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剩女”产生的心理学原因与解决途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14 共4782字

  2010 年,随着各个电视台电视相亲栏目的热播和各种婚恋网站注册人数的火爆,“剩女”成为时尚流行的热点名词,成为大众谈论家庭、性别、婚姻的焦点话题,“剩女”现象也引起了传媒与学术的极度关注。“剩女”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也有“剩女”自身心理方面的原因。

  从“剩女”自身心理方面对“剩女”现象出现的原因加以研究,也许更能对“剩女”婚姻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一 “剩女”的涵义

  许多大中城市里,有这么一群人,她们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业、稳定的收入、较高的学识,但是她们却在谈婚论嫁时成为“孤单一族”,她们被社会称之为“剩女”。何谓“剩女”? 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有据可查的是2007 年 8 月 16 日在教育部和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06 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将“剩女”一词收录其中,并对其词义作了相应界定: “剩女”一般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媒体和公众一般喜欢把“3S”和“白骨精”作为这一群体的代名词。“3S”: 三个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结合: single( 单身) 、stuck( 卡住了) 、sev-enties( 70 年代出生的) ; “白骨精”: 白领、骨干、精英的简称,甚至有些人还把她们中的某一些人称为“圣女”。“圣女”自古就被认为是那些道德修养较高的女子,而如今的“剩女”恰恰是那群受过高等教育,出类拔萃的“才女”们。

  “剩”与“圣”的同音暗合,不经意间给“剩女”加注了一层更加丰富的内涵。正如郑必俊教授所言: “对于中国女性的研究,它的对象就不仅是一般的女性,而是女性中的特殊群体。”

  〔1〕从以上可以看出“剩女”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自身条件优越,择偶标准高、要求多,大龄未婚,具有婚嫁意愿,对婚姻的期望值较高。因此,我们可以将“剩女”定义为: 城市中学历在本科以上的从事白领类职业的具有结婚意愿的大龄( 30 ~44 岁) 未婚女性。对“剩女”的职业分布,有调查者发现: “剩女”主要分布在设计师、财会类、美容美发类、媒体、自由职业类、医疗类、营销类、公务员和教师等 9 种职业〔2〕。

  二 “剩女”产生的心理学原因

  ( 一) 女性自身的原因

  1. 过度追求完美的超价观念

  由于“剩女”们拥有不菲的收入和相应的社会地位以及较高的文化素养,成为她们追求爱情的强大物质和精神保障。在择偶时不仅要求双方志向上的统一、精神上的默契、价值观念的一致,还要有高品位、有内涵、有情调。这种对感情过度完美的追求,容易形成心理学上的超价观念。超价观念是指由强烈的情感作用. 而强化了的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2〕。这种观念一般似乎有事实根据,在逻辑推理上似乎也并不荒谬,但是,由于强烈的感情作用,对事实只是进行了片面的归纳,使人做出超乎寻常的偏颇而极端的评价,并执意坚持,因而影响其意向和行为。

  “剩女”如果不改变自己的这种超价观念,结果就只能是“宁可抱香枝头老”,硬着头皮过着“宁缺毋滥”的单身生活。因为,以完美主义的心态面对婚恋,总会对眼前那个人有太多的挑剔。总是向往着心中编织已久的完人,总是期望着后面有更好的〔4〕。

  2. 失恋阴影的固着心理

  有些“剩女”们是因为感情受挫,在心理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阴影,从此对逝去的爱情充满美好的回忆与幻想,认为再也找不到如此理想的爱人,或者对爱情和婚姻抱着淡然甚至失望或绝望的心态,陷入迷惘、心灰意冷,不再表露自己的感情,也不敢再接受爱情,总是拒人以千里之外,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封闭了自己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完全蜗居在家中,享受着“宅女”的生活。这样,即使对她们有好感的男生也会望而却步了。这样的心态,心理学上叫做意念固着。所谓意念固着,就是好像把自己绑在什么东西上,把意念顽固地附着于某个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事物,被顽固的意念牵着鼻子走,难以转换思路〔5〕。这种心态,往往使人陷入极端的情绪化状态,被顽固的意念牵着弃子走,失去基本的理性思考,为没有现实性的目的盲目较劲,迷失了自我意志,还常常自认为是为了自我主见而坚定不移,在怪圈中越陷越深。

  3. 向往和恐惧并存的矛盾心理

  青春偶像剧中渲染完美男人,为女性编织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无法实现的爱情幻象,使“剩女”们向往浪漫完美的爱情。但与青春偶像剧中的浪漫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大众传媒关于家庭暴力、感情越轨的相关报道屡见不鲜、离婚率不断攀升,婚姻问题屡屡被凸显、放大、真实地再现于包括“剩女”在内的观众面前。加深了围城之外的“剩女”们对家庭的质疑,使一些人产生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开始逃避、厌倦和恐惧婚姻。害怕婚姻葬送了本来美好的一切,害怕家庭关系的复杂影响本来平静的生活,害怕遭受婚姻和家庭破裂的打击……有这些想法的“剩女”实际上是对婚姻有不良的认知,是一些理想主义者,她们所期待的是一种完美的生活。而事实上哪一种生活都要付出代价,有得到就会有失去,没有哪一种选择得到的更多,只是哪个对于自己来说更重要。

  4. 过度的女权主义心理

  当代知识女性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影响,其个性和自我意识都在不断觉醒。她们由于在教育及事业上的成功,认为自己很优秀,就自视甚高,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大女子主义”的思想心理,女权主义意识过于强烈。女权主义意识过于强烈,可能就会因为自己学历高、收入高、工作出色而形成骄傲、自负的心理〔6〕。以为自己比其他女性甚至男性更有能力,并因此在择偶时调高自己的姿态; 在与男性接触时容易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一旦男方与自己的见解相左,就会立刻产生反感情绪,对男方挑剔甚多,这样只会使得自己的择偶范围变得更为狭窄。

  ( 二) 男性不娶“剩女”的原因

  1. 男性中心心理

  男性中心是指注意的中心在于男性及其活动。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明中,女性一直处于客体的处境之中,和以主体自居的男性构成了二元性的冲突,男人希望通过女人印证自己的男性气质,通过女人把自己变成偶像和永远的神话,并确保自己的主权地位〔7〕。但现在的“剩女”们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人格,在传统的男性职业上获得了成功,男性无法再通过女性来印证自己。这对男性中心产生了颠覆,严重威胁到男性的主体地位和自信心,无疑会使具有男性中心心理的人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和恐慌。

  另外,“剩女”们的高智商、高收入也无疑是对男性中心的一种挑战,对男性可能会产生精神上的压迫,为此他们宁肯退而求其次,不愿意在与“剩女”的婚姻里伤害自己高傲的自尊心。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谈到,“女人不是天生的”,“第二性”更多的是社会文化建构的观念和产物〔8〕。

  2. 认知偏差

  社会知觉是整个认知过程的第一步,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行为做出有根据的归因。一部分男性在社会知觉中,过多地注意到“剩女”们的“强”势,她们的高学历、高收入。这样就形成了对“剩女”的认知偏差,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9〕。认知的过程是复杂的,一旦出现偏差,往往难以改变,具有一定程度的固执性。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是“( 女性) 大专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是东方不败”,还有将女博士称为“第三性”。由于这种认知偏差的存在,有些“剩女”对男性的要求也并不是太高,而且本身条件也不错,却仍然嫁不出去,出现了男性“不敢娶”,女性想嫁却嫁不出去的情况。

  3. 过度自卑心理

  一些男性觉得“剩女”的条件那么好,追的人肯定不少,怕自己没有实力去参与竞争,况且她们看上去又那么挑剔、清高,就对她们敬而远之,从心里上就排斥与“剩女”接触,这种排斥恰恰反映了一些男性不够强健的自信心和心理上的自卑。自卑心理是个人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状态,一定的自卑心理对个人的发展具有激励和促进作用。

  但过度的自卑就会总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不肯承认真正的自我,把自己认为的劣势时刻放在脑子里,并把这些劣势和他人的优势比较,而忽略了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严重者还会使人脱离现实,造成生活适应困难,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只有自信,才能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全部地接受另一个人,同时也能够承受起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自信的人才是最有魅力的。

  ( 三) 社会舆论对“剩女”产生的心理影响
  
  1. 期望压力

  “剩女”是一群优秀的群体,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她们的婚姻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家里受传统思想影响的父母更是跟着她们着急,要么见面就催,要么托亲朋四处张罗相亲的对象,更甚者自己代替儿女游走于各种集体相亲会。亲朋同事之间的“善意友好的询问”,相信也会令不少“剩女”尴尬不已。父母亲朋对“剩女”婚恋问题的过分关心,容易使“剩女”产生巨大的期望压力,随之而来的是内心的着急,有的人会产生自卑感,或者伴随回避的情绪,有的人还会因此延伸出其他心里问题,如焦虑、忧郁、自卑、封闭、挑剔、逆反等。因此,父母亲朋不宜对她们抱有过高的、不合理的期望,人为地增加她们的压力。

  2. 刻板印象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刻板印象是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的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较固定的观念或想法〔10〕。

  而对于刻板印象的形成,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刻板印象通过两种渠道形成,其一是直接和某些人或群体接触,然后将其特点概括化和固定化; 其二是依据间接方式( 别人介绍,传媒描述等) 获得。可见大众传媒对人们刻板印象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剩女”刻板印象的塑造上,大众传媒也不例外。在媒体的报道中,“剩女”被描绘成一群具有过于自信、清高、物质、自私、挑剔等特征的女性。人们一谈起剩女“难嫁”的问题,就想当然的认为是她们自身要求过高、物质、挑剔,很少有人能看到这个群体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媒体如此报道只会使得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评价有失公正,更加剧“剩女”问题的恶化。

  三 解决剩女问题的有效途径

  ( 一)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从“剩女”自身来说,“剩女”要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排除不必要的心理障碍和负担,适当放宽择偶要求和标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勇敢的走出去,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努力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同时,作为社会另一半的男性,也要改变现在已有的婚姻观念,敢于打破传统的婚姻梯度选择,唤醒自己的理性意识,实现从非理性的“下娶”向理性的“平娶”甚至“上娶”的转化。

  ( 二) 提倡“姐弟型”婚恋

  “姐弟型”婚恋是一种“女大男小”的婚姻模式,在现代语境下,“姐弟型”婚姻的指向范围几乎是特指发生在大龄白领阶层之间“女高男低”的夫妻组合。从心理上说,这种组合中女方年龄大、较成熟,更能关爱男人,知道男人所需要的,知道怎样才能真正讨男人欢心,在一些男人的眼里,成熟的女人更有魅力。另外,提倡“姐弟型”婚恋也有益于矫正一些男性对于现代婚姻的传统理解,消解他们对于夫妻关系逆现代性的恋旧心理,进而吸引他们与她们携手共建幸福婚姻与和谐家庭。“姐弟型”婚恋不失为一种有效解决“剩女”问题的有效途径。

  ( 三) 社会的理解和宽容

  作为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大众群体应当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生存方式的选择。“剩女”的存在需要社会的宽容和理解,要消除她们的顾虑,鼓励她们以正常的心态面对人生中暂时面临的婚姻问题。毕竟“剩女”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她们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良好素质,是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如果能同时享有美满的家庭生活,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必俊. 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
  〔2〕张亚军. 我国“剩女”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 4) .
  〔3〕胡轶群. 剩下的果实———大男大女心态实录〔J〕. 健康,2006( 6) .
  〔4〕马志国. 大男大女,别把自己关在婚姻门外〔J〕. 中国青年研究,2010( 6) .
  〔5〕马志国. 跳出“意念固着”的怪圈〔J〕. 大众心理学,2007( 8) .
  〔6〕朱冬亮.“三高”青年女性婚姻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5( 10) .
  〔7〕蒋书丽. 跨越时空的契合———张爱玲和波伏娃的女性意识比较〔J〕. 东北大学学报,2010( 5) .
  〔8〕〔法〕西蒙·波娃. 第二性〔M〕. 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2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