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

高校学生对戏曲的认识与提升策略

来源:戏剧文学 作者:柯卓英
发布于:2017-06-26 共4606字
       内容提要:基于对当代大学生戏曲文化素养现状的考察,大学生普遍认为秦腔自身存在主题陈旧、故事缺乏吸引力、情节进展缓慢等问题。而外部因素如大众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也不断带来负面影响。提升当代大学生戏曲文化素养,从学生方来看,树立弘扬传统文化的正确理念,普及戏曲知识是当务之急;从制作方而言,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与时俱进,融入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和现代流行音乐,以加强秦腔的时尚元素;从高校等教育方来看,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校园戏曲文化建设。另外,社会舆论也应予以更为有效的大力支持,积极引导,广泛宣传。
  
  关键词:大学生戏曲文化素养 现状考察 提升路径。
  
  一、当代大学生戏曲文化素养现状调研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戏曲文化素养的程度,笔者就所在大学中文、新闻专业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就相关问题做了统计。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 100 份,收回有效问卷92 份,具体数据如下。
  
  陕西籍学生 53 人,外省籍学生 39 人;女生 75 人,男生 17 人。
  
  你何时接触家乡戏曲?少年时 41 个;没有接触过 43 个;刚刚接触 8 个。
  
  你家亲朋好友喜欢唱地方戏吗?一般 38个;喜欢 30 个;不喜欢 24 个。
  
  你有看过或听过秦腔剧或者唱段吗?有59 个;没有 33 个。
  
  你会唱地方戏码?对陕西籍学生是指秦腔。会 14 个;不会 78 个。
  
  你认为秦腔艺术是高雅艺术吗?是 66个;不是 26 个。
  
  你对秦腔的态度是什么?肯定 52 个;否定 3 个;一般 37 个。
  
  你是秦腔爱好者吗?是 5 个;不是 87个。
  
  你愿意更多地了解秦腔吗?愿意 66 个;不愿意 26 个。
  
  列出三个你了解的秦腔剧名或者唱段:
  
  写出三个的 22 人;两个的 6 人;一个的 4人;没有列出的 64 人。
  
  你认为秦腔艺术的主要价值是什么?这是一个多选题,弘扬戏曲文化 57 个;丰富生活 31 个;舞台表演艺术 9 个;其他 3 个。
  
  你认为提高戏曲艺术素养重要吗?重要61 个;不重要 4 个;一般 27 个。
  
  你认为秦腔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是一个多选题,远离生活 15个;普及度低 56 个;艺术形式落后 24 个。
  
  如果开设戏曲鉴赏课程,你会选修吗?会 41 个;不会 51 个。
  
  作为重要的地方戏之一,你认为秦腔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怎样?走向没落 10 个;一般化 56 个;走向繁荣 26 个。
  
  在戏曲文化传承中,你认为青年人的责任是否重大?是 66 个;不是 7 个;一般 19个。
  
  在将来,你有可能选择地方戏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吗?有 24 个;没有 68 个。
  
  通过今天的问卷,你会更多地关注秦腔艺术吗?会 33 个;不会 15 个;一般 44 个。
  
  对于弘扬、传承戏曲文化,你有哪些意见、建议和措施?有 51 位学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陕西籍学生占58% ;少 年 时 接 触 戏曲 的 人 数 占 45% ,没 接触过的占 47%;亲朋好友中仅有 33%的人喜欢地方戏;64%的人看过听过地方戏;85%的人不会唱地方戏;72%的人认为秦腔是高雅艺术;57%的人对秦腔态度是积极的、肯定的,仅有 3%的人持否定态度;95%的人都不是秦腔爱好者;72%的人愿意更多地了解秦腔;70%的人写不出秦腔剧目,写出来的基本上都是 《窦娥冤》《十五贯》《三娘教子》《五典坡》《三滴血》《劈山救母》《铡美案》等传统剧目;62%的人认为秦腔的主要价值是弘扬戏曲文化,34%的人认为是丰富生活;66% 的 人 认 为 提 高 戏曲 艺 术 素养 重要,4%的人认为提高戏曲艺术素养不重要;61%的人认为秦腔的普及度低是秦腔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5%的人会选修戏曲课;28%的人认为戏曲将走向繁荣,11%的人认为将走向没落;65%的人认为青年学生的责任重大;但只有 26%的人有可能选择地方戏作为研究目标,而 74%的人都没有可能;通过这次问卷,有 36%的人会更多地关注秦腔,16%的人 不 会关 注;55% 的人 提出了意见 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宣传普及和革新两个方面。
  
  基于青年学生对秦腔艺术了解的现状,秦腔自身存在主题陈旧,故事缺乏吸引力,情节进展缓慢等问题。比如《赵氏孤儿》从古唱到今,还是敌不过电视剧《赵氏孤儿》的影响力。新世纪以来编排的戏曲剧目在剧院、学校等的演出多,虽然各大媒体也都积极宣传,但是基本上没有下到基层,在民间没有广泛流传,也就达不到家喻户晓的效果。
  
  从外部影响因素来看,大众娱乐方式不断多样化,电视娱乐节目丰富多彩,真人秀、各种技能才艺挑战赛层出不穷,电影、电视剧、动漫等,加之互联网的普及,可以为大众提供极为方便的娱乐平台,对戏曲的冲击力无疑加大了。而秦腔的受众区域大多在乡镇、城中村,以中老年为主要群体,影响力和范围主体受到很大局限。
  
  二、提升当代大学生戏曲文化素养的几点思考

       第一,从学生方来看,树立弘扬传统文化的正确理念,普及戏曲知识是当务之急。
  
  阅读有关秦腔的书籍报刊等文献资料是了解秦腔的重要途径。可以阅读焦文彬等撰写的《秦腔史稿》,以及高益荣撰写的《20世纪秦腔史》[1],两部书稿为读者展示了秦腔从萌芽、发展、繁荣演变至今的历程。三千万字的大型丛书《西安秦腔剧本精编》收录了约七百部剧作;这些剧作来自四大著名秦腔社团保存的剧本,收录时间上自清末、下至 21 世纪初;该丛书的编纂和出版,不仅存续、弘扬了中华文化优秀的人文传统和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存续、弘扬了秦腔优秀的艺术传统, 而且提升了西安秦腔文化的自信力。[2]
  
  让学生了解秦腔乃至中国戏曲发生发展的历程及其嬗变,对学生理性看待戏曲艺术具有指导性意义。可以从心理层面引导学生接受戏曲、喜欢看戏,乃至爱上秦腔,从而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鼓励学生要勇于、乐于参加多种戏曲活动,从而活跃业余文化活动。作为时代青年,他们是戏曲重要的传承者。鼓励爱好者参加当地戏曲大赛,比如连续举办多届的陕西省大学生秦腔电视擂台赛等。相比而言,大学生秦腔剧本创作比赛活动则较少。学生戏曲活动旨在普及和传承戏曲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充实大学生的课外实践经历,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二,从制作方而言,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与时俱进,融入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和现代流行音乐,以加强秦腔的时尚元素。尽管这样做,有可能破坏了秦腔作为地方戏的原汁原味,但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中求生存的。担心矫枉过正,往往也会裹足不前。大型秦腔交响音乐诗画《梦回长安》结合传统秦腔艺术与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宣传秦腔文化、提高社会效益发挥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秦腔思想主题的创新性和时代性可以拉近秦腔和现实生活的距离。随着新编历史剧、当代剧的陆续公演,秦腔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演的大型秦腔历史剧《杜甫》艺术地再现了杜甫坎坷跌宕的生命历程,讴歌了他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期间,大型秦腔历史剧《丝路长城》,再现了唐王朝重建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大唐玄奘》,艺术地展示了玄奘西行取经的风雨历程。而反映当代知识分子人生经历的剧作以著名剧作家陈彦创作的《大树西迁》为代表,讲述了西安交通大学迁到西安后,一群知识分子半个世纪的心路历程。
  
  图一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  
  应该多创作一些大学生生活主题的戏曲。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就是很成功的例证,该剧由著名剧作家陈彦创作完成。故事讲述的就是真实的生活,贫困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现实,在城市与乡村的巨大反差之间如何获得心理平衡,从而正确看待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西京故事》的主题贴近大学生活,能引起学生深思,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戏曲进校园活动应该经常化。《西京故事》在陕西各高校大学生中间获得赞誉,好评如潮。之后走进南开大学、西北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此外,还有《柳河湾的新娘》走进清华大学等高校演出,在全国高校引起关注,让全国大学生现场感受到了古老秦腔的艺术魅力和生命活力。
  
  第三,从高校等教育方来看,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校园戏曲文化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在政策上都积极支持戏曲艺术的发展。早在 2006 年,教育部办公厅就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16 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颁布了《关于支持秦腔等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
  
  把秦腔艺术请进大学校园。很多大学都有戏剧节活动,但多以话剧为主,戏曲的因素相对薄弱。甘肃省也是秦腔大省,许多高校就有将秦腔请进校园的活动,如 2015 年 9月 14 日开始举办的“迎中秋·庆国庆---优秀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期间甘肃秦腔艺术剧院为兰州文理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 6 所院校的师生演出了精彩秦腔优秀传统剧目 12 场[3].
  
  2016 年 2 月 28 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贾 平凹 文 学 艺 术 馆 举 办 “薪 火 相 传 一 脉 相承---传承·齐爱云秦腔艺术展”.这次艺术展从 2 月 28 日持续到 4 月 28 日,为期两个月;由百余幅照片组成,它们真实地记录了戏曲传承、演出、推广过程中的精彩瞬间,以及戏曲唯美的视觉呈现;同时还开办“美哉戏曲”主题示范讲座。[4]
  
  开设相关课程。戏曲艺术课程属于公共艺术课程,因此让戏曲进校园、进课堂,既响应中央和地方文件精神,又可传承戏曲。非戏曲专业院校,如中文专业课程会有限选课中国戏曲史类课程,一般没有现当代戏曲课程。建议更多的高校在全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现当代戏曲鉴赏,在大学生中传播戏曲文化,提高戏曲艺术审美观,营造校园艺术氛围。
  
  齐爱云艺术中心公益项目“戏曲青年公开课”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戏曲青年公开课有针对性地开设了“美哉戏曲”主题示范讲座和“伶人往事”故事分享会两大主题,与青年学生共同探讨戏曲和当代青年之间的距离如何拉近,让戏曲既有艺术形式又有思想性,更加贴近生活和现实。[5]
  
  积极有序、经常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秦腔艺术活动。大学生中不乏秦腔发烧友,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会逐渐激发、提高学生群体对秦腔的关注度和喜爱度。我国首个地方性省级高等学校戏曲研究机构是陕西省高等学院戏曲研究会,于 2003 年 10 月正式成立。由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等院校,联合发起创办。2004 年,和西安电视台《梨园大擂台》栏目隆重推出首届陕西省大学生秦腔电视擂台赛,以展示当代大学生风采,弘扬传统文化;2012 年,又举办了陕西省高等学校戏曲研究会迎新春秦腔会演。[6]
  
  另外,社会舆论也应予以更为有效的大力支持,积极引导,广泛宣传。但凡与学生相关的戏曲活动,地方报纸、电视新闻、网络媒体,以及各种传播平台都应积极宣传,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在学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接收到关于秦腔的许多正面新闻,这样可以逐渐改善学生对秦腔的认知,进而增加喜爱度、美誉度,甚至忠诚度。这样,秦腔艺术在年轻人中将会受到普遍欢迎,秦腔艺术也会随之绽放无尽的活力和魅力,相信在“一带一路”宏观视域中,秦腔艺术的繁荣昌盛当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躬耕:秦腔史研究的新成果---读高益荣教授《20 世纪秦腔史》[J].当代戏剧,2015,3.
       [2] 陈昆峰 :话 说《西安 秦 腔 剧 本精 编》[J]. 当代 戏剧,2012,3.
       [3]张小燕:甘肃秦腔艺术剧院举行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国甘肃网,2015-09-14.
       [4]杜旭涛:“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传承·齐爱云 秦 腔 艺 术 展 ” 走 进 陕 西 高 校 . 人 民 网 ,2016-2-29.
       [5]刘勇:但愿那姹紫嫣红开遍时---记齐爱云艺术中心公益项目“戏曲青年公开课”[J].当代戏剧。2016,1.
       [6]周国栋:陕西省高等学校戏曲研究会迎新春秦腔会演在西安举行[J].当代戏剧,2012,2.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柯卓英. 基于大学生戏曲文化素养调研的思考——以秦腔艺术为例[J]. 戏剧文学,2017,(02):127-13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戏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