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教师与幼儿沟通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20 共2219字
论文摘要

  沟通是一种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是在双向交流中相互协调的默契。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首先需要的是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且《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因此,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管理和教育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生理健康,还要掌握与幼儿沟通交流的方法,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成为有热心、有爱心,以及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孩子。

  一、沟通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所谓沟通是指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的过程,师生间的沟通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渠道,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成人有时忽视了与幼儿的沟通,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的满足,以致因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造成代沟,教师与幼儿缺乏沟通,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因此,成人与幼儿之间需要沟通,并在沟通中互相得到宽容、理解、支持和尊重。师生间的沟通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加深师生间的了解,而且在沟通中,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被接纳感,感到自己为教师关心、喜爱,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幼儿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向教师传递他的情绪、情感,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因此教师与幼儿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要掌握与幼儿沟通的方法

  (一)满足幼儿的需要是师生间沟通的前提

  人的需要种类很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需要的指向将其分为七种,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幼儿是社会的人,他们具有一种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要求自主,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教师对幼儿被赞扬和被认可需要的适度满足,可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师生的沟通中,幼儿感到教师对自己是欣赏的态度,就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的,就会乐于与教师进行情感与认识上的交流。

  (二)用爱心感化幼儿

  教师与幼儿沟通的内容方面,讲道理应该只占5%,而爱心要占95%。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种伟大的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幼儿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教师给幼儿以真挚的爱,给他们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幼儿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情感,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教师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幼儿,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这样才会产生动情效应,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选用适当的语言

  1.说话语调和速度要适当

  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说话的语调对于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幼儿而言,教师的语言抑扬顿挫会使交流效果更好,更能激起他们交流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教师与幼儿沟通时的语速要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容易导致幼儿听不太清楚,太慢就会使幼儿等得太急,使他们原有的积极性降低,而且教师与幼儿交流时的音量也要适当,要使每个孩子都能听清楚。

  2.语气要和善

  教师与幼儿沟通时,语气是否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善的语气,听起来会感觉到一丝丝温暖的情意,幼儿也更容易接受。此外,为了更好地达到沟通效果,教师可以适当制造悬念,让幼儿的注意力更为集中。

  (四)多给调皮儿童一份关爱和一些鼓励

  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比如,有些儿童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们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儿童,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关心和爱心。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都会使幼儿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三、与幼儿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激发孩子说活的兴趣

  教师师应注意培养孩子说话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更要想办法激发他说话,可找一些孩子喜爱的玩具,同孩子一道玩,边玩边与孩子交谈。

  交谈时,教师应多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找几幅图片给孩子看,之后让他们根据图片来讲故事,引发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并对孩子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这样他们就会越来越愿意与老师交流。

  (二)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话

  孩子想说的多是自己的要求或感受,尤其是他们感到好玩的或害怕的事,但教师和父母往往忽视这类问题,不注意听完孩子所说的话,经常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幼儿,会挫伤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幼儿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不要轻易地打断他们。

  综上所述,如果幼儿和教师的沟通无障碍,他们就会觉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而且教室里会充满笑声,每一个孩子都有归属感,上起课来如沐春风,而教室必然春意盎然,师生之间和谐融洽。

  参考文献:

  [1]陈欣凡. 浅谈与小班幼儿的沟通策略[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9(1).
  [2]田霞.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2005(6).
  [3]潘丽芬.走进孩子的心灵[D].广西师范大学,200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