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养成教育论文 >

中学生良好习惯内化为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09 共2816字
摘要

  良好行为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映倾向,能够反映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之间心理机制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一观点。

  一、良好习惯强化正向感受的形成

  近年来,心理学正在进行着一场“积极”的革命,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将关注点由传统的消极心理转向积极心理,他们将幸福、快乐、友善、乐观等心理表现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人们获得并发展积极心理的机制。这种心理学被称为积极心理学,或正向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正向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是,正向的心理感觉与美德有密切的关系,当人们呈现自己的美德时,如诚实、希望、乐观、进取、友善、宽容等美好感觉会随之产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现代公民社会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诉求而提出的积极价值,它与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人类积极心态有着相关性。从心理表现生成机制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追求积极生活状态的内在需求,它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正向社会激励力量。中学是人类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中学生对积极心理有着天然的向往、对正向社会激励力量有着强烈的依归。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积极心态和积极生活状态的外在表现,反映出对积极价值的内在需求,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由传统的“教化式”转变为“发展式”,即德育未必是教师向学生输送价值的过程,可以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是帮助学生获得并发展符合其内在需求的正向心理。

  二、正向感受促进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在现代社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中学生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一)正向感受有助于中学生改善行为习惯

  获得同伴的尊重与肯定是人类构建亲密人际情感的内在动力之一,这种内在心理需求使青少年对友谊十分珍视。中学生心里渴求与同伴建立良好而亲密的人际关系,这客观上促使了他们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针对中学生这一心理需求,我们通过心理问卷调查统计了中学生最欢迎和最拒斥的行为,统计了两个班的样本,并用5分制来表示学生欢迎或拒斥某一种行为的程度。

  结果发现,中学生更希望得到正向心理反馈,更乐于发展诚信、友善、平等的积极心理。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价值要求是一致的。友善的言行,乐于助人的行为,与人分享快乐,赞美别人,等等,当中学生实施这些的时候,更容易获得快乐与幸福,也更容易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同时,亲密同伴关系的需求客观上促使中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正向感受需求与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班级是学生参与团体生活的主要形式,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养成的社群观念、集体观念、公共空间观念、公民观念都对学生以后参加社会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当代中学生的班级生活方式已经客观上发展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中学生内心倾向于何种集体生活方式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套心理评估调查,统计了中学生对班级生活的态度(详见表1)。

  由统计可见,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的班级氛围,公正的班级奖惩制度,自由宽松的班级生活,这都是中学生理想的公共生活模式。也就是说,中学生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民主的价值观具有内在追求的倾向。这也是正向心理需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的重要表现。相对来说,处在宽松、民主、平等的公共空间里,人们更容易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例如,经过班级讨论的主题班会与未经讨论而由班主任直接决定的主题班会,学生更加喜欢后者,这种心理特征使学生的价值观直接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不公正的奖惩则更容易引发学生对教师的非议,这说明中学生从心理需求上就趋向于社会主义的公正核心价值观;同样,经过学生协商制定的班级条例与教师一手操办的班级条例相比,前者对学生更有约束力,学生更愿意接受出自自己讨论的规则,这又体现了中学生法治思想的萌芽。

  因此,中学生关于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成长,同样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班级生活习惯完成,通过班级文化的熏陶实现,而不必诉诸“教化”式的道德传授。

  三、良好习惯内化为核心价值观的三点策略

  基于以上调查和心理机制分析,我们认为,为此,在中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弘扬养成教育的优秀传统。在人类文明史的演进过程中,被普遍认可的良好行为习惯大都是人类的正向心理感觉与美德,是人类生存和和谐共处的道德准则,代表各个历史阶段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要求,具有积极而正向的力量。翻开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我们也不难看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精髓。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始终是教育的第一要务,深得历代教育家的重视。孔子以 “礼”“乐”教育弟子,要求弟子衣冠整齐,站立有样,为人处世,彬彬有礼;孟子教育弟子们在交往中要相互敬重;荀子提出“以礼治国”,将礼义教育当作治理国家的法宝。他们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道德教育中以养成教育弘扬人类的正向心态、传承道德品质的优良传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要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重视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是培育健康向上的班级生活。中学生的正向心理体验的主要来源是班级生活、同伴交往。由于对亲密的人际关系、宽松的班级氛围等存在内在的向往,中学生认可尊重、平等、友善等价值,并有发展这些价值的意愿。当中学生在班级生活、同伴交往中实施这些积极心理行动的时候,他们更容易体会到快乐与幸福。培养健康向上的班级生活,养成良好的班级生活习惯,中学生就容易对自己班级生活中的说话方式、行为方式有所甄别,并自觉发展良好习惯,客观上就促进了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因而,在中学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高度重视班级生活、同伴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培养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发展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形成民主平等、彼此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集体生活氛围。

  三是构建养成教育的现代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现代公民社会生活需要而提出的,这些价值观可以使人际交往更加规范化,制度更加合理化,符合人们改善社会关系以增加正向心理状态形成的内在需求。中学生的行为习惯表明,中学生的自我成长过程中对积极心理有着天然的诉求,这种诉求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学生人格成长获得了心理学意义上的相关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化模式,构建养成教育的现代模式:尊重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符合青少年个性特点要求的养成教育目标;形成合理和现实的梯度,从易到难、由低入高,增加中学生积极正向的心理体验,巩固良好行为习惯;使用启发思考、情境体验、自我反思、主动成长的方法,将养成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再随着日常生活实践的进行,使良好行为习惯传递的价值取向成为生活化、日常化的实践价值与理念。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价值观论文
返回:养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