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抑郁症缓解期患者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22 共2464字
论文摘要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心理障碍,如不系统治疗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若合并人格障碍症状,将不利于疾病的预后。自我和谐是 Rogers 人格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它与精神病理学和心理治疗过程关系密切,指个体为了适应客观世界而进行自我调节,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协调统一。应对方式是指个体面对不同的应激源时所采取的具体的应对方法、手段或策略。国内在不同人群中的研究显示,自我和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但关于抑郁症缓解期患者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研究尚缺乏,本研究通过对两者的关系研究,为抑郁症缓解期患者的临床心理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研究组来自于 2012 年 11 月 - 2013 年 8 月间在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门诊复诊的抑郁症患者。入组标准: ①根据国际疾病诊断与分类第 10 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 -10) 诊断为抑郁症,病情处于缓解期; ②HAMD <7 分;③年龄 18 ~60 岁; ④排除严重的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酒精或药物滥用; ⑤获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纳入 50 名患者,其中女性 32 例,男性 18 例,平均年龄(38. 88 ± 10. 97)岁,平均受教育年限(9. 68 ± 3. 57) 年。正常对照组取自合肥市某社区健康人群。按与患者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近原则选取,且无严重、慢性的躯体疾病,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和精神障碍,其一级亲属无精神病家族史,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最终纳入研究 40 名,其中女性 28 例,男性 12 例,平均年龄(36. 55 ±8. 54) 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0. 35 ±3. 22) 年。

  1. 2 方法

  1. 2. 1 自我和谐量表 采用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 ,由 35 个陈述句和相应的问题条目组成,包括 3 个分量表: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反映的是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若意识中的自我与实际上的经验产生分歧时,人的经验和自我开始疏远、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是指个体自我概念的灵活性,即个体在人格成长中能够灵活巧妙地依照内生的机体估价过程而不是外在的价值条件在应对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的刻板性,预示了自我概念的刻板和僵化程度。采用 5 点式(1 ~5) 评分,若计算总分,先将“自我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1. 2. 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包括 20 个条目。采用(0 ~ 3) 4 级评分,积极应对由条目 1 ~12 组成,重点反应了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 13 ~20 组成,重点反映了消极应对的特点,得分越高表示采用相应的应对方式越多。

  1. 2. 3 施测 由评定人员将量表发给受试者,并向受试者仔细说明指导语,确保受试者能按要求自行填写,待填写完整后收回。

  1. 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 SSPS 11. 5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 结 果。

  2. 1 两组被试自我和谐及应对方式各分量表得分的比较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发现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无统计学差异。而两组在自我和谐及应对方式各分量表上得分统计学差异显著(P <0. 05) ,见表 1。

论文摘要

  2. 2 患者组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关系 为了探讨缓解期抑郁症患者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关系的密切程度,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见表 2。

  论文摘要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抑郁症缓解期患者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评分,自我和谐总分均与正常对照者存在差异,表明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我不和谐的表现。研究表明,自我的不和谐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二是自我内部的不和谐。人们参与社会互动中,能够体验到直接经验,即自己体验的自我,也可以获得来自别人的间接评价性的经验,即别人眼中的自我。如果两种经验不一致,就可能产生心理上的冲突和适应困难。抑郁症患者临床抑郁症状缓解后,其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着差异,表明其对自我的看法与实际表现之间存在不一致,其临床症状虽缓解,但内心仍存在冲突,若不能很好的处理,抑郁症状可能更易复发。本研究还显示,缓解期抑郁症患者积极应对方式评分较正常对照组低,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较正常对照组高,表明患者缓解期在面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时,仍偏向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在一项为期 5. 5 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显示,缺乏积极的应对是抑郁症复发的有效预测因子,而消极应对不利于患者心理健康,更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复发。

  相关性研究显示,缓解期抑郁症患者自我和谐得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这说明自我和谐程度高的患者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自我和谐程度低的患者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患者缓解期消极的应对方式与自我的灵活性得分呈负相关,与自我刻板性得分呈正相关,这说明自我灵活性越低的患者越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这是因为自我刻板性与敌对和恐怖呈显著相关,表示自我概念的刻板和僵化。自我灵活性低的患者在生活中,不能够很好的明确自己的目标,在组织协调上存在困难,行为刻板僵化,对自己存在不合理的期望,仍可能存在负性自动思维,在遇到困难和压力时不能很好的主动调节自我,难以积极寻求社会支持。面对压力时,自我灵活性低的患者不能有效地运用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难以保持积极的态度和灵活的方式,去寻求帮助和支持,内心冲突难以摆脱,易导致抑郁症的复发。有研究显示,抑郁症临床症状缓解后对患者予以认知行为干预为基础的认知治疗,有利于预防疾病复发,在抑郁症恢复期给予持续的认知心理干预治疗,有利于患者的进一步康复,国内研究显示,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认知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表达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缓解期患者进行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促进自我与经验的和谐,提高其自我和谐程度,使其能合理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丰富自我经验,能理性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对应激时,能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积极的应对,不仅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复发,而且有利于其人格的进一步完善。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