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以《单向度的人》和《人论》透视人生的意义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在挣扎中不停追求幸福的当代人
二、黑暗中总是期待光明
三、有意义的人生必定要经得起推敲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内容提要: 当代社会以其高科技与高速模式为人的生存提供前所未有的享受条件,一种看起来不可抗拒的自由意识正深入人心试图解救日益匮乏的灵魂。看起来这是一个不幸时代的幸运之事——我们的心性在自由、平等意识空前盛行的时代里要求被重新审视。 学习哲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认识自我成了爱智慧的人们的共同追求。两千多年前就已兴起的问题至今依旧流行,我们希望回到那些智慧的人的头脑中找到现世的去向,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个体安身之道,个体真正自由的实现成为了塑造完满人格必须面对的考验。时常的仰望星空是否会成为思索人生未来的必需途径。
关键词:哲学 人生 认识 自由 心性 未来
一、在挣扎中不停追求幸福的当代人
一开始我们把思索当做幸福的源头,把拥有智慧的人称为最幸福的人,至少他们比任何人都善于了解幸福。这是因为追求幸福本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我们习惯于用“幸福”去当作生活的尺度。 那么,我们真的幸福吗? 每一个用心去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都会显得多么的自信心不足,因为我们就连做出“是与否”这样的抉择都没有底气。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以教育者的态度面对我们的,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掌握某种技能以求能够适应并融入其中,这是广受欢迎的社会结构,我们也绝不会在失败的时候去怀疑它的合理性。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心性上的屈服,为了最大限度的得偿所愿我们可以牺牲心灵的需求,这是不易被察觉但实实在在继续发生的事实。
当代人追求幸福的不择手段的可悲之处不在于某种方式的恶劣,而是在其选择态度的随意性令人发指。我们通常以下面的标准来衡量幸福的程度,一是个体在正常的伦理关系中得到尊敬并能发挥显着的作用;这是人们在基础的社会关系中最关心的事情,一个人能否享有起码的天伦之乐是最基本不过的生活追求,假使这种正常的伦理生活混乱不堪,那么一个人的成长就会备受挫折,心性的成长就会畸形。二是个体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享有平等、自由权,并且要求积极享受到社会科技进步的成果;精神上的满足或许是最高的要求,但是一旦精神被奴化,一种天生合理、舒服平等的社会环境就会使得人们退而求其次。内心的贫乏也会造成精神富足的假象,那么我们对于沉迷于现世的人似乎不该加以不公的指责。三是个体希望在社会中彰显自身价值,希望自己能为合理的制度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最高层次的幸福,正是在这种目的的催动下,人们把拥有某种正义而且符合大众利益的追求的生活视为幸福的生活。
如果这一切都是合理而且不须怀疑的正确抉择,那么我们不经要问这样的问题:我们能否保证每一个都作出正确的选择,即使人人做到了那么在功成名就之后又该如何呢? 显然有些人会以为终生都无法达到最后的阶段,那么这些问题就 会变得毫无轻重。然而尽管生命就此妥协,我们依旧会感到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时常压着我们:为什么我们总会在这个合理的制度下为幸福谋生时依旧落魄不堪,我们的心灵失落了什么。 今天,真理的探寻成了哲学家们的职责,而每一个人都满心欢喜的追逐幸福的感觉。这就是痛苦的根源,因为我们忘记了幸福往往在探寻真理的路上,因此我们也可以自信的认为爱智慧者是幸福最乐意眷顾的人。
二、黑暗中总是期待光明
追求幸福本身就是幸福,所以无论境况多么的糟糕,我们依旧没有任何理由去怀疑挣脱这种挣扎的可行性。 哲学在它所属的每个时代必须发挥这样的作用:去使人认识自己,并为现实提出更为“理性”的问题最终做出理性解答。我想使个体成为一个有责任的道德主体若是哲学给予人的一份赏赐,那么这种赏赐肯定是最基础和最终极的。仿佛我们打着明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一样——我们需要思考那些本身就能发光的东西。回到自己内心才是一切追寻中最具意义的事情,若是抛开了内心的安稳于不顾,那么现世的享受会如刺人的刀一样令我们难以忍受。 所以,我们学会努力,学会反思,每一个有意义的行为都是为了成就一个完满的人格。这是哲学于我们的第一个深刻的认识,尽管之前会有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能需要去学习和锻炼,也需要作为生活的基本态度的性格培养。但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完美是必须放在哲学的首个位置——这种重要性毋庸置疑正如哲学要求人们拥有基本的领悟一样。我们并非于此鼓吹哲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我们要明白的是塑造完满个体的重要性,这种一经开始就不可以停止的内心需要同生命趋向死亡一样具有不可逆的惯性。 “惯性”的生命是自由的、本体的、纯净的。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向自己反省:一是我们如何开始生命反省的第一步;二是我们如何继续这样的生命追问;三是这种追问的意义何在。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其实是艰难的,至少比起我们要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这样的宏伟目标显得更有意思,因为首先我们得明白自己究竟是什么。
每一个人都会不自觉的向生命发问,我们和哲学家们向生命提出一样的疑问,我们只能追随哲学家们的脚印,而我们却陷入沼泽中迷恋智者的背影。这是一种痛苦的境况,我们真想为这样不能自已的时刻挥刀自刎,可惜我们缺乏这样做的勇气。正是缺乏这种勇气使得我们始终无法揭开掩盖我们丑恶面容的纱巾,而勇气的缺乏来源于一开始动力的缺失,我们没有催生这种本能冲动的温床,我们一开始就把眼光投向了外面的世界,长时间的观望使得我们很难收回自己的目光。
我们需要学会关照自己,关注内心世界的安稳状况。这就是我们需要提上课题的生命任务,另外还得继续找寻一些方法来更好的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需要了解真理是什么,需要认识人的本性是何物,更要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既然追逐真理不可怀疑,我们也是为了达到完成一个自由圆满的自己,那么对于幸福包含两者辩证统一的定义也不能怀疑。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我们试图去解构现状这个决定的真实性,我们一开始就要为真理作理性的认识。真理并非是苦练之后必然的成果,也不是偶然得之的幸运赏赐,没有理性思索的任何一个理性问题只能停留在其难以处理的状态。
我们需要和生命建立起必须的对话关系,这是关照自己内心世界的基础。我们继续回到“惯性”生命的话题,当我们完成了第一步思索后再继续这个旅途,就会发现一切都是生命使然。并非我们想改变什么,生命自有回归本始的冲动,这种冲动要求我们选择正确的手段并发挥到极致。我们需要掌握辩证的思维去开始自己反省的路程,一种深思熟虑的自我审视成为了生命意义的开端。 那么,这种“惯性”既然依靠冲动而生,凭借理性运转,它将归向何处呢?我们解答这个问题就得引用一句话——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生命圆满的关键就在于此,认清本我成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最终指向。
三、有意义的人生必定要经得起推敲
于此,我们必然会想望自己的人生达到某种令人满意的平衡,即既达到了本性的安宁、内心的满足并且充分的享受到现世的最高成果。 我想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最起码我是曾经对自己难以忍受,当然这种状况并没有太多好转。因此过多的谈论自己的人生走向总是让人感到不自觉的别扭,我没有理由去怀疑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却试图去冲破这样的困惑,因此真理于此刻的我仿佛光明灌入早已漆黑迷茫的双眼,我也还没有勇气去刺瞎自己的双眼。
若光明能够注入心灵,人们渴望刺瞎双眼,这是哲学的自杀意识。我的人生自觉抵抗这样的冲动,出于本能的爱护与吝啬让我难以碰触上帝的禁果。我的认识总是徘回在同一个角落,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单向度的人,如何认识自我成为现在急需找寻的钥匙。显然,我已经找到了许多有用的线索,这些线索也足够我去做更多的尝试,例如展望自己的下一步(只是微小的一步)。 我需要更清醒的靠近自己,我们都明白人一旦互相靠近,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摩擦,这些摩擦清除后分离是唯一的可能性。我试图更清楚的看清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我就得学会与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像一个朋友一样关照自己。这是必须学习和培养的技能,我们希望发现自己的本性,但我们得先找到合理的位置。
人不可能依靠自己离开地面半分,但却可以使心灵在万里苍穹遨游,同样不可缺乏外力的介入,我们随时随地的准备去接受任何有意义的教育,这是最起码的心态,至少我要求自己的人生路程如此。 没有任何理由去拒绝他人的礼教,因为我们不可能更不应该成为自己生命的看客。
参考文献:略
题目: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内容及当代意义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前言二、社会契约的含义三、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历史渊源四、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主要内容五、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六、结束语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洛...
题目:《理想国》的产生及其研究的社会问题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理想国》诞生的社会环境与背景二、《理想国》所披露的社会问题三、柏拉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与当今我国政策的对比四、结论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一直...
题目: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初步认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1.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历史作用2.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现实意义结语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哲学,...
题目:中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及其价值观差异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一)、古希腊哲学时期的流派及其代表和思想(二)、中世纪哲学时期的流派及其代表和思想(三)、近代哲学时期的流派及其代表和思想(四)、德国古典哲学(五)、...
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一生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其政治学的代表作《政治学》一书,第一次将政治学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使政治学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由此被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其伦理学的...
题目:西方哲学史各阶段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变化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古希腊哲学的主体性思想二、中世纪哲学的主体性思想三、资本主义社会下近代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四、19世纪末期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主体性思想的发展以及...
摘要: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唯有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的庸人驱除到一旁去的时候,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天日的可能。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必须确定构成哲学家...
摘要: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
题目:辨析西方哲学中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存在的提出二、存在的语言考察三、从存在到存在者四、此在五、结语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存在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两千多年来深刻地影响着西方哲学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