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与App的融合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2-13 共4816字
  摘要

        长期以来,部分人潜意识里对心理咨询抱有抗拒的态度,既不相信心理咨询的科学性,又害怕内心的秘密被心理咨询师洞穿,这样纠结的心理让他们即便有了心理问题,也止步于心理咨询室前。近些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虽有长足进展,但其市场培育不成熟、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也同样需要正视。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要打破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瓶颈,应把方向锁定在越来越开放化的互联网。
  
  2002年,67位外国心理治疗专家预测,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心理咨询在未来的10年里将成为第二大快速增长的服务领域 (Norcross,Hedges,&Prochaska,2002)。在短期内,我国虽尚难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咨询配备标准 ( 钱铭怡,陈瑞云,张黎黎,张智丰,2010) ,但我国的心理咨询也同样在本土慢慢扎根,朝着与时代新兴媒介融合的方向发展。根据互联网数据中 心 (InternetData Center) 的预测,到2020年将有300亿个原本无生命的物体变得“智能”起来,它们都将加入互联网,并且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来控制。应用程序 (application) 的外语缩写就是App,具体是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其作为一种盈利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商家看重 ( 李琛,2014)。在心理咨询类的App应用中,目前可搜索到28款,包括医疗健康类、学习教育类、聊天社交类、图书阅读类、影音视听类、娱乐消遣类,一共6种类别,而且这些App并没有特定的适用群体,其产品内容也没有针对性。因此,高校心理咨询App的开发应用前景逐渐展现,将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应用与App相结合,既切合心理咨询行业自身发展需求,也切合广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
  
  1 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与瓶颈
  
  心理咨询是传统教育和特定文化的一部分,各国高校心理咨询的背景、地位和重要性有所不同。像英国、美国这类国家,对于年龄还小的学生进入大学,校方有责任替代他们的父母照顾这些孩子,将他们培养得更有责任感; 而像德国等国家,学生只有到达了法定年龄才能进入大学,因此他们可以被当作成年人看待。欧洲北部一些福利待遇好的国家会更提倡心理咨询,国家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实现 ( 比如: 生涯规划) ; 而欧洲南部一些国家的心理咨询服务,通常被用于处理基本的卫生问题 ( 比如: 戒烟)。2010年欧洲大学协会统计报告显示,只有三分之二的国家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可见心理咨询在高校并没有全面普及,这可能与心理咨询的实现通常是由被咨询者掌握主动权有关 (Rückert,2015)。
  
  有学者指出,全球范围内曾长期缺失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研究,而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预防又重新被人们关注。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心理咨询师是很高尚的职业,他们受人尊敬,工作报酬也可以令其衣食无忧。人们很坦然地接受心理咨询,甚至某些区域、某些行业的人们还享受政府或企业买单的心理咨询服务,这些情况在当下的中国仍不普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心理咨询起步比较晚,1985年才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同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率先成立了“益友”咨询服务中心,印发《益友》报,率先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 ( 周利华,董娅,2009)。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才从西方国家慢慢引进心理咨询,当时国内心理咨询学大多是翻译、参阅西方文献资料,依赖他们有关心理咨询学的理论假设、概念体系乃至具体的研究方法 ( 鞠丹,2006)。东西方之间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经济水平、政治体制、传统文化等,不仅使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体貌特征上差异显着,而且其心理差异也是明显存在的。如果心理咨询只是照搬照抄西方的,那根本无法解决中国人自身的心理问题,恐怕还会适得其反。心理咨询属于舶来品,必须和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联系起来,符合人民的实际情况,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目前我国各高校已开展各类心理咨询工作,其结果也颇有成效,但由于心理咨询工作开展过程中人力、物力、时间、空间等制约,仍有一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关注和帮助。
  
  2 高校心理咨询的网络化
  
  频繁的大学生自杀、凶杀事件,让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无论是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的设置,还是高校心理咨询团队的建设,都制约着高校心理咨询全面深入系统地开展。在人力、物力缺乏的条件下,不断有尝试打破传统心理咨询的新方式涌现,例如: 电话咨询、电子邮件咨询、网络聊天室或聊天软件等 ( 杨晶,余林,2007)。这些新形式的心理咨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心理咨询的难题,但并不代表网络心理咨询慢慢取代了传统心理咨询,准确地说,它们是网络心理咨询对传统心理咨询的补充。心理咨询在我国是亟需发展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承受着四面八方的压力,在物质世界逐渐满足后,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将是一片有待开拓的领域。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5. 57亿 ( 陆万青,马永忠,2013)。此 外,2014年 新 增 网 民 中 有38. 8%的学生群体,他们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64. 1% .手机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已经成为当下新媒体的大趋势,任何人无法回避和阻止,这就需要各高校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资源,为大学生未来融入社会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 朱鹏媛,2015)。
  
  3 高校心理咨询App的定位
  
  3.1对象定位
  
  应用软件的服务对象定位在大学生,是因为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着高期望值的群体,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社会上的成年人较弱,这样的反差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承受着不小的考验,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也更加突出。大学生需要面临人生目标的定位,以及独自把握工作、学习、生活、财务等方面的平衡,甚至有些还要承受家庭破裂等问题,这些危机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自我怀疑等问题接踵而来。当大学生不能自行解决心理问题时,就需要第三方给予帮助,尤其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3.2目标定位
  
  心理咨询手机App,能实现线上心理咨询,让一些因费用或时空上不方便去心理咨询室的大学生获得及时帮助。心理咨询需要鉴别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为对于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需要及时转介给精神病院等相关单位进行治疗。心理咨询App定位在大学生群体,极少会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个案。为避免线上咨询的疏忽,也会对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线下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手机App能够使大学生学会正确了解、面对、接纳自己,帮助其学会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有正确的了解、分析、评估和应对; 促进大学生自我的成长,帮助其实现思维、情绪和行为的改变,特别是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转变; 同时,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学业、生活、情感的困惑,得到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大学生心理论文大学生心理学论文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
返回: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