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募捐网站构成要素、特征和组织结构及其运行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10 共3373字
论文摘要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社会管理制度的做了重大部署,***更是提出要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而除了网络技术不断精进外,对网络社会的法治化规范也势在必行。网络募捐制度作为网络社会管理制度,进行系统规范具有前沿性。随着网络的日趋发达,网络募捐在不到几年的时间以极其繁荣的状态进入公众视野,目前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所谓网络募捐是指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募集捐款或物品。网络募捐迅速崛起的背后有着多重的社会因素,其本身的有效性和缺失性也引起了广泛讨论。网络募捐监管是网络募捐这种新兴募捐形式的存在并发展下去的保障,建立规范的募捐网站是一个可行方案。

  一、网络募捐现状

  网络募捐的产生是公民的受帮助的权利的体现,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募捐网站的建立正是对我国公民权益的保障。

  网络募捐相较于传统的募捐形式存在许多优点,如成本低、影响力大、参与主体广泛、帮扶及时。但它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立法上的缺失、发起人主体资格的模糊、募捐真实性的难以辨别、善款的使用不透明等。这些问题也是对其进行规范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中最为根本和显着的问题便是对网络募捐监管的制度缺失。以目前来看,首先法律监管缺失,也缺乏监督评估机制。我国涉及慈善事业以及公益捐赠的法律法规总共有六部,分别是: 《红十字会法》、《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所得税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登记管理条例》以及《个人所得税条例实施细则》。但是在这些法律中都未对网络募捐有系统规定。个别地方立法机关根据本地慈善事业发展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如 2011 年《湖南省募捐条例》、2012 年《上海市募捐条例》、2012 年《广州市募捐条例》等,但是这些法规也只是对传统募捐进行了相关规定,规范效果并不明显。

  网络募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其次,基于多种原因,网络募捐秩序混乱。如网络社会舆论易受干扰、募捐的民间评估机构利益倾向较大、公民个人监督力量薄弱等原因,社会监督难以保障。再次,自我监督匮乏。许多发起网络募捐的主体资格模糊,真实性难辨。导致捐助主体认识混乱,继而后续捐助无力或捐助纠纷产生,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效果。针对上述网络募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监管对策、探索构建规范化网络募捐制度,对实现依法治理网络募捐监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募捐网站构成要素、特征和组织结构

  ( 一) 募捐网站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应当具有以下构成要素

  首先,组织目标。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性。明确的目标是组织的灵魂,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也是衡量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准。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募捐网站就是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公益而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所以募捐网站的组织目标应当是“保护人的尊严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慈善事业发展。”

  其次,规章制度。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是关于特定组织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原则、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组织活动规则等的规定。募捐网站自身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规章制度的复杂程度。募捐网站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原则、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组织活动规则等应当通过规章制度来界定和规范。

  再次,组织成员。实现社会组织的价值,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成员,但人们要加入这个社会组织,成为组织的成员,必须要有一定的进入程序或手续。募捐网站的组织成员应当包括: 内部成员和外部成员。内部成员是指网站内部的管理人员,外部成员是指致力于保障募捐网站运行的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

  最后,权威。也即一种合法化的权力。募捐网站通过合法的程序而形成、具有合理性的权威,即诚信度、公信力和美誉。

  ( 二) 特征

  首先,慈善性: 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良性运行。其次,自愿性: 成员参与都以自愿参与为原则。再次,目的性: 募捐网站建立以社会公益为目标。再次广泛性: 募捐网站是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最后,规范性: 募捐网站具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 三) 募捐网站的内部组织结构【1】

论文摘要

  
  由图 1 可以看出,内部组织结构合理是保障募捐网站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因此,政府组织应当在符合相关法制法规的基础上,坚持支持、指导原则与从事慈善事业的非政府组织一起合作建立募捐网站这一网络社会组织。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作为募捐网站的建立机构应当以信任、托管原则设立网站的“决策部门”。决策部门的决定将通过“事务部门”执行。“监督部门”在受到网站权力机构的引导的基础上监督决策部门和事务部门。由此,募捐网站建立了决策部门、事务部门、监督部门,分别行使组织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2】

论文摘要

  
  由图 2 可以看出,事务部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部门分工章程、运作规程、协作机制,做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数据共用、职能互补、无缝对接。事务部门的下属各部门: 人事部、对外联络部、网站管理技术部门、捐助物资管理部门、受捐人档案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各司其职,保障募捐网站的内部机构的正常运作、协调和管理。

  三、募捐网站的运行

  ( 一) 募捐网站的运行模式

  网络募捐网站外部运行是其构建的关键,也是保障其可以成为独立组织的条件。首先,主体包括募捐网站、受捐人、捐款人、网络慈善审计部门。

  其次,运行的流程。受捐人在募捐网站上发布求助信号,捐款人接收信号后自愿捐助。募捐网站由行政部门初步建立,但不负责其运行,整体运行具有独立性。网站主要职能是公开捐助信息,并且保证捐款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受理受捐人的求助信息,并将其规范化投放在网络这个平台上。

  具体说来,受捐人首先向网站提供基本的募捐申请,并提供其真实的个人情况、受助理由及账户。同时必须提供受助规划书( 规划书包括捐助启动资金低额,受助最高额等,保障受助金额的全面运用) 和最后的资金使用发票,接受社会监督。募捐网站在受到募捐人的募捐申请后,审核其真实性并规范受助计划书。其后将募捐信息发布到网站之上。捐款人在看到募捐信息后自愿提供捐款并直接汇财务到受捐人提供的受捐渠道上。募捐申请书和受助规划书必须备案于网络慈善审计部门。整个过程遵守公开、自愿原则。

  外部运行的组织保障: 主要包括后续执行部门对物资的使用到位的监督,项目运作是否公平、公开、公正,有质量的保障。后续执行部门对物资的使用是否到位,可以通过募捐网站的内部监管部门与外部审计组织相结合,通过社区组织提供的受益人使用资金的实际情况说明证明物质使用是否到位。通过政府机构对募捐网站的支持、指导和外部监督以及社会组织的监督来保障项目运作的公平、公开、公正。为了保障募捐网站的管理目的性、运行的公平性等,应当建立一个募捐网站和受益人以外的第三方的、具有相关资质和权威的社会组织对受益人的受助规划书进行评估,所图 3 所示:【3】

论文摘要

  
  ( 二) 募捐网站的公司化运行机制

  前面已经对募捐网站的内外部构建进行了一个较为具体的阐述。通过募捐网站的内部管理,负责搜集、整理、汇总捐款和物资,收集、审核受捐人信息真实性,建立捐助人和受捐人之间的纽带。在其内部通过在组织内部建立监管机制来对捐赠物资的使用情况、受捐人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管。同时在募捐网站的外部,通过政府部门的和社会的舆论对募捐网站的运行进行监管,对于受捐人可以考虑通过受捐人所在的社区组织对其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真实性进行监督。归纳起来说其运行机制是采用公司化管理制度,负责人责任制,组织内部自律与外部监督为主的保障监督体系。其管理机制、协调机制、治理机制都有应当具体的规定,值得进一步探索。当然行政性质的监委会是一个可信任的、有公信力的、紧密合作的“第三方机构”。

  [ 参 考 文 献 ]
  
  [1]孟洁,李梦璇. 中国公益信托法律架构建设的探讨[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14( 5) .
  [2]伏蓉. 社会募捐善款余额的归属问题探析[J]. 知识经济,2011( 5) .
  [3][美]贝奇·布查特·阿德勒. 美国慈善法指南[M]. NPO 信息咨询中心主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宋伟,孙明姝. 慈善立法如何走出“停滞”困局 -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郑功成[J]. 学会,2011( 11) .
  [5]威尔·金里卡. 当代政治哲学[M]. 刘萃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4: 34 - 4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行政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