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心理学论文 >

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综述(2)

来源:未知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31 共8514字
  电生理的研究则表明,完成专长领域的任务时,射击专家的额叶与颞叶脑电活动比射击新手更少; 这一差异在左半球表现得更加明显。电生理的研究还表明,完成运动任务时,与新手相比,优秀运动员中央运动计划区与左半球各脑区之间的沟通较少,关联较小。这提示,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操作或运动过程是一种能够有效排除其他功能区干扰的过程。这种中枢神经系统网络关联性的降低可能意味着对边缘系统( 杏仁核) 情绪性反应的控制或屏蔽,意味着运动控制中枢得以在更为安静的状态下专心地、稳定地工作。这一猜测得到了焦虑对EEG关联性影响的研究的支持[3].
  
  此类专家-新手研究范式的研究结果提示,完成特定任务时,专家动员的能量更少,存留的余量更多; 相关系统的参与高度集中,无关系统的参与相对较少; 但知觉速度和决策速度更快更准,运动操作更有效,表现出机能优化和机能简化的典型专家特征。
  
  4情绪与运动的最佳状态
  
  运动心理学将大赛高压下发挥失常失准的现象称作Choking,是运动心理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鉴于先前研究多从个体角度寻求Choking发生的前因,Wolf等参照集体努力模型,从个人与集体关系角度对Choking发生的前因进行了探讨。研究参与者为213名运动员,他们在一场比赛前71 min填写了用于调查工具性信念与情境重要性知觉的两份问卷。调查结果与集体努力模型的预期相一致,即集体信念可以正向预测工具性信念; 工具性信念可以正向预测情境重要性知觉。这一结果可用来解释为什么当个体将集体任务知觉为与个体相关时其更容易发生Choking,抑或那些将自己或个人表现视为集体成功不可或缺或与集体存在强烈认同的个体更容易出现Choking[14].
  
  运动心理学十分重视从自我控制的角度解释choking现象。自动执行假说[3]认为,意识控制会破坏成熟技术的自动化执行过程。高水平运动员大赛中的过度意识控制,会引起关注过度和努力过度,进而使自动化动作执行过程受阻,最终导致发挥失准。王进[15]的系列研究清楚地说明了其中的机制,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运动员在压力下做出的刻意关注和过度努力,常会产生过犹不及的后果。
  
  而流畅状态理论[3]则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立足于诠释运动员大赛中最佳竞技状态的原因。流畅状态(flow) 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完全投入的、自我享受的特殊状态。人们在各类活动中,如旅游、艺术创作、工作、运动活动等等,都可能产生这种愉快体验或高峰体验。流畅状态包括以下9个特征:
  
  (1) 要求在挑战与技能之间取得平衡;
  
  (2) 行为与意识的融合( 自主感与自发感) ;
  
  (3) 明确的目标;
  
  (4) 清晰的反馈;
  
  (5) 对所用技能的完全关注;
  
  (6) 不需努力处于控制中的控制感( 控制的矛盾) ;
  
  (7) 自我意识消失( 与活动成为一体) ;
  
  (8) 时间意识消失;
  
  (9) 自含目的体验( 即专注在活动本身而不考虑活动的社会意义的体验,是以上8个方面的最终结果)。
  
  显而易见,流畅是一种最佳体验或高峰体验。在人们从事的所有活动中,体育运动活动最容易产生流畅体验。研究表明,流畅与最佳运动表现密切相关。例如,胡咏梅等[16]对棒、垒球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当年棒球联赛中成绩最差的两个队在流畅状态主要特征指标上得分最低; 相比而言,成绩排名在前3位的天津、北京和广东队的得分均较高。这提示,运动员流畅状态的主要特征与比赛成绩高度相关。此外,参与研究的9支棒球队运动员流畅状态的得分与其在九运会预赛中取得的比赛成绩高度相关。流畅状态研究对教练员、运动员最重要的应用提示是: 比赛中必须降低自我意识,关注操作过程,自然而然发挥。
  
  5心理疲劳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以目标简单而明确、竞争直接且激烈为特点,运动员训练过程的单调和艰苦,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疲劳及恢复问题由此而生。张力为[3]将疲劳做2( 心理、生理)* 2( 短期、长期) 的区分,即短期心理疲劳、短期生理疲劳、长期心理疲劳、长期生理疲劳。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长期心理疲劳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1) 训练兴趣、动机下降,情绪低沉甚至感到抑郁,(2) 过早退役。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如训练计划、运动队管理方式、社会支持、退役困扰等是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
  
  西方学界对工业、医护、教育等行业的心理疲劳早有研究,称作心理耗竭(burnout)、职业倦怠或工作倦怠(job burnout) ,用于描述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环境下所造成的心理资源耗竭现象。Mas -lash和Jackson将心理耗竭分解为3个维度: 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丧失个人成 就感。在 此基础上,Raedeke和Smith将运动性心理疲劳分解为相似但有所不同的3个维度: 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和对运动的消极评价。张力为等人[17]认为,运动性心理疲劳是运动员在应对压力时,心理资源及生理资源被不断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时所出现的心理机能无法维持原有心理活动水平即心理机能下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情绪维度、认知维度、动力维度、行为维度和生理维度的改变上。运动性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一样,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机能重建功能,如果应对得当,可使运动员更好地应对训练比赛中的各种压力。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发展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调节和控制,最终可能导致心理耗竭。
  
  林岭[18]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心理疲劳最明显的症状为厌倦训练,运动员有时、经常或总是出现此症状的百分比为84%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成因可以 概 括 为 内 源 性 因 素 和 外 源 性 因 素 两 大 方面[19,20].林岭的调查研究还发现[18],外源性的训练因素和管理因素是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最重要原因。张力为、赵茜[20]对208名执教时间自5年到35年不等的教练员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构成教练员心理疲劳的三因素中,情绪体力耗竭得分高于成就感降低得分,成就感降低得分高于对运动的消极评价得分。这提示,教练员的心理疲劳更多地表现在情绪和体力耗竭的主观感受上。相对而言,教练员对运动的消极评价不甚明显。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常用测量方法是自陈报告,如《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脑波超慢涨落技术也被用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诊断,研究者也尝试用ERP检测和评价心理疲劳。林岭的研究发现,中枢疲劳指数ET达25以上的4名运动员,其ERP的P300波幅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而且在3个测量部位都有程度不同的下降。孙锦绣、张力为[21]的研究发现,完成情绪刺激分类任务( 而不是认知刺激分类任务) 过程中判断消极和中性图片时,运动员心理疲劳组和运动员对照组的LPC(400-600ms) 平均幅值在不同脑区具有可靠差异。这提示,运动性心理疲劳更多地是情绪指向反应而不是认知指向反应。
  
  关于心理疲劳的恢复,Jouper等对1名高水平射击运动员进行了个案干预,研究中采用气功练习及正念练习作为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该运动员共进行了为期20周的正念训练及两种气功训练,期间每周对运动员进行锻炼行为、应激水平、力量以及注意集中能力的测试,1 a后进行心理疲劳问卷测试。6周训练后该运动员在精力、力量及注意集中能力上均恢复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心理疲劳问卷的测试结果显示,情绪/体力耗竭感以及成就感方面均已得到恢复,但低自我评价未完全恢复[14].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