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与解决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19 共1743字
摘要

  一、幼儿心理健康不良现象的分析

  1.个性孤僻。中国当代独生子女居多,独生子女在幼儿时期,几乎没有同龄人的陪伴,甚至只是在玩具与电视的陪伴中度过幼儿时期,正常交流在他们眼里已经成了罕见事情,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幼儿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在幼儿园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孩子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同玩耍,甚至是不愿意说话,当必须要回答问题时才会用极小的声音作答。

  2.幼儿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心理教育不足,同时又过分的疼爱,导致幼儿心理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顽固想法,体现在幼儿园生活中的有以下几个现象:入园时不愿意让家长离开;遇到任何事都用哭来解决;不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喜欢独来独往、自言自语,不懂得与其他小朋友合作。

  3.畏惧心理,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由于年龄原因,很多事情不能自己去做,这时候很多父母会大包大揽,习惯性地代替幼儿完成思考,虽然幼儿的年龄很小,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思想,渴望着被自己的父母所理解与认同,当父母强制性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幼儿身上时,便会使其产生畏惧心理,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很大一部分家长非常溺爱孩子,满足其提出的所有需求,同时,家长对幼儿的保护,多数体现在物质方面,基本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忽视了幼儿心理方面的需求,但这种放纵的教育方式,并没有给幼儿带来很好的教育结果。让很多幼儿出现了大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方式,甚至是性格缺陷。当及时发现这种现象时,为时已晚。

  2. 家长榜样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每一位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没有缺点的健康成长,所以在发现幼儿身上带有坏毛病时,会立刻站出来纠正其错误,这种行为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很多家长的纠正方式是责骂,并没有考虑到孩子身上的缺点是否也是自己的缺点。幼儿的行为模式大部分是模仿身边的人,而家长则是幼儿最好的模仿榜样,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在孩子面前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家庭结构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家庭模式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是最为有利的;当家中还有其他成员时,人际关系的处理会对幼儿产生负担压力,甚至形成性格扭曲;而单亲家庭则对幼儿的不良影响最大,数据显示,单亲家庭中出现的问题青年较正常家庭要高出很多。家庭结构有时候难以改变,但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家庭结构,都需要细心经营好家庭环境,为幼儿带来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

  三、让家庭教育成为幼儿心理健康的桥梁

  1.拓展幼儿活动空间,引导幼儿与人交往。交往是一种社会需要,家长尤其要在幼儿的这一方面做出大部分情感投资。首先,要鼓励幼儿多与身边的朋友接触,不要因为学业问题而过度阻止孩子与同伴玩耍;其次,家长自身就需要与幼儿多沟通,让自己以幼儿的角度与孩子相处,成为他们的朋友。

  2.引用合理的教育方法。每一位家长都应当意识到自己的子女将来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要将培育幼儿当成是一份责任来严格要求自己,选择合理的教育方式。首先,家长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科普知识,通过理解幼儿的行为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育儿水平;其次,要控制好自身对孩子爱的表达,不要过于控制,让孩子感受不到来自于父母的爱,也不要毫无分寸的来溺爱,让孩子在没有原则的环境下成长;最后,父母是幼儿的学习标杆,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让幼儿模仿榜样。

  3.提高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帮助幼儿进行健康的心理环境塑造的过程中,要先建立起自身的心理健康环境,调节好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压力,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心态与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为幼儿营造出积极地生活环境。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们不要只想着为幼儿带来物质上的丰富,而忘却树立精神的榜样。家长自身的一言一行是幼儿们最好的模仿对象,在经营好自身的前提条件下,用温暖的家庭氛围还呵护幼儿,再加以科学的育儿方法,最终,一定会为幼儿带来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给孩子培养出健康、善良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刘桂莉.眼泪为什么往下流———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倾斜问题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6).
  [2] 骆风.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家庭教育研究进展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返回: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