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别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心理成长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论述了心理成长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化过程。心理成长教育的缺失, 使得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出现偏差, 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影响心理成长的因素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个体的心理成长能力是后天获得的, 家庭、学校等早期成长教育环境尤为重要。以独生子女教育为例, 从动态角度分析了心理成长与心理健康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的辩证关系, 提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成长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成长; 社会化; 动态关系; 心理成长能力;
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必然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也必然有着一个健康的心理。个体的成长, 不仅是身体的成长, 也包括心理的成长, 生理成长在二十几岁就停止了, 而心理的成长却是持续一生的过程。
1 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1 心理健康的概念
1946年,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 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1]心理健康的概念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去理解。
从静态的角度看, 心理健康是一种适应生活的良好的心理状态, 身体和心理相对平衡的状态。而从动态的角度即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 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 心理活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 相反, 若是处于持续的动态失衡过程, 即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说, 心理健康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心理健康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2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 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从大的方面来说, 可以分为内、外两大类因素, 个体的生理、所处的年龄段和个性特点属于内部因素, 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属于外部因素。伴随着生理成熟, 个体的心理也应有所成长, 尤其在各个年龄段之间的过渡环节, 是心理获得重要成长的关键时期。过渡得好, 整个身心才能处于健康和谐的状态。
2 心理健康与心理成长的关系
2.1 心理成长
2.1.1 心理成长的概念
一般来说, 心理的发展规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2], 在个体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主要的心理发展任务和应获得的良好人格品质。由此, 笔者认为, 心理成长即是指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 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人格品质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即某阶段应具有的心理特质水平与该阶段的生理发展特点由冲突到一致的过程。如果二者顺利达到相符, 或者说心理发展与生理成长保持同步, 就可以认为该阶段的心理成长任务已完成, 心理也相应是健康的。否则, 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
许又新曾提出评估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准: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和发展标准[3]。其中, 发展标准即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和分析。这一点, 也为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有力印证。
2.1.2 心理成长的本质
人是社会性动物, 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孤立生活。所以, 人的心理发展一般从两方面进行考察——认知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其心理的社会性发展, 也即是人的社会化进程。人的社会化过程, 同时就是人的心理成长过程。
从广义上讲, 社会化不仅是个体从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4]。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 个体学习社会中公认的标准、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 并对社会环境和外界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因此, 具有双向性。一方面, 个体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等途径学习和掌握社会经验, 从这个角度讲, 社会化是个体内化社会经验的过程;另一方面, 它还包含有主动利用乃至创造的成分, 这就是社会化的能动性。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同样的社会环境却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个体, 说明个体本身在接受社会影响时是具有识别和选择能力的, 这种能力就表现为个体社会化的主动性[5]。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社会规范的学习和遵守, 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的确立, 社会角色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可以看出, 社会化要从人的儿童时期开始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如果在教育中忽略了这个重要环节, 那么就会造成人格发展的阶段性缺陷, 当人格发展的缺陷使个体持续体验不良情绪时, 心理就会变得不健康。但目前国内的情况恰恰是忽略了对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挫折应对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后者。事实证明, 过分的溺爱、落后的教育观, 不仅不利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反而遏止了个体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造成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停滞不前或人格畸形。
2.1.3 心理成长的方式
心理成长的引导者首先是孩子的父母以及教育者, 因为孩子认知能力有限、生活阅历不足, 而达到一定的领悟水平之后, 就可以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和反省学习, 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得心理成长。即心理成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他助, 一种是自助。这与前面所述社会化过程的双向性也是一致的。他助就是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与协助, 自助是个体凭借自身的认知能力, 在后天与环境适应的过程中, 不断思索、领悟、总结出来的一套通过主动调适以达到心理状态相对均衡的应对系统。前者是接受心理成长教育, 后者是个人主动成长。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的增长, 人的心理成长能力越来越强, 第二种成长方式也就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
无论哪种方式, 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 人生的每一次成长, 都是对原有人格、价值观念的部分否定或打破, 伴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焦虑、苦闷、挫败感等负性情绪体验。如果处理得当, 能及时获得社会支持系统的成长引导或积极进行自身调试, 就可以维持并升华心理健康水平;反之, 就可能留下各种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 甚至出现自伤或伤人等严重后果。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成功可以带来外在名利, 但成长带来的是自我的更新、内心的充实、生活的宁静与快乐。
2.1.4 影响心理成长的因素
心理成长能力的高低与心理成长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 即生物遗传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生物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成长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但只有这一个条件, 人也不能实现社会化。在人的心理成长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社会文化环境, 具体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等。
家庭是社会化的起点, 家庭中影响心理成长的因素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 童年期是人一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形成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意志品质等对其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进入学龄期以后, 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至首位。学校是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正式组织机构, 带有半强制性, 这使得个体的社会化更加系统、更加规范;而同辈群体作为非正式群体, 也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化因素, 尤其在进入青春期后, 其影响程度更不容忽视。此外, 各种传媒、网络也以其信息量大、传播迅速等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心理成长, 而且, 在深度和广度上, 它的冲击力是空前的, 甚至远远超过前两种因素。但是, 这也带来了新的矛盾, 它对个体心理成长的作用是双向的, 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同时并存[6]。
众所周知,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生理成熟期提前已为研究所证实, 而心理早熟也不再是个别现象, 虽然尚没有专门机构对心理早熟进行过量化研究, 但从心理成长要与生理成长、社会环境相适应这一规律来看, 相关的推论也应该是成立的。
2.2 心理健康与心理成长的动态关系
2.2.1 心理成长过程不顺利会导致心理问题
有专家曾经做过关于神童的追踪研究, 在早期阶段, 这些儿童因智力超常、学习能力出众而受到关注, 但是认知能力的单一发展, 最终就像木桶理论所形象演示的那样, 到了后期终因其他方面能力、素质的欠缺而影响到全面发展, 比如出现人格不健全、人际关系不和谐、情感意志不协调等问题。而很多家长常常只关注表面的荣耀, 忽视了背后所潜藏的这些问题, 于是在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下, 纷纷效仿, 以爱的名义拼命地给孩子强加各种包袱, 以学习论成败, 唯成绩是英雄, 以致很多独生子女直到上大学还不能生活自理, 就像抱着奶瓶喝奶的成人, 心理非常脆弱, 抗挫折能力极低。然而, 这些孩子终究要长大独立, 要走上社会, 不遇到挫折是不可能的, 那么, 遇到困难时怎么办?原先一直处于顺境和溺爱中的孩子, 最终都要面对并补上这一课, 而这一课, 往往就是以很多痛苦的心灵挣扎甚至惨痛的教训作为代价的[7]。
由此可以看出, 心理成长过程的顺利与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影响。正如一个人长期挑食偏食, 营养自然会不均衡, 以致最终出现各种各样的躯体疾病。人在成长的过程中, 如果社会化的进程受阻 (或提前) , 心理成长滞后 (或超前) 于生理成长, 就会造成心理的异常和行为的偏差。因此, 家长和教育者如果能够认识到心理成长对孩子将来的人生、人格品质塑造的重要性, 能够用客观和发展的眼光去评估孩子的行为, 营造一个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是非常重要的。
2.2.2 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成长的结果
一个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良好人格品质的人, 也必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人。相反,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的某个阶段没有完成相应的心理任务, 即心理成长受阻, 那么, 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便会经常因为不适应而体验各种消极情绪, 心理活动处于一种动态失衡过程, 如果持续处于心理动态失衡的状态, 心理自然就不健康。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 心理健康与心理成长是一种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动态关系。心理成长是一种过程, 只有这个过程与年龄相适应、与环境相适应, 才会拥有健康的心理, 即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遵循生理和社会规律正常成长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然, 也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发展环境。反过来, 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和压力增大, 主动调适自己或寻求帮助, 以重获心理健康, 而不是消极被动, 逃避现实。二者有机结合, 相互适应, 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个体知识技能日趋完善, 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成熟, 不仅获得了对自身的角色认同, 也构建了健康的人格。
另外, 心理成长的概念本身就含有较强的主动意味, 即个体主动寻求支持、使心理获得成长, 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若心理能够顺利获得成长, 与生理同步, 顺应环境变化, 心理状态则基本是健康的。而心理健康的个体, 心理成长能力也较强, 遇到挫折, 也较容易化解, 不容易形成大的心理问题;相反, 如果心理成长出现偏差, 又得不到及时地干预, 一直持续存在, 那么心理健康状况可想而知。心理越不健康, 心理成长能力就越弱, 面对困境越不容易解脱, 甚至沉溺和依赖于病态的生活习惯。前者是良性循环, 后者则是恶性循环, 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的辩证关系由此更加显见 (图1) 。
图1 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的辩证关系
3 对于教育者的意义
由于心理成长环境取决于家庭和学校教育, 心理成长能力也是后天才获得的, 所以认识心理健康与心理成长之间辩证关系的意义, 就在于它能加深教育者和家长对培养孩子良好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相关性的理解。只有认识到心理成长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 才能在家庭和学校教育实践中, 改变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引导孩子心理与生理同步成长, 使他们在习得相应能力的同时发展健全的人格和品质[8]。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 如果不能适时地施以心理成长教育, 让其在相应阶段的心理得到充分发展, 便不容易获得该阶段所应形成的良好人格特征。个体的成熟包括生理、心智、情感的成熟, 正如一个企业, 要创造效益和价值, 除了具备有形资产, 还要拥有无形资产, 而后者的潜能尤为巨大。人的成长也一样, 生理成长是有限的, 而心理的成长和成熟却伴随人的一生, 虽然“无形”, 却举足轻重。
个体在幼年时期, 心理发展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 不具备主动选择的能力, 或者说没有选择的余地, 家庭和学校承担着心理成长教育的主要责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 个体才逐渐具备独立的心理成长能力, 开始主动寻求自我成长, 因此, 心理成长也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内外结合的过程。作为最重要的心理成长教育引导者, 家长和教师应及早帮助青少年建立起有效的心理危机应对机制, 不断地施以成长教育, 帮助其主动成长, 即“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在学校教育中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措施, 来弥补孩子在各个年龄段因某些原因造成缺失的良好品质, 或者修复孩子心理成长, 尤其是在过渡环节中留下的创伤阴影, 以及如何更好地培养其当前和今后的人格品质等方面, 尚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欣喜的是,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普及,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许百华.青少年心理卫生[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2-4
[2]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48-152
[3]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190, 284-285
[4]郑杭生, 李强, 李路路, 等.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81-82
[5]路海东.社会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10
[6] 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50-56
[7]李景华, 郝雁丽.家庭教育环境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9, 26 (3) :1-3
[8]周东滨.论心理教育与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 2009, 25 (11) :165-167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了心理障碍。在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中, 家庭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整理了6篇"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论文范文",以供阅读参考。...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大学生来自家庭、经济、情感、人际关系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为了促进学生的感受与理解,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应将校园心理剧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教学的课堂, 通过校园心理剧的教育性和启发性, 达到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改变、自我成长的教育目的。...
辅导员高等教育机构的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有必要根据辅导员的发展特点,分析咨询师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家庭教养方式、家长榜样、祖辈与保姆代养、家长较高的期望值都会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00后新生们的性格特点,反思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措施,加强00后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促进00后新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指其人格以及各方面的意识可以适应自身角色以及社会角色。想要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心理健康是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看出,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可以发挥作用的保障...
摘要: 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情境和体验情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创设情境活动、交流分享体验、体验内化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从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体逐步转化为以学生参与为主体,促进学生在体验(经验联结)、观察反思、形...
根据关爱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实质, 以及贫困大学生矛盾心理特点, 提出了引导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本文通过对寝室软环境的了解, 详细阐述了寝室软环境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影响, 尝试对建设良好寝室软环境的可行路径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