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西塞罗的说法,苏格拉底是最早把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从天上转移到地上,他不再思考自然宇宙,而是来探讨善与正义等人类伦理行为中对美德的追求,也就是引向了对人类社会中道德问题的探讨。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那就是“美德即知识”。他相信,人们只要拥有了知识,就具有了美德,就会以善的标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从而必然能够达到人生的正义和善。相反,人之所以在道德上犯错误,并非因为他有意为恶,而是因为他没有知识所致,人们不会明知对的不去做,或者明知错的却要为之。这就引出他的“无人自愿作恶”的思想。
在《柏拉图全集》的《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不能自制的观点。苏格拉底说,一切行为旨在一个目的,即快乐的、无痛苦的生活,为此可采取的良好行为必定是善和有益的。假如,把快乐看做为一种善,人们便不会知道或去猜测还有其他可能存在的行为比他所追求的行为更好,来令他去选择。不具备知识会造成不自觉的行为,这里不自觉的行动就是不能自制。那么我们可以把无知定义为拥有一种错误的看法或在当前的事情上犯了错误?
在场所有人表示同意。苏格拉底接着说,由此可以推论,无人会选择恶或想要成为恶人。①在面临两种恶的选择时,没有人会在可以选择较小的恶时去选择较大的恶。
这一观点等同于《尼各马可伦理学》卷三第五部分中亚里士多德引用的那句“无人愿意作恶,也无人不愿意享得福祉”。②亚里士多德在引用这句话后,提出这句话半对半不对。
他认为无人不愿意享得福祉是对的,但是说无人愿意作恶却不完全正确。这显然是亚里士多德对于苏格拉底关于“无人愿意作恶,为恶而不知”观点的否定。同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七卷的第二部分里,在苏格拉底看来,如果不存在无知,那么没人会做与善相反的事,也就没有可能出现所谓的不能自制,即不能自制是因为无知。亚里士多德又写道,这种说法与现象不相符。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恶和德行都属于我们所具备的能力范围。行动属于能力范围,不行动也属于能力范围。所以,如果做某件事是高尚的,不去做是卑贱的,那么如果去做那件事是在我们能力之内的,不去做就同样是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假如做一件事情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反对,而不去做会受到人们的赞同。也就是说做一件事情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不做亦属于我们能力范围。做或者不做一件令人称赞的行为,做或者不做一件令人谴责的行为,皆属于我们的能力范围。也就是说,一个人为善或者作恶,做或者不做,这都属于我们所能办到的能力之内。也就是说,做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是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就好比我们坐公交车是否会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我们是否会随地乱扔垃圾,老人摔倒在地,我们去不去扶,都是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正如孔子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总结为:无论善与恶、好事与坏事,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我们都可以选择做还是不做,做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不做也同样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换句话说,在我们能力范围的前提下,出于自身意愿而进行一种选择来决定行为的善恶,这体现了我们所具有的知识,而我们所具有的知识,即会引导我们行善,也有可能使我们为恶,而并非单纯是指苏格拉底所认为的“为恶而不知”。
③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七卷,亚里士多德在行为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自制与不能自制的观点看法,更进一步地在实践性上反驳苏格拉底所认为的完全不存在不能自制的情形。第七卷第二部分开头,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困难在于,一个行为上不能自制的人,在何种意义上有正确的判断?”
④亚里士多德提出:有的人认为,不能自制者在屈从于欲望时不是具有知识,而是具有意见。如果是意见,我们就会原谅在强烈欲望下没有坚持其意见的人,也就是有的人认为的不能自制者,因为意见不是一种强有力的抵抗的观念。
我们并没有原谅这种行为,可推出不能自制不是因为具有意见,⑤就是说,不能自制的人在行为前通过辨别进行选择,即做出行动前选择所辨别的前提条件。这种所谓的前提条件在有的人看来是意见,按苏格拉底的看法,这种人不具有知识,处于无知状态所表现出的不能自制不应该受到谴责而应该被原谅。但事实上,我们并不原谅这种人,因此不是意见。接着亚里士多德又问道:那么,不能自制者所具有的是抵抗者欲望的明智么?因为,明智是强有力的。但亚里士多德马上又说,这是非常荒唐的。因为这意味着一个人同时既明智又不能自制,然而又没有人会认为明智的人会处于意愿做卑贱的事。所以不能自制者既不是具有意见也不是明智,那么所谓不能自制的人有没有知识?假如看作其拥有知识,那么是在哪种意义上拥有知识?
亚里士多德提出具有知识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或者不同形态。潜在意识里,具有知识但不运用知识与具有知识并运用知识,两种情况都是具有知识。显而易见,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具有知识却不运用知识的人难以达到德性的实践要求。只有既具有知识又能运用知识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有德性的人。
⑥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德性并不是仅仅需要知识这唯一要素。经验、时间、理性、习惯等诸多因素也应该被看做德行所应该考虑的。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德性具有实践性。
我们这里隐约可以感觉到不能自制的人属于第二种情况,就是具有知识,但不能够运用知识。亚氏在这里也没有说,一个不能自制的人违背了拥有知识但不运用这一层面上所体现的知识。他也没有向我们阐明知识在这里为什么没有运用。即这样的区别虽然有一定意义,但也不见得全面。而且,仅仅把不能自制的情况只看做是对于知识没有应用,也并不完整。所谓不能自制即激情、欲望、愤怒所带来对知识的背叛,也许可以认为,虽然上述几种人的本性与知识都得以体现并作用于人,最后知识还是输给了欲望、激情、愤怒。如果知识没有显现,那么就不存在欲望或激情或愤怒所敌对的对手。
具体地说,苏格拉底索要阐释的是,如果一个人具有知识,便不会作恶。而亚氏阐述了一种在实践性限定的条件下,具有知识的不能自知者仍会为恶的情况。也就是说,不能自知的人所具有的并不是苏格拉底所认为的真正意义的知识,只认识到了具体前提,而没有看到普遍的前提,并没有将普遍前提结合于具体前提。在这个层面上,亚里士多德证实了所谓“苏格拉底疑难”其合理性。就是一个人具有苏格拉底所谓的真正的知识,便不会作恶。
一般我们所讨论的不能自制,是指与人的放纵相应的不能自制(害怕虫子或者老鼠,体现兽性的怯懦,有的是病态的不能自制,如癫痫等)。显然相关于快乐和痛苦,在产生快乐的事务中,有些是必要的,有些则是本身值得欲求。在值得欲求的方面,有些时候,可能我们会过度。对于过度去追求一些虽然是值得欲求的事物的人,我们将其称为不能自知者。我们这么说不加任何限制,即不说他们在某某方面如怒气上的不能自制,而只说他们不能自制。这里单独说一下怒气上的不能自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与欲望上的不能自制相比较,怒气上的不能自制不那么让人憎恨,⑦是因为怒气上失控在一定程度上受逻各斯的控制,而在欲望上失控则不受逻各斯控制而受欲望宰制。
亚里士多德还提出有些欲望和快乐是与在性质上就高尚和好的事物联系的,比如说,金钱,成就,收获,名誉,人们并不会因为为了正常欲求来追寻这些以及另外一些中性的事物而受谴责,而是以过度追求而受谴责,就是欲望上的不能自制,比如为了财富贪污,为了比赛胜利而使用兴奋剂等。亚里士多德说有些人违反逻各斯的屈从和追求某种本性上高尚和善的事务,如太关心子女和父母。书中举了一个像萨图罗斯的例子,由于爱父亲而得到“爱父者“的绰号。萨图罗斯是希腊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当他的父亲去世时,以自杀来寄托其哀思。
⑧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些事物上不存在不能自制,因为不能自制不仅仅是应当避免,而且是应当谴责。
自制与不能自制处于两个对立面。但自制与不能自制也并不是等于德行和恶,二者都处于德行与恶的中间,不能自制更靠近恶。自制也是处于德行和恶的中间,更靠近德行。无论追求快乐,或者说避开痛苦,皆为人之本性。快乐会使人感到身心的愉悦,但痛苦却导致了人性的扭曲。由于过度快乐的驱使作用,使得不能自制也许更容易转化为恶或靠近恶的边缘。这是道德与伦理规范的失衡,妨碍我们到达德性的一边,会受到人们的谴责与反对。不能自制,会使一个原本的好人转变为一个恶人,还会让一个原本的恶人变得更坏。在实践的理性处理上,我们应该持一种“中间偏左”的态度。即在善与恶之间,自制与不能自制之间,持一种中庸但又偏向与自制一边的态度。做个有德性的人很难,不但要抵制在正常状态下的不能自制,用理性来调节欲望的适度,还要每时每刻都具备自制的良好品性。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人民出版社,2012.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商务出版社,2012.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哲学史上的老生常谈.但是,老生常谈并不意味着充分的理解。事实上,四因说仍然是西方思想史上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并非是对早期自然哲学的一种简单总结,它完全是革命性的。正是通过四因说,形式取代了质料成...
题目: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初步认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1.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历史作用2.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现实意义结语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哲学,...
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一生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其政治学的代表作《政治学》一书,第一次将政治学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使政治学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由此被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其伦理学的...
1被压抑的欲望:从苏格拉底到康德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欲望。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欲望总是不断地遭受贬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们活一辈子,应该尽力修养道德、寻求智慧,因为将来的收获是美的,希望是大的[1]90.做一个智慧的人的基本要求就...
研究苏格拉底与雅典冲突的悲剧是很有意义的。在西方学者追求理想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苏格拉底和雅典当局的冲突是西方社会自觉探索社会合理化历史的滥觞和轴心。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冲突虽然以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和雅典的衰落而告终,但这场冲突却以其负载的...
如何让自己幸福,是伴随人一生的话题。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申辩》中,苏格拉底关于死亡的观点看上去是矛盾的。有时候他认为死亡不是件好事情;有时候他又讲死亡是件好事情,而且有充分的证据。在《斐多》中,他对死亡的看法,有时让人觉得死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他却又反对通过自杀来达到死亡的状态。这些问题在...
幸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追求幸福并且感受幸福,同时幸福又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从卢梭开始,人们就对幸福就进行不同的阐述和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是建立在别人幸福理念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分析什么是幸福及至...
亚里士多德对康德“时间观”的建构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都认为时间是理性对经验事物的主观认知。当然, 这只是从认识论层面得出的结论, 而在存在论的意义上, 时间却是无可否认的“客观物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