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产业经济学论文 >

福建茶业发展现状、成功经验及展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22 共5370字
论文摘要

  福建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造就了其悠久的制茶、饮茶和贩茶历史,茶业也成为其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2012年,福建省茶叶总产量达32.1万t,居全国第1位;茶园面积22.13万hm2,居全国第5位;毛茶产值150亿元,居全国第1位。这3项分别较上年增长5%、8.4%和10%,涉茶行业产值400多亿元。

  与此同时,福建省十分注重对茶业的发展与保护,相继提出《福建省“十二五”茶文化发展规划》和《福建省茶叶“十二五”发展规划》,对茶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战略布局,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茶业地方性法规《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论文摘要

  1、发展现状

  1.1生产现状

  2011年福建省共有茶园面积21.13万hm2,约占全国的10%,年平均增长5.3%,低于全国8.1%的平均水平。同时,茶叶采摘面积为18.6万hm2,占全国的11.3%,每年以5.8%的平均速度增长,低于全国8%的平均水平。从这两项指标来看,福建省茶业在全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茶叶种植面积和采摘面积的增长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有放缓趋势(表1)。

  此外,2011年福建省茶叶总产量29.6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18.24%,连续十几年居全国首位,年均增长率达8.2%。同时,福建省茶叶单产高达1400.48kg/hm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8.38kg/hm2,并且以每年2.8%的平均速度增长,高于全国平均1.8%的增长速度,说明无论是从总产量还是单产来看,福建省茶叶生产能力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这也奠定了福建省茶业大省的地位。但是,相比之下,2011年福建省精制茶叶产量为10.54万t,仅占全国总产量的6%,实现年平均18.2%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6%,说明相比毛茶生产,福建省在精致茶生产方面的优势不明显,还有待提高(表2)。

  从茶叶生产类别来看,2011年福建省生产绿毛茶10.64万t,同比上年增加3.9%,位居全国第5,占全国总产量的9.4%,年平均增长率为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实现红毛茶产量2.27万t,同比增长60.43%,仅次于云南,排第2,占全国总产量的20%,并以年约60%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全国平均17.8%的增长率;乌龙毛茶总产量达15.75万t,连续10多年位列第1,同比2010年增加6.6%,占全国总产量高达80%,并以每年10%的平均速度在增长,高于全国8.4%的年平均增长率(表3)。由此可见,乌龙茶、绿毛茶依然是福建省的主打产品,特别是乌龙茶的优势明显。

  1.2消费现状

  从表4中可以看出,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茶叶消费量增长趋于平缓,2009年人均消费0.31kg,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是,人均茶叶消费支出却在不断增加,相比于2000年实现翻番,同时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这说明,福建省茶叶消费基础好,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高。

  1.3产业经济指标

  2011年福建省茶叶加工企业共计303家,占全国的1/3,实现产值230.41亿元,占全国的25%,同比增长45%,销售收入达到230.41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近50%,资产总额103.08亿元,占全国资产总额的17.8%(表5)。可以看出,福建省茶叶加工企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并逐步进入平稳期,这也与全国茶叶加工企业发展的历程相吻合。说明经过快速成长后,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质量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当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虽然从茶叶加工企业的产值、资产额以及销售收入来看,福建省的茶叶加工企业在全国都占据重要的地位。但与此同时,单个企业的平均产值、资产额以及销售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福建省的茶叶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还有待提高。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此外,2011年福建省茶叶加工企业利润额达到29.86亿元,同比增长47.31%,占全国茶企利润总额的32%,年平均增长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从业人员增至43754人,相较于2010年增加29.5%,占全国总从业人员的30%,同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4%,高于全国23.3%的平均水平。说明无论是在利润额还是在从业人员方面,福建省茶企的生产能力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潜力。更为可喜的是,近年来,福建省茶叶加工企业人均创造的利润额在不断增加,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体现出福建省茶叶加工企业更高的生产效率与极强的盈利能力(表6)。

 论文摘要

 

  1.4国际贸易现状

  2011年,福建省茶叶出口1.75万t,出口额0.8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5.4%、8.9%。茶叶进口量0.39万t,进口额0.13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28%、17.4%。由此可见,近年来不论是福建省还是从全国整体上来看,茶叶出口数量稳中有降,这与福建省近年来产业发展特点相关。虽然我国依然是全球茶叶出口的大国,但农药残留等一系列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是束缚我国从茶叶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转变的关键因素。同时,从茶叶进口情况来看,福建省乃至其他各省份从国外进口茶叶的数量都在增加,说明消费者更加关注茶叶品质,而不再仅仅追求数量(表7)。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2、成功经验

  2.1注重产业政策扶持

  福建省先后通过《福建省“十二五”茶文化发展规划》和《福建省茶叶“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茶业发展的战略及总体规划,并相继通过《关于推进现代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为茶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表8)。

论文摘要

  2.2注重农业增产增收

  茶业在福建省的地位突出、作用显著,已成为福建省农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品的加工、营销贸易、产品包装、物流运输、餐饮旅游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机会。福建省涉茶人数超过40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10。随着茶业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伴随着茶业总体效益日益攀升,农民收入尤其是茶区农民收入增加明显。2012年,安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8万元,其中茶叶收入为6048元,占56%;福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458元,其中茶叶收入为3455元,占36.5%;武夷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2万元,其中茶叶收入为2486元,占25%。在茶叶经济的带动下,安溪等地摘掉了昔日贫困县的帽子,跻身全国百强县。

  2.3注重闽台交流合作

  2009年,福建省颁布并施行《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鼓励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生加工、农业高新技术等闽台农业合作项目;2013年,福建省又出台了《关于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深化茶叶等农业产业合作与对接,突出品种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完善合作机制等制度保障措施。近年来,福建省充分发挥闽台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等独特的“五缘”关系,大力推进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通过从台湾引进先进的茶叶加工工艺、技术、设备以及经营管理理念,利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平台的优势,积极争取茶叶合作项目,促进两岸茶业的交流和合作,成效显著。福建省漳平市“台湾农民创业园”现有茶园0.37万hm2,入园茶企业48家,涉及投资台商近500人,是台商在大陆投资规模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被誉为“大陆阿里山”。

  2.4注重科技推广应用

  福建省茶叶单产水平显著提升,从30年前的平均367.5kg/hm2提高到如今的1452kg/hm2,为全国第1;茶叶机械化综合水平已达到70%以上,茶叶初加工机械化水平高达100%,居全国前列;茶叶生产加工水平不断进步,各茶类主要品质特性及工艺特点得到提升,智能化、清洁化等加工技术在较大范围得以推广。

  2.5注重提高产品质量

  福建省通过大力开展茶叶“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建设标准化示范区、推广生态茶园建设等,提高了茶叶质量与品质水平。截至2011年底,已认证的无公害茶叶基地44个、面积1.30万hm2,无公害茶叶产品57个、产量1.2万t;绿色食品企业65个、面积0.54万hm2,产品90个、产量9012t;有机食品企业12个、面积578.27hm2,产品51个、产量606.5t。

  福安、永春、大田、漳平、华安等5个市(县)被评为福建省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福建省共有10个茶叶类别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茶叶地理标志产品,涵盖乌、绿、红、白和再加工茶等五大茶类,地理保护范围覆盖福建省所有产区。

  2.6注重培育开发新品种

  2012年,福建省拥有国家级及省级良种共计47个,无性系良种推广面积达96%以上,居全国领先地位。通过上述良种在茶区的试种、示范以及推广应用,丰富了茶叶生产的用种,提高了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带动了福建省茶叶的快速发展。

  2.7注重产业化经营

  目前,福建省共有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省部级龙头企业32家,中国驰名商标12个,福建省著名商标57个,茶叶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水平居全国前列以安溪铁观音集团、武夷星、天福茗茶等茶叶龙头企业为代表,象征着福建茶叶在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福建省茶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2.8注重茶文化传播

  通过开展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两岸农业博览会、“闽茶中国行”等系列茶文化交流活动,加强闽台两地之间的信息分享与合作,积极宣传、推介福建优秀茶企业、茶产品,使得福建省悠久的茶文化及历史得以有效地宣扬。

  3、存在问题

  3.1茶叶品种结构的制约

  福建省主要茶叶种类有绿、红、青、白、花五大类,其中又以乌龙茶和绿茶为主,占总量的90%以上。但是,存在着乌龙茶发展不够平衡,绿茶特色不凸显,而名优茶、特种茶数量少等问题。此外,福建省茶业的优势主要来自毛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在精制茶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差距,生产加工精制茶的能力不强。

  3.2茶叶质量安全的制约

  福建省茶叶产品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生产加工环节,来源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首先,化肥农药残留。茶叶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农残限量无法达到国家或出口标准。其次,稀土超标。由于种植茶叶的土壤中的稀土成分以及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使用含稀土量较高的肥料以及叶面肥导致稀土含量超标。再次,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由于大部分厂房建设标准低,加工环境不理想,达不到生产食品的卫生标准,使得茶叶在加工过程受到二次污染。

  3.3茶企经营能力的制约

  目前,福建省拥有国家级茶叶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32家,而小规模和初具规模的有8000多家。

  而其中,凸显出企业生产经营能力不强,无法做大做强企业规模,企业品牌认识度低,品牌经营基础薄弱、经营意识参差不齐、经营实力不足、方式不成熟等诸多问题。

  3.4出口贸易的制约

  福建省茶叶出口主要面向日本和欧盟,而近年来近乎苛刻的农残限量标准制约了茶叶出口。以日本为例,2006年5月起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按“一律标准”,并采用“干茶法”进行检测,设限外农残超标一律被视为违法。2012年以来,日本对我国输日茶叶实施了4项贸易技术壁垒措施,包括将茶叶的三唑磷限量标准值加严到0.01mg/kg等。农残限量标准的提高直接提高了出口检测费用,增加了茶叶出口成本,严重阻碍了福建省茶叶的出口。

  3.5茶园生态问题的制约

  茶园生态系统组成单一,纯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九成以上。由于缺乏防护林和树木遮荫,加之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茶园低产、低质、低效益;其次,茶园生物种类与食物链相对简单,过度使用化学药剂导致有益生物种群日益减少,而害虫却日益猖獗;另外,茶叶生产中大量投入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等,也损害和污染了茶园及周边的生态环境。

  4、未来展望

  4.1优化茶类品种结构

  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效益为总体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重点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经济效益的产品。同时,不断推进茶树品种结构优化,加快调整茶树品种的步伐,合理引进与各产区的地理气候、产业基础、加工茶类、市场定位相一致、相协调的优良品种,促进茶业发展。

  4.2加快生态茶园建设

  茶叶标准化生产能够有效推广茶叶生产的先进、规范化的经验,避免出现农药残留、稀土超标等产品质量问题,对提升产品品质、保证产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提升茶叶综合竞争力、推进茶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需要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积极推动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茶业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4.3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一方面,通过标准茶园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广茶叶的标准化生产,减少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强化对茶农和茶企的茶叶种植、加工、卫生质量管理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全面提高福建茶叶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从源头上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4.4大力培育知名品牌

  一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措施,推动茶叶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企业,增强对茶农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有条件的茶叶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推进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同时,应充分借助海峡两岸茶博会、农博会的平台,组织开展相关茶事活动,提升福建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5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积极开展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保护极具地方特色的优质茶树种质资源,并加大推广力度,完善现代茶业技术体系建设,推进技术创新,重点解决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升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为茶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郑昭.福建省茶叶总产量和亩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N].福建日报,2013-05-31.
  [2]高香凤,王庆森.台湾有机茶经验对我省茶叶发展的启示[J].茶叶科学技术,2009(4):44-48.
  [3]王建鹏,马铮.福建茶叶机械化走在全国前列[EB/OL].(2013-10-17)[2014-07-10].
  [4]董秀云,郑金贵.福建省茶叶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1298-1302.
  [5]张永政.福建茶产业与新农村建设[J].福建茶叶,2010(7):16-20.
  [6]闵茶.福建口岸茶叶出口首次实现数量与货值齐涨态势[EB/OL].(2013-07-29)[2014-07-1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产业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