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25 共2393字

  一、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背景
  
  从1982年宪法的颁布到四次重大修改,我国的依法治国体系逐渐得到完善,民主法治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社会法制进步显着,基层政府的法制工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依法行政的实行,体现了国家在行政领域的高度,是对依法治国的根本落实。改革开放过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建设的国情对法治建设提出了要求,政府逐渐意识到依法治国,加强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依法行政”的概念。多年以来,法制建设加快脚步,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人心,贯彻政府工作始终。然而,由于国情特殊,法制建设的历史不长等等原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现阶段我国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加强廉政建设,到政府工作、决策过程逐渐透明、公开,基层政府在探索前进依法行政的路上越来越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越来越能够得到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因此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客观直面问题、切实寻找途径、解决问题改善情况、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工作效率,真正为人民服务,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依法行政的困境
  
  (一)法制观念淡薄
  
  依法行政,首先必须要有的“法律为先”的法制观念,不能“以权代法”,更不能“以人代法”.我国依法治国体系建立起步较晚,历史发展时间较短。加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众多,要想所有工作人员建立依法行政的观念,较为困难。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理解不透彻、没有贯彻实行。另一方面,法制观念淡薄体现在对“依法行政”的内涵理解不正确,把领导的言论视为高于工作规则的金科玉律,“以言代法”甚至“以权代法”,对权力的重视高于对法治的贯彻落实,种种现象都对于依法行政工作带来了思想上的难度。

  (二)依法行政部门合作执行难度大
  
  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众多,人员素质参次不齐,法制观念、法制执行力差别大。部分工作人员依仗权力,有法不依,甚至阻止其他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显然极大程度上损害了依法治国已有的成绩。

  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缺乏切实“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没有真正站在人民角度为人民谋福祉,工作执行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缺乏依法行政的监督力度。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体系不健全,部分领域的问题涉及法律漏洞较大甚至于基本空白,这给依法行政的切实贯彻执行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面对这种尴尬情况,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漠视忽视,没有积极面对、客观直视,而是“以权代法”.在部分领域中存在着法律交叉的情况,法律重叠带给政府工作人员的是执行的难度加大,执行过程中存在人员资源浪费,甚至于造成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矛盾,加大以法治行政的难度。

  而部分部门甚至越俎代庖,漠视法律法规,以权谋私,以权谋利,以牺牲人民群众利益为代价谋私利。

  (三)法制体系不完善
  
  我国法治体系建立起步较晚,相对与发达国家而言,法制治国领域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有待提高和完善。而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殊国情,又决定了法制体系无法照搬照抄,必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这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法制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基层政府行政过程中必须面对“无法可依”的法律尴尬困境,而作为直接接触人民群众的基层政府,法律空白、法律不完善直接加大了工作难度,使得执行工作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情景,可以说,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的直接买单者是基层政府。群众的问题无法用法律合理、恰当地解决,引发人民的不满,对基层政府的不信任,而法律的缺乏对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种消极影响,既然法律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容易引发工作人员病急乱投医,转向“以权代法”.群众和政府的消极影响陷入恶性循环,距离“依法行政”越来越远。

  三、依法行政的出路探讨
  
  (一)加强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
  
  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众多,人员素质参次不齐,这就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观念转换,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客观公正的解决工作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法制思想培训,提高思想觉悟。

  (二)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
  
  部门之间应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处理工作中面对的问题,不能采取“权力至上”的处理办法,对于部门交叉问题应该及时反应上级,正确客观地解决问题,不能以利益驱使工作。对于工作人员,要认真考核,加强廉政建设,促进人员教育,保证基层人员的素质、能力。

  (三)进一步加快法律体系建设、健全
  
  法律体系的健全,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基础,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就不可能切实贯彻落实“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法律体系建设,是人人切实保护利益的根据,更事关法律治国。

  (四)建立监督机制
  
  依法行政离不开外部监督、内部考核,合理有效的监督控制,能有效防止腐败贪污,权力滥用,保证基层政府人员的廉洁风尚。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能有效促使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健康工作习气的养成。

  总结:基层政府法制建设一直处于我国法治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基层政府作为离人民群众最近的政府部门,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效果直接影响依法治国措施的根本实行。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中出现的问题的恰当、及时地解决,不仅能有效改善、提高行政效果,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依法治国体系产生积极影响以及妥善解决行政过程中的其他问题。本文从依法行政的发展背景出发,根据我国法律体系现有情况,结合国情从法治观念淡薄、政府部门合作问题、法律体系不完善等角度发现依法行政的困境,探讨依法行政的出路,即加强法制观念,部门协调合作,加快法律体系建设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国波。农村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困境与出路[J].求实,2013,z1:26-28.
  [2]吴传毅。基层政府依法行政问题及体制机制完善[J].湖湘论坛,2011,24(1):87-90.
  [3]汪文菁。浅析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5:329-32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行政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