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史论文 >

维柯对柏拉图“理式”和“模仿”阐释的继承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5-10-10 共3463字
摘要

  《 新科学》 的英译者在其为《 新科学》 所作的《 引论》 中,将维柯称为" 十七世纪这一' 天才的世纪'的儿子"[1]. 在十七世纪求新精神的影响下,维柯建构了新的理论体系,将" 诗性智慧"提到了与" 理性智慧"相等、相抗衡的地位。 他指出" 正是人类推理能力的欠缺才产生了崇高的诗"[2],这一观点无疑对柏拉图以来西方崇尚理性的文论传统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由此,维柯颇为自得地宣称自己推翻了柏拉图以来" 一系列的诗论家们关于诗的起源的全部理论"[3]. 然而事实上," 诗性智慧"概念的提出,对于柏拉图关于" 理式"和" 模仿"的阐释而言,并不是彻底的颠覆,而仅仅是一种修正。

  1" 理式"范畴的诗性特质

  " 诗性智慧"( 或" 诗性") 这一概念是指原始民族在走向开化的过程中必经的一种状态,体现为敏锐的感觉、非理性的思维和惊人的创造力。 在诗性时代即" 英雄时代"之前存在着蛮荒的" 神的时代",而在其后则是理性的、凡俗的" 人的时代". 尽管" 人的时代"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仅仅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诗性时代无疑是最令人神往的,而诗性智慧的消弭对文学语言的负面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维柯在《 新科学》中将" 哲学"与" 立法"作为一组对立的概念提出。 他认为", 哲学按照人应该有的样子看人",而" 立法是就人本来的样子看人"[4]. 就是说,这一对概念的区别在于" 应该有"和" 本来".

  如果不局限于" 看人",则可以看到," 哲学"的" 应该"是一种" 一致性想象",是饱含着" 诗性"的;而" 立法"是后于" 诗性"的,即诗性沦丧之后留下的" 理性". 这两个概念的对立正是" 诗性"与" 理性"的对立。 但这是否意味着" 诗性"与" 理式"的对立呢?

  在现代人心目中," 模仿"和" 灵感"是一对互不相容的概念," 模仿"被命名为" 再现的"、" 现实主义的",而" 灵感"则被认为是" 表现的". 那么,在维柯的概念体系中," 模仿"理所应当地是" 理性"的、" 立法"的,而" 灵感"则是" 诗性"的"、 哲学"的。 但是,我们看到,在古希腊的诗学体系当中," 模仿"和" 灵感"常常是缠绕在一起的,这一奇怪的现象引起了理论家的争论,现在,有必要从维柯提供的崭新角度来重新认识这一问题。

  色诺芬的《 回忆苏格拉底》 记载,苏格拉底认为," 模仿"是" 技艺"的本质,而又说由于" 完美无缺的"( 理式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绘画应当模仿一切人体的美,将其结合起来," 雕像应该通过形式表现心理活动"[5]. 这就是说,模仿是包含了某种诗性因素在内的,而且" 模仿"的对象不仅仅是( 甚至不是) 客观事物,而是" 神",是" 理式"本身。 由此,我们不能说" 模仿"是客观的、理性的。 既然" 模仿"不是纯粹的理性,那么它就不会排斥诗性的" 灵感",相反", 模仿"必须借助" 灵感",才能顺利地到达" 理式". 而" 理式"需要" 灵感"的帮助才能到达,这说明" 理式"本身的性质值得重新审视。

  " 理式"是纯" 理性"的还是包含" 诗性"的,取决于它是仅仅告诉人们" 本来是怎样",还是包含了" 应该怎样". 柏拉图是试图要告诉人们" 是怎样"的,但是,作为一个开创性的哲学家,除了自觉的推理论证,柏拉图本人身上同时也闪耀着" 诗性智慧"的光芒,透过华美的文字、生动的譬喻,我们看到,柏拉图往往在试图论证" 是怎样"的时候,实际上常常是在论证" 应该怎样",以至于最终呈现给我们的,使他脑海中的" 理想国". 这就表明,柏拉图所谓的" 理式"虽然不是诗性的,但它本来就包含着" 诗性"和" 理性"两种因素,只不过柏拉图本人没有将二者做一个区分, 因为他没有意识到二者是有区别的。

  2 维柯的诗性理论对" 理式"及" 模仿说"的重新阐释

  柏拉图在" 诗性"与" 理性"之间的含混表达为后世的理论发展埋下了隐患。 在诗性智慧已经沦丧的近代社会,理性思维显然要比诗性思维自然得多,所以", 理式"中的诗性日益被人淡忘," 理式"成为了一个凡俗的、纯理性的概念。 哲学家们不再相信飞腾跳跃的灵感,而陷入了由推理论证织成的罗网当中。 这时,维柯发现了迥异于" 理性智慧"的" 诗性智慧",发现了人类原来可以拥有这样一种奇异而美好的思维方式,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遗憾的是,这时的" 理式"已与" 理性智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 诗性智慧"只能作为一个异类,徘徊在" 理式"的大门之外。

  " 哲学"与" 立法",即" 诗性"与" 理性"其实只是" 理式"的两个方面,维柯的贡献在于发现了" 诗性",从而使" 理式"的概念清晰而完备。 所以,我把维柯思想的核心概括为" 诗性照耀的理式".维柯找到了" 一致性"这一表述,他说:" 人的·天·性就喜爱·一·致·性。 "[7]

  所谓" 一致性",即" 人们对与他们有关系的但还有疑义而不清楚的事物,自然而然地经常按照他们自己的某些自然本性以及由他们所引起的情欲和习俗来进行解释。 "[8]这种" 一致性"的想象即上文提到的哲学讨论" 应该怎样"的特征。 至此,诗性产生了,落实于语言,则" 诗"产生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可以看作一种模仿,即以神(" 理式")为对象、以人的生命经历为材料的模仿。 英雄的世界是高于人而低于神的, 英雄本身就是人对神的模仿。 维柯指出:"' 诗人'在希腊文里就是' 创造者'. "[8]

  诗人对神的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在维柯的体系中,在" 神的时代",人完全处于自然状态,是没有什么创造可言的。 只有步入了" 英雄的时代",人通过模仿获得了某种神的特性,才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可以说," 诗"一方面是创造,一方面是对" 神"的模仿。

  维柯指出,这种模仿是出于" 天性"的。" 在诗这方面,人们如果没有天赋的才能,单靠技艺不会成功。 ""、 最初的诗人都凭自然本性才成为诗人". 可见,这种模仿是不自觉的。" 诗性"属于鸿蒙初开的英雄时代,所以" 出于天性"成为了它的特征。

  3 模仿的内在矛盾与" 诗性"的救赎

  如前节所言,在" 模仿说"的理论体系中,存在" 技艺"这样一个概念。 维柯主张" 单靠技艺不会成功",那么", 技艺"又是什么呢? 维柯没有给出答案。

  综合《 新科学》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出,晚出的" 技艺"是对" 天性"的模仿。 人们看到自然物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天性,加以模仿,描摹状貌的技艺就产生了;人们看到英雄作出非凡的业绩,加以模仿,应对客观世界的技艺就产生了。 同样,人们看到诗人表现出天赋的艺术才能,则自然会对其作品加以分析、模仿,于是,更为复杂的诗学技艺产生了。 因为" 天性"已经是对神的模仿,所以" 技艺"可称为" 模仿的模仿". 与出于" 天性"的模仿相比", 技艺"作为" 模仿的模仿"无可避免地变得逻辑化、程式化、理性化。" 技艺"模仿的对象已不再是虚无而崇高的神,而是人世间实有的" 英雄",所以,它失去了" 诗性"所具有的想象力,不再能回答" 应该怎样",而只能老老实实地告诉人们" 是怎样"." 天性"导向" 哲学""、 诗性"", 技艺"则导向" 立法""、 理性". 对" 诗性"的刻意模仿导致了" 理性"的产生,而当" 理性"在模仿中完善为一个系统时,则会取代脆弱而无系统的" 诗性",至此," 人的时代"到来了。

  以上这段推论可以更形象地表述为: 当一个诗人得到灵感,用天性去模仿神,从而得到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这一样式受到了普遍的推崇,引起人们的研究、效仿,此后,它就沦为一种缺乏诗性精神的" 技艺". 这样的例子,在文学史上比比皆是。 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文学一旦被赋予了系统的" 理性",则难免陷入制度化、教条化的尴尬。

  这样的" 理性化"并非维柯的最高理想。 他引用狄阿?卡苏斯的话说": 习俗像一位国王,法律却像一个暴君。 "" 习俗"是英雄时代的产物,法律则属于理性的时代,是对习俗的模仿。" 法律"要避免成为一个" 暴君",则必须接受" 自然理性"( 神性) 为其" 灌注生命"[9],而" 诗性"则是完成这一过程的媒介。

  维柯说": 思想窄狭的人们把有明文规定的条款才看作法律。"[10]" 广义的智慧不过是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所要求的来利用事物。 "[11]

  这些话颇有" 法其所以为法"的意味。 维柯意识到" 明文规定"所象征的理性是不够的,它需要代表" 自然本性"的" 诗性"来指导它,为它灌注生命的活力。 维柯不仅发现了" 诗性智慧",更意识到了" 理性"需要" 诗性"的照耀,才能达到他心中完美的" 理式。 "
  
  结束语

  在文学史上,处于较晚近阶段的时代,往往在轻而易举地接受人类文明历史积淀下来的辉煌的成果的同时,不得不经常地面对越来越长久的缺乏激情的时代。 在这样时代里," 理性"成为了一种时髦的标榜。" 灵感"被淹没在了" 技艺"中," 诗性"被淹没在了" 理性"中。 很多人在模仿客观事物,或是在描摹英雄时代留下的经典,但却很少有人在真正地模仿神,模仿" 理式". 人们能说出很多" 是怎样",却不曾想过" 应该怎样". 这往往成为晚近时代的通病,也成为文学呈现衰落趋势的原因。 只有当文学家的视野被" 诗性"的光彩重新照耀,这样的困境才能得到摆脱或缓解。

  参考文献:
  [1]维柯。新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30.
  [2]《 新科学》 ,167 页。
  [3]《 新科学》 ,167 页。
  [4]《 新科学》 ,85 页。
  [5]参见色诺芬《 回忆苏格拉底》 第 3 卷第 10 章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
  [6]《 新科学》 , 102 页。
  [7]《 新科学》 ,105 页。
  [8]《 新科学》 ,162 页。
  [9]《 新科学》 ,127 页。
  [10]《 新科学》 ,131 页。
  [11]《 新科学》 ,132 页。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西方哲学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