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6岁幼儿早熟的心理原因与对策

来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苏晓洁
发布于:2018-10-29 共4608字

  摘    要: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多样性的表现, 其成因也各有不同。教师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问题, 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倾听、理解幼儿个体的主观世界, 可从高质量的陪伴、享受互动时刻;用“成长型心智”, 欣赏、鼓励幼儿;家园合作, 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等四个方面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无条件积极关注;
 

6岁幼儿早熟的心理原因与对策

 

  Abstract: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re diverse, and their causes vary. The teach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6 years old children,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children's inner world with Humanistic Psychogy, four feasilb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high quality of company and enjoyment of interaction time; with “growing mind”, appreciation and encouragement of young children; home cooper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ocial communication; unconditional postive attention and approaching young children inner world.

  Keyword: mental health; family education; unconditional positive attention;

  一、问题来源

  有研究表明, 童年早期所经历的创伤或挫折若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 幼儿就会痛苦, 受到压抑、负面情绪潜藏于幼儿内心, 一旦遇到挫折, 潜藏着负性情绪就会被现实激活, 孩子就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1]一位6岁的幼儿园大班女孩的家长说:“我女儿最近半年感觉孩子有点早熟, 说的和想的, 不是这个年龄的话和事。具体表现:孩子说话比较呛人;孩子动不动就有消极悲观的情绪状态, 说话带有消极悲观的色彩;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 稍微有点难度, 就会放弃;小区周围没有同龄的玩伴, 孩子平时比较孤独。我们家都是军人出生, 平时工作比较忙, 从小孩子由我们自己带, 周一周五孩子在幼儿园, 周末孩子由姥姥姥爷在家照看, 没人陪着出去玩, 我们平时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以前孩子表现都挺好的, 这半年也不知道怎么, 也不喜欢靠近我们, 变得很奇怪”。笔者根据父母的描述及对该幼儿观察, 运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理论基础, 试剖析该幼儿心理表现的原因, 并给予可行性建议。

  二、理论基础

  (一) 社会学习理论

  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强调个体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进行学习, 包括同伴交往以及成人交往的学习, 尤其是与成人相处过程中, 孩子会潜移默化地通过替代性强化进行有效地观察学习, 班杜拉坚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观点。

  在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中, 幼儿会通过观察, 了解父母对自己态度, 从而产生不同的自我效能感, 同时同伴交往中的观察学习也会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从父母身边和同伴交往中的观察学习, 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同时促进幼儿个体心理健康发展。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 马斯洛提出了着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包括生理需要 (physiological need) 、安全需要 (safety need) 、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尊重的需要 (esteem need) 、自我实现的需要 (self-actualization need) , 幼儿在满足了缺失性需要后, 对爱与归属的需要有更多的渴望, 例如父母的陪伴、同伴的交往以及其他社会性关系的建立。

  罗杰斯也提出无条件积极关注的观点, 他把积极关注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 指父母要求孩子做符合父母价值标准的事, 只有成功了才给予积极关注;一种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这种关注强调幼儿本身的价值, 不论儿童做什么, 成功与否, 都给予信任、肯定的积极关注。他认为对幼儿积极关注需要的满足, 主要依赖于重要他人———首先是父母, 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要求父母, 不以幼儿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父母的要求、价值标准来评价孩子。[2]

  在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进行分析时, 必须要考虑幼儿个体的主观角度而不是分析者的客观角度去观察, 需要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全神贯注的倾听、理解幼儿个体的主观世界。

  (三) 生态系统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 对情境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做了细致、彻底的解释, 他提出了四种环境系统, 由小到大 (由内到外) 分别是:微系统 (microsystem) 、中系统 (mesosystem) 、外系统 (exosystem) 以及宏系统 (macrosystem) , [3]本文重点阐述与幼儿产生最直接影响的环境———微系统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

  微系统主要有家庭、幼儿园、社区、同伴等, 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多维审视中必须结合此理论进行深入分析。

  三、原因剖析

  (一) 缺少父母的陪伴

  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 安斯沃斯 (Ainsworth) 等人提出的陌生情景测验中, 依恋类型被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与抚养者有亲密的互动, 这种依恋类型是最有助于幼儿健康发展的依恋类型;不安全依恋包括:回避型依恋、抗拒型依恋、混乱型依恋、突出表现在:没有安全感、焦虑、困惑、混乱、恐惧、冷漠等。该幼儿的父母职业较为特殊, 工作强度较大, 值班、加班已成为工作常态, 生活中孩子不愿意靠近父母, 是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 孩子有不安全依恋的表现。

  (二) 缺少肯定、鼓励与支持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德 (Baumrind) 曾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人格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研究。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忽视型。其中权威型父母通常鼓励孩子独立、耐心倾听、关爱、支持, 这种教育方式最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该幼儿的家庭成员都是军人出生, 父母多以专制型教养方式来教育幼儿, 专制型教养方式的表现是:父母对幼儿要求严厉、多以命令式口吻与幼儿交流, 不会经常肯定、鼓励和支持幼儿, 在这种教养方式中成长的幼儿, 会表现出较多的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

  (三) 缺少同伴的交往

  在生态系统理论中, 微系统中的家庭、幼儿园、社区、同伴等影响着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其中同伴交往为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情境。在孩子的社会性交往中, 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亲社会性行为, 也称为利他行为。比如帮助、合作、共享等行为。二是攻击性行为, 是反社会行为在幼儿期最具代表性的行为表, 像抓、掐、咬、威胁、羞辱、攻击、辱骂、欺负和破坏都是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该幼儿说话呛人, 不能直接确定为攻击性行为, 但是在两种社会性行为表现形式中, 更倾向于攻击性行为, 家长需要提高警惕。

  通常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很大的影响, 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幼儿趋向亲社会性行为发展, 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 高度专制的父母往往会限制幼儿的同伴交往, 幼儿通常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他们与同伴交往时可能会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除父母的教养方式外, 该幼儿住所周围没有同龄同伴, 缺少同伴交往导致了幼儿消极情绪的表现。

  (四) 缺少积极关注

  该幼儿有不太符合年龄的语言、行为表现, 动不动就有消极悲观的情绪状态, 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内容相符, 幼儿想得到父母的积极关注, 幼儿曾经表现优秀时, 没有得到更多关注关注, 只有表现的与众不同, 才会被家长更多的关注, 家长才会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她身上。幼儿小小的内心, 需要的只是父母的关注, 他们会通过一些看似不好的行为, 来寻求家长的目光、占有家长的时间, 希望他们可以更关注自己, 可以多在自己身上花点时间跟精力。

  四、可行性建议

  (一) 高质量的陪伴、享受互动时刻

  真正高质量的陪伴应该是全情的投入, 是陪伴, 不是陪着, 是父母与孩子双方都享受的亲子时光, 互动的美好时刻。在高质量陪伴相关的调查研究中, 被大家广泛应用并推崇的方法是“123”法则。

  所谓“123”法则:1是—每天一次, 2是—每次二十分钟, 3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 (一起聊天、一起做游戏、一起读书) 三件事中的任意一件。具体操作如下:家长工作繁忙, 每天下班后腾出20分钟, 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一起读书;或者在晚饭时间, 孩子吃饭, 你坐在那里看着她, 一个眼神都能让她感受到你的关心、你的陪伴, 感知到那份流动的爱;还可以选择下班后与幼儿聊聊幼儿园的生活, 同孩子一起画画、一起做手工、一起洗衣服、一起尝试做饭、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很多的事, 这才是互动, 才是陪伴, 高质量的亲子互动, 比漫无目的地腻在一起强百倍。

  (二) 用“成长型心智”, 欣赏、鼓励孩子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 (Carol Dweck) 提出两种视角的才能观, 一种是“成长型心智” (growth mindset) 、另一种是“僵固型心智” (fixed mindset) 。[4]而将才能观运用在家庭教育中, 可以看到有两种心智的家长:“成长型心智” (growth mindset) 的家长认为孩子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 在正确的引导下, 孩子能够积极的健康成长。“僵固型心智” (fixed mindset) 的家长认为, 孩子小时候的心智表现就决定了一生的成就, 心智是僵化的, 不会改变, 很担心孩子, 但又觉得无能为力, 这类家长信奉“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

  幼儿的成长是变化发展的, 家长若能给予幼儿欣赏、鼓励、关爱, 更有利于培养“成长型心智”的孩子, 这种心智孩子的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 就能变得更好, 做事积极向上、充满自信心的人, 而“僵固型心智”的孩子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 怎么努力也没用, 做事消极应对、没有自信心。每个家庭都希望培养出“成长型心智”的孩子, 希望家长能欣赏、鼓励孩子, 多采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 避免专制型、放纵型、忽视型的教养方式的教育。

  (三) 家园合作, 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中, 家庭、幼儿园、社区、同伴等微系统是与幼儿产生最直接影响的环境, 幼儿是在家庭、幼儿园、社区共同帮助下成长的, 有人认为幼儿的教育全是家长的责任, 也有人认为幼儿教不好都是幼儿园的责任, 这都太片面。家庭、幼儿园、社区共同合力, 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成长。幼儿周一到周五在幼儿园中有同伴的陪伴、老师的帮助、周末在家有父母的关爱;幼儿园的幸福生活、周末的家庭时光, 这种多时空、多维度、多空间, 非线性、双向、全面的互动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同时有助于对孩子进行行为矫正、剖析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家长一定要重视家园合作的关键性, 及时与幼儿园老师沟通, 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认知、情感、技能三维度的发展情况, 了解孩子的社会性发展状况, 通过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全方面的了解孩子。

  (四)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走近幼儿的内心世界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 家长要对幼儿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需要观察幼儿、感受幼儿, 倾听他们的需要, 给予他们表达请求的机会。[5]具体方法:要了解幼儿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即为观察;理解当下幼儿为什么会有情绪波动即为感受;抚养人想一想是因为幼儿的哪一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才会导致幼儿的情绪波动, 这便是在倾听幼儿的需要;最后帮助幼儿将心里的渴望表达出来, 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内心需求, 这便是在表达请求。

  家长一定要重视家庭中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试着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走近幼儿的内心, 重视微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幼儿需要被认同、被理解、被鼓励、被支持, 而这一切都需要家长的陪伴、关爱。

  参考文献:

  [1]刘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2]吴丽珍.成长型心理评价模式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 (08) :46-47.
  [3]桑标.儿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4]姜勇, 李艳菊, 黄创.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影响因素模型[J].学前教育研究, 2015 (05) :45-47.
  [5]杜冰南.非暴力沟通的三重境界——一种平和而有效的沟通方式[J].课程教育研究, 2016 (15) :192.

原文出处:[1]苏晓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多维审视——一个6岁幼儿的心理问题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04):20-2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返回: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