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宪法解释运行程序探究
【引言 第一章】宪法解释与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宪法解释程序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第三章】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完善的必要性
【第四章】中国宪法解释程序制度的完善
【结语/参考文献】宪法解释程序优化探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具有促进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激活的正面意义。离开了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功能就无法完全地发挥出来;离开了相关的程序法律的支持,宪法监督也很难得到发展。宪法实施的推进过程中不能没有宪法解释的配合,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是直接推动宪法实施的最关键因素和最强劲的动力;是宪法实施无法替代或缺少的强劲引擎,能为宪法解释活动提供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模式,是将宪法精神变为现实的催化剂;既是宪法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保证宪法文本紧紧跟时代发展的助动器。完善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就是要结束宪法解释活动目前无法可依,无据可循的状态,增强其合法性;就是要明确宪法解释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具体流程,增添其科学性;推进宪法条文与实践之间互动,提高其实用性。因此,我们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提升对宪法解释权的功能的重视,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进行体制改革,促使宪法解释程序的启动,主动地填补宪法规范和社会实践之间的空隙,为其能够保持经常性的互动关系打好基础。在发挥宪法解释功能时,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把宪法解释权的运用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以保障宪法解释工作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周伟:《宪法解释案例实证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02 年第 2 期。
[2]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 年 10月 24 日出版。
[3] 马洪伦:《我国宪法解释研究的现状及其评析》,《青海社会科学》,2011 年第 3 期。
[4] 韩大元:《宪法发展与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中国法学》,2012 年第 4 期。
[5] Keith E. Whittington: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99,p2.
[6] 周伟:《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应明确宪法解释建议权》,《党政研究》,2015 年第 1 期。
[7] Judicial Review Handbook(third edition):Michael Fordham, Hart Publishing, 2002, P.34.
[8] 克劳斯·施莱希、斯特凡·科里奥特(德):《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地位、程序与裁判》,刘飞译,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65 页。
[9] 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的法律程序》,郑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2 页。
[10] 劳伦斯·H.却伯、迈克尔·C.多尔夫(美):《解读宪法》,陈林林、储智勇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7 年版,第 21 页。
[11] 韩大元: 《“十六大”后须强化宪法解释制度的功能》,《法学》,2003 年第 1 期,第 2 页
[12] 谢维雁:《中国五十年宪政建设的困顿与前》,《社会科学战线》,2005 年第 1 期。
[13] 胡锦光、王丛虎:《论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法商研究》,2002 年第 2 期。
[14] 徐秀义:《关于我国宪法解释问题的若干思考》,《当代法学》,1983 年第 3 期。
[15] 任端平:《论我国宪法解释体制的完善》,载韩大元等,《宪法代宪法解释基本理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73-274 页。
[16] 王振民:《中国违宪审查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2 月第 l 版,第 3l1 页。
[17] 胡锦光、韩大元:《中国宪法》,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02 页。
[18] 谢红星:《论进化的宪法与宪法的进化》,《学术交流》,2007 年第 1 期。
[19] 托克维尔〔法〕:《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版,第 315 页。
[20] 范愉:《新法律现实主义的勃兴与当代中国法学反思》,《中国法学》,2006 年第 4 期。
[21] 刘国:《健全释宪机制对于宪法实施的意义与功用》,《党政研究》,2015 年第 1 期。
[22] 刘国:《宪法解释方法的变革: 宪法解释的法理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55-63 页。
[23] 牛凯:《完善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几点思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版), 1999 年第 3 期。
[24] 韩大元 :《<宪法解释程序法>的意义、思路与框架》,《浙江社会科学》2009 年第 9 期。
[25] 王晨光:《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解释的程序思考》,《法学》, 2000 年第 4 期。
[26] 唐杏湘:《论我国宪法解释程序中的宪法专家参与制度》,《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 年第 8 期。
[27] 许安标:《论法律对宪法的立法解释》,载许崇德、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年刊 2005》,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28] 杜强强:《八二宪法颁布以来宪法解释理论研究的进展》,《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 年第 6 期。
致 谢
时光如白驹过隙,伴随着毕业论文的完结,我的学生时代也接近了尾声。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范海玉老师,在这几年的校园生活中,她不仅在学习上给予我很大帮助,在生活中也像亲人一样关心着我。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给予我细心的指导,正是她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提出修改意见,我的论文才能顺利的完成。其次要感谢各位专家和学者所作出的研究成果,为我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材料,也让我在这个过程中又进行了一次深入学习。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在写作过程中每一个灰心焦虑的时刻,因为有他们的鼓励和陪伴我才能振奋精神继续下去。
我认为论文的写作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这期间我经历了选题时的迷茫,遭遇了写作时的瓶颈,也忍受着反复修改时的焦灼,还有最终定稿时难以言表的喜悦。
个中滋味可谓是五味杂陈,但也感恩从这个看似短暂实则漫长的过程中所得到的锻炼和收获。虽然很努力地完成了写作,但学术水平有限,还是会不足的地方,请各位专家老师对我的论文予以批评和指正,感谢!
紧急状态问题成为宪法理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使得近代宪法诞生伊始学者们就将其置于重点研究的领域,亦即如何实现紧急状态下的法治化,既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又保证宪法基本价值不被破坏。...
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监督制度。回溯其在中国封建社会下的制度沿革,虽然其机构名称(会稽、宰夫、御史、比部等)几经变化,但其均不脱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纠察百僚,纲维庶政的职责,但在封建皇权体制之下,审计制度充其量也是封建皇帝统御臣民的...
基本义务是宪法强制公民对国家履行的责任。法治国家奉行义务法定,设定义务的规范须由立法机关以法律为之,意味着只有人民同意才可制定侵害自身权利的条款。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固然强制公民履行,但其本质属于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和干预,故适用法律保留...
关于宪政,近来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中国就曾经发生过一次宪政讨论热潮.其巾,《联合国宪章》的中译者、1948年被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评为世界50位杰出法学家之一的杨兆龙先生于1944年5月在《中华法学杂志》第3卷第5期上发表了《宪政之...
目录摘要一、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概述(一)以法治国概述1、以法治国的含义2、以法治国的必要性(二)以德治国概述1、以德治国的含义2、以德治国的必要性二、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一)依法治国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正的执法、司法态度(...
检察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并存于1982年宪法文本中。《宪法》第3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学界对二者的内涵和功能等并没有达成共...
宪法人格权在本质上属于基本权利, 而民法上所谓的人格权属于私法上所拥有的权利。在两种不同体系下, 人格权的发展路径以及主观权利属性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根据基本权利的客观法属性作为连接纽带, 宪法权利下的人格权与民法权利下的人格权, 可以进行间接性的互...
经过多年的酝酿与探索,中国的司法改革终于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公正”确定为司法的最高价值目标,明确指出司法改革的目标要求是“健全事实认定符合客...
一、宪法解释方法在宪法学上的核心意义近些年来,宪法解释方法问题日益为我国学界所关注并成为中国宪法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多重视宏观的理论建构与法哲学层面之玄思,缺乏在对宪法解释方法的运用和分析。宪法解释方法应以实践为指向,对宪...
执政方式现代化一词自党的十六大开始逐渐成为党建理论研究的热点,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立服务型执政党,预示着中共执政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为执政方式现代化明确了一个具体目标,理论界对于执政方式现代化存在各个角度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实现依法执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