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

高校发展传统戏曲文化的困难与对策

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作者:张茈文
发布于:2017-06-26 共6947字

  摘 要: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21 世纪以来,校园戏曲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高校师生的关注,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当代校园戏曲文化现状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深入探究校园戏曲发展困难的原因,根据校园戏曲的实际情况进行出路探究,有助于促进校园戏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戏曲文化;校园戏曲;发展困境;提升策略。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高校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园文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近年来传统戏曲逐渐进入高校校园,被高校师生所关注,但是大学校园戏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探讨和解决。
  
  一、当代校园戏曲现状与发展困境

        当代校园戏曲以融合了音乐、舞蹈等的多重艺术方式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为学生带来了精彩的艺术体验。校园戏曲似一朵艺术奇葩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在校园文化中逐渐发展壮大。戏曲作为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传承,对高校学生具有影响和教育作用。加强戏曲文化在校园的传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层次,也有助于校园文化的进一步拓展。然而,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校园戏曲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当代校园戏曲发展面临的困境首先是观众少,即文化市场对于戏曲的接纳度不高。从国内戏曲演出来看,戏曲市场总体不太景气,通常而言,戏曲最大的演出市场是政府买单的市场。人们虽知道戏曲不能单单依靠政府市场而存活,却又无能为力。[1]校园戏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校园内演出时,观看戏曲的观众不多,即便学校赠票,学生可以免费观看,剧场内仍然会出现大片的空置坐席。校园戏曲观众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了舞台上进行戏曲表演的演员情绪。如果座无虚席,演员们在演出过程中通常会更加卖力,然而面临着大片的空场,演员心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落差。
  
  除了观众市场不景气外,校园戏曲还存在着创新难的困境。在当今的戏曲演出和创作中,往往存在着“厚古薄今”的崇古思维。继承传统虽然重要,但如过分崇尚传统就会阻碍社会和艺术的发展。[2]大学校园戏曲演出多以传统剧目为主,内容虽经典,但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这让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审美疲劳。校园戏曲的发展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必须结合时代进行创新。在传统戏曲文化的创作与表演过程中,应该合理融入现代化的时尚因素。唯有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才能在 21 世纪的文化大潮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现代戏曲编剧的缺失,使校园戏曲的剧本创新举步维艰。
  
  二、校园戏曲发展困难之原因分析

        校园戏曲在 21 世纪传播与发展中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针对上述校园戏曲文化现状,笔者对校园戏曲发展困难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有几个方面:
  
  (一)多样化的社会文化娱乐冲击

        戏曲市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上网看电影、电视剧等也渐渐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主要的消遣活动。多样的社会文化以及西式生活方式的涌入,吸引着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去追求更新潮的娱乐方式。相较而言,戏曲艺术形式陈旧,唱、念、作、打等表演方式与当前流行音乐极其不同,通常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更无法满足当今年轻观众的审美需要。真正喜欢看戏的观众并不多,人们往往认为戏曲台词文绉绉,戏曲唱腔过于拖沓,没办法静心来欣赏一场戏曲表演。传统戏曲只是吸引了一部分观众,而且以中老年观众居多。戏曲市场观众的流逝,也是戏曲市场不断萎缩的证明。
  
  当今社会高校文化逐渐趋于多元化,这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选择。然而,大学生在面对如此多元的文化时,往往执着于文化表面现象,对于文化内涵的解读并不深入。随着网络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各种文化充斥着网络,且多为快餐文化,不利于主流文化的传播。大学生受到无厘头网络文化的影响,热衷于垃圾文化,使大学文化本质出现偏差。当代大学生文化审美日益偏失,对高雅艺术不重视,致使高校戏曲艺术的传播氛围越来越淡薄。
  
  面对多文化的冲击,校园戏曲的发展处于尴尬境地。目前,高校参加戏曲社的学生相对较少,校园戏曲社团社活动不够丰富,而且观看戏曲表演的学生也不多,即使学校花重金聘请专业戏曲演员进校园演出并免费赠票,观众席还是会出现大量空缺。
  
  只有解决现在校园戏曲所面临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校园戏曲,不过,校园戏曲如何良性发展,这值得我们深思并研究。
  
  (二)行政管理过于严格,对于戏曲的支持引导不足

        校园戏曲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戏曲社团活动也逐渐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但同时也受到学校各级部门的严格管理。每年的校园戏曲活动都是由校团委等学生工作部门或艺术教育部门组织进行,一般都由校级的戏曲社团承办。在多重行政管理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学校戏曲社团没有更多的自主性,阻碍了高校戏曲的发展,例如,演出程序要经过校领导的要严格审查,不利于自由开展活动。二是学校戏曲社团开展活动缺乏长远规划,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校园戏曲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又缺乏合理的引导,学校以及有关政策成为校园戏曲能否继续存在的一个制约性的因素。
  
  校园戏曲活动在严格的行政管控下,只能获得有限的支持,有的校园戏曲社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演出服装,学生只能去校外拉赞助或者亲手制作演出戏服;有的高校对于校园戏曲重视不足,导致戏曲社团在排练、演出过程中缺乏场地,无法自由、自主地开展戏曲活动。另外,当前校园戏曲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戏曲培训学习,不具备专业性的演出水准,大多数时候仅仅凭借自己对于戏曲的一腔热忱投入社团,在演出时无论是台词的表达还是身段、眼神的展现,都缺乏专业演出人员的指点。学生自身理论基础的缺乏,也使得学生对于戏曲演出的认识不足,这就造成了其发展过程中后劲不足。
  
  (三)资金支持减少,演出经费困乏

        学校戏曲社团进行发展,需要大量的活动经费。现阶段各高校内社团众多,各种活动都需要经费,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可能只为了校园戏曲而忽视其他艺术的发展,因而组织精力、资金支持都是有限的。对于校园戏曲而言,舞台布景、灯光、服装、道具、各类宣传品、演出场地租用等都需要一笔经费来维持。随着学校活动资金日益减少,仅靠单一的行政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校园戏曲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投入,有些较好的剧目无法进行排演,其艺术水平也就受到一定的影响。
  
  校园资金支持不足,使得校园戏曲传播面临许多困难。曾经有校园戏曲团社参加交流演出,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团队坐了 20 个小时的硬座去北京参加全国戏剧大学生比赛。重庆大学幽兰戏曲社在自编自演川剧《桃花扇》时也面临这一问题,他们聘请不起专业的编剧老师,只能自己进行剧本改编;他们买不起专业的戏曲演出服饰,就自己动手制作演出。这样一批 90 后的学生,凭着自己对于戏曲的一腔热爱,克服种种资金困难,推动校园戏曲的不断发展。[3]然而,这样的事实也值得我们反思。
  
  (四)组织架构有待优化,品牌效应无法形成

        品牌是被认可的标志,高校戏曲社团组织如果通过自身努力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将对戏曲在高校中传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是,高校戏曲社团组织由于种种原因,根本无法形成品牌效应。
  
  校园戏曲社团自身也存在问题,即管理人员配备不完善、组织架构不健全等。校园戏曲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一般情况下,大一、大二是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的活跃时期,然而大一、大二学生刚刚参加戏曲社团,还处于学习阶段;到了大三时,社团成员通过磨炼与学习,已经逐渐熟悉了戏曲社的工作安排,成为戏曲社的主力干将,可是接下来大四时面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 年 1 月临着找工作或者继续读研深造的多重压力,很多同学已经没有精力投入到戏曲社的活动中,于是选择了退社。这就意味着校园戏曲人员流失严重,处于培养人才后不断流失人才的循环中。
  
  当代高校中的戏曲爱好者寥寥无几,一个戏曲社团往往只有几十个人,甚至几个人,面对全校几万人的受众,其比例确实不高。同时,戏曲社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投入了大量心血,无法将心思专注到戏曲演出上,[4]在短时间内难以创作出高质量的戏曲节目。故而,校园戏曲很难形成高质量的品牌宣传,也难以扩大受众人群,吸引更多的人爱好戏曲。总之,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使校园戏曲的文化传播受到很大影响,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校园戏曲的发展举步维艰。
  
  (五)文化引导欠缺,交流渠道不畅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理论的引导,校园戏曲也是如此。要想得到快速发展必须要有文化理论的指导,单纯靠学生的喜爱和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校园戏曲社团需要有校领导和艺术专业老师的支持和引导,才能使校园戏曲走上正轨的发展道路。但是现在高校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戏曲老师,戏曲社团无法得到专业的指导,其发展前景不明,这直接影响到校园戏曲的发展和传播。
  
  校园戏曲的发展不仅需要指导教师,实际上,校园戏曲指导老师应具有较高的素质。首先,指导老师应该熟悉戏曲的历史和现状,能够站在高角度对于校园戏曲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其次,指导教师要带领一批大学生完成校园戏曲的创作和演出,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应具备专业的戏曲知识和基本的演出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编剧意识和编导素养。最后,校园戏曲的指导教师应该熟悉学生所思所想,只有真正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合轨,才能引导他们制定出适合校园戏曲发展的前景与规划。[5]符合条件的校园戏曲指导老师并不好找,因此有些高校和有关社团聘请了一些不专业的老师,而这对校园戏曲的正常发展更为不利。
  
  高校校园戏曲成员人数较少和沟通不畅,也阻碍了其发展。现在各高校的学生组织中以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为主,它们拥有校内最多的学生资源和其他资源,各种活动不断,在学生中有崇高的威望。虽然戏曲社团也在社团联合会中,但是毕竟社团内部人员较少,喜爱的人员也不多,形成不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校园戏曲在校园文化传播方面受到抑制。与此同时,校园戏曲活动几乎都在校内进行,缺乏与外校和民间戏曲团体的沟通和联系,这种闭塞的状况,限制了戏曲艺术的交流和精益求精,不利于校园戏曲的发展和继承,也不利于校园文化的扩展与传播。
  
  三、校园戏曲文化发展的出路探析

        造成校园戏曲发展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校园戏曲社团自身戏曲表演基础的薄弱、学校重视不足所造成的资金匮乏,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校园戏曲发展困难。面对校园戏曲文化传播困难这一现实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策略探析:
  
  (一)以设置戏曲图片展览的方式推广校园戏曲

        戏曲的推广发展,图片展览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在校园内设置“戏曲博物馆”,以实物的形式展出戏曲精彩剧目的演出视频、图片等相关资料。除此之外,还可佐以戏曲服装和戏曲雕塑等进行文字说明,向学生介绍戏曲。若是有校园演出的时候,就及时展出演出信息,吸引学生前来观看。进一步组织戏曲兴趣协会和爱好小组,每周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放各戏种的经典戏曲图片、戏曲纪念章等,宣传和推广校园戏曲。
  
  (二)开设戏曲教育相关课程

        开设戏曲相关的公共选修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学生进行戏曲知识的推广,加强传统戏曲与当代大学生之间的联系,缩短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戏曲公开课上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的戏曲电影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越剧电影《梁祝》曾经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可以在戏曲公选课上推荐给同学们欣赏。总之,通过开设戏曲相关课程,可以提供给喜爱戏曲的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戏曲、认识戏曲的机会;同时有助于培养校园戏曲人才,夯实其戏曲理论基础。
  
  南京大学推出了一系列的戏曲教育相关课程,不仅包括基础层面的《戏曲文化述要》,也有进一步从欣赏角度进行美学剖析的《戏剧精品赏析》,还开设了《戏曲理论与实践》课程对学生进行指导。当然,我们无法强求每一所高校都具备南京大学这样优秀的师资力量,开设多门戏曲相关课程,然而我们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开设一些地方性课程。在江南地区,可以开设昆曲、越剧相关戏曲课程;在西北地区,黄土地是孕育秦腔的沃土,可以开设秦腔等地方戏(下转第 160 页)曲的课程。苏州大学开设的昆曲课程就别具特色,学校启用最具有戏曲素养的教师讲授昆曲课程,边讲课、边演唱,吸引了许多年轻大学生的关注。
  
  (三)发挥校园戏曲的创新精神,进行大胆尝试

        目前校园戏曲常演剧目单一,京剧往往是《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经典片段,昆曲大多数是《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两出戏,即便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演出也以经典剧目为主,如越剧《红楼梦》和黄梅戏《女驸马》,这使很多观众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然而,校园戏曲社只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戏曲爱好者团体,并没有专业的戏曲编剧进行剧本创作,想要与时俱进地推出新剧本实际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校园戏曲社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大胆尝试。例如,重庆大学的幽兰戏曲社对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进行了改编演出,推出了全新的校园版川剧《桃花扇》。当这群喜爱川剧的 90 后戴着自己做的道具、穿着自己做的服装上台进行演出时,让戏曲界看到了校园戏曲改编的希望。《桃花扇》本是昆曲的代表剧目,将高雅的昆曲改编为幽默的川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幽兰戏曲社成员凭借他们的智慧与才华为大众奉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出由幽兰戏曲社自编、自导、自演的川剧版《桃花扇》带给人们全新的视听体验,让人们感受到校园戏曲的活力。
  
  (四)邀请戏曲名家进校园进行戏曲讲座

        大学校园是多种文化兼容并包的地方,既有流行音乐也有街舞团队,既有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传统的艺术方式,戏曲在校园文化中的存在就说明大学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实际上,很多人对于唱歌跳舞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培养渐渐发展起来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戏曲文化的传承而言,培养大学生对于戏曲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主管部门可以邀请戏曲名家进校园,举办戏曲文化讲座,向大学生传授戏曲相关知识。戏曲名家可以介绍戏曲行当,或者是对于现在的戏曲状况进行分析,或者是对于戏曲名段现场表演,等等。学生在收听讲座过程中了解我国的戏曲文化,不仅有利于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为我国戏曲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开辟新天地。
  
  (五)从校园演出到走出校园演出

        针对校园戏曲演出的现状,可以采取分层次演出的策略,即对不同的观众表演不同的剧目。例如,针对大学生可以表演具备一定文化底蕴的剧目,面对普通大众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剧目,这样可以拉近观众与戏曲之间的距离。校园戏曲应该顺应时代的需求,注重加强与学院间的联系与合作。校园戏曲团社可以和音乐学院合作,开展地方民俗音乐课题,尽可能地把戏曲文化扩散开来。许多教师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戏曲的发展应该征得他们的认可,只有让更多的知识分子了解戏曲文化,才能真正激发出他们保护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决心,才能进一步促进校园戏曲的发展。校园戏曲应注重与老百姓的沟通交流,可以考虑在大学校园的周边居民区进行演出,如在村子里过庙会的时候演出戏曲。除此之外,校园戏曲应该走出校园,面向市场谋求发展。
  
  (六)寻求戏曲发展的物质基础及人才资源

        校园戏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相关管理部门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为校园戏曲的未来发展提前铺路。校园戏曲除了争取各级政府资金的支持外,还应该积极寻求多元化解决途径,可以考虑与一些商家结成战略伙伴关系,采用资源置换的方式换取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建立“国家戏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为促进校园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升戏曲人才待遇,留住优秀的戏曲人才,为校园戏曲传播发展获取宝贵的人才库。校园戏曲自身也需要增加演出频率,争取收获更多的演出经费来丰盈自身。只有将艺术经济投入转变为改良校园戏曲的资金,才能减少校园戏曲演出人员的压力,他们方可静心创造更多更好的优秀剧目。
  
  综上所述,面对校园戏曲文化引导欠缺、学生关注度不高的现状,可以通过设置戏曲图片展览、开设戏曲欣赏与学习的相关课程、邀请戏曲名家进入学校讲座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戏曲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戏曲的爱好。校园戏曲社在校园演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与校园外团体交流与合作,从而扩大自身影响。面对校园资金支持不足的现状,校园戏曲团体应该从多渠道寻求戏曲发展的物质条件,只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强大的后盾支持,学生才能安心进行校园戏曲的策划与演出。总之,我们应该给予校园戏曲更多的关怀与鼓励,发挥校园戏曲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针对当代校园戏曲文化传播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应该多管齐下进行整治,进一步促进校园戏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晓金。 困境与冲出困境的可能性---关于戏曲市场的思考[J].戏曲艺术,2007,(2):125-128.
       [2] 于海阔。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戏曲困境解读 [J]. 文艺评论,2015,(1):123-129.
       [3] 柳青,杨帆。 校园版川剧《桃花扇》重庆大学上演[N]. 重庆晚报,2015-10-28(17)。
       [4] 桂迎。 校园戏剧的舞台还有多大 [J]. 上海戏剧,2003,(8):41-42.
       [5] 桂迎。 中国校园戏剧的流变、现状、思考与尝试[J]. 中国戏剧,2008,(5):52-55.
       [6] 周凌玉。 困境与突围:对校园戏剧的思考 [J]. 四川戏剧,2009,(6):43-44.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张茈文. 当代校园戏曲发展困境与出路探究[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01):130-133+16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戏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