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用洞穴比的喻来解释理念论。“设想一些生活在地下洞穴的人;从洞穴地步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世界敞开的入口。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洞穴里,他们的腿和脖子被绑缚在一个地方而被固定在那里,只许他们向前看,而不许回头。在他们身后较远的搞出有些燃烧的火光,在火与囚禁者之间的高处有一条路,你应该设想路边已经筑了一堵矮墙。”矮墙的另一边有人拿着各种雕刻的人像以及动物模型,都高于这堵矮墙,火光将这些人工制品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囚徒们都认为影子就是唯一现实。最后,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走出了洞口。看见了太阳。在阳光下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墙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洞穴洞内洞外的比喻,就是柏拉图对世界的划分。柏拉图在其思想发展的后期,公开地揭露理念论所存在的种种矛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巴门尼德篇》前半部分中,柏拉图以巴门尼德之口揭露了理念论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难。首先,在什么事物有理念的问题上遇到困难。柏拉图对存在公正、美、善等诸如此类的理念毫无疑问。对是否存在火。水等自然物的理念则表现得犹疑不决。而对头发、污泥等低贱的无价值的东西。
则坚决否认它们有理念。其次,是分有说中存在的困难。具体事物分有理念只有两种方式,或者分有理念的整体,或者分有理念的部分。再次,证明理念是单一的方法也存在矛盾。最后,理念论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理念不可认识,既然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是分离的,那么理念只能与理念相互关系,可感事物只能与可感事物相互关系,理念不可能与可感事物发生联系。我们是处在可感事物中的,根本无法认识理念。在柏拉图看来,理念论之所以产生上述困难和矛盾,是由于人们用课件物体及与此相关的东西来讨论需要安全用理性思考的东西。而理念世界是独立的,不能以“现象世界”的规则来考虑。因此,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他就从研究理念与事物的关系转到研究理念与理念的关系。
柏拉图将太阳比作“善的儿子”是智慧的最高点。可见事物比作可理知事物。善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知能力。善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真理和知识可以让我们感知到善的存在,但是它们臣服于善,它们虽是相,但是却是相的相,即善的某个个体,它们分有了善这一个相,却不是善这个相本身。这就好比眼睛和光线可以让人看见世界万物,它们是太阳这个至高无上存在的具体存在,而太阳本身无法直视,只能通过形象去感受。我们为什么可以感受到?因为我们的内心有善的种子,也就是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因为灵魂是不灭的。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人死了灵魂便从一个世界转入另一个世界,然后又从那里回来,所以它永远不会消灭。既然灵魂是不死的,已经投生了许多次,看到了理念世界的一切东西,因此他获得了所有一切理念的知识。因此,人的灵魂能够把它以前所得的关于美德及其他事物的知识回忆起来,是不足为奇的。但是由于肉体遮蔽,人对理念的样子无法清晰容易的看出。就像莱布尼兹说的“现实的知识来说不是天赋的,但很多可以称为潜在的知识是天赋的,如大理石的纹路所构成的形象,在人通过工作发现它以前,就是在大理石之中的。”一定有一些理念是先天的存在在人的心中的。 关于理念的知识就不可能从感觉经验中获得,它只能是先天的。因为我们无法从感觉经验中得到理念,那么理念必然在感觉之先,就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了。只是以一种模糊的状态存在而已。
这两种不同的囚徒分别代表现实中两种不同的人群。一种是没有受过教育不知道理念世界的人,一种是受过教育知道理念世界的人。柏拉图和巴门尼德一样否定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通过我们对事物的感觉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
认识理念世界只能通过“灵魂回忆说”. 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那时它追随神,无视我们现在称做存在的东西,只昂首于真正的存在”,所以它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具备一切知识。但是后来灵魂附着于躯体之后,由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此而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 现实中不自由的人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摆脱束缚,从而达到对理念世界的认识和把握,以此使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
所以哲学就是学习死亡的学问。因为只有灵魂脱离了肉体,才能回到原本的理念世界。
我们不能满足于事物的“影子”.活在“洞穴”之中。应该透过物的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才是哲学家的使命。以至于康德甚至为哲学划界。他认为物自体是无法把握的,因为我们毕竟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的确身在洞穴是理解不了外面世界的,除非走出洞穴拥抱阳光。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2]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3]王力﹒《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哲学含义及其影响》[J]﹒学术争鸣﹒2011年﹒
[4]王嘉军﹒《叔本华的崇高理论》[J]﹒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女性观具有时代进步性。首先,第一次正式确立女性的独立学术研究对象,实现了从神话人物到史诗角色再到学术形象的跨越式发展。其次,第一个提出并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理想国家女性政治学说。...
《新科学》的英译者在其为《新科学》所作的《引论》中,将维柯称为十七世纪这一天才的世纪的儿子[1].在十七世纪求新精神的影响下,维柯建构了新的理论体系,将诗性智慧提到了与理性智慧相等、相抗衡的地位。他指出正是人类推理能力的欠缺才产生...
题目:《理想国》的产生及其研究的社会问题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理想国》诞生的社会环境与背景二、《理想国》所披露的社会问题三、柏拉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与当今我国政策的对比四、结论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一直...
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通篇都在论证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正义的城邦。正义是理想国家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从国家正义到个人正义柏拉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社会画卷,然而,对正义的探讨没有掩盖住柏拉图内心真正的追求和谐。无论是对城邦正义的...
一个熟悉鲁迅的人,当他合上《呐喊自序》,随手翻开《理想国》,读到着名的洞穴寓言时,会不会惊奇地觉得,鲁迅的铁屋子,也有可能是在重复柏拉图的故事呢?当他沿着洞穴与铁屋子那令人惊奇的相通之处往前行进,想要进一步探究两者的异同时,他会不会越来越强...
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柏拉图哲学,一门很深奥的学科,往往使我们望而却步,但是,哲学又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最平凡的事的抽象,是最现实的理论的总结。经过对哲学的学习,让我更...
柏拉图出生于家世显赫的贵族家庭,7岁的时候便进入狄奥尼索斯学校识字、听荷马等诗作.据说很年轻的时候柏拉图是个悲剧诗人,但他在决心追随苏格拉底学习哲学之后便把自己之前写的诗稿付之一炬.这个曾经的文艺青年更是在《理想国》中说:我们将在他头上涂以香...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二十岁时就跟随苏格拉底学习,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对统治者失去信心。于四十岁时建立了自己的学院,并成为了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摘要: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唯有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的庸人驱除到一旁去的时候,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天日的可能。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必须确定构成哲学家...
《理想国》(Politeia)是柏拉图思想成熟时期的作品,它表明柏拉图已经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也表明西方哲学大厦正式奠基。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或型相论、形式论,中译名一直存有异议,此处暂且悬搁),自古至今学界对此几无争议,并认定理念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