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教育与思想、政治发展具有同源性,意大利民主政治的环境氛围培育出了享誉世界的瑞吉欧课程模式。我们从学前音乐活动的视角,分析瑞吉欧模式中可借鉴的重要因素,结合我国学前音乐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构建更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音乐活动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1 瑞吉欧课程模式分析
( 1) 活动方向和内容确立。瑞吉欧课程的每一次活动都是一项师生共同完成的大型探究工程,过程由浅入深,十分符合学习规律。这种大型工程的策划者除了教师之外,还包括家长委员会的部分家长,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师因为个人因素而造成的教育内容价值不高、偏离幼儿生活的问题。教师从幼儿每日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上,根据该年龄段内幼儿应该掌握的能力,选取教学方向,制定活动的主要目标。( 2) 生成课程。幼儿原本就是一个具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主体,是一个具有主动成长的需要和积极生命意志的主体。
因而将幼儿置于开放的环境中,会更利于幼儿的发展。幼儿在瑞吉欧学校中主要工作便是探索和创造,这无疑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将来大量知识技能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瑞吉欧课程中教师和家长指引教学方向,由幼儿主导不断深入探索完善,课程逐渐生成。活动中教师教的成分看起来很少,其实这就如滕守尧所说: “学习得越多,教育的痕迹越淡。”( 3) 系统内元素互动。瑞吉欧课程如同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教师、幼儿、教学信息和环境等因素时刻渗透着人类发展生态学强调的“将儿童的发展置于各种生态关系之中”的价值取向。瑞吉欧工作者用谨慎的态度对待儿童,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决定着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师角色在观察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之间变化,适时介入活动,确保活动的实施进度、主要目标及幼儿的全面发展。因而活动中的教学信息基本上是不确定、开放性的,它随着幼儿的探索而各具特色、变化无穷。该课程认为,5 人以内的小组教学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讨论。两个孩子的群体便于他们理解交流的节奏和彼此的调整适应,意识到彼此交往风格的变化和对话主题变化; 三四个孩子的不平衡关系便产生了许多联合结盟和分离冲突的可能性。组员数限制在5 个以内有利于社会的和认知的建构发展。教学环境因素也尤为重要,因为幼儿是在环境中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的。瑞吉欧课程很多都是在户外教学,自然界的花草鸟兽会很自然地唤起幼儿的天性,毕竟人本来就是生活在自然中的。这也使瑞吉欧课程更加生活化,使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学习生活、感悟生活。若一项目之主题迥异于、完全外在于儿童的直接经验,那么他们就会在大多数问题、观念、信息、思考和计划上信赖教师,丧失学习的主动权。( 4) 视觉表征与象征循环。瑞吉欧课程的艺术教育闻名于世,重要原因是艺术学习注重视觉表征方法。学前幼儿尚处于前运思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不善于读写,非常适合借用图画、手工、肢体动作等方式表现感性认识。正如马拉古奇所说: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该模式下艺术课程已融为一体,而非分科教学。象征循环比视觉表征更为常用,幼儿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心智的再操作、反思和多次表征。他们会利用积累的知识经验进行新的发明创造,表征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循环上升的重复符合发展的一般规律。( 5) 教学记录。瑞吉欧的教师善于利用笔记本、录音机、摄像机等不同的工具,对过程中的材料收集、幼儿创造灵感和作品等进行细致、持续的记录。教师记录的过程也是进行反思的过程,思考什么样的中间产物是对幼儿有利的。
2 瑞吉欧课程模式的借鉴以及运用建议
瑞吉欧艺术教育的成功表明,艺术是幼儿很好地表达主观感受的方式。而艺术教育中音乐又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音乐活动要从瑞吉欧课程模式中学习什么? 这主要还得从我国学前音乐活动的不足之处出发。( 1) 活动内容由幼儿生活中选取。
我国当前学前音乐活动还是以教师教唱、幼儿学唱为主,而歌曲或童谣的内容大多来自教材和经验。此时教师只能努力与代表国家课程设计的专家在对课程的理解上达成一致,包括在课程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等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的问题上,都尽可能地接近专家所描述的具体标准。
音乐本来就是抽象的感性的,如果不把音乐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结合,幼儿很难理解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强弱、感情等。教师可在幼儿感兴趣的范围里选取相应的古典音乐、经典儿歌、童谣等,由生活实际引发对作品的理解,并带领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2) 活动过程和结果开放性。很多教师都希望把学生塑造成完美“产品”,却常常忽略学生的遗传和家庭因素。我们的学前音乐活动也是如此,不是唱得像、跳得像就是最好的,能体会、探索和表现音乐内涵,甚至在音乐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应该是更高的层次。
教师应怀有开放的心态接受幼儿不同的表现方式,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使得每个幼儿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比如随着音乐即兴舞蹈,幼儿的动作肯定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有些学过舞蹈的儿童,做出的动作可能从教师的观点来看很符合标准,但是也不能否定其他幼儿的创造性。( 3) 加强互动。我们的师幼交流很多成分是无意义的,因为教师很少因为幼儿的意见而改变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具有引导性。缺乏与幼儿的有效沟通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利于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我们的音乐活动中,幼儿互动相对较少,因为模仿为主的教学不需要幼儿的互动讨论等形式。教师应该多给幼儿创造小组互动的机会,让幼儿在讨论、交流中,自主地扩大音乐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美,甚至发展协作会话、领导能力。在进行完小组的展示之后,教师可以将各组幼儿的成果组合成完整作品,用集体的行为来表现音乐。( 4) 整合艺术类课程。幼儿表现艺术的方式较为抽象,往往与美术、语言等多领域结合,我们的音乐活动因为模式的关系,很少出现与其他领域交叉的现象,忽视了艺术作为整体对幼儿发挥的巨大作用。瑞吉欧课程模式类似于渗透式教学、综合课程,而前者的教学过程则更为灵动一些。艺术类课程的整合应该是在以上的几点建议基础上实施的,否则只会使活动的内容冗杂,影响幼儿的有效掌握。( 5) 做好教学记录。我们的音乐活动教师记录得很少,一方面传统的音乐活动是教唱,所以幼儿只需会唱就相当于记录下来了。另一方面,幼儿稚嫩的表现记录的价值不大。音乐活动如何进行记录,这与音乐活动与其他领域的交叉也有很大关系,如幼儿的即兴舞蹈,刚开始想出的动作肯定稚嫩而缺乏美感,而教师稍加指点后,集体进行编排也可以成为速成的集体舞,完全可以拍摄下来,作为教师教学反思的材料、家长了解幼儿的媒介,甚至幼儿进行再创作的基础。当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结合时,记录的方式就更为多样化,如拍照、取样保存等,也要结合活动中生成的作品属性,将作品运用到日常生活或活动室的环境布置中去。
参考文献:
[1]王晓梅,瑞吉欧。 埃米利亚学前教育方案的生态学启示[J].教育探索,2012( 2) .
[2]许卓娅。 园本课程建设与反思型教师自我成长研究[J]. 实践探索,2002( 8) .
幼儿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 而由于每个家长的教育背景存在差异, 不能接触到有效的家庭教育知识课程以解决这些困惑。...
引言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衔接,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高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1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1.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
幼儿园注重课程实施中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努力开发和构建适宜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学习课程、游戏课程、生活课程。...
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方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几年来,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指导下,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在双向互动中,唤醒...
一、园本活动课程的由来2009年,北京市第六幼儿园(以下简称六幼)在思考园所发展时决定要进行园本活动课程建设,主要目的是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的思维方式,促进教师不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注重研究幼儿学的过程中,使教师不断发现幼儿的学,从而反教思。...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积极的挖掘绘本课程游戏化的独特性,结合幼儿园小班孩子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设计绘本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并且要合理的促进课程实施以及发展,进而保障幼儿在合理的教学体系下稳步发展。...
阳刚助学是通过男性助教与幼儿的互动,以男性特有的坚韧果断的性格和简约粗犷的处世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形成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品质而开发的助学活动。在阳刚助学课程的开发研究过程中,爸爸们纷纷走进了幼儿园,走到了孩子的中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而传统的一般课程提供的大多是相似的、普适的教育内容,很难完全满足一所幼儿园的幼儿发展水平、经验和教师专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模式越来越受到许多钢琴教师的关注。为了避免老师在集体钢琴教学课上只注重笼统地讲授钢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技巧,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钢琴课集体教学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结合的问题的出...
研究基于42篇农村幼儿早期阅读文献的质性分析,发现已有研究中关于农村幼儿早期阅读支持策略的研究最为丰富,其次是现状研究和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