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宪法和行政法的角度所提出的法律保留是一种对人民负责、维护人民权益的法律制度。所谓法律保留就是指某些与执法者或被执法者有关的事项必须由法律授权,否则其合法性将受到质疑。法律保留的目的在于通过给予立法机关一定的立法权限,防止行政机关做出侵犯公民自由、对公民财产及其他造成损失的行为,从而达到保障公民基本权益不受侵害。本文分别从两大角度说明法律保留的必要性及保留原则。
一、宪法和行政法在法律保留上的异同
法律保留在整体立法领域中的作用一般为: 扞卫民主主权、保证宪法体制、明确划分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管理范围、对立法机构进行权力制约、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等。宪法与行政法在本质与目的上是相同的,但在法律规定及理论基础上截然不同。下文重在阐述宪法与行政法在理论基础上的不同点,并对法律保留原则的不同作出分析。
( 一) 宪法和行政法在法律保留上的差异宪法与行政法按法律种类的划分来说均属于公法。并且,宪法与行政法均为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即宪政制度。根据详细的理论概念,行政法与宪法的法律保留原则大体可以概括为: 行政法法律保留原则即行政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与管理; 宪法的法律保留原则即某些事项只能由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制约,其他部门无权干涉。下文主要对宪法和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进行叙述。
1. 宪法法律保留
宪法法律保留的作用在于限制政府过多委任立法的权力,以及防止政府机关部门立法怠慢的行为,扞卫议会的民主主权与分权的宪政体制,将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权限范围进行划分,以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其理论基础有三点:
( 1) 议会民主原则,是指民主国家的根本原则是人民主权,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民主权的核心。在人民主权的情况下,国家成为人民实现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等目的的一种手段,而统治者的权利则来自于人民授权。由于地域、人数等方面的问题,人民不能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因此人民可以选举自身的代表组成议会行使立法权力。与此不同的是行政机关。行政机关职能执行根据人民指定的相关法律,而不可以自行制定法律,篡改民意。
( 2) 分权原则,是防止政府滥用权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宪政制度的核心。分权就是将政府权力适度的分散,从而达到禁止权利高度集中的目的。在保证人民权利的同时,政府也可以实现权利的必要制约,建立一个宪法至上的政府。分权制的实行对防止政府权力过大化是非常重要的。
( 3) 基本人权,是指作为个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基本人权宏观上可理解为人们应当拥有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权利。其根本目的是要使每个人无论是人格、精神还是道德、能力都可以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保障人们基本权利不被政府所剥削的主要方法就是要求国家依法对权力进行配置,在保证行政权力可以依法行使的同时还要对政府权利进行制约和规范,尽力完善当下法律制度,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民权益不受到非法的侵害。
2. 行政法法律保留
行政法法律保留主要是指,一切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有法律根据,否则将受到国家及政府的质疑。其根本目的是利用法律对行政部门进行约束和管理,保证人民民主权利不受到破坏。因此,行政法法律保留的理论基础可概括为法治主义。法治主义即利用法律的统治。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手段,而不是指公民运用国家、政府来实现的目标、内容。法治主义的原则就是在行政领域,通过控制政权的运作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因此,法制主机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法行政,即政府不得逾越法律的范围来行使权利。
( 二) 宪法和行政法在法律保留上的联系
首先,宪法与行政法在法律保留上的本质是一样的。大部分专家认为,宪法和行政法在法律保留的原则上都强调立法与行政的分工合作,划分明确的权力范围及服务对象。对于不可更改的、对人民权益有直接影响的事项,必须由议会立法,不得授权于行政机关; 而对于某些没有作出硬性规定且合情合理、不影响公民权益的事项,则可以授权。
其次,二者目的相同。宪法与行政法的法律保留都是通过树立立法权限,防止行政机关侵犯公民人身、法律自由及财产等等,以达到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目的。
二、法律保留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作为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与核心要素,其诞生和发展均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体现着人民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上文提到,行政法律保留主要指法治。而法治则要求人民与人民之间、人民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要在法律的调整范围内。特别是国家权力,更是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由法律进行严格制约。这样国家的行为才是可以被人民所预测和制约的,才能从根本上为公民带来安全感和民主权利。
法律保留原则从硬性规定上来说,要求行政部门的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不得作出。但也并非没有例外。比如说某些行政行为在不过分违背法律原则的基础上也是可以作出的。法律保留原则的范围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合理规划调整的原则。法律保留原则的调整范围可从宏观角度分为三类: 干预行政、给付行政、内部行政。干预行政即对公民自身权益进行侵害的行政行为必须得到法律的支持和认可; 给付行政是指行政部门对公民进行物质或其他方面的帮助时需要得到法律授权; 内部行政则是对行政部门内部进行管理、监督的行为。总而言之,法律保留原则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对公民的权益保障也不断增强,是国家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结语
公民的民主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为了保证公民基本权利不受威胁,有效监督和制约行政部门的权利,应当尽快确立正确的法律保留制度,对政府权力进行约束。无论是何种法律,其制定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人民的生活与发展,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就失去了法律本身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亚琴. 行政程序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J]. 法律适用,2005( 04) .
[2]夏伟亮. 论我国行政法法律保留原则的不足及完善[J]. 消费导刊,2009( 03) .
紧急状态问题成为宪法理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使得近代宪法诞生伊始学者们就将其置于重点研究的领域,亦即如何实现紧急状态下的法治化,既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又保证宪法基本价值不被破坏。...
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监督制度。回溯其在中国封建社会下的制度沿革,虽然其机构名称(会稽、宰夫、御史、比部等)几经变化,但其均不脱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纠察百僚,纲维庶政的职责,但在封建皇权体制之下,审计制度充其量也是封建皇帝统御臣民的...
结论没有表达自由就没有民主政治,没有民主政治也无法形成一个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自由,对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是我们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对此各国的限制方式表述不一,但大意都是不得损害他人的、社会的利益。如果没有正当的...
基本义务是宪法强制公民对国家履行的责任。法治国家奉行义务法定,设定义务的规范须由立法机关以法律为之,意味着只有人民同意才可制定侵害自身权利的条款。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固然强制公民履行,但其本质属于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和干预,故适用法律保留...
关于宪政,近来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中国就曾经发生过一次宪政讨论热潮.其巾,《联合国宪章》的中译者、1948年被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评为世界50位杰出法学家之一的杨兆龙先生于1944年5月在《中华法学杂志》第3卷第5期上发表了《宪政之...
目录摘要一、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概述(一)以法治国概述1、以法治国的含义2、以法治国的必要性(二)以德治国概述1、以德治国的含义2、以德治国的必要性二、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一)依法治国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正的执法、司法态度(...
检察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并存于1982年宪法文本中。《宪法》第3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学界对二者的内涵和功能等并没有达成共...
法律、法规是规范社会关系的基本保障。中国村民自治法律、法规是规范村民自治组织体系、镇村关系的重要法令。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改革前沿的大省,广东省农村地区发展变化快,贫富差距大,矛盾复杂。面对这些情况,广东省委、省政府及各地方政府适时调整地...
宪法人格权在本质上属于基本权利, 而民法上所谓的人格权属于私法上所拥有的权利。在两种不同体系下, 人格权的发展路径以及主观权利属性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根据基本权利的客观法属性作为连接纽带, 宪法权利下的人格权与民法权利下的人格权, 可以进行间接性的互...
经过多年的酝酿与探索,中国的司法改革终于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公正”确定为司法的最高价值目标,明确指出司法改革的目标要求是“健全事实认定符合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