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刘勰的“风骨”与朗吉弩斯的“崇高”
来源:江海学刊 作者:曹顺庆;马智捷
发布于:2017-06-15 共11368字
内容提要 “风骨”与“崇高”是中西古典文论与美学中有相似内涵的重要概念。“风骨”作为一种清刚雄健的力量与雄浑之美,体现在文学作品、人物品评、书画艺术等方面; “崇高”作为刚健的力量与巨大气势的美,主体由超越痛感、奔向自由之道的途中获得的独特体验,亦表现在风格、形态、道德、审美诸方面。在澄清各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两者的比较互证,能够进一步深入认识中西文论关键词的汇通以及独特属性。
关键词 风骨 崇高 力量 气势。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中西古哲彼此虽素未谋面,但相类同文论概念却屡屡出现,如物感与模仿,神思与想象,滋味与美感,风格与文气,风骨与崇高等。在“人类共同的诗心和文心”的基础上,种种文论概念在内涵、风格、表现、构成等方面往往具有不少相似性,但在思维模式、言说方式、审美机制、话语模式、接受与变异等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异质性。类同性基础上的异质性比较不仅有助于中西文论关键词各自的意义阐发,也能在全面认知人类共存文论问题的同时更好地寻觅“他者的启示”.本文即试图对刘勰的“风骨”与朗吉弩斯的“崇高”在三方面进行比较:(1)共同的基本特质(内涵)比较;(2)各自的组成要素(外延)比较;(3)历史成因与现实影响比较。
“风骨”与“崇高”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
中国古代文论的“风骨”概念争议颇久。上世纪即有学者指出,到 80 年代末,对风骨的解释已有近 10 类,60多种。①归结起来,对“风骨”的解释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将“风”当作对文意的要求,“骨”是对文辞的要求。如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云:“文之有意,所以宣达思理,纲维全篇,譬之于物,则犹风也。文之有辞,所以摅写中怀,显明条贯,譬之于物,则犹骨也。必知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然后不蹈空虚之弊。”②“风即文意,骨即文辞”,这是黄侃先生的经典定义。后人基本上沿袭了黄侃先生的定义。例如,宗白华先生认为,“骨”是辞藻,“‘结言端直',就是一句话要明白正确,不是歪曲,不是诡辩。这种正确的表达,就产生了文骨。……’风‘可以动人,’风‘是从情感中来的。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既重视思想---表现为’骨‘,又重视情感---表现为’风‘.一篇有风有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③。后来的不少学者也赞同这几位老先生的看法。第二类解释在黄侃先生的“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的定义上,进一步转换成西方文论概念“内容-形式”来解释风骨,提出“风”即内容,“骨”为形式,或者相反:“风”为形式,“骨”为内容。例如陈友琴认为,风是内容,骨是形式;④舒直先生认为,风是形式,骨是内容。总之,是以“形式”与“内容”的西方文论概念套用、比附“风骨”这一中国古代文论概念。第三类是将“风骨”当作整体概念来解读,持 这 种 认 识 方 法 的 又 有 三 种。第 一 种 是 以“气”诠释“风骨”,如从黄淑琳到纪晓岚再到徐复观的“气为风骨”论。徐复观先生说:“所谓’风骨‘,乃是气在文章中的两种不同的作用,及由这两种不同的作用所形成的文 章 中 两 种 不 同 的 艺 术 的 形 相,亦 即 是 所 谓’文体‘.”⑤第二种是张少康先生的“气度风貌”说。他认为,“风,是指作家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气度风貌特征;骨,是指作品思想内容所显示出来的义理充足、正气凛然的力量”⑥。第三种是将浑成性作为“风骨”的本质特性,其下的包含要素又有“情、志、事、义、辞、采”等⑦。
多年来莫衷一是的解释使“风骨”成为中国文论现代阐释难题。面对难题,我们要做的一是考察各种说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二是思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三是穿破“风骨”阐释史的迷雾,回到《文心雕龙·风骨》原典本身,寻求准确答案。
关于第一种解释,风即文意,骨即文辞说,实际上无法自圆其说,因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有文意与文辞,但并不是所有文学作品都有风骨。范文澜就婉转地纠正黄侃的说法:“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黄先生论之详矣。……辞之端直者谓之辞,而肥辞繁杂亦谓之辞,惟前者始得文骨之称,肥辞不与焉。”⑧ 显然,笼统地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是说不通的。第一,只讲“风”“骨”各自的意义而未论其整体意义;第二,只断章取义论“风骨”而未立足《风骨》全篇探究“风骨”之美学意蕴;第三,就《风骨》全篇及《文心雕龙》全书看,“风”未必与文意无关,而“骨”未必就与文辞无涉。刘勰《风骨》云:“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⑨“’瘠义肥辞‘,辞掩其义,即为’无骨‘,这已经是强调了骨由义而来。辞是统于义的,’繁杂失统‘,乃上句’瘠义肥辞‘的必然现象,因此而’无骨‘,这句依然是强调骨由义而来。”⑩又,《风骨》谓“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是’骨‘即骨髓,《体性》篇’志实骨髓‘,《附会》篇’事义为骨髓‘,更可知骨与义、与志之不可分,亦即与文意之不可分。”瑏瑡 再者,《风骨》篇虽有“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之论,但《宗经》中又有“四则义直而不回”(“体有六义”之四) 之说。可见,“风意骨辞”说的缺陷是较为明显的。对于第二种解释,应持鲜明的批判态度。一些学者用西方文论的既成概念来套读“风骨”,将“风”与“骨”和“形式”“内容”作粗浅的比附,大大遮蔽了“风骨”的美学内涵。对第三种解释,应在两方面予以肯定。一是将“风骨”概念作整体观照的方法,二是不同程度地指明了“风骨”的来源、内蕴及特质。但不足之处尚存,主要体现在这些学者对《风骨》篇的诠释依据恰是由非《风骨》篇觅来的。这虽有助于研究“风骨”的来源与质素,但在对“风骨”本身含义诠释时难免出现偏差。
总结清纪昀以降“风骨”阐释如此丰富而又混乱的原因,至少有三。其一,《文心雕龙》在刘勰之后的漫长古代未受足够重视,从而在古代语境中阐释匮乏,难寻资料;其二,现代学者用西方文论的所谓科学主义方法解读中国古代文论,有值得肯定之处,但曲解和缺憾在所难免;其三,在西方文论研究思路的影响下,中国文论研究界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风骨》篇中含有定义、判断、概括、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较强的语句上,而对其中的描述性、意象性语句有所疏忽。这就难以寻出“风骨”的奥秘。
诸学者之探究似乎用尽了各种方法,选尽了各种角度,穷尽了各种解读。成果的丰富反而形成阐释的迷雾。其实,面对这种情况,应持一种冷静的研究思路:抛开重重先见与偏见,跳出西方文论强制阐释思维的牢笼,回到《文心雕龙·风骨》篇原文本身来探究答案。我们看看下面段落中的描述性语句,刘勰用了三种鸟的意象来描述“风骨”是什么:
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 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 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 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章之鸣凤也。
野鸡(翚翟)虽然有文采、色泽艳丽(备色),却因为没有力量而飞不高(肌丰而力沈也),是没有风骨的形象,显然,文采( 形式) 不是风骨;鹰隼虽然缺乏文采 ( 鹰隼乏采),却有强健的力量(骨劲而气猛),能够一飞冲天,遨游苍穹,这就是风骨(文章才力,有似于此)。显然,风骨代表力量与气势。这段话描述什么是风骨,已经非常清楚了:风骨就是如鹰击长空般的骨劲而气猛的美。由此可见,“风骨”一词的含义,就应当是文章内部的雄健、刚劲、清峻的力量与气势。当然,在刘勰看来,最理想的是凤凰,既有美丽的文采,又骨劲而气猛,能够高飞苍穹,光彩照人:“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章之鸣凤也。”而这种力感,既体现在文意、文气之力量与气势之美,又表现为文辞、用语之端直与辉光。“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意与辞皆统摄于“风骨”之“力”.这才是“风骨”较为恰切的内涵。
原文出处:曹顺庆,马智捷. 再论“风骨”与“崇高”[J]. 江海学刊,2017,(01):191-197+239.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