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早期摩门教会中的黑人与黑人牧师
本文所说的早期是指从1830年摩门教会建立至1848年摩门教会迁徙犹他州盐湖城之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摩门教会中不但有黑人教徒,也有黑人牧师。本文主要研究1848-1978年摩门教会中的黑人牧师问题,但这个问题需要对早期摩门教会中的黑人问题进行历史性回顾,作为本文重点内容的背景。因此,本文第一章专门对早期摩门教会中的黑人与黑人牧师问题进行论述。
第一节 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摩门教会中的黑人教徒问题
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国家,摩门教会又是一个由白人建立、以白人教徒为主体的教会,摩门教会中的种族歧视问题从该教会建立伊始就一直存在。从理论和体制角度看,摩门教会对黑人的歧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摩门教会经典中的一些规定本身就歧视黑人;二是摩门教会主要领导人基本都对黑人有歧视或者不公正的看法,这是摩门教会歧视黑人的根源。
一、摩门教会经典和摩门教会对黑人的论述与看法
1.摩门教会经典对黑人的看法
(1)黑色印记与诅咒
在摩门教徒看来,《摩门经》是与《圣经》相提并论的后世圣徒教会的四部经典着作之一。1830年3月,由教会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首次出版发行。根据史密斯本人的自述,《摩门经》是用象形的埃及文镌刻到金片上的。在史密斯17岁那年也就是1827年,一位名叫摩罗乃的天使指引他在纽约州韦恩县附近的山上找到金片,并指导他将金片上的文字翻译成英文。译完以后,将金片归还给天使,由天使带回天堂。《摩门经》共500多页,用圣经式英语书写,讲述了古代美洲文明的兴起与衰落,是一部记载神与古代美洲居民之间交往的记录。
依据《摩门经》的说法,美洲文明源于公元前600年,一位名叫尼腓的人带领一群以色列人由圣地来到美洲大陆。尼腓领导的以色列人作为上帝的选民,在美洲大陆建立城市王国,但尼腓的两个兄弟拉曼(Laman)和来缪尔(Lemuel)挑战尼腓的权威,发动叛乱,被尼腓击垮后,叛乱者走入荒野,成为游牧民族。这些叛乱者更改尼腓人正义、公正的宗教信条,从此不再独自享有上帝的恩宠,拉曼与来缪尔及其追随者受到上帝的诅咒,被赋予了黑色的皮肤。此外,还有另外两支发动叛乱的部落,Amlicites和Zoramites,其结果与拉曼和来缪尔两兄弟一样,都被上帝赋予了黑色肤色,在与尼腓人的交火中,总是以失败告终。根据摩门教神学经典记载,现代的印第安人就是古代黑肤色叛乱者的后代。
①此外,作为教会四部经典着作之一的《无价珍珠》②也同样表达了史密斯的种族主义思想。如史密斯在《亚伯拉罕书》中考察了当代黑人的祖先。他在第一章第26至27节中写到:关于圣职问题……他们(具有黑肤色的人)是受诅咒的,……作为黑人的后代,他们没有权利获得圣职……《摩西书》在第七章第八节中写道:迦南的子孙都带有黑色的印记,他们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蔑视。
史密斯用圣经中的反面人物来指代黑人祖先,他在《摩西书》中,列举了该隐及其后代的种种劣行。与《圣经》不同的是,在史密斯看来,该隐弑兄是愤怒的自然流漏,也是与撒旦精心策划的谋杀。作为惩罚,该隐受到了上帝的诅咒,过着流浪漂泊的生活。上帝为该隐刻上了印记,从此他的后代也都带有黑色的印记。③此外,据《摩西书》记载,迦南人与该隐都是当代黑人的祖先。起初,迦南人生活在迦南地,坐落在东海边的应许之地。但后来,迦南人堕落了,他们与代表正义、伟大的闪族发生战争,并将其毁灭殆尽。作为惩罚,上帝将其驱逐到不毛之地,并使其子孙后代带有黑色的印记,受到其他人的鄙视。史密斯进而得出结论,迦南人的诅咒④,可以落到所有违背上帝意愿并与上帝作对的民族身上。
通过上述对摩门教经典着作的引述,我们不难看出,在19世纪美国社会的大背景下,以史密斯为代表的白人,他们自诩是上帝的忠诚选民,是真理的代表,自然也就高人一等。而黑肤色就是诅咒的印记,天生就低人一等。在白人看来,白色象征正义、善良、美丽、道德,而与之相反的则是黑色象征邪恶、罪孽、丑陋、和堕落。凡是遵从上帝的人其肤色白皙,是没有印记的,而违背上帝意愿或是白人意愿的人,则被刻上黑色印记,受到上帝的诅咒。其结果往往都是悲惨的。不是与白人交火落得惨败,就是被迫走入荒野。白人所倡导的这种种族优越论思想被史密斯所充分吸收、借鉴和发挥。它所体现的种族主义思想倾向,为日后摩门教会全面禁止黑人成为牧师禁令的实行提供了思想依据。
(2)黑色印记与前世假说
谈到黑色印记与前世假说,史密斯是这样论述的:每个人在前世的行为表现影响了他在今生的地位与作用(如出生地、社会经济地位)。那些在前世精心服侍上帝、遵从上帝诫命的人,在今生就会获得好报,如今生身为摩门教圣徒或是出身就是具有高加索高贵血统的白人。前生的品行越高,今生的境遇就越好。相反,如果某人在前生品行不端,不遵从上帝的诫命,在今生就要受到上帝的责罚。如有人出身为黑人。同时史密斯还强调,人们在前世的品行,不仅决定了来生的出身种族,也决定了人的肤色,即种族肤色越黑的人,证明其在前世的品行,就越不端正。①《摩门经》和《无价珍珠》都是摩门教创始人史密斯为摩门教规定的经典,其中所渗透的对黑人的种族歧视思想可以看出,教会成立初期约瑟夫·史密斯对黑人或有色人种是存有偏见的。无论是考虑到当时美国内战前夕社会背景的因素,还是先知史密斯本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史密斯对黑人的歧视,以及白人种族至上论的思想,在教会成立初期,乃至以后的发展壮大,都对摩门教发生了重大影响,而《摩门经》和《无价珍珠》等摩门教经典中的说法和规定,对后来摩门教会歧视黑人以及反对黑人成为牧师的问题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决定作用,也为日后禁令的全面实行提供了理论根据。
2.摩门教会对黑人的看法
(1)白人教徒的看法
摩门教会的白人教徒显然包括以教主和十二使徒团为首的白人牧师,他们是摩门教会一切政策制定、执行的主体。白人教徒对史密斯有关于黑肤色与诅咒、黑肤色与前世假说的说法,不仅表示赞同与接受,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进而加强黑人种族低下论的思想、巩固黑人在教会的从属地位。如圣徒奥森·海德(OrsonHyde)在瑙武的布道中强调:根据摩门教传统教义,在尘世上的所有种族中,最低下、最卑微的种族就是黑人。由于他们的黑皮肤,通常被看成是最不值得人们尊重的群体。②摩门教会着名圣徒马克·E·彼得森(MarkE.Peterson)在杨百翰大学的演讲中,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境,具体阐释了他对前世假说的认识与理解。为什么同为上帝的子民,他们的出生却各不相同呢。有些人会出生在黑暗的非洲、而有些人会出生在美国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前世的表现。身为非洲人那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而身为美国的后世圣徒则是上帝对你的嘉奖。③看来圣徒彼得森认为人生来就分为三六九等,美国人尤其是美国的摩门教徒出身最为高贵,而其他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则最为卑微。
研究摩门教会的历史学家是如何看待其种族主义教义的呢?着名历史学家戴尔·摩根曾经指出:有趣的是,教会教义仅歧视黑人,而不歧视其他种族,其他种族有获得圣职的权利。①历史学家讲的没错,若是按照摩门教的教义--肤色与出身的关系,那么肤色深的人种也不仅仅是非洲人,还包括印第安人、夏威夷土着人、亚美尼亚人,总之是除了白人的其他有色人种。但摩门教教义却单单歧视黑人。进入21世纪,禁令废除多年,摩门教徒又是如何看待教义的呢?在摩门教徒看来,教会领导人也不是完美无瑕的,他们坚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此,2007年5月4日,针对教义,教会在声明中表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会领导人所做的官方声明并不代表就是教义。由独立的个人在特定的场合所做的声明只代表其个人观点。尽管这一观点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但并不对整个教会都有约束力。教会总长(先知以及他的两个顾问)、十二使徒团定额组成员,他们从上帝那里得到的神启,才是教会官方出版物、约定俗成的教义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教会的教义体现在教会官方发表的四部经典着作之中,即《圣经》、《摩门经》、《教义与圣约》以及《无价珍珠》。②
而对于正统的有思想的摩门教徒来说,他们对禁令的看法是:我们不知道上帝为何指引他的教会实行禁令,这是一种政策。由于我们对复兴的福音与信仰,我们只是接受。③由此可见,白人教徒由于受到世俗环境与教会文化的双重影响,他们对禁令的实施要么是盲从无知,人云亦云,要么是漠不关心。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白人教徒尤其是摩门教会的发源地犹他州的白人教徒,却对种族主义民间传说非常感兴趣,诸如黑人是该隐的后代,是含的后代,该隐的诅咒,含的诅咒等等在犹他州还非常盛行,这令很多黑人教徒感到非常气愤。对此,他们有的选择默默接受,认为经典残余终究会消失;有的选择放弃教会;有的则不再保持沉默,而是提出抗议。④
(2)黑人教徒的看法
摩门教会的黑人教徒显然不会歧视黑人自己,但他们对教会的种族主义教义,态度也是各不相同。有的比较激进,有的比较保守。
1995年,黑人教徒大卫·A·杰克森(DavidA.Jackson)要求教会发表官方声明,谴责那些体现黑人种族低下论的教义,尤其是1949年教会在官方声明中指出:黑人牧师禁令并不是教会的政策而是源于上帝的诫命。结果也是不了了之,教会领导人并没有要废除种族主义教义的迹象。1997年,杰克森以及其他摩门教会教徒,其中也包括白人教徒,着名历史学家阿曼德·茅斯,再次要求教会废除种族主义教义。他们的理由是:1978年启示对于白人教徒来说,这就是种族问题的最终处理结果。但对于黑人教徒来说则不同,当他们得知教会的种族主义歧视性教义时,则灰心丧气,对信仰失去信心,有的选择放弃,有的会不积极参加教会活动。鉴于此,教会有必要废除种族主义教义。⑤虽然教会对此事的回应,还是不了了之,但黑人教徒对教义的态度也是各抒己见,并没有达成共识。大部分黑人教徒认为,由于摩门教会教义关注人的来世,彼岸世界的生活,为此他们可以暂时忽略种族主义教义,而选择继续忠诚于摩门教会。还有些黑人教徒认为,教会对过去的种族主义教义致歉会对教会的形象造成损害,会导致教徒对种族问题的误解。黑人教徒布莱恩·E·鲍威尔(BryanE.Powell)认为:种族主义教义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并不会对现在的教徒产生什么不快。格拉迪斯·纽柯克(GladysNewkirk)表示赞同,他认为:在教会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任何问题,我们不需要致歉……我们就是致歉的结果。
①教会总长辛克利针对教义问题,在接受《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时讲到:1978年启示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必要再去做任何事情。圣徒戴琳·H·奥克斯(DallinH.Oaks)认为:上帝做事的风格是不需要原因理由的。我们解释上帝的诫命,那都是人为的解释,只代表个人观点。有些人解释诫命的存在,结果证明是错误的意见看法。对此,我们得出教训,那就是我们信仰上帝的诫命,但不信仰解释诫命存在的原因和理由……对于教会过去所犯的错误,还是不要再去人为的误解为好,不要再去解释启示,启示就是上帝的意愿。
②通过对教会、白人教徒以及黑人教徒对经典教义以及对禁令的反映与看法,笔者认为教会对于禁令实施的态度是不足以表明摩门教会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的,反而是在彰显他们有意回避种族问题的存在。20世纪60年代,每当人们提到摩门教会,在美国人心目中,似乎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两个问题:一夫多妻制与黑人问题。③可见,在世俗社会看来,黑人问题是仅次于一夫多妻制问题,而使摩门教会面临的又一次挑战。教会的经典教义不仅是白人教徒乃至黑人教徒的思想主导,同时也对世世代代的摩门教徒产生深远影响。直到今天,虽然黑人牧师的禁令已经废除30多年了,但用于扞卫禁令的教会经典却流行不衰,作为教徒入教的必修课,每年都会向世界各地的分会出版发行。
在摩门教的经典教义和主要教会领袖的心目中,凡是违背上帝意愿的人或事,都被赋予黑肤色作为印记。黑色象征着诅咒、邪恶、丑陋和卑劣,相反,白色则象征着祝福、善良、美好和正义。这些种族低下论的观点为日后全面禁止黑人教徒加入牧师行列铺平了道路。为什么要剥夺黑人成为牧师的权利呢?摩门教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所犯下的罪孽,或是他们前世所犯的错误,这是上帝的安排。应该说,无论史密斯本人在当时奴隶制的社会背景下,做出如何判断,其观点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剥夺黑人教徒成为牧师的禁令上,同时,还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上。直到1978年禁令废除,这些经典教义中所固有的观念仍在左右着人们的思想。
正是《摩门经》、《摩西书》和《亚伯拉罕书》等经典教义,滋养了白人种族优越论的存在。白人优越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肤色白皙而优于其他种族,同时白人的观念、知识体系、价值取向与宗教信仰都是一切行为准则的标准。美国人对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欣赏价值以及大众文化的流行趋势,无一不是围绕白人这一中心群体展开的。美国人电影里的英雄形象几乎都是白人,有色人种扮演的形象不是罪犯就是伙同犯,以衬托白人的光辉形象。大众传媒,包括报纸、书籍、杂志以及广告牌,甚至是贺卡和儿童玩具也都是白人在唱主角戏。①白人的这种优越性,在社会上成为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现实存在。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因为自美国建国以来,白人就是以主人的身份支配其他种族,而有色人种总是处于从属地位,白人对于他们享有的特权从来就没觉得这是一种特权,仿佛他们生来就是要支配统治别人一样。因此,在美国社会白人虽然拥有种族优越性,但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正常,就连有色人种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仿佛他们已经习惯了被统治支配的地位。美国的社会环境尚且如此,后世圣徒教会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宗教,其内部环境可想而之。所以,虽然大家普遍认识到了种族优越性的存在,但要彻底消除它的存在,还是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白人从他们统治地位确立的那天开始就已经习惯了以主人的身份发号施令,恐怕他们不愿意改变现状。而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似乎还没有改变现状的能力。虽然当今黑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与以前相比有很大改观,但真正与白人平起平坐恐怕还不是一时可以实现的。现在美国已经出现了一位黑人总统,虽然他是代表全体美国人的利益,当然也包括黑人的利益,但如果后世圣徒教会有一天也能产生黑人教会总长,那真是摩门教历史上的一大飞跃。
而运用布迪厄(Bourdieu)的理论来解释白人种族优越论的存在则显得尤为贴切。布迪厄认为,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具有绝对的、专断的政治实践功能。宗教可以利用物质权利或符号权利来调动某一群体或阶级为其服务。宗教代表一种生活方式,专断是他的特有属性,宗教是神圣的化身。因为他可以使制裁神圣化,使经济、政治极限神圣化,使谎言神圣化,而达到神圣化的方式就是利用启示的符号象征权利,来确保其真实意图具有客观性。宗教可以反复灌输已经被建构的、美化的、进而也是不真实的神圣习俗,宗教还通过对知识的错误识别来强化他所建构的事物的客观性。总之,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宗教利用符号的象征权力来使其建构的理论或事物神圣化。
②运用布迪厄的这一理论来解释教会经典教义与禁令实施的客观关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教会的经典着作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建构了教徒的惯习(他们的价值取向与世界观),建构了教徒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能力。再通过上帝的启示,这一符号资本传达给教徒,并使其神圣化,进而合理化,这一切势必会在教徒心目中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教义也正是通过启示这层神圣的面纱,不断建构广大教徒对黑人的错误认识,深化并巩固黑人在世俗社会与教会的从属地位,从而为教会实施的政策或禁令,提供不可驳斥的理论依据。禁令源于上帝的意愿,上帝不想做过多的解释,教会也没有必要做过多的解释,我们只要耐心的等待上帝的下一个启示,问题就会解决。教会正是利用神启这一特有的符号资本,维持禁令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尽管有些有良知的白人教徒对禁令感到困惑或愤怒,但在教会业已建构的场域下,他们是无力对抗权威的。而对于广大黑人教徒来说,他们作为失语的团体,更是无处申诉。
二、早期摩门教会中的黑人奴隶和黑人教徒
1.摩门教会领导人拥有黑人奴隶问题
根据纽厄尔·布林哈特的说法,摩门教会的白人教徒,包括《摩门经》的三位见证人之一戴维·惠特梅尔(DavidWhitmer)、教会官员查尔斯·C·里奇(CharlesC.Rich)、犹他准州议会代表威廉·H·霍珀(WilliamH.Hooper)等都是奴隶主,随着教会的西迁,他们将奴隶带到大盆地。现将1836-1850年,摩门教会奴隶主教徒拥有奴隶状况做一统计列表如下:
上述摩门教会领导人拥有的黑人奴隶数量都不多,但即使这样,也足以说明摩门教会领导人对黑人的歧视态度。在美国,黑人奴隶的宗教信仰除了从非洲带来的土着宗教之外,主要是随同白人主人参加宗教活动,但奴隶一般是不能与白人教徒平起平坐的。当时,犹他准州也有自由黑人,正是这些自由黑人成为早期摩门教会中的黑人教徒。
2.早期摩门教会的黑人教徒问题
摩门教会中除了教会领导人拥有数目不多的黑人奴隶,还有一些自由黑人参加教会。根据美国学者的说法,1839-1846年,在伊利诺伊斯州圣徒聚居地瑙武市大约两万名圣徒中,有22名黑人。值得注意的是,这22名黑人中有些人与史密斯来往密切,其中包括摩门教会历史上着名的黑人牧师埃利加·艾贝尔、虔诚的摩门教徒简·曼宁·詹姆斯(JaneManningJames)、伊萨克·曼宁(IssacManning)以及格林·弗雷克(GreenFlake)等,他们当中甚至有人历尽艰难险阻,徒步追随教会迁往大盆地。在1847-1850年,也就是教会向西迁徙的前四年,大约有110-119名黑人(包括奴隶和自由人)来到大盆地王国。1848年,犹他黑人的数量达到这一时期的最高峰。原因在于1848年10月,密西西比公司带来了34名黑人,连同威拉·理查德(WillardRichard)分会的24名黑人共计58人,这是自教会创建以来,黑人来到犹他准州地区数目最多的一次。此外,教会还向美国人口统计局汇报说,有26名奴隶正在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市的路上,他们是亚玛撒·莱曼-查尔斯·里奇探险队的一部分,年龄分布为2-50岁不等。这110-119人,显然要比美国官方统计黑人人口所记录的50人要多上一倍以上。圣徒之所以要隐瞒黑人数量,原因在于他们要远离当时南北双方的奴隶制纷争而一心要取得自治,而50人的黑人数量似乎又难以平息北部各州的质疑,所以教会决定派遣26名黑人奴隶在教徒带领下,去加州探险。
①由此可见,教会在处理黑人奴隶乃至黑人教徒的问题上,总是处于两难境地。响应福音的号召,将福音传给黑人,就会招致南方蓄奴州的驱赶与迫害,而赞成奴隶制,又违背了上帝的意愿,千禧年的到来耶稣基督的二次降临,就会受到惩罚。所以,教会对此的立场似乎总是摇摆不定,一会赞成,一会反对,但无论采取何种立场,教会都是从自身的生存利益出发,而与其他教派势力划清界限。
第二节摩门教创始人小约瑟夫·史密斯对黑人的看法
一、史密斯生平及其对黑人奴隶制的看法
1.史密斯生平
小约瑟夫·史密斯(JosephSmithJr.)生于1805年12月23日佛蒙特州的沙龙市。父亲是农夫,有时也做点小生意。母亲在家主持家务。由于农业歉收,经营不善,史密斯一家不得不离开故乡,于1817年,来到纽约州的帕尔米拉,并最终在马萨诸塞买下100英亩的农场。
史密斯的童年时代正处于第二次宗教大觉醒时期,虽然家庭成员的宗教观点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相信异象与预言,并积极参加民间宗教活动。根据史密斯的回忆,早在19世纪20年代,他就已经得到异象,天使摩罗乃指引他挖出刻有古代美洲文明的金片,并翻译整理出摩门教会的经典着作《摩门经》。1830年,《摩门经》的出版标志着后世圣徒运动的正式兴起。此后,史密斯领导的教会教徒,也被称为后世圣徒、圣徒或是摩门教徒。
1831年,史密斯与他的追随者们一心要建立上帝指引的锡安之国,决定西迁,来到俄亥俄州的嘉德兰市,并想在密苏里州的独立城建立前哨,作为锡安之国的腹地。此后,从1831-1839年的10年间,史密斯一直致力于向各地派遣传教士布道,出版启示录,修建圣殿。由于教会资助的银行倒闭,更重要的是因为奴隶制问题而与蓄奴州密苏里人发生冲突的密苏里事件,使史密斯先前打算在密苏里州和俄亥俄州建立锡安之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于是,在19世纪40年代初,史密斯带领教徒在伊利诺伊斯州的瑙武市建立新城。史密斯不但成为摩门教会的精神领袖,也是新城的政治领袖。
①然而,好景不长。1844年春,史密斯的忠诚信徒,因为史密斯管理新城实施的经济政策以及一夫多妻制问题,决心与史密斯分道扬镳。其中包括史密斯的顾问威廉·劳(WilliamLaw)和瑙武军团的将军罗伯特·福斯特(RobertFoster)。两人都说史密斯要与他们的妻子结婚。于是1844年4月18日,史密斯将其开除教籍。但两人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建立自己的摩门教会。还于同年5月,将史密斯告上法庭,指控他犯有重婚罪及其它罪行。1844年6月7日,这些被驱逐出教会的异端在《瑙武解说者》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指责史密斯倡导多妻制以及多神制的教义。瑙武城市委员会立刻宣布,这些纯属子虚乌有,一派胡言,并派瑙武军团彻底捣毁这家刊物。伊利诺伊斯州州长汤姆斯·福特(ThomasFord)出面干涉,并威胁说,如果史密斯和他领导的瑙武城市委员会不投降自首的话,他将召集大规模的国民自卫军进行镇压。史密斯起初逃到密西西比河对岸,但后来还是向福特自首。1844年6月23日,史密斯和他的哥哥被逮到迦太基监狱等待审判。6月27日,一群蒙面武装暴徒袭击迦太基监狱,史密斯及其哥哥被当场击毙。
①研究摩门教会的大部分学者,无论是教徒学者还是非教徒学者,都认为史密斯是一位了不起的宗教领袖,是后世圣徒运动的发起人,摩门教会的奠基者。在教徒的心目中,他更是伟大先知、神启的接收者与发布者。由于摩门教会成立时间较晚,距离现代较近,有人专门将《摩门经》阐述的历史,与《圣经》以及历史学家的解释做一比较,结果漏洞百出。还有史密斯生前的一些预言,也与现实有很大出入。但不管怎样,史密斯生前撰写的《摩门经》等教会经典至今畅销不衰,信徒顶礼膜拜。史密斯本人撰写《摩门经》时所具有的非凡的想象力,无可比拟的说服力以及组建教会所体现的超凡的领导力,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2.史密斯对黑人奴隶制的看法
摩门教会在成立初期,还基本上不存在种族问题。其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一心发展教会,建立上帝指引他们的锡安之国。而且大部分摩门教徒都来自纽约州、新英格兰州等反对奴隶制呼声最高的东北部地区,教徒当中几乎没有奴隶主。在当时,福音是传给全世界的兄弟姐妹,他们讲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种族。②在俄亥俄州,有史料记载,黑皮特是皈依摩门教会的第一位黑人教徒。他的入教受到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③但由于当时摩门教会内的黑人教徒数量有限,所以黑人教徒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但是,1831年年底至1832年年初,随着大量后世圣徒涌入密苏里州(蓄奴州)传教布道,黑人教徒问题凸显。而且,一直困扰历任教会总长,直至最后废除禁令。
早在1822年以前,由于惧怕黑人奴隶发生暴动,密苏里州州宪法规定是禁止自由黑人移民密苏里州的,但1822年该州修改了州宪法,开始允许其它州的自由黑人少量进入密苏里,所以密苏里州很少有自由黑人。1833年,教会迁徙到密苏里的杰克森县,当时该县还没有一个自由黑人。摩门教会的半官方报纸《晨星与晚星》的编辑威廉·瓦恩·菲尔普斯(WilliamWinePhelps)发表一篇题为《给有色人种以自由》(FreePeopleofColor)的文章,概括地叙述了自由黑人迁居密苏里的相关程序和限制,指出教会对发展黑人教徒没有明确的规定,警告教徒要谨慎行事。然而菲尔普斯又加上了一句对于南方奴隶主来说,似乎是具有挑战性的言论鉴于当前的大好形势,废除奴隶制,在该洲殖民黑人指日可待。④一句话刺激了奴隶主的敏感神经,他们将这篇文章误解成这是在欢迎自由黑人来到密苏里,立刻暴力冲突不断。最后圣徒不得不被迫离开密苏里,另寻他地,安身立命。密苏里事件之后,W.W.菲尔普斯辞去总编辑一职,由奥利弗·考德里(OliverCowdery)接任,《晨星与晚星》继续在俄亥俄州科特兰市(Kirtland)出版发行。杰克森县事件促使教会对黑人奴隶以及奴隶制度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1833年年底,教会一改往日反对奴隶制的态度,而转为反对废奴运动的立场。1835年8月,教会将反对废奴运动的立场立为官方政策,并做出以下决议:我们向全世界人民宣讲福音并告诫正义的人远离堕落,但我们决不干涉契约奴隶的生活,不向契约奴隶宣讲福音,不予他们受洗,不违背奴隶主的意愿行事,不激发奴隶对现实状况不满。①密苏里事件的结果是先知史密斯部分收回了他先前要皈依黑人奴隶的观点,如果奴隶的主人不是摩门教徒,最好不要向他们布道传教。②应该说19世纪30年代,史密斯对奴隶的看法是两分的,一方面在《摩门经》中体现对奴隶遭遇的同情,如1833年史密斯宣称人与人之间相互奴役是不对的,③另一方面,迫于蓄奴州的压力,而不敢发展黑人教徒更别说是黑人奴隶。
1842年,当圣徒离开密苏里州来到伊利诺伊斯州重建家园时,他们似乎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态度与立场。公开谴责奴隶制,但这也不代表史密斯与教会就是彻头彻尾的废奴主义者。废奴主义者主张无条件地解放黑人奴隶,彻底根除奴隶制。而史密斯则主张给予奴隶主一部分补偿。1844年,约瑟夫·史密斯以第三党的身份准备参加当年2月份的总统竞选。他的施政纲领就包括在6年时间里,有偿废除奴隶制,由联邦政府对奴隶主给予补偿。而联邦政府要支付的这笔补偿金可以通过拍卖土地获得。那么,到19世纪50年代南方的奴隶制度就可以全部废除。④
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我们大致可以理清摩门教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对黑人奴隶以及奴隶制的观点与政策。从摩门教会成立伊始1830年至1844年中期史密斯殉道,整整14年的时间里,先知史密斯对奴隶制度的立场变化过程是:由于教会成立初期不涉及奴隶问题,所以教会首先采取的是中立立场;1836年,教会迁徙密苏里州,与当地奴隶主发生冲突,杰克森县事件促使教会不得不赞成奴隶制而反对废奴运动;1844年,当奴隶问题不再威胁教会安全时,先知又站在完全反对奴隶制的立场上来。但无论采取何种立场,史密斯与他领导的摩门教会似乎总是再走一条中庸路线。在内战前期,针对奴隶制问题南北双方互不相让,摩门教会既不完全支持南方,也不完全投靠北方,而是在拉拢南方的同时,也不忘安抚北方。摩门教会的这种两面性使他可以充分保存实力,顺利度过美国的内战危机。
二、史密斯对黑人教徒及黑人牧师的看法
1.史密斯对黑人入教的主张
虽然史密斯在《摩门经》中体现了歧视黑人的种族低下论思想,但先知还是不反对黑人包括奴隶加入教会的。尤其是密苏里事件之后,摩门教徒与南方奴隶主发生激烈冲突,迫使教徒不得不再次西迁。教会反对奴隶制的呼声达到高潮。此时,教会不仅发展黑人教徒,还授予他们圣职。早在1839-1846年摩门教会的聚居地瑙武,就有22名黑人生活在摩门教会社区。在圣徒迁往大盆地的过程当中,还有12名黑人克服艰难险阻也来到大盆地王国。他们当中甚至有人徒步走到大盆地,这种对教会的忠诚信仰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就在这22名黑人当中,与史密斯往来密切的黑人就有4位。他们分别是埃利加·艾贝尔(ElijahAbel),摩门教会历史上最着名的黑人牧师。简·曼宁·詹姆斯(JaneManningJames),她是史密斯家的女管家,是自由人,也是一位着名的摩门教信徒。伊萨克·曼宁(IssacManning),史密斯家的仆人兼厨师。格林·弗雷克(GreenFlake)与史密斯一家居住很多年。
①根据历史文献的说法,在史密斯担任教会总长期间,发展的黑人教徒大致有9位,现整理成以下列表:早在史密斯逝世之前,除上述教徒之外教会发展的黑人教徒还包括塞缪尔·D·钱伯斯(SamuelD.Chambers)他是在13岁时以奴隶身份秘密受洗而加入教会的。爱德华·莱格农(EdwardLeggroan)与钱伯斯一起都被授予执事,初级牧师的头衔。除此之外,有关于两人的详细信息还没有找到。根据史料记载,加入教会的早期黑人教徒,是被允许进入科特兰圣殿的,艾贝尔就是在科特兰圣殿接受洗礼,举行入教仪式的。由此可见,史密斯担任教会总长期间,不仅允许奴隶入教,也允许黑人入教。这对摩门教徒聚居地屈指可数的黑人来说,入教比例还是不低的。
2.史密斯对黑人成为牧师的主张
1836年以前,尽管摩门教会内部关于黑人奴隶以及奴隶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还没有涉及到黑人牧师问题。教会并没有形成针对黑人教徒和黑人牧师的官方政策。在此期间,教会发展了该教历史上着名的黑人信徒埃利加·艾贝尔(ElijahAbel)并授予他麦基洗德圣职。1836年3月3日,埃利加·艾贝尔还被授予长老圣职,不久就得到了老约瑟夫·史密斯的教长祝福,1836年6月获得长老执照。这就是说,约瑟夫·史密斯不但不反对黑人成为牧师,还支持黑人成为牧师。12月20日,埃利加·艾贝尔成为七十使徒团的一员。1841年,教会再次向他颁发了牧师执照。在艾贝尔到达盐湖城不久,还在先知史密斯家里住过一段时间。
①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文献都提到黑皮特是加入摩门教会的第一位黑人教徒,也有人认为他是摩门教会的第一位黑人领导者②.虽然本人并不认同黑皮特曾被授予圣职的观点,但在此有必要提及黑皮特作为首位黑人教徒的教会活动,来阐释史密斯与杨百翰(史密斯的继任者)对待黑人教徒以及黑人牧师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与观点。据说,黑皮特生于1775年,宾夕法尼亚州西部。皮特的父母都是黑人奴隶。皮特的主人是约翰·克尔(JohnKerr),克尔拟定在他死后10年,皮特就是自由人了。所以皮特在克尔死后10年,即他29岁那年,获得自由。但皮特仍为克尔家族服务。皮特参加过很多狂热的宗教运动。③皮特是在1830年年底1831年年初,加入后世圣徒运动的,此人总是充满奇思幻想。有一次,皮特声称自己会飞,并有上帝、信仰保护他不会受伤。于是,他登上伊利湖陡峭的河岸,伸展翅膀向下跳,结果落在距离地面50英尺的树上。为此,皮特声称,由于他对上帝忠诚信仰的保护,即便没有翅膀也不会受伤。④皮特追求白人女性,希望得到约瑟夫·史密斯的许可,但史密斯宣称并没有为此得到上帝的启示,拒绝了皮特的请求。皮特在史密斯和其他教会领导不在场的时候,表现得最为活跃。
1831年2月,先知史密斯宣称得到上帝的启示,谴责类似于皮特这样的伪启示者。上帝告知史密斯及其领导的教会会众,只有上帝指派的人才有权获得启示,没有上帝的指派,教会的承认,其他人等无权得到启示。⑤可见,作为摩门教会的首位黑人教徒,黑皮特在教会的活动,并没有得到白人教徒的认可与尊重。尤其是他表示要与白人女性结婚的想法,这在白人看来简直是异想天开。应该说,作为白人教会的黑人教徒,在种族主义盛行的年代,本身就很容易招惹是非,再加上皮特的肆意张扬,就更容易引起白人的质疑与反感。然而,史密斯并没有因为黑皮特一人的教会活动就歧视、贬低其他黑人教徒,更没有颁布禁令限制黑人教徒的教会活动。与史密斯不同的是,杨百翰担任教会总长期间,同样遇到了一位胆大妄为,妄图取代白人会长的黑人教徒。杨百翰不仅将其开除教籍,同时还颁布禁令限制所有黑人教徒的教会活动。虽然麦凯里事件并不是禁令实施的直接原因,但至少是禁令实施的导火索。可见,史密斯和杨百翰对待黑人教徒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根据以上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史密斯本人,还是其家人,包括史密斯的哥哥、叔父以及父亲,他们是不拒绝黑人信徒的。他们有的皈依黑人教徒,有的给予教长祝福,他们的实际行动表现了摩门教会在当时对黑人教徒乃至黑人牧师的态度问题。由此可见,在史密斯担任教会总长期间,他是不排斥黑人教徒的,而且还授予黑人教徒以牧师的头衔。此外,教会允许黑人教徒进入圣殿,参加各种宗教仪式,享有与白人平等的宗教权利。
第三节教会成立初期主要黑人牧师
一、第一位着名的黑人摩门教牧师艾贝尔
1.艾贝尔生平
埃利加·艾贝尔(ElijahAbel)出生于1808年7月25日,马里兰州的奴隶家庭。有人认为他是通过地下铁路而摆脱奴隶制,来到加拿大。后来移居到摩门教会总部科特兰市,1832年经载博德·考特林介绍皈依教会。1836年6月,获得牧师执照,成为福音传教士。同年12月,晋升为七十使徒团成员并获得约瑟夫·史密斯的父亲,老约瑟夫·史密斯的教长祝福。作为摩门教会鲜有的黑人教徒,这一教长祝福彰显了艾贝尔非同寻常的地位。与白人教友不同的是,白人通常都是约瑟夫或以法莲的后代,而艾贝尔不属于这一支,他是孤儿.这足以证明教会并没有用奴隶身份来标记艾贝尔的祖先。①在瑙武,艾贝尔显然与约瑟夫·史密斯及其家人非常熟悉。有史料记载,艾贝尔与史密斯交情甚深,甚至还在他家住过。②1840年,艾贝尔回忆说,他曾在老约瑟夫·史密斯弥留之际,陪伴在他的身边。1841年,当史密斯被关在伊利诺斯州的昆西时,艾贝尔还与其他6位教徒从瑙武出发动身去营救他。虽然等他们到时,史密斯早已成功脱险,回到瑙武了。③但艾贝尔的行动足以证明他与史密斯的交情非同一般。1842年,艾贝尔由瑙武来到辛辛那提,以木匠为生,在那里他娶黑人女子玛丽·安·亚当斯为妻。1853年,艾贝尔回到盐湖城,这时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回到犹他,艾贝尔发现他在摩门教会的地位发生巨大变化。艾贝尔被禁止参加圣殿仪式。于是他曾向杨百翰会长申请恩道门,与其妻子、儿女的印证,均遭到拒绝。理由是参与以上活动是教会总长所无法赋予给他的特权。尽管如此,虔诚的艾贝尔还是愿意为盐湖城圣殿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他本人却没有权利进入圣殿参加教会仪式。有关于艾贝尔生平,值得一提的是,艾贝尔的后代至少有两位被授予圣职。有资料显示,艾贝尔一家显然没有与大盆地的其他黑人相联系,而是将其看成是犹他州黑人社区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艾贝尔也对其他黑人摩门教徒敬而远之,其中包括简·曼宁·詹姆斯、塞缪尔·D·钱伯斯以及爱德华·莱格农(EdwardLeggroan)。有人认为,20世纪艾贝尔的后代已经设法超越种族界限而融入白人社区了。①虽然本人并不赞同艾贝尔后代成功融入白人社区的观点,但即便在禁令存在的情况下,其后代还被授予圣职,足以表明艾贝尔一家在摩门教会的特殊地位。
2.艾贝尔在摩门教会中的活动与地位
(1)艾贝尔在摩门教会中的活动
19世纪30年代末,艾贝尔与其他白人男性教徒一样,为教会传教布道,发展信徒。但他的活动,总是会引起异议。有人记载:在纽约州圣劳伦斯县,非摩门教会的教徒指控他谋杀一位妇女及其5个孩子。法院的传单如雪片一般纷纷袭来,不知艾贝尔是如何化解这场官司的,总之,他毫发无损的离开那里,摆脱了这场官司。②在加拿大布道,其他教徒挑战艾贝尔布道训诫的权威性,艾贝尔宣称在世界各地都应该建立起锡安之国的支联会。长老就是高级牧师,他本人就相当于高级牧师。有人指控他,曾经威胁要当众击倒其他长老,艾贝尔声称:科特兰的长老是不屑于击倒对方的。艾贝尔的行为,曾经闹到包括约瑟夫·史密斯、海勒姆·史密斯、西德尼·雷格登以及七十使徒团成员出席的教会会议,但据说没有得到任何制裁。1839年,艾贝尔由科特兰来到伊利诺伊斯州的瑙武,无论是教会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他都是充分融入。③据说艾贝尔在辛辛那提支会的教会活动也非常活跃,比如1845年,艾贝尔就控诉有三位女性教徒不积极参加教会会议,还讲教会领导人的坏话。④教会在先知史密斯生前曾经授予黑人教徒埃利加·艾贝尔以长老的圣职。但是1853年,在杨百翰担任会长期间,却以黑人是该隐的后代,是被上帝诅咒的为名,剥夺了黑人教徒成为牧师的权利,同时也不允许黑人教徒参加圣殿仪式⑤.这样,艾贝尔就成了例外。艾贝尔坚信,作为麦基洗德圣职持有人,他有权进入圣殿参加圣殿仪式。所以,在杨百翰逝世后,他直接求助于约翰·泰勒会长。艾贝尔认为,先知史密斯不仅授予他圣职,而且还给予他教长祝福。教友艾贝尔,以耶稣的名义,我将双手放在你头上保佑你,直到永远。我赋予你教长祝福,因为你是孤儿,你的父亲从来没有尽到他对你的责任。⑥这一祝福就相当于由于你的父亲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所以你是孤儿,我就是你的教长,教化你,保佑你。
尽管艾贝尔拿出了牧师执照,还有老约瑟夫·史密斯的教长祝福,但还是没有得到泰勒的认可。最后,泰勒将艾贝尔的案例交给十二使徒团裁定,令人遗憾的是,十二使徒团一致认为要维持已故会长杨百翰的决定。1884年12月25日,74岁的艾贝尔病逝,先知史密斯生前曾经授予的黑人牧师从此就在摩门教会中一去不复返了。虽然艾贝尔不在了,但有关于黑人牧师的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仿佛,这才是棘手问题的开始而一直困扰着历任会长。
(2)艾贝尔在摩门教会中的地位与影响
如果把艾贝尔的宗教活动分成两部分的话,即教会创始人史密斯生前与殉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史密斯生前,艾贝尔享有与白人教徒同等的宗教权利,史密斯殉道,艾贝尔作为黑人教徒,由于禁令的实施,其教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而辛辛那提支会会议,则是艾贝尔在摩门教会活动的转折点。1843年6月,辛辛那提支会召开会议,与往常不同的是,主持这次会议的并不是支会领导,而是来自盐湖城的流动最高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5位圣徒组成其中也包括教会总长杨百翰,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黑人教友埃利加·艾贝尔的教会活动。圣徒约翰·E·佩奇(JohnE.Page)首先表示他尊重有色人种教友,但将有色人种教友置于公众面前,那是不明智的。圣徒奥森·普拉特(OrsonPratt)在这个问题上支持教友佩奇的立场。圣徒希伯·金博尔(HeberJimball)也对持有圣职的黑人教徒活动表达了同样的关注。而艾贝尔本人表示,他并不希望和其他持有圣职的白人教徒一样,享有同等的平等待遇。会议结束之后,教会做出决议,那就是限制艾贝尔的教会活动。①辛辛那提支会会议就是一个风向标,代表了19世纪教会对黑人教徒以及黑人牧师的态度与政策。也从侧面反映了黑人教徒在摩门教会中的地位与状况。通过这次会议的讨论主题以及参加会议的参与者包括杨百翰在内的教会领导,不难看出,教会不仅对种族问题表示高度关注,还将其作为限制黑人教徒以及黑人牧师活动的凭据。而艾贝尔对此的反应,也代表了19世纪摩门教会为数不多的黑人教徒的反应。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内战前后,黑人无论是作为奴隶还是自由人,都是默默接受白人的安排与号令,很少提出异议与反抗。虽然,在史密斯逝世后,艾贝尔也对自己应该享有的宗教权利进行了争取,但最终还是遗憾地离开了人世。艾贝尔在摩门教会的地位,也预示了自禁令实施以后,加入摩门教会的其他黑人教徒的教会活动与命运,那就是耐心等待上帝的下一个启示,这一天迟早都会来,听从教会的召唤,服从上帝以及教会的安排。
二、着名黑人废奴运动领导人沃克·莱维斯
1.沃克·莱维斯生平
沃克·莱维斯(WalkerLewis)生于马萨诸塞州的黑人家庭。在内战前期,奴隶制盛行的美国社会,莱维斯一家是鲜见的教育状况良好、政治活跃而又有高贵血统的中产阶级黑人家庭。在沃克童年时代,莱维斯一家就搬到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市,在那里沃克发展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理发师,并在波士顿附近购买一座商住两用的房子。1826年3月,莱维斯娶伊丽莎白·拉夫乔伊为妻,伊丽莎白的父亲是黑人,母亲则是白人。
早在1823年,莱维斯就加入波士顿的非洲共济会(AfricanFreemasonry)并积极参加那里的地方分会集会。1825年,成为第六任分会主帅(Master),次年晋升为分会太保(SeniorWarden)。1829-1830年,当波士顿非洲共济会宣布独立于伦敦大会时,沃克·莱维斯成为那里的主帅。1826年,莱维斯又与托马斯·道尔顿(ThomasDalton)一起帮助建立马萨诸塞州有色人种协会(MassachusettsGeneralColoredAssociation),这是美国第一个成员均为黑人的社会组织。1831年,莱维斯成为波士顿非洲人道协会会长,专门帮助那些贫困、孤苦、失去亲人的黑人,并在波士顿建立黑人学校。同时,人道协会发起安居计划活动,用以帮助那些想要回到老家利比里亚的美国黑人。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莱维斯一家又搬到马萨诸塞州东北部城市洛厄尔,在那里他的家也是地下铁路的栖身之地,用以帮助那些来自弗吉尼亚州逃跑的奴隶摆脱奴隶主的控制。由此可见,莱维斯以及他的8个兄弟姐妹,包括莱维斯家族为马萨诸塞州及东北部城市的废奴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莱维斯在皈依摩门教会之前,信仰美国新教圣公会。1842年,由圣徒帕里·P·普拉特施洗礼仪式正式加入后世圣徒教会。一年之后,也就是1843年夏,由威廉·史密斯,也就是约瑟夫·史密斯的哥哥,授予圣职,成为教会长老。莱维斯的长子伊诺克·拉夫乔伊·莱维斯(EnochLovejoyLewis)也加入摩门教会,但并没有被授予圣职。1846年,伊诺克娶白人女子玛丽·玛蒂尔达·韦伯斯特为妻并居住在洛厄尔。伊诺克开了一家旧衣商店,主要是帮助逃跑的奴隶换上新装,然后他的父亲莱维斯为他们理发,乔装打扮通过地下铁路逃离美国的奴隶制。①莱维斯在摩门教会的地位是在1847年发生改变的。1847年,威廉·I·阿普比负责美国东部各州教会的传教士活动,有一天他到洛厄尔市视察,无意中碰到了莱维斯,阿普比非常惊讶的发现,本地着名的摩门教徒竟是黑人长老,激进的废奴主义者。而且莱维斯的长子竟然娶白人摩门教徒为妻,这令这位保守的白人传教士气愤不已。于是,他立刻写信询问教会总长,是否允许授予黑人以圣职,是否允许黑人与白人种族通婚。不巧的是,阿普比的来信刚到内布拉斯加州的冬季营地,杨百翰已经带领先遣队走在前往大盆地的路上,因此无法及时回复阿普比的询问。后来,当杨百翰发现这封信的时候,亲自接见了阿普比,并听取他的汇报。根据1847年12月3日十二使徒团会议记录,杨百翰对此感到非常震怒,他曾向使徒透漏,要不是因为他们远在马萨诸塞州,我就派人杀了这两个人(莱维斯的儿子伊诺克及儿媳玛丽)。杨百翰进而表示,我要告诉大家上帝关于非洲种族的律法,如果被上帝选定的民族白人与该隐的后代黑人结为连理,必将受到上帝的惩罚,在上帝的律法下,摆在他们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死亡。
②1850年,莱维斯举家前往犹他州教会总部。1851年10月,到达盐湖城。得到了教长约翰·史密斯(约瑟夫·史密斯的叔父)的教长祝福。但值得注意的是艾贝尔,教会认定他为孤儿,而莱维斯教会认定他为该隐的后代。此外,莱维斯还向简·伊丽莎白·曼宁·詹姆斯求婚,希望她能成为自己妻子中的一员,遭到拒绝。莱维斯在盐湖城的境遇也不容乐观,以前在老家马萨诸塞州与他非常熟悉的、在莱维斯家小住的传教士、圣徒都不愿意理会他的到来,对他视而不见,态度冷淡。在盐湖城只住了半年,莱维斯一家由于摩门教会教徒的孤立与冷漠,决定动身返回老家洛厄尔。回到家乡,莱维斯一家发生很大变故,先是他的儿媳玛丽·玛蒂尔达·韦伯斯特因为极度疲劳,于1852年圣诞节刚过不久,病逝在伍斯特州立医院。一年以后,他的儿子再婚,娶了一位黑人女子。
1856年10月26日,莱维斯死于肺痨,葬在洛厄尔的家族公墓。据说,莱维斯可能又回到圣安娜美国新教圣公会(St.Anne'sEpiscopalChurch),因为他的妻子伊丽莎白·莱维斯是这一教会的活跃分子,而且是牧师西奥多·爱德森(TheodoreEdson)为他主持的葬礼。①
2.沃克·莱维斯在摩门教会中的活动与地位
根据沃克·莱维斯的生平,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莱维斯的一生可以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他作为解放黑人奴隶的领导者,积极参加废奴运动的历史,一部分是他加入摩门教会,投身后世圣徒运动的历史。前一部分可以用轰轰烈烈这四个字来概括,而后一部分则是凄凄惨惨.恐怕莱维斯本人也没有事先预想到,他在摩门教会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谈到莱维斯的教会活动,很有必要将他与埃利加·艾贝尔的教会活动做一比照,以凸显杨百翰与教会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对待黑人教徒以及黑人牧师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首先,莱维斯与艾贝尔同样都是在史密斯殉道之前加入摩门教会,同样都是得到教会教长祝福,不同的是,教会将莱维斯的祖先归为该隐的后代,而艾贝尔则标记为孤儿,巧妙地避开了敏感的种族主义歧视性教义问题。我个人认为,这可能与艾贝尔一家与先知史密斯来往密切有关,前面在艾贝尔生平中已经提到艾贝尔与史密斯一家非同寻常的友谊。其次,莱维斯与艾贝尔一样,他们作为黑人教徒,更是少有的圣职持有者,他们的教会活动都受到白人教徒的质疑与挑战。虽然没有足够的资料证明莱维斯在马萨诸塞州洛厄尔市的摩门教会的具体宗教活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是积极的废奴主义者,他在教会的地位是受到当地白人教徒的支持与认可。当莱维斯一家举家前往盐湖城摩门教会总部时,情况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这一时间段恰好是在史密斯逝世后不久,杨百翰担任教会总长期间,犹他立法机构(实际掌控在教会手中)颁布的法案,矛头直指莱维斯一家。先是承认奴隶制的合法地位,然后就是禁止黑白种族通婚,因为莱维斯的儿子娶白人女子为妻,遭到以杨百翰为首的许多白人的诅咒与憎恨。与莱维斯同病相怜的艾贝尔,辛辛那提支会会议作出限制艾贝尔教会活动的决议。虽然,莱维斯与艾贝尔的后代都是摩门教徒,但史料记载,艾贝尔的儿子也有被教会授予圣职的。有关于是否有莱维斯的后代被授予圣职,史料中没有提到只言片语。
通过以上对莱维斯与艾贝尔教会活动的综合比对,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禁止黑人被授予圣职,限制黑人教徒的教会活动是从杨百翰开始并延续的。但除此之外,关于莱维斯的入教动机也是个很值得挖掘的问题。
在摩门教会,莱维斯与其他黑人教徒有所不同的是,他在入教之前就已经加入了黑人的教会组织,如果不是因为后来归信了摩门教会,他一定会成为领导废奴运动、争取黑人民主权利的卓越领袖。莱维斯家族政治活跃、经济殷实、思想民主,这样的黑人领军人物为什么一定要加入摩门教会呢?我想这里并不是因为《摩门经》的强大吸引力与史密斯作为宗教领袖的非凡魅力才吸引广大黑人教徒的加入,这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黑人教徒渴望融入白人教会,包括白人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这也是即便禁令存在了一个多世纪之久,仍有为数不少的黑人愿意加入摩门教会的原因。当然也不排除当时摩门教会实行一夫多妻制吸引莱维斯加入的可能性。莱维斯作为成功的黑人政治领袖,虽然拥有许多黑人自由人所梦想得到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但他还是感到要融入当时美国的主流文化-白人文化与价值观。运用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布迪厄《资本的形式》一文中的有关理论可以解释,广大黑人教徒愿意加入白人教会的原因。布迪厄将资本分为三种形式,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群体内的成员,他们相互熟悉,资源相互交织成复杂的网状系统,是实质的与潜在的资源的结合体。社会资本可以向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提供群体内的共享资本。社会资本可以是某一家族、阶级、部落、学校或是政党的特有标签,并允许符号交换。某一群体所占有社会资本的大小即取决于他们所能调动的网络关系的大小,也取决于他们所占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的多少。①由此可见,黑人教徒正是看中了摩门教会这一特有的白人标签,他们渴望通过这一标签以及复杂的网状系统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包括白人的接纳与认可,来进一步提升自身处境。在美国内战前后,莱维斯的想法也代表了广大黑人的想法,而加入白人教会更是许多黑人奴隶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返回本篇论文目录查看全文 上一章:引言 下一章:1848年黑人牧师禁令及其影响
第四章美国摩门教会中的黑人牧师问题分析第一节牧师在美国摩门教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摩门教会中牧师的职责与权力后世圣徒教会认为,牧师权利是神赐予尘世圣徒的神圣权利。牧师在教会内行使权利也就代表神在尘世行使权利。因此,牧师权利是神圣...
摘要19世纪4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摩门教会实行长达130年之久的黑人牧师禁令终于在民权运动的尾声划上句号。本文以史实为横线、以时间为纵线,纵横交错依次展开,对有关于黑人牧师禁令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做一系统、全面的阐述。通过不...
一、选题依据美利坚民族是一个笃信宗教的民族,美国公民多数信仰宗教。美国宗教呈多元化现状,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美国不仅基督新教、天主教、犹太教构成的主流宗教相互间和睦相处,其他宗教,包括同样信仰上帝的摩门教和其他信仰的宗教之间也共...
第三节美国摩门教会中黑人牧师问题的历史思考一、美国黑人历史地位的变迁及其影响从第一批运奴船抵达北美大陆,黑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争取自由、民主的斗争。黑人作为美国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做出卓越贡献。但由于奴隶制和种族...
结束语从1830年教会成立至今,将近200年的历史中,黑人教徒是教会创立、成长、走向繁荣的见证者与亲历者。可以说,没有黑人教徒的宗教皈依,就没有摩门教会现在的辉煌业绩。虽然,黑人在美国历史上的社会地位随着内战、民权运动的开展而逐步上升...
第二节美国摩门教会中的黑人种族问题一、黑人在美国社会上地位与教会中地位的关系问题黑人在美国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奴隶制、种族隔离和民权运动。黑人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卓绝斗争,在不同历史时期,其社会地位也获得显着提高。黑人...
三、摩门教会种族主义问题1.摩门教会对黑人种族的偏见单纯说摩门教会并不比其他教会更具有种族主义倾向,或是犹他州并不比美国其它各地更歧视黑人,这种说法是不足以全面概括美国摩门教会的种族问题的。在美国一谈到种族问题除了黑人,还有其他...
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引言一、选题依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三、研究内容与方法四、资料来源五、研究意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一章早期摩门教会中的黑人与黑人牧师第一节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摩门教会中的黑人教徒问题一、摩门教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