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中的"韵律"主要表现在内在品质,全部艺术形式均反映在表演风格中的特殊形式的具体体现.戏曲表演中的"手势、脚位、唱"等形式都已遵循了东方色彩的艺术体系,从表演者腰部中轴、神经末梢就能感觉到运动,进而使戏曲表演自身具有独特的"韵律"美.下面分别从戏曲表演动作、戏曲表演节奏及戏曲表演情境三方面探讨"韵律",展现其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一、戏曲表演动作的"韵律"美
戏曲表演是由"动源"向"动端"的连续表演,其中"动源"是指表演动作的发力点,即腰,称之为中轴.腰不仅仅是舞蹈、戏曲动作的发力位置,也是生活中的一切发力源.戏曲表演者在舞台上以腰部中轴为发力点,与眼睛神态紧密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一种默契,同时还需要乐队的配合,完成一系列戏曲动作.而"动端"则是指戏曲表演者身上神经末梢的某一位置,因人而变、因情而异.在表演中不断变换及移位,并不仅仅限制于某一章节内容.梅兰芳作为我国着名戏曲表演家,"一指"动端是在二拇指尖上.然而,有的学者认为动端表现为二拇指上端的尾部.正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关联及制约,进而形成了戏曲艺术独特的韵律感.表演者在舞台上所表现出身段无论是"S"形还是圆形线,都是一种依赖情感及矛盾冲突而使这条线充满生机及规律.戏曲表演者身段是规范化的表演,注重动作的规矩性及速度的快慢、姿态的方位等.表演者舞蹈身段的规律在整体上注重圆形及曲线美.有学者形象将武戏曲表演者的动作"云手、翻身、虎跳等"称为"一体转旋"的妙舞,甚至还有部分教学者在展示这些动作时,尽量放慢镜头,让观看者感受表演动作的形体美.
二、戏曲表演节奏的"韵律"美
节奏是戏曲表演者最为基本的要求,不仅是审美主体的音响,而且还是戏曲表演韵律美的魂魄,在整体上体现这节奏及表演的同一性.在舞台创作过程中,戏曲表演者往往是根据节奏的快慢、急徐等展现出一种和谐及均衡的美.此外,戏曲表演的节奏性还体现在逆反对应性上,此种逆反对应在五法及四功上体现了较为明显.如:《挑滑车》中高宠的"枪下场""急急风"等均是根据高王爷的作战情绪而变换动作,使动作表现出浓重感、威武感等.戏曲表演过程中,无论是踢腿还是搬花等动作都必须实现稳中求狠、阳刚气等.在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中,往往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艺术.演员的口齿、脚趾及裙角都是表演节奏的"中枢",也可说成是节奏的指挥.纵观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中,节奏的快慢等都有着过渡性,而对于戏曲表演则不以为然.戏曲主要是根据表演者的情感变化而改变节奏,这种节奏的变化是即兴表演的,并不是随意处理的.节奏调节过程中并不是仅仅依据表演者情感,还有其他因素.如:表演者情感、情境及人物;观众对演员的评价;演员自身的声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韵律.通常情况下,表演者由于受到情感影响,焕发出节奏的主动性,进而使表演规律与此相协调,最终产生抑扬有致及顿挫分明的韵律感.
三、戏曲表演情境的"韵律"美
戏曲表演创作中往往讲究"意境美、意态美、意象美",在每一位置都应充分体现出"意味",使观众感觉到心意气合.我国优秀艺术家曾指出"气者,意也,意送丹田,气归丹田神上拿."表演者心手合与不合都不在于孤立的心,而是在于气,心气相联,才能够实现心动.气在于戏曲表演中不仅仅体现在唱念的发声上,还体现在打与做的舞蹈动作中.对于戏曲表演者而言,实现人物心意及意念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将所产生的幻觉及憧憬与无形之物中,并通过外部可赏的仪态动作,深刻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出神形的意象.如:《福寿镜》中所塑造的胡氏,由于受到过都惊吓进而成疯,在她神志不清的精神世界里,常将侍女当做自己的儿子,偶尔还能够看见儿子在天上与寿星饮酒作乐等.在这个戏曲表演中,尚先生通过水袖舞蹈与腿的基础功相结合,在舞台上岗形象的勾画出疯妇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一表演活动,可将表演者的内心世界与艺术形象的内心活动融为一体,实现意气并用,使表演动作展现出韵律美.
四、结束语
戏曲表演作为我国艺术瑰宝,无论是从戏曲表演的动作、节奏及情境上都能够体现出韵律美,使一个个经典的艺术形象上深入人心.在观众记住这些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将表演者深深印在心理.正是这些戏曲表演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促进了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秋艳.谈戏曲舞蹈身段的"韵"[J].戏曲艺术,2009,30(3):103-106.
[2] 李小素.浅谈戏曲表演的审美特征[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6):162.
戏曲演员肩负着这个新时代的历史责任,理应在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为国家为时代鼓掌与欢呼,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裕的精神食粮。...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但在戏曲的内容中有所体现,而且也是不同剧种之间进行划分标志,因此戏曲音乐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把戏曲伴奏的继承与革新放在...
原标题:数字在戏曲中的巧妙运用。摘要:中国戏曲喜用数字,成串的数字出现在戏曲的唱词和道白中,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从数字功用上看,可分为数字序列体、数字归纳体、数字镶嵌体三大类。数字的使用,使戏曲的唱词和道白易记易传,巧妙的数字还...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但近年来缺乏关注,面临衰退危机。根据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戏曲种类在1983年有373个,而到2012年剩下了286个。业内专家估计未来戏曲剧种的消亡可能还会加速,传统戏...
何志云在《浙江戏曲史》序中说,中国戏曲以南戏为宗,而南戏则诞生于浙江也成熟于浙江。有人说,一部中国戏曲史,半部要写浙江。笔者认为徐渭对此功不可没。徐渭创作的杂剧《四声猿》影响的作家不是一个或是几个个体,而是作家群体,产生影响的时间不是...
摘要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和文明记忆,以其悠久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声腔音乐、精妙的表演技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成就了它在中国古典艺术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保护、传承和...
舞台如同生活的一面镜子, 生活里我们喜欢什么, 舞台上我们就想看到什么。最好的舞台艺术是雅俗共赏的, 勿庸去讨论舞台表演是贴近生活好, 还是脱离生活的好。...
在戏剧的结构方面有三个重要问题:是否需要遵守三一律?悲喜成分能否混合?结尾可否体现因果报应?学者们已经就莎剧和戏曲的这些方面的异同展开了不少讨论,但人们对异同的成因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将就这方面的论著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并探讨三方面背后...
《曲品》着录明代戏曲作家戴子鲁所撰传奇《青莲记》《靺鞨记》各一本,从中知其号金蟾,永嘉人,而生平事迹不详[1]81。《曲品》是明代戏曲家吕天成万历三十年(1602年)撰写的一部戏曲理论专着,保存了一批珍贵的曲目史料,并不乏真知灼见的评语。其将嘉靖...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一位对戏曲十分熟悉的小说家,他本人也非常爱好戏曲。在《外史》中,吴敬梓描写了大量戏曲演出活动(涉及之处迨几十处之多),有的全景式展示了清代雍乾时期南京、扬州等地戏曲发展的盛况,有的详述了士绅堂会演出的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