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儿童教育观论文(热门推荐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09-09 共1447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儿童教育观也称为终身教育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终身教育观看儿童教育 2.树立新基础教育观 3.明确幼儿教育质量观 4.实施素质教育。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探讨儿童教育观论文的范文,供给大家参考。

儿童教育观论文范文第一篇:王阳明儿童教育观的逻辑起点

  作者:王宇遥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王阳明的儿童教育观是其"致良知"思想的逻辑延伸与自然阐发。"致良知"作为其儿童教育观的核心,高度弘扬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强调"发明本心""自家解化""知行合一",有利于实现儿童自我的道德教育及道德修养。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及其儿童教育观,直至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儿童教育;主体;知行合一;

  作者简介:王宇遥(1996-),男,河北承德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9级教育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王阳明的心学,其源头可追溯到孟子心性之学。他的"致良知"把心和理、知与行、道德修养及社会实践合二为一,把孟子的"良知"与《大学》的"致知"结合起来,是儒学的创新化发展。王阳明强调尊重个人意愿,鼓励个性化发展,重视个体创造力,其"致良知"思想还具有丰富的教育意蕴。

儿童教育观.png

  1儿童教育与"致良知"的关系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是其儿童教育观的源泉,没有"致良知",其儿童教育观便无从谈起。因此,"致良知"是其儿童教育观的核心,亦是其一生思想的结晶与归宿。

  1.1何谓"良知"

  "良知"一词最先由孟子提出,指的是天赋的道德观念,即先验的道德意识和判断是非的准则。王阳明在此基础上又赋予了"良知"更为丰富的内涵,他把"良知"定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看来,"良知"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涵。第一,"良知"等同于心,"是造化的精灵"[1]104,为最高的精神主宰,亦为万事万物之源,"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1]106,因天地万物皆源于心。第二,"良知"即天理,为植根心中的天理,"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1]72,亦为心之本体,即心中只有一个天理,一切由自己的内心主宰;它能辨别一切是非罪恶,具体表现为是非之心,"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279,知道是非就能了解万事万变。第三,"良知"是至善的,是至善的道德意识和原则,是凌驾于一切的道德之本体。依据内心之"良知",便可作出合乎天理的道德判断,明吾行为之善否。

  1.2何谓"致良知"

  王阳明把《大学》中的"致知"及《孟子》中的"良知"合并,形成了"致良知",但它在内涵上并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一种延伸和升华。

  "致良知"之"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达到、充拓以至其极,即至极。"欲诚其意者,必在于致知焉,致者,至也。"[1]92也就是说要将良知扩充至极致。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最高级别的"善",是至善;同时也是世间最极致的"理",是天理。那么"致良知"就是要穷极世间最高级的"善"和最极致的"理"."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1]374使至善和天理融为一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二是蕴含推行之意。"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2]"良知也,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142在这里,"致"又有了推行之意。王阳明认为将"良知"之天理推行到世间的万事万物,那么每一件事物都可得其天理,无所亏欠。上述两个层面,一个是内求诸己,一个是诉求于外,内外一体才为"致良知".可以说,"致良知"就是依"良知"而行、存善去恶,其实质是去除私欲,使人"发明本心".通过教育去除私欲,为善去恶,从而恢复本心,才能使人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

  1.3儿童教育的核心与目的--"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不论出生贵贱,人人皆有"良知",不同的是"良知"的修为程度。如果一个人受私欲蒙蔽太深,就将会淹没应有的"良知",无法"发明本心".因为人人皆有"良知",故此人人皆有受教育的可能性;同时这种"良知"只是一种向善的可能性,常常会被私欲淹没,因而必须对人们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使人们知善知恶,自觉地为善去恶。所以人人皆受教育就有了必要性。然而,人们在童蒙时期往往"良知"是最为澄澈的,受物念私欲蒙蔽最少,如果在童蒙时期"涵养"其"善端",便自然而然能扩充并发扬其"良知"本体,最终达到"圣人"之境。这不仅是王阳明儿童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其儿童教育的目的。

  王阳明的儿童教育观实际上是一种以"致良知"为核心的本性教育。在他看来,"良知"是一种向善的可能性倾向,而达到"良知"无须外求,只须向内恢复本心。因而儿童教育目的必然表现为对内在"良知"的追求,而这一"良知"发端于人的内心,故王阳明儿童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对心的涵养与培育。儿童教育的目的即要"致良知",恢复其良知本体,使儿童保持原有的善良本性,从而达到内心纯粹的"本心",最终让儿童的"良知"长存。

  2"致良知":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与价值

  王阳明的"致良知"以"吾心良知"为判断是非的准则,把"天理"由外在的道德律令内化为自家的主体本心,强调儿童自身的地位、价值与主体人格的构建,高扬了儿童的主体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成为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的过程就是"致良知"."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1]35因此,"致良知"就是一个"为己""克己""成己"的过程。它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把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决定外在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自觉地将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心转化,依照本心行事,除私欲、守天理、明本心,展现良知的本来面目,最终使儿童成德成人。

  "致良知"发挥了儿童的主体作用。要由内而外地"发明本心",以主观世界为起点,依据本心制定客观世界的规则,最终向认识主观世界回归;同时要由外而内地"自家解化",以客观世界为起点,通过"自化""自得",将"天理"向内心转化,最终回归心之本体。因此,王阳明的儿童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以"致良知"为主旨,是一种以"致良知"为主旨,弘扬儿童的主观精神,并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教育。

  2.1由内而外:"发明本心"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3]良知人人固有,但常人往往为物欲障碍,故须在蒙童时期接受"致良知"的教育,使其回归本心、发明本心。本心即指初心,没有受到外界污染的心之本体。所谓"发明本心",强调的是儿童自身先天的"善端",就是让本心由懵懂的"粗知状态"变为明觉的"良知状态".也就是说,把儿童内心本来就有的良知显露和扩充出来,从而能够自在地观察自我,自主地展开行动。"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4]儿童有其天性,如果按照儿童的天性,顺其性情,就能促进其发展;否则,便会阻碍儿童的成长。因此,王阳明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与性情,让儿童自觉地接受教育,自然而然地把儿童内心本来就有的良知显露、扩充出来。也就是通过"存童心",顺应儿童的性情进行教育,以唤起儿童心中固有的"良知",从而"发明本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明本心"的过程就是儿童道德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的过程。"明本心"就是儿童自我认识的过程,也是使儿童之本心变为良知状态的过程。"良知"既是道德的本体依据,又是道德的最终归宿。人类社会中的一切道德现象,如道德原则、规范、标准或活动等,都是心之本体的活动。"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1]205"良知"为心之本体,由"心"之所生,故本心何须外求?只须内发即可。"其本质的关键仍在于良知本身的力量,它本身便是私欲气质的大克星。"[5]

  在王阳明看来,能够被"他见""他闻"左右的都属于"良知"没有扩充至极而存在的私欲。"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1]259真正的"明本心"是不为外物所累,不被杂念左右,只须依照"本心"行事而已。但在儿童的自我认识过程中,难免获得错误认知,这就需要儿童的自我反省。"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1]16即经由自我反省,而达到克制私欲的目的。"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1]16通过反复自省、克己,使心之本体与天理保持一致。"人能克己,方能成己。"35最终不断完善自我,即"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6]通过不断地虚心改正,才能恢复本心,恢复良知,完善自我。因此,儿童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致良知"使儿童"发明本心",激发并唤醒儿童心中已有的东西,使儿童达到"明德"的境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与素质,从而使其为"善".教师的作用则在于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儿童自觉地为善去恶。

  2.2由外而内:"自家解化"

  "自家解化"就是儿童学习要通过自己的理解与领悟,不能依靠旁人。要强调外在教育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即通过"自化"、"自得",去除私欲、恢复本心,最终使人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自家解化"强调读经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获得知识,而是要通过经书中的"理"来启发自己的"良知".经书的"理"是与自己的"本心"相通的。因此,王阳明主张读书贵精而不在多。同时,"自家解化"还强调个体自身要勇于探索,回归"自家之本体",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良知"与"真吾",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故儿童学习需要自觉、自求与自得。

  学习需要自觉,而不是迫于外在压力或为了一己私欲。学习不在于学了多少,而在于立志,并自觉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启发自己的良知。学习需要自求,而不是依靠旁人。"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7]这里的"自家解化",就是要注重人自身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人之主体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自求学问。但教育也应起到"点化"的作用,"点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均是为个体的"自家解化",否则"亦点化许多不得".学习需要自得,得之于己。即最终要把所学内化于心,启发自己的良知,这就是"自家解化"的结果。王阳明认为,自我的"良知"才是判断是非的准则。在他看来,读书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通过书中的"理"来启发自己固有的"良知",扩充"本心"的"善端".

  王阳明认为"吾心"之外并无"天理","心即理",从而否定了主体之外"天理"的存在,打破了外在"天理"对人性的束缚,高度弘扬了儿童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同时,他把"良知"作为道德判断的主观标准,突破了程朱理学把"天理"作为道德判断的客观标准的限制,充分肯定了人作为道德主体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至此,外在道德规范能否成为个体行动准则的决定权回到了人自身的手中,倘若外在道德规范无法反映个体"本心"时,就会受到个体合理的摒弃,因为调解伦理道德关系的一切规范都来源于人内在的"良知",个体行为的准则均由外在伦理转变为内在道德。王阳明把"吾心良知"作为个体所共有的普遍人性,主张在"良知"面前人人平等,在客观上打破了人性的等级区分,提高了普通人的人格地位。这也使得道德主体的价值有了普遍意义。于是,主体意识和伦理意识、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得到和谐统一,儿童自身存在的价值和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肯定与凸显。[8]

  3"致良知":儿童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王阳明的儿童教育观以对儿童天性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为基础。他认为儿童本身有其固有的"良知",而对儿童的教育过程就是帮助他们"致良知"的过程。由于王阳明十分注重儿童自身的主体性,因此在儿童"致良知"的过程中,"良知"相当于"知""致"相当于"行",而"知"与"行"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知行合一".倘若要真正实现"致良知",就要做到"知行合一",这是实现儿童"致良知"最重要的途径与方法。教师不仅要引导儿童做到"知行合一",还要运用"诱导讽合一"的方法,培养儿童先验的道德意识,进而"存童心".但是,儿童有其固有的、特殊的"良知",因此儿童的教育方法要有别于成年人。王阳明反复叮咛:"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4]以此告诫教师要重视儿童教育,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3.1"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之"知"主要是从意识、思维层面看待道德,是指儿童自身的道德认识、道德意识等,即"知善知恶"."知即行"指的是"知"就是"行","知"不能离开"行"单独存在,知外无行、知而必行。"知"只能通过"行"才能不断发展完善,最终成为"真知",即"知之真笃即是行".王阳明指出:"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1]4"孝悌"之类的道德观念正如人的"良知"一样是先天固有的,属于"良知"的一部分。倘若知"孝悌"就必须行"孝悌",否则便不能称之为知"孝悌",所以"知即行".也就是说,儿童自身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离不开行为的引导、启发。只有不断读书、思考,才能不断地领悟,扩充自己的"良知".

  "知行合一"之"行"主要是从实践、行动的层面看待道德,是指儿童自身的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等,即"为善去恶",践行"良知"."行即知"指的是"行"就是"知","行"不能离开"知"而单独存在,"行"是判断"知"的唯一标准,更是发展"知"的方法与途径。儿童只有通过道德实践的行为结果,才能判断先前自我的道德认知正确与否,才能不断地进行思考分析,最终促进自我道德认知的完善,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求得"本心"与"良知"."行之明察即是知",即行动自觉、明察中就有"知",只有在具体切实的道德实践中践行,"行"才会使"知"获得明觉的可能性,才能够不断扩充"良知",即可说"行"就是"知".可见人的行动过程是一个包含"知"的不可分割的行为整体。"良知"想要真正实现,就必须要"致良知".而"致良知"就是依照"良知"的引导、启发而产生的行为,因此需要每一个体在实践中体悟。

  "知行合一"是指"知"与"行"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要求儿童依照"本心""良知"行事,不断推行"良知",从而达到"致良知"."知行合一"要求儿童把"知"融入到"行"中,用"行"表现"知",同时要求儿童在任何时候都要不断地进行有意识的道德修养,并从事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察精觉,不是知之时只要明察精觉、更不要真切笃实也。行之时其心不能明察精觉,则其行便不能真切笃实,不是行之时只要真切笃实、更不要明察精觉也。"[1]208这段话明确地阐释了"知行合一"的具体内涵。"知之时"是指学问、思维等意识领域的活动;"行之时"是指具体的、客观的、外在的实践活动。"明觉精察"代表的是"知"的内涵,而"真切笃实"代表的是"行"的内涵。所以无论是在"知"的过程还是在"行"的过程中,这两者都要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倘若能知不能行,行而不知,那么必将脱离实际。也就是说,在知识教育中,必须有正确的、科学的知识给予行动指导,而知识的学习必将应用于行为之中,做到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真知,知识学习才有价值。在道德教育中,不仅要"知善知恶",还需"为善去恶",道德教育不是简单的道德修养,它还需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致良知".

  3.2"诱导讽合一"

  王阳明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批评当时的教育者不懂得存养儿童的天性,只知道督促儿童死记硬背。这种教学使儿童非但不能从中获益,反而礼、义、廉、耻尽失,学风日渐衰败,学问日益枯燥,全然忘却了诗歌礼仪典籍的发蒙之功与涵养之用,从而远离了学之根本。针对以上弊端,王阳明提出了诱、导、讽的儿童教学方法,主张通过歌诗、习礼、读书来培养儿童,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顺应其本性,着眼于儿童成长阶段的特殊性加以诱导教化。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对儿童的天性充分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儿童自觉地为善去恶,从而使他们的学问与道德日益精进。

  "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4]通过"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培养儿童的道德与情感,启发其智慧,让其在反复思索中存养本心。可以说,诗歌对于激发儿童的志向、涵养儿童的品性具有重要作用;而学习具体的礼仪能够使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王阳明极力提倡读书明理,他认为读书不仅能增长儿童的知识,开发儿童的智慧,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道德理想与信念,完善儿童的人格。在读书过程中,王阳明重视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儿童内在的德性,通过经典的阅读涵养此心,体悟先王之道,努力学成圣贤。此外,王阳明还关注到儿童在童蒙时期认识水平的特殊性,即儿童的认识水平尚未成熟,良知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因此教育要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他说:"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9]做学问是一个渐发的过程,在以"致良知"为学问根本的前提下,依据儿童良知的发展水平实施相应的教育。

  王阳明"诱导讽合一"的教育方法把歌诗、礼仪、知识的传授与儿童的生理、心理、天性特征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了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使儿童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王阳明教育儿童的理念,就是要顺从儿童的天性,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使其自然地成长。最终将儿童教育与儿童自身之"良知"合二为一,这是王阳明教育儿童的初衷与归宿。

  4"致良知":儿童教育的现代意蕴

  王阳明所处的时代与当今差别很大,但他所主张的"致良知"仍不失其借鉴价值。如今,儿童教育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泛滥,但儿童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当今社会真正缺乏的正是对人的教育。人是复杂的,不仅有理性的一面,更有感性的一面;人是有感情的,不可能时刻保持理性。因此儿童教育不能只讲科学和实用,毕竟心性的修养无比重要。而且如果没有厚重的心性修养,往往做事会事倍功半,得意忘形,忘了初心。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唯有通过心性的修养才能寻得"安身立命"之所。王阳明的儿童教育观正是要提高人的心性修养,最终寻得"本心"与"良知".因此,现代的儿童教育应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价值,激发儿童的主体性,即通过启发其思维,让其不断扩充"良知",恢复"本心".

  4.1"道问学":儿童知识教育的现代意蕴

  王阳明主张儿童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儿童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许多教师仍然认为儿童是不成熟的,是缺乏判断力的,从而忽视了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10]教师不应该代替儿童做选择,而应该学会尊重儿童和理解儿童。当代的教育应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教育,即主体性教育。[11]因此,儿童教育应当充分尊重每一个体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其主体性价值,即顺应儿童的本性。"致良知"从每一个体的主动性、自觉性入手呼唤"良知",求得"本心",主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家解化","学贵自得",旨在反对盲从,主张独立思考。在现代的儿童教育中,每一个体都要主动自觉地去学习,主动反省改正,不断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儿童在求知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求自得,对知识能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同时批判地吸收、借鉴。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个体的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启发其独立思考。教育需要"点化",但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体自身的"自化".

  4.2"尊德性":儿童道德教育的现代意蕴

  王阳明主张"德育为先",而贯彻"德育为先"的措施是"反己"和"责善"."反己"即自我批评,"责善"即相互批评。只有在"反己"的基础上才能"责善".这对于当前的儿童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学校应该始终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而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往往倾向于从宏观层面向儿童灌输道德规范。这种做法会因为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而无法激发其兴趣,甚至会引起儿童的反感情绪。因此,道德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磨练,从根本上触动儿童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以此激发儿童的道德信念。此外,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体现了一种自觉的道德教育精神,即自觉地将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心转化,依照本心行事,除私欲、守天理、明本心,展现良知的本来面目。"致良知"思想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和每一个体内心的"天理"统一起来,把道德他律转化成了道德自律。在现代的儿童教育中,教师是道德教育的启迪者、引导者,教师应努力引导每一个体将各种道德规范内化,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道德规范,从而把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自觉意识与行为,最终促进学生道德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

  在王阳明看来,学习知识与涵养德性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自己首先是一名德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换言之,教育工作者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时,还要向儿童渗透德性方面的内容,努力谋求各科教学与德育之间的有机融合。总之,王阳明的本意最终回归到了"致良知",而"致良知"就是在人的本性中寻找本心。可以说王阳明的儿童教育观无不体现着对儿童主体性的充分关注。可见,要想从根本上唤醒人内心的良知,就必须重视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儿童教育的作用。这就是王阳明"致良知"的儿童教育意蕴与逻辑起点,直至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文献

  [1]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2] [明]王阳明传习录[M]张怀承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133.

  [3] [明]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258.

  [4]孟宪承,孙培青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6.

  [5]蔡仁厚中国哲学史大纲[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9:223.

  [6] [明]任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73.

  [7]马祝恺罗海燕传习录[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8:373.

  [8]王利娜道德主体性视域里的王阳明"良知"学说[D]兰州大学,2009:35.

  [9] [明]王守仁中华国学文库:王阳明集(。上) [M]王晓昕,赵平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6:18.

  [10]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85.

  [11]孙喜亭成有信等人的主体性内涵与人的主体性教育[J]教育研究, 1995(10):34-39.

  文献来源:王宇遥。"致良知":王阳明儿童教育观的逻辑起点[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42(03):111-115.

儿童教育观论文范文第二篇:卢梭儿童教育观的思想内蕴与时代价值

  作者:郝佳婧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摘要:儿童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极具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长效机制。卢梭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探赜卢梭儿童教育价值观的思想内蕴并在对我国儿童教育实践进行现实考察的基础上对卢梭儿童教育观进行价值塑构,有助于打造中国新时代儿童教育的全新版图。

  关键词:卢梭;儿童教育观;爱弥儿;

  作者简介:郝佳婧(199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三题'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17JDSZK104);

  Abstract:The children's education is the strategic task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cause and achieving the great revit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the important, urgent and long-term characteristics, and it is also the persistent mechanism to cultivate qualified socialist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Rousseau's educational concepts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hildren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Rousseau's children education view and constructs Rousseau's view on the basis of China's children education practice in order to create a new concept for China's children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Keyword:Rousseau; children education view; Emile;

儿童教育观.png

  新时代,民众的行为准则判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育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要转变。儿童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极具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长效机制。卢梭是18世纪西方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时代,而卢梭则开始了另一个时代"[1].卢梭的儿童教育观集中体现在他的《爱弥儿--论教育》中,超越他的时代来到了"新时代",对我国的儿童教育事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卢梭儿童教育观的思想内蕴

  (一)培养目标的理想建构:培养天然人

  一是关于培养天然人的历史回溯。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等级制度森严、社会矛盾激化的社会现实为卢梭的儿童教育观打下了历史铺叙。在这种社会序列中,教育完全由天主教会所掌控。卢梭于1762年著成《爱弥儿》,做出了培养自然人的时代呐喊,对当时的封建的教育制度作出鞭挞。卢梭青睐自然人的培养,是一种认识时代并超越时代的有力精神武器。二是关于培养天然人的生成原则。卢梭儿童教育理想设计是培养天然人:"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活的,他是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他的同胞才有关系。"[2]是自然、自由而独立的个体,顺应自然天性,是人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天然的文明人。天然人的培养表达了卢梭儿童教育的理论描述与逻辑的理想性。三是培养天然人的人文意蕴。培养天然人将人文性诉求自然流露。"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不管是谁,只要在这方面受了很好的教育,就不至于欠缺同他相称的品格。"[2]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自然人",才能保持善良的本性,适应社会的目标,最终尽到自己的社会职责。这种人文性理论从科学和实践出发,是培养自然人的原生动力。

  (二)精神实质的纯粹思辨:儿童本位论

  一是儿童本位论的逻辑起点。把儿童看作儿童是自然教育理念中的基本观点,创造回答了儿童教育新范式问题,是卢梭的重要理论成果。"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4]这是教育的优先项,应有他们简单纯真的童年,不应压制住孩子应该有的天真烂漫、纯真可爱的本性。二是儿童本位论的深刻基础。卢梭的儿童教育观从宗教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以自然作为自我定位,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儿童顺应自然本性发展,在符合儿童年龄的承受范围内,追随和顺从儿童天性,遵从孩子的本性,让儿童在最好的最自然的生活中进行学习和成长。三是儿童本位论的理性表征。依照儿童的发展顺序进行教育是卢梭儿童教育观的重要依归,"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 都有它适当的完善的程度 ,都有它特有的成熟时期。"[2]这是对儿童发展期的科学和实证性解释。卢梭一直反对控制了儿童的发展顺序的封建教育,他认为儿童没有理由、更没有能力去承担成人社会的复杂需要,他们应当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三)深层逻辑的价值旨趣:独立发展性

  一是独立发展性的思想精髓。注重儿童的独立发展性是卢梭儿童教育观的主旨和根据,突出儿童独立性发展的特色养成。儿童应该从现实生活的经验中追求真理,尊重儿童的自由发展。因此,他要求在自然生活中解读教育,促进共同的学习活动。从教学的发展中,做的任何事情事实上都是从外界获得印象来确保共同活动的学生在教学中学到有用性知识与技能。二是独立发展性的基本精神。独立发展性是卢梭儿童教育观的深层理论硬核之一,是教育儿童和塑造儿童的重要理念。卢梭的教育观念里知识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孩子的好奇心,是对自然事物的兴趣。卢梭重视感知感觉的发展,主张通过接触自然获得感觉,通过对外界事物的印象来获得、理解和掌握知识。三是独立发展性的理论品格。独立发展性的理论品格赋予了儿童教育吸引力与生命力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使教育理论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满足社会的需要是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则是教育的出发点,正像两点之间构成直线一样,在社会需要和儿童发展之间构成了教育过程。

  (四)方法理路的基本框架:自然后果法

  一是自然后果法的思想底蕴。自然后果法是卢梭自然教育的合理性根基,将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共同驱动。"自然浸染他的全身 , 她凭确实的清醒和显著的特征来表达自己的意思。"[6]自然后果法是指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让孩子通过对大自然的接触和感受之后明白犯错带来的后果,在生活经验中接受教育,自动纠正自己所接收的错误的信息和自己产生的错误的想法和行为。二是自然后果法的人文内涵。自然后果法将儿童教育注入人本动力,有力彰显了人文性内涵。在卢梭看来,体罚儿童只会压抑和破坏儿童的自然个性,而"大自然之所以造儿童,是为了使他们受到爱护和帮助",当面对儿童的错误和过失时,应当让他们通过切身的体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然后果法"意在呼吁爱护儿童,让孩子在成人面前像个真正的儿童一样生活。三是自然后果法的实践意蕴。自然后果法的践履将实践意蕴得以呈现。不要急于给犯错的孩子给予人为的惩罚,"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2].在教育儿童的实践进程中,孩子犯错误不应当采用体罚的方式,而是要让孩子自己领悟,通过生活经验明晰自身不同行为产生的不同性质的结果,对自身的行为负责。

  二、我国儿童教育观的现实梗阻

  (一)价值规则的现实考察:忽视儿童成长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一是"应试本位"忽视儿童主体性。社会转型期催逼着应试本位的思想观念,成绩为重的社会现象日渐凸显,逐步成为素质教育的麻醉剂,遮蔽了素质教育与自然教育的本质性力量。虽然人们意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却仍然由家长的顽固严厉的思想主导,把儿童当下的生活填满书本,但存在身体孱弱、意志薄弱、判断失真、情感冷漠的倾向。二是"傀儡定位"忽视儿童创造性。大多孩子的成长道路都是由家长精心规划,孩子在家长编制的人生剧本里按部就班走到了家长心目中的高度,将儿童作为没有思想的提线木偶,作为家长和教师的傀儡,长此以往必然造成思想道德空泛、创造性模糊倾向的教育问题。傀儡定位抹杀了儿童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削弱了儿童个性化、创造性、创新性的发展,忽视儿童的观察、感知与体验。

  (二)硬性支持的现实考察:缺乏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与承启性

  一是新手教师的准入门槛过低背离专业性。教师是儿童教育的重要智力资源与给养,专业性的教师争取到更坚实的权力话语是儿童教育的不竭能量,鞭策儿童教育事业科学化发展。幼师与小学教师由于涉及的知识较为基础,入职门槛也相对较低,缺乏专业性的培训与教育。人类后代的培养根源在于教育,必然要唤醒全民的教育意识,适度提升新手教师的准入门槛,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二是新老教师的换代衔接断裂违逆承启性。新老教师的承启性是儿童教育的集中力量,引导着教育事业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新老教师阶层的并举融合、彼此交融,是儿童教育的合理诉求。但我国的新老教师的换代衔接缺乏制度保障,新晋的幼儿教师教学经验缺乏,而老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与新媒体教学应用能力,这是新老教师队伍的矛盾所在,两代教师队伍的断裂违逆了承启性。

  (三)目标建构的现实考察:偏离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与科学性

  一是多元教育观念背离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在卢梭的视角上,儿童的教育要达到最有效目标,更换保姆与教师的频率应该降到最低,否则容易偏离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在中国的儿童教育理念仍然受制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教育理念仍然无法与时代接轨。对于儿童教育的目标缺乏一致性,家长、学校、老师、社会缺乏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二是功利性意愿违背培养目标的科学性。教育目标是一种指向性问题,关联到儿童教育的整体逻辑。教育的目的本身是培养人才,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家长更加偏重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目的越来越功利化,逐渐演变成走向成功之路的一种手段。把教育视为工具并且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违背教育的初衷,教育也就不再是原来的纯粹意义的教育,违背了培养目标的科学性。

  (四)基本逻辑的现实考察:违背儿童培养的规律性与方向性

  一是拔苗助长违背儿童教育规律性。儿童教育规律具有客观性、必然性,是思路开展的重要根基。越来越多的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为孩子规划好所谓的成功之路。采取"拔苗助长"式的家庭教育,加重了儿童成长的负担,导致很多教育问题频频出现。家长只是按照内心的愿望和自己成长以来所接触到的教育来教育和告诫孩子,没有尊重儿童教育的规律性与阶段性,反而会适得其反。二是主观随意偏离儿童教育方向性。儿童教育方向性为儿童教育的方向保证重点,直面儿童关切、增进儿童共识、化解儿童困惑。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与中国残留的封建传统文化相互冲击,加大了儿童教育的难度。方向性的偏离会使儿童缺少对生命积极的响应,失去了想要成为自然人的心智,使在他们享受经济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他们的思想也会可能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

  三、卢梭儿童教育观的时代价值

  (一)实现教育的双向转换:突出家长教育的先导性

  第一,优化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家长应当以科学教育理念为认识起点,进行教育观念的范式转换,秉持正确态度教育,突出家长教育的先导性。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在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前提下,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第二,注重家长的榜样示范。"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8]儿童经过家长的长期熏陶和培养会自然性地模仿成人。家长是教育的活化剂,家长的表达和传递思想必然对儿童起到示范作用。父母应当让自身发展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第三,优化儿童家长的双向对话。儿童与家长处在家庭共同体之中,实质是一种辩证张力关系,二者是相互联动的。家长和儿童建立和谐融洽的对话关系是突出家长教育先导性的重要生成路径。家长应该适度与孩子进行沟通,实现儿童与家长的双向有效对话,是突出家长教育理念先导性的重要实践之路。

  (二)遵循教育的科学节奏:提倡教育目标的科学性

  第一,目标应具有实际可操性。教育目标一直是教育界比较、考量与争论的问题,正确的教育目标应该注重实际可操作性,立足现实、植根实际,无论是社会教育目标、学校教育目标还是家庭的教育目标都应该尊重儿童的身心特征与发展规律,更要注重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第二,目标应具有个体差异性。个体差异性的教育目标是卢梭大力提倡的,在现代教育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互相区别,每个个体也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和贯彻要体现个体差异性。第三,目标应具有社会历史性。教育目标会因为时代主题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形态,依据时代背景而不尽相同。真正的教育目标应该针砭时弊,着力彰显新的时代内涵,教育也应该与时偕行,确立更加适应社会的教育目标。

  (三)优化教育的理念诉求:力求培养目的的自然性

  第一,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是培养目的的逻辑起点。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是遵循了教育理念中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进路。家长要尊重儿童的本性,遵循自然教育的规律,我们的家长应该改变教育孩子的心态,转变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想法,保护孩子的自然天性和成长规律,使孩子成为这个社会上独立的个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第二,尊重社会的现实所需是培养目的的诉求意愿。卢梭在教育目标方面秉持社会本位的观点,认为教育应当直面社会的需要,服从社会的现实欲求,兼顾理论与现实。既要注重尊重儿童的需要,又要社会的现实所需。因此,顺应儿童的天性又注重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培养后代的重要理念。第三,尊重儿童的身心特征是培养目的的理性追求。"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2]尊重儿童的心理态势与接受习惯是进行儿童教育的内在依据。卢梭认为孩子在12岁之前应该拥有充足的睡眠,并在这期间应接近和了解大自然。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家长和教师应该了解儿童的内心想法和生理特征,从理性而实际的角度出发,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教育观。

  (四)构建教育的理性格局:彰显儿童地位的主体性

  第一,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是贯穿素质教育的基本脉络,是促进儿童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教育的内容上也涉及体育、艺术、道德、感官等方面的教育训练。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也应该继续注重儿童的全方位发展。全面发展既是儿童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又能适应我国当代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我国儿童教育的重要推动力。第二,直面儿童的现实关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面对儿童的实际,是深入开展教育实践的客观必然。杜绝揠苗助长式的错误教育,以儿童实际情况为根本依据,是值得家长、学校与社会所借鉴与警醒的。第三,优化多方培养理念。多方教育力量应当合作互促、协同努力,有机统一密切配合互动,各方教育主体相向而行。因此,要彰显儿童地位的主体性,教育力量多方共同努力,优化多方培养理念并深刻践行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此]雷蒙特鲁松卢梭传[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7.

  [2][3][5][7][9]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202,112,21,7,187.

  [4][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4.

  [6][法]罗曼罗兰。卢梭的生平和著作[M]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10.

  文献来源:郝佳婧。卢梭儿童教育观的思想内蕴与时代价值[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109-112.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