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穆时英都市文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28 共353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穆时英小说中的都市体验探究
  【引言】半殖民语境下都市体验文学研究引言
  【1.1】欲望和速率下的疏离感体验
  【1.2  1.3】渴望与残破中的压迫感与被放逐感
  【2.1】 “物”与“人”转喻中的物化体验
  【2.2  2.3】身心相容的温情体验与哀欢交加的纯情体验
  【第三章】质疑启蒙的自省式体验
  【结语/参考文献】穆时英都市文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都市深受西方的影响,其资本主义经济的畸形繁荣与西方现代文明的风行一时,使穆时英等新感觉派作家处于“十里洋场”的半殖民文化语境之中。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向往以及一种文化跨越的想象,使穆时英在高度政治化的时代语境中,选择了以纯文本性和文学技巧的试验来维护文学的自主性。这样,穆时英笔下的上海既不同于茅盾笔下政治化的上海,也有异于以往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所呈现的上海,穆时英在小说中书写的是一种“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欲望,一种对商品化、消费和娱乐之诱人魅力的欲望”①.穆时英也由此给人们呈现出一种别样而丰富的半殖民都市体验。

  在穆时英感性中不乏理性的审视之下,透过不同群体的相异的个人化的都市体验,我们能够窥见人性善恶与美丑的多个维度的展现。我们既看到了人性在都市化生存空间挤压下于美丽与丑陋之间的动态博弈,以及在眩晕的心理体验中人与都市的疏离感;也感觉到了在西方文明与审美观的包装与熏染下都市女性的物化特征,以及都市主体在此种物化中的自我迷失;同时,一种温情乃至纯情的都市体验所展现的人性的纯美,向我们呈示了都市世界的另一面相。而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穆时英也在都市体验的传达中,呈现了上海喧嚣的政治化语境,并质疑乃至批判了传统的“启蒙/革命”话语范式。

  在深层次上,不同的半殖民主体既分别表现出了相异的人性的侧面,也同时隐藏着稳定性的人性内蕴,这一切在不同的时空中自有其显露与变化的踪迹。而穆时英正是在上海半殖民复杂的时空语境中,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都市体验所彰显的人性侧面的共时性的流露与变化。尽管穆时英的小说创作有其自身的缺陷与局限,但这种独特都市体验的书写无疑是穆时英小说的一个重要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学术专着:
  [1] 史书美着,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
  [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年 4 月第 1 版。
  [2] 黄德志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海派文学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年。
  [3] 李永东着:《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M].人民出版社,2013 年 10 月第 1 版。
  [4] 姜龙飞着:《上海租界百年》[M].文汇出版社,2008 年。
  [5] 李今着:《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2 月第 1 版。
  [6] 杨义着:《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7 年 10 月第 1 版。
  [7] 李欧梵着:《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年 3 月第 1 版。
  [8]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着,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7 月。
  [9] 成伯清着:《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年 6月第 1 版。
  [10] 包亚明着:《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6 月。
  [11] 蒋孔阳:《古典文艺理论译丛》[M].第 2 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7 年版。
  [12](法)古斯塔夫?勒庞着,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年 1 月第 1 版。
  [13] 王宏图着:《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5 年 12 月第 1版。
  [14] 阎浩岗着:《中国现代小说史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6 月版。
  
  文献期刊:
  [1] 李永东:《洋场文人的租界感觉:新感觉派小说与上海租界》[J].《中国文学研究》2006 年第 4 期。
  [2] 李洪华:《半殖民地都市文化语境中现代派群体的身份书写》[J].《社会科学辑刊》2011 年第 4 期。
  [3] 矿新年:《穆时英的佚作中国一九三一》[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期。
  [4] 李洪华:《从“同路人”到“第三种人”--论 1930 年代左翼文化对现代派群体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2009 年第 3 期。
  [5] 陈海英:《“影响的焦虑”:穆时英与 30 年代左翼文学》[J].《文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 6 期。
  [6] 汪洁:《穆时英小说中 pirrot 形象解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4期。
  [7] 杨经建,周舟:《新感觉派的“欲望叙事”与存在主义的“艺术生理学”》[J].《人文杂志》2012 年第 5 期。
  [8] 毕艳、左文:《焦虑·狂欢·感伤--新感觉派小说的主题模式》[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3 年第 5 期。
  [9] 冯仙丽:《同构的狂欢与超越的焦虑--新感觉派与都市文化关系再审视》[J].《理论观察》2007 年第 5 期。
  [10] 王宏图:《新感觉派的都市叙事:感性欲望的盛宴》[J].《社会科学》2003 年第7 期。
  [11] 周武:《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以上海为中心》[J].《人大复印资料》2010 年第 1 期。
  [12] 朱彤:《中国现代新感觉派小说艺术模式的更新》[J].《南开学报》1995 年第 5期。
  [13] 王宏图:《新感觉派的都市叙事:感性欲望的盛宴》[J].《社会科学》2003 年第7 期。
  [14] 盘剑:《论新感觉派小说的隐性视觉形态》[J].《文艺理论研究》2009 年第 2 期。
  [15] 胡希东:《新感觉--新感觉派作家内在生命的外在表达形式》[J].《渝西学院学报》2002 年 6 月第 2 期。
  [16] 杨剑龙:《‘海派文化’学术笔谈--全球化背景中的海派文化发展之前瞻》[J].《上海大学学报》,2005 年 9 月第 5 期。
  [17] 许道明:《海派文学的现代性》[J].《复旦学报》1997 年第 3 期。
  [18] 吴福辉:《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J].《文学评论》1994 年第 1 期。
  [19] 李洪华:《现代都市的“颓废”书写--穆时英小说创作新论》[J].《南昌大学学报》2008 年 3 月第 39 卷第 2 期。
  [20] 耿传明、李国:《作为公众话语的身体--论新感觉派小说的身体想象》[J].《烟台大学学报》2011 年 7 月,第 24 卷,第 3 期。
  [21] 张鸿声:《新感觉派小说人物的符码特征》[J].《厦门大学学报》2009 年第 5 期。
  [22] 杜心源:《“震惊”的颠覆:新感觉派的“性感尤物”与城市空间》[J].《江苏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
  [23] 李俊国、李汉桥:《论“新感觉派”的物态化叙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 年第 4 期。
  [24] 黄献文:《论穆时英创作的“南北极”倾向》[J].《中国文学研究》2005 年第 3期。
  [25] 张勇:《逃离与奔向--穆时英小说的审美主体自画像》[J].《山西师大学报》1999 年 7 月,第 3 期。
  [26] 李永东:《洋场文人的租界感觉:新感觉派小说与上海租界》[J].《中国文学研究》2006 年第 4 期。
  [27] 张向东、谢燕琳:《现代人性的独特表现--论穆时英的小说创作》[J].《甘肃高师学报》2000 年 7 月,第 5 卷,第 4 期。
  [28] 谭桂林:《启蒙母题叙事的双声对话》[J].《人大复印资料》2001 年第 12 期。
  [29] 张宝明:《思与言:中国近代思想文本中的文学修辞》[J].《人大复印资料》2012年第 8 期。
  [30] 罗岗:《阿 Q 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重读阿 Q 正传》[J].《人大复印资料》2013年,第 6 期。
  [31] 贺昌盛:《现代中国文学与启蒙理念之逻辑关联反思》[J].《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第 6 期。
  [32]乔向东:《反驳与偏离--论张爱玲小说对于新文学的反抗》[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96 年第 1 期。
  
  硕士论文
  [1] 李健亚:《身体景观下的现代性书写》四川大学,2005 年。
  [2] 廖文芳:《感伤:新感觉派小说的都市色调》暨南大学, 2005 年
  
  博士论文:
  [1] 王宏图:《都市中的欲望与意识形态》复旦大学, 2003 年。

  致谢

  关于读研这件事情,除却自己这份坚定与热爱之心,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作为坚强后盾的支持了。尤其是母亲,在她的眼中多读书不仅仅能够增加将来立足社会的资本,更重要的是还能够提高自我修养,开阔人生视野,使人终生受益。

  因此读研三年,母亲的鼓励与陪伴亦是我潜心研究学习的最大动力。

  如果说亲人给了我精神上的强大动力,那么河北大学的老师们则给予了我最直接与具体的指导与帮助,是他们指引我明确的学习研究方向,让我在严谨的学术熏陶之下感受知识带给我的美妙与快乐,在收获感性的快乐之余也锻炼了我思维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邓招华导师对我的悉心教导,尤其在我处于对某些问题持偏执态度时,他总能耐心地给我讲解,直到将我引领到可行的和科学的研究轨道上来,因此我要特别感谢邓老师对我的包容和理解。

  此外我还要感谢宿舍的好姐妹靳国丽和刘萍,是她们在我困惑之时给予我及时的化解,从而一扫心情的阴霾,进而让我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最后我还要感谢在河大一起读书的班里的同学们,我不会忘记大家一起听课读书的日子也不会忘记共同欢笑的时光。虽然即将各奔东西,希望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现当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