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产业经济学论文 >

中国翻译产业应对文化可持续性的发展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18 共9421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在一国文化可持续发展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虽然中国文化产业在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少文化产品跃居世界前列,但是来自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的竞争压力仍然不小,这些国家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产业安全,乃至于文化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值此背景下,如何发挥好翻译产业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吸取外国文化精华方面的作用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较多,研究角度各异,但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第一,对文化可持续性的研究。张桂珍(1999)对文化可持续的含义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包含着文化的代际持续与文化的代内持续双重含义。吕效华(2014)指出社会转型对农村文化带来了侵蚀,进而提出了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官秀成、马友乐(2013)在生态伦理视角下对广西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反思。任文举(2008)从旅游地开发的角度对中国西部地区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伦理教育等是西部地区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朱以青(2012)从文化生态角度探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认为不仅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还要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进行保护才能实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1]。

  第二,对翻译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褚东伟(2003)从宏观引导机制的建立、翻译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翻译服务国际品牌的树立等角度探讨了中国翻译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陈郁(1993)对经济学译着中重复劳动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减少重复翻译的对策[2]。胡安江(2010)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为例讨论了汉学家译者模式和归化式翻译策略[3]。张玫(2007)从利用现代科技进步成果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翻译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王银泉(2008)指出,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改进翻译质量、提高译者素养、规范翻译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4]。王传英、闫栗丽、张颖丽(2011)提出可以运用项目管理方式提高职业译员的能力[5]。司显柱、姚亚芝(2014)通过产业经济学的分析从明确产业定位、提高产业集聚水平等角度提出了促进翻译产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6]。

  虽然关于文化可持续和翻译产业发展战略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前者的研究多集中于本土文化的保护方面,忽略了对外来文化的引进和吸收;关于后者的研究多是从产业发展角度进行的探讨,没有将研究置于文化可持续发展这个时代背景下;关于两者的研究是相互孤立的,没有将其统一起来进行研究。因此,文章拟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中国翻译产业的发展战略,以期能为翻译产业应对文化可持续对其提出的新要求和实现中国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二、文化可持续的提出及其要求

  1. 文化可持续的提出

  “文化可持续”,通过将“文化”与“可持续”这两个概念关联来探究特定文化能够延续和留传后世的准则与途径。文化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由戴维·思罗斯比在其着作 《文化、经济学与可持续性》 (1995)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以 1987 年布伦兰特夫人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为基础可以考虑把生态学与经济相结合,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7]。相应地,我们可以通过把文化与经济结合来锻造“文化可持续”的理念。随后,思罗斯比在 《可持续性与文化:一些理论问题》 (1997)、 《经济学与文化》 (2001)、 《文化可持续性》 (2003)中对文化可持续发展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2. 文化可持续的要求

  正如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持生物多样性,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不以污染环境为代价一样,文化可持续也有自己的一些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文化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漫长过程中通过积累和总结经验形成的,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先人创造的文化能够流传至今,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断传承的结果,人是文化的继承者;一地区的文化在另一地区的出现是人们传播的结果,人是文化的传播者;一地区的文化在另一地区的本土化是人们对文化进行改革创新的结果,人是文化的改革者和创新者;文化可持续是人们在对文化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文化畸形发展进行反思后提出的,人是文化可持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人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受益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进的崇高目标和理想境界,是精神文明的最本质的体现[8]。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文化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要求。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要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只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化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历史证明,多少流行一时的文化都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从此淹没无闻。

  因此,在规划文化发展时,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2) 注重效率,兼顾公平作为一种资源,文化分配涉及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文化分配的效率原则意味着,在分配文化资源时应向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文化资源、进而增加社会福利的个人或机构予以倾斜;在规划文化发展时应优先发展那些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先进文化。

  文化分配的公平原则既包含文化在同代人之间分配的公平,也1代内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因为文化在同代人之间的分配将影响到其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分配。跨代公平要求当代人向文化资源索取利益时不能以损害未来几代人享受文化的权利为代价,以便于后代人能享有更多前代人和当代人遗留的优秀文化。代内公平要求同代人在文化资源的分配以及文化活动的参与中享有同样的权利,能够公平地享受文化资源或文化资本带来的利益。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时,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文化资源的需要,又不能过度消耗维持后代人发展所需要的文化资源。效率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不能保障效率,也就无从谈及发展;公平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如无法实现公平,就会使文化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因此,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保持文化多样性,促进多种文化和谐发展文化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使得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不再陌生。2005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9]。中国拥有56 个民族,各民族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表现方式上存在着差异,各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与血脉,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使中华民族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也使得中华民族文化能够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经久不衰。

  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是认识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各国之间、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国外进行文化交流中,应该尊重外国文化,特别要尊重外国文化的个性,与之和平共处;在对待国内不同民族的文化时,要树立“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的理念,尊重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保护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文化多样性能够丰富一国的文化体系,能够为文化融合提供条件,进而通过文化融合推动文化创新,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

  (4) 保持谨慎性,实现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文化安全是保证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但中国的文化安全正遭受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威胁。从国际因素来看,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蔓延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盛行,中国的一些传统优秀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强势进攻之下逐渐扭曲或者消失;从国内因素来看,粗放的文化管理方式、对文化的人为破坏、文化竞争力的下滑和文化保护观念的缺失,使得中国一些文化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在这些遭受威胁的文化中,有些文化资源是独一无二且不可再生的。为了避免文化被进一步蚕食或者文化同质化的命运,我们在文化发展进程中要加强对文化的管理,着力于保护脆弱文化,保持对外来文化的高度谨慎性,实现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努力实现文化的短期发展目标与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一致,前者规定了文化当前发展的方向,后者指明了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两者共同构成了文化持续发展的方向;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努力实现各民族文化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协调一致,前者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后者体现了文化的统一性,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对象;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努力实现本土文化发展与外来文化发展相协调,前者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后者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文化的全面协调既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 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象是已存在的各种文化,这些文化是先人在进行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有着高雅与庸俗之分。因此,我们在对待先人遗留下来的文化时,要有选择性地批判继承和发展,摒弃那些消极落后、阻碍历史进步和具有腐蚀性的文化,继承和发展那些积极向上、能够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具有先进生产力的文化。只有对先人文化进行批判继承,才能甄选出那些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才能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代的变迁使得一些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甚至不复存在,这就造成了原有文化和新的发展环境不相适应。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努力发展自己,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原有文化才能迎合新的发展环境对自己提出的新使命和新要求,才能在不断的时代变迁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三、中国翻译产业应对文化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

  在文化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和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发展本国文化,实现本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袭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重要话题。对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来说,能否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来为本国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需要将本国文化向外扩展来增加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翻译正是一国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但是,翻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向外拓展和对外来文化的引进,成为阻碍中国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为了实现中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文化可持续性对翻译产业提出的新要求,要努力实现中国翻译产业的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专业化建设和人才建设。如此以来,可为中国文化可持续发展打通道路。

  1. 中国翻译产业的规范化建设
  
  翻译规范的缺失以及翻译产业的无序发展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向外扩散和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进而制约了中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翻译产业的规范化建设,这涉及翻译质量标准、翻译程序标准、翻译价格标准、翻译企业与译员的准入资格等方面。

  (1) 加强翻译质量标准的立法。翻译质量标准的缺乏和标准缺乏强制性是造成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关于翻译质量标准的文件共有三个: 《翻译服务规范第一部分:笔译》、 《翻译服务规范第二部分:口译》 以及 《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但“这三个标准也只是指导性的参照标准,而不是强制性的行政管准……无法承担规范翻译行业、规范翻译企业经营行为的使命”[10]。因此,需要加强对翻译质量标准的立法,通过制定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来保证翻译质量。

  (2) 促进翻译程序标准的有效实施。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规范第 1 部分:笔译》 规定,一套完整的翻译程序应包括:承接项目→译前准备→翻译→审校→编辑→校对→检验→交付等步骤。有些翻译企业或是由于企业规模小而缺乏相应工序的人员;或者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减少相应的程序;更有甚者,为了减少开支而不雇用有资格的人员,人为地减掉一些工序。这些都使得翻译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因而,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保证翻译程序标准在翻译企业得到有效实施。政府行政部门作为市场监督与规范的主体,要对翻译企业实施必要的监督和惩罚,监督翻译企业严格按照完整的翻译程序进行生产和提供翻译服务,对缺少相关翻译程序的企业给予必要的惩罚。翻译协会作为翻译企业的自律性组织,要加大对翻译程序标准的宣传和完善,提高各翻译企业严格按照完整的翻译程序从事翻译活动的意识和自觉性。

  (3) 建立翻译价格标准,规范翻译市场。“翻译价格是翻译市场的根本要素,它是作为商品的翻译服务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翻译产业的价格标准既包括翻译企业对翻译产品或服务的定价标准,又包括翻译企业对译员劳动的定价———付给译员的薪酬的标准。前一种标准的缺失,造成了翻译市场上企业的漫天要价;后一种标准的缺失,造成了翻译企业与译员之间的薪酬纠纷。由于翻译形式、翻译语种、翻译涉及的行业不同,制定统一的价格标准较为困难,但是工商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行业平均水平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基准,让各企业以此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下浮动,这样既能为翻译产品的定价标准和译员薪酬标准的建立提供一个参考,又能通过价格竞争机制实现翻译企业的优胜劣汰。

  (4) 加强对翻译企业与译员的准入资格的审查。“目前注册一家翻译公司,并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资质证明……如此低的入行门槛使这个行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极大地损坏了翻译服务市场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因此要加强对翻译企业市场准入资格的审查,除了审查其注册资本、机器设备、人员配置等“硬实力”,还要审查其翻译能力、诚信记录情况等“软实力”。“翻译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强弱不同,从而出现错译、乱译、滥译、抄袭以及剿窃之风,造成翻译质量的下降”[11]。因此,要加强对译员进入翻译市场资格的审查。例如,可以部门法的形式约定,如果要进入翻译市场,译员不仅要取得翻译人员从业资格证的翻译市场进入资格标准,还要符合翻译人员职业道德标准,符合录用企业的用人标准。

  2. 中国翻译产业的信息化建设

  第三次科技革命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在这个新时代,各种信息瞬息万变,文化传播与扩散的路径和周期大大缩短。为了能够紧跟全球文化发展的步伐,将国外先进的文化及时引进到国内,使中国文化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中持续发展,翻译产业要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此,在翻译信息化意识、翻译信息采录、翻译信息宣传、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都需要做出努力。

  (1) 提高翻译企业和译员的信息化意识和应用水平。传统翻译主要靠译员手工完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翻译质量相对较低。要改变这种低效率的传统翻译方式,翻译企业和译员就要树立“向科技要生产力、向科技要效率”的意识,用信息化武装自己,把熟练应用信息系统作为自己必备的技能,在翻译过程中将所学技能加以运用。

  (2) 完善信息采录机制。翻译信息采录是信息应用的基础,也是翻译产业建立翻译信息数据库的前提条件。在采集信息时,首先,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其次,要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加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再次,要对信息进行更新,及时淘汰落后信息和采录新的信息。在录制翻译信息时,尤其是在录制一些重要的翻译信息时,小小的错误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害,因而要牢牢遵循谨慎性原则,保证所录制的内容不存在差错;模棱两可的信息会影响人们的接受和使用,因而要遵循清晰明了原则,保证所录制的翻译信息容易理解,不存在歧义;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因而要遵循及时性原则,保证所录制的信息能够及时反映翻译产业现时的状况。

  (3) 及时总结翻译信息,加强对外宣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企业自己的官方网站,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扩大企业的知名度,让客户能够方便、详细地了解企业信誉、翻译成就、翻译服务价格等,为客户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方便;构建网络数据库,将翻译过的资料录入到数据库中,以便以后再翻译相似或相同资料时,能够调用数据库中已有的翻译资料,这样可以避免译员的重复劳动,提高译员的翻译效率,同时有助于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的翻译标准;建立翻译案例库,使得译员在翻译时“有证可考,有据可查”。

  (4) 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机对话系统,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实现开放式办公,对译员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提高办公效率;提供在线服务,丰富翻译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为客户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业务效率;建立翻译产业的交流互动平台,为译员之间在线交流翻译经验和查询相关数据提供方便。

  3. 中国翻译产业的专业化建设

  一国的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而外来文化在传播形式、涉及领域范围和内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中国翻译产业必须实现专业化。专业化既有助于翻译企业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建立对外文化翻译的品牌。具体而论,可以从翻译形式、翻译过程、翻译领域和翻译语种的专业化入手。

  (1) 实现翻译形式的专业化。目前,中国翻译产业所提供的服务形式主要有口译、同声传译、笔译以及翻译培训等。不同的翻译服务形式对译员的要求不尽相同:口译、同声传译要求译员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强调翻译的即时性;笔译要求译员能够提供准确无误的服务,强调翻译的准确性;翻译培训要求译员能够提供有关翻译方法的服务,强调翻译的方法性。

  不同翻译服务形式的提供人员需要不同的翻译经验积累,这种经验的积累是效率和权威的保证,因而要实现翻译形式的专业化,就要让译员专职做好其所提供的翻译服务。

  (2) 实现翻译过程的专业化。不同的流程需要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的工作:收件人员负责联系和接待客户;翻译人员负责资料的翻译;审校人员负责审校翻译内容是否有差错;排版人员负责将翻译内容编排成册或书;校对人员负责检查所要出版的翻译产品是否存在差错;交件人员负责将翻译产品送交客户。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局部的分工,不同的分工要求实现流程的专业化,因而要让不同流程的负责人员专职做好其所负责的流程。

  (3) 实现不同领域翻译的专业化。随着中国与国外之间交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所涉及的翻译领域日益增多。就目前来看,翻译内容几乎涵盖了从农业到工业,再到第三产业的几乎所有领域。不同的产业领域需要不同的翻译背景知识,所以要出色地完成某一领域的翻译工作,就不仅要掌握翻译方法和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与所要翻译的领域相关的知识。因而,要让译员专职做好其具有相关知识领域的翻译。

  (4) 实现不同语种翻译的专业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经济的合作带动了文化的交流,中国翻译产业所翻译的语言因而不再限于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应用比较广泛的语言,而且涉及诸如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波斯语等小语种。不同译员对不同语种的掌握程度不同,因而要让译员专职做好其拥有文化背景的语种的翻译。

  4. 中国翻译产业的人才建设

  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翻译产业的发展,而翻译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发展,尤其是翻译人才的发展。翻译人才是推动翻译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决定着翻译产业发展的未来,关系着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成败。翻译产业的人才建设包含了发现人才与培育人才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思路。

  (1) 建立有效的翻译人才发现机制。一是在针对翻译人才的招聘市场上,设置相对较高的薪金标准,以吸引真正有水平的翻译人才,避免出现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翻译人才“逆向选择”的困境。二是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考察体系,以对译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传统的人才发现机制主要依靠考试,尤其是笔试。在笔试过后,根据成绩高低择优录取译员,但仅仅依靠几页纸不能完全表明人才是否具有真才实学。三是要建立相应的证书识别系统来区别真正的人才和“伪造人才”。

  相关证书是人才进入翻译产业的通行证,但拥有证书并不表明其拥有真才实学,尤其是在学历造假、办假证泛滥的今天,证书的可信度已大大下降。四是将人才的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结合起来。在企业内部,实行自下而上的人才举荐制度和选拔制度;在企业外部,引进和挖掘社会上的优秀翻译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

  (2) 建立有效的翻译人才培训制度。一是一些新加入的译员缺乏必要的翻译经验,因而要对他们进行翻译方法和翻译技能的培训。二是出色的翻译效果不仅要求译员具有良好的外语基础,而且要求译员有良好的中文基础。有些译员专注于对外语的学习而忽略了对中文的学习,这使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用词不准确、表达不规范、病句林立、语义模棱两可、句子难以理解等问题。因此,在对译员进行外语知识培训的同时,要对他们加强中文知识的培训。三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译员对现代高科技翻译工具的使用不太熟练,因而要对他们加强如何利用现代翻译工具的培训。四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十分迅速,翻译工具的更新换代也十分频繁,因而要对人才进行及时动态的培训,使译员的翻译能力跟上翻译工具发展的速度。五是翻译产业存在大量的小语种翻译人才缺口,有些翻译企业由于缺乏小语种翻译人才而流失了很多业务,因而要建立一些小语种人才的培训机制。六是有些译员为了省事而直接照搬、照抄类似文献的翻译,还有些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随意加入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这违背了翻译必须尊重原着的原则,因而要加强对译员职业道德的培训。七是要实行企业与高校共同培养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既可以使翻译公司熟悉和了解未来翻译人才,也可以使参加培训的合格学员获得一个免除试用期而直接上岗的机会,因此该模式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四、结论
  
  文化全球化和西方文化霸权的蔓延使得不少国家面临文化同质化或者文化灭绝的危险,因此迫切需要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首先,文章认为,文化可持续发展蕴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效率与公平、保持文化多样性、促进多种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与时俱进等要求。其次,在文化可持续语境下对中国翻译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专业化建设和人才建设等发展战略。

  文章重点在于解决文化可持续背景下中国翻译产业如何发展这样一个重要议题。在所提出的发展战略中,翻译产业的规范化建设是文化可持续发展质量的保证;翻译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文化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要求;翻译产业的专业化建设是文化可持续发展效率的体现;翻译产业的人才建设能为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国家制定促进翻译产业发展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对于地方政府推动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启示性,翻译企业也可从中找到解决其发展瓶颈的思路。以往的研究常常关注某一方面,尤其忽视了翻译产业如何实现持续发展这样一个关键问题。但是,在全球文化竞争格局下,这一问题会日益突出。

  另外,中国翻译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其发展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与外国翻译企业相比,中国翻译企业缺乏国际眼光,小富即安,乐守其成,这与中国日益凸显的国际化趋势相悖而行,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随着中国翻译产业的发展壮大,如何通过翻译产业的国际化推进中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朱以青. 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可持续发展 [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56-160.
  [2] 陈郁. 产权不受保护制度下的资源浪费-我国经济学译着中重复劳动案例分析 [J].经济研究,1993,06:41-49,37.
  [3] 胡安江.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 [J].中国翻译,2010(06):10-16,92.
  [4] 王银泉. 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微 [J].外语界,2008(02):20-26.
  [5] 王传英,闫栗丽,张颖丽. 翻译项目管理与职业译员训练 [J].中国翻译,2011(01):55-5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翻译论文
返回:产业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