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戏曲表演的中, 演员通过面部的表情来展现内心活动, 而表演角色的情感也会通过表演者的面部表情传达给观众。鉴于此, 本文以旦角为例, 分析了戏曲表演中演员眼神的运用技巧与锻炼方法, 希望能为戏曲表演者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关键词:戏曲表演; 眼神; 运用技巧; 眼神锻炼;
眼睛是面部表情的重要展现部位, 因而眼神运用会对表演者的表演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表演者不能使用眼神和观众进行交流, 则不能提升观众的观看兴趣, 进而丧失戏曲表演的魅力。因此, 有必要对戏曲表演中的眼神运用技巧进行深入研究。
一、戏曲表演中旦角的眼神
眼神的变化可以将戏曲形象塑造的更加生动, 旦角作为戏曲表演的基本行当之一, 其眼神的变化是非常丰富的, 例如, 小旦的特点是灵活飞眼, 因此小旦表演者的眼神应当充满灵活和聪慧, 表现出应有的灵气。老旦的特点是眼神虚弱, 因此老旦表演者的眼神应当体现年迈体衰的特点, 表现出眼神欠佳、看不清东西的状态。花旦的特点是玲珑眨眼, 因此花旦表演者的眼神应当表现出天真、可爱、活泼的特点, 在笑容中加入更多的灵巧元素。
例如《黛玉葬花》中, 演员在演绎林黛玉时, 就要借助眼神变化来表现人物内心:在见到宝玉之前想到之前吃的闭门羹, 不禁尤其有怒, 想要不再见宝玉时的决绝, 表现为“双眉微蹙”。在听到宝玉叹息“既有今日, 又何必当初”时表现为“双目微睁流露惊奇”。在听到宝玉诉衷肠时表现为“双眼含泪”。在听到宝玉喊“宝姐姐”时表现为“讥讽又冷冷地看着宝玉”。这都是演员借助眼神变化来表现人物情感的变化。同时, 不同的戏曲人物在年龄、性别、身份和性格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因而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眼神也应当具有不同特点。
二、旦角表演中眼神运用的常见问题
戏曲表演者如果不能运用眼神与观众进行交流, 就不能吸引观众注意, 使观众丧失观看表演的兴趣。表演者在戏曲表演中的眼神运用常呈现出以下问题:一些演员的眼神呆滞, 眼睛的动作变化迟缓, 不能展现戏曲人物应有的神采;一些演员的眼睑下垂如闭, 眼睛看似处于无意识的状态, 不能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一些演员的眼睛处于瞪大的状态, 眼神没有跌宕起伏, 削弱了观众的审美情趣;一些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眼珠乱转或眼光散神, 显得目光散乱而又有卖弄的感觉, 不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一些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眼神表现出空虚的状态, 眼神的盲目性显得表演没有激情, 使观众丧失了应有的体验感。
三、旦角演员的眼神锻炼
在旦角表演中, 表演者经常要展现眨眼的动作, 而如果表演者把生活中的眨眼动作搬到舞台上, 则不能对观众产生鲜明的感染力, 因此戏曲表演者应当把握眼神的变化节奏, 在表演中加入一些变形或夸张的眼神动作。在戏曲表演中, 演员的眨眼和眼珠转动的节奏应当低于正常生活中的节奏, 而眼珠的动作幅度应当大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进而使情感传达更为鲜明。演员的眼神表演是对正常生活中眼神的提炼和夸张, 而非来自生活状态的流露, 其不仅需要演员的灵感和天赋, 更需要演员的锻炼和演练。戏曲表演过程中的眼神来源于日常生活, 但是表演技巧却要高于生活, 眼珠、眼睑和眉毛的变动都需要有美感和节奏感, 这就需要演员在台下刻苦训练。当演员通过锻炼对眼神有了更深的体验, 才能在舞台上使眼神更有活力和感应力, 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眼神的锻炼主要包括眼珠的转动、眼睑的眨动以及眉毛的挑动, 演员应当根据自己的弱项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例如, 在眼睛左右转动的训练过程中, 演员应当使身体处于放松状态, 保持嘴巴微闭、面部沉静, 眼睛向左看然后顺势向右看, 并进行重复训练。在练习的过程中应当先慢后快, 并避免头部转动和眼帘下垂, 确保练习取得良好效果。
四、旦角表演中眼神的舞台运用
(一) 让眼神亮
表演者在受到外部刺激的时候首先会用眼神给观众传递情绪, 这是所谓的“拎神”。在开口之前, 表演者应当根据表演内容来选择得当的拎神动作, 将人物的内心情感准确传递给观众。在人物的情感处于激变状态时, 表演者还可以使用夸张的眼神, 总之表演者应当使眼神亮起来, 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二) 眼睑如何抬起与下垂
戏曲表演者在舞台上平视时的眼睑应当比正常生活中略高一些, 如果观众席是多层的, 则眼睛视觉的高度应当在二楼观众的前沿。在表演者亮相时或者思索、害羞的时候, 应当将眼睑下垂, 视线高度应当在下方离自己三米的地方。演员的眼珠也可以下垂至前几排观众的座位, 与观众进行必要的眼神交流。在眼睛下垂的过程中, 切记不要将眼睛闭上, 以免失去同观众进行交流的机会, 进而影响表演效果。
(三) 如何表现思索
当演员表现思索的心理状态时, 可以将眼睛平视前方并有节奏地闪动, 然后眨动并下垂眼睑, 最后抬起眼睑。这个动作看似简单, 却需要演员花费心思去训练, 从而对眼珠的转动方向、转动速度和静止位置进行精准把握。戏曲演员应当结合自身体验, 对基本功进行不断琢磨和创新, 从而为观众呈现更好的表演效果。
(四) 如何让观众领会
在表演过程中, 演员应当面向观众并让观众通过眼神活动来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演员应当时刻怀有观众意识, 积极用眼神来引导观众, 让观众领会人物的心理状态, 同时, 演员在演出时要克制自己, 不要随意闭眼, 甚至在转身时都要让眼睛引领观众, 从而使表演更有感染力。
五、结语
在戏曲表演中, 眼神的运用能够有效增强表演的效果, 因此演员应当刻苦修炼内功, 根据戏曲人物的不同特征掌握眼神运用的技巧。在戏曲表演时, 演员应当控制眼睑抬起与下垂的幅度, 让眼神亮起来, 并让观众领会人物的心理状态, 最终通过眼神技巧的有效运用来提升戏曲表演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樊玲玲.戏曲演员对眼神和心理节奏的理解与感悟[J].剧影月报, 2015 (05) .
[2]孔令帅.论戏曲表演中眼神的运用[J].戏剧之家, 2014 (05) .
[3]缪倩茹.浅析戏曲花旦表演中的眼神之美[J].大众文艺, 2016 (14) .
[4]林永娜.谈戏曲表演中的眼神运用[J].戏曲艺术, 2016 (04)
[5]王李霞.浅析戏曲花旦表演中的眼神之美[J].戏剧之家, 2017 (09) .
菏泽地方戏曲表演风格的形成,是经过舞台表演的反复实践,多次验证而确立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特点:一、动作粗犷、架式夸张黑脸、大红脸扎架时,要求收腹、挺胸、腆臀,呈三道弯,手需过顶,五指张开,状如虎瓜。武将出场后常用踢腿、打飞脚,发怒...
元代戏曲创作如火如荼,戏曲大家层出不穷,但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理论却很少。《中原音韵》、《录鬼簿》、《青楼集》等着作,或对演唱音律进行研究,或借书存史为戏曲家、艺人着书立传,而涉及戏曲创作论者却寥寥无几,表演理论更是鲜有论及。在中国古代文人观...
一、戏曲人才培养的背景及途径(一)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背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复合型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外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这种戏曲表演的陶染程度最大的变化有两类:第一是戏曲表演艺术自身的文化辨识产生了非物质遗产涵义上的变化,戏...
藏戏艺术是藏族民间传统戏剧艺术,从诞生到现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属中国古老的民族剧种之一。它是一种融民族歌舞、民间说唱、音乐、绘画、雕塑、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具有独立完整的意识形态。至今流传于中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五省区,...
在欣赏戏曲表演时,往往会被其精彩的境界、婉转的曲调以及美轮美奂的舞蹈表演所折服,这是由于戏曲有其独特的韵律,通过韵律向观众展示戏曲之美。一、戏曲韵律中的美学欣赏韵律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含义,即使在同一领域,如同在戏曲中,也会由于客...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融合了音乐、绘画、诗歌以及舞蹈等各类古典艺术元素,是中国传统古典艺术的沉淀和精华之所在,同时也是意象创造的集大成者。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也具备形式上的特殊性,这是由戏曲艺术本身的艺术特征所决定的。中国戏曲以程式化的歌舞表...
戏曲表演中的韵律主要表现在内在品质,全部艺术形式均反映在表演风格中的特殊形式的具体体现.戏曲表演中的手势、脚位、唱等形式都已遵循了东方色彩的艺术体系,从表演者腰部中轴、神经末梢就能感觉到运动,进而使戏曲表演自身具有独特的韵律美.下面分别从戏曲表...
所谓的动源是指我们身体最重要的部分,即腰。腰是我们身体的中间部分,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身体发出所有动作的力量之处,如果没有腰,我们就很难进行戏剧表演,甚至更为严重的是我们不能行走。我国的戏曲是由其一定规则的,这样的规则...
在戏曲表演中, 眼睛是最传神的部位, 眼神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同的行当在表演中眼神各有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