇高”与“优美”的观点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伯克一样,康德同样将“崇高”与“优美”看做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审美范畴。但是,相较伯克而言,康德还看到了“崇高”和“优美”的联系与统一。
在《论优美感与崇高感》中康德就认为:“崇高的情操要比优美的情操更为强而有力,只不过没有优美情操来替换和伴随,崇高的情操就会使人厌倦而不能长久地感到满足3”。“优美”与“崇高”的区别在于“优美”给人以欢愉的感觉,而“崇高”却使人敬畏。但是,正如上面引文所说,两者的关系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崇高如果没有优美来调和,就不可能持久,它会使人感到可敬而不可亲,会使人敬而远之而不是亲而近之;另一方面,优美如果不能升华为崇高就无法得到提高,就会陷入低级趣味的危险,虽然可爱但却不可敬了。
总的来说,康德对于优美感与崇高感的观点较之先前的学者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康德将崇高与优美的特性与道德联系在了一起,比如在他看来,人性自身的美丽和尊严引导着自己的道德生活,康德认为这本身就是崇高的体现。康德的观点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前人对崇高理论的研究给康德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使康德进而丰富和扩展了崇高的内涵,对崇高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康德对于崇高与优美理论不仅影响了同时代的席勒、黑格尔等人,还影响到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可以说其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四、总结
论者认为,由上面三位学者可以看出西方哲学对崇高与优美观点从起源到发展,再到相对完善的过程。由此基本可以将“崇高”看做是实践主体在征服和掌握现实客体并且已经或必将趋于实现的条件下产生的。崇高所表现的不是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互相对立冲突后所产生的动态美。而优美则恰恰相反,正是事物的和谐统一才给人带来了美的愉悦。
崇高与优美所蕴含的哲学内涵同样蕴含于我们当代的美术创作之中,崇高的艺术作品能使作品摆脱浮于表面的时弊;而优美则能使作品为更为人所亲近,给观者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关于崇高与优美的问题仅仅是开了一扇窗,对其观点的研究似乎使我找到了朦胧的方向,但是,更多的内容还依然值得我们琢磨、探究。而这就需要以后有更多理论学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朗基努斯著,马文婷,宫雪译.《美学三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7.第1版.
[2]伯克著,李善庆译.《崇高与美》.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11.第1版.
[3]康德著,何兆武译.《论崇高感和优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11.第1版.
[4]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第2版.
[5]邓晓芒著.《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7.第1版.
[6]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第1版.
对于美术作品的研究,多数文章采用单向的研究方式,如同类作品的横向比较,及不同时期作品的纵向比较。笔者认为《美的历程》在研究方式上较其他着述不同,它以美学规律形成的现实因素为切入点,整体研究文学艺术作品的格调,笔者对于其美学研究方法有以下认...
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是用于别人品读的,只要品读就会给人以一定的思想启发和精神促进。不管是任何的作品均脱离不开这种过程。哲学类文章也好,理论性文章也罢。尤其是文学艺术的作家们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仅需要有人来阅读,而且还要达到让人爱看,...
道德与美的亲密关系。然而,“风骨”与“崇高”中所体现的道德是不尽相同的。刘勰“风骨”中的道德意蕴倾向于人伦道德、经学修养,而西方“崇高”中所体现的道德观念偏向宗教道德,或者审美主体对理性和自由意志的追求。正因为儒家经教有着温柔敦厚、疏通知远...
叔本华(1788-1860年)与尼采(1844-1900年),是德国颇具特色的思想家。在叔本华看来,音乐如果作为世界的表现看,那是普遍程度最高的语言,甚至可以说这种语言之于概念的普遍性,大致等于概念至于个别事物的普遍性。叔本华的这一见解是重要的、独到的...
摘要:艺术与美是西方美学史上两个重要概念,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艺术与美的关系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这两个概念关系的变化,是美学与艺术学科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因而,对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理论进行研究,也是对美学与艺术学科内涵与外延研究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文学的普遍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意识与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
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着述甚丰、汗牛充栋,不少着作对现代西方哲学和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最有代表性、影响最为广泛深刻的文学理论批评着作。本文所说的《人间词话》是指以王国维自己选编、发表于《国粹学报》的64则词话为主,除此之外,《人间词话手稿》中还有61则被王国维删去而未发表的词话,[1]即目前的《人间词话删...
现代美学以精英艺术为典范,肯定审美的超越性,主张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批判。后现代主义美学以俗文艺和大众文化为典范,主张消解俗文艺与雅文艺的区别,建立身体美学。中国也有一派主张日常社会审美化,企图建立一种生活美学。如何看待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
自艺术作为单独的学科被划分出来,在历史上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被作为文化的象征,一种美的体现。但是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给人美的享受,也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本身就代表着美,更甚至,许多作品无法达到美的共鸣,也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欣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