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高发[1].学者指出,医患互动沟通的缺失或不良是当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根本原因之一[1-2].共情是信息双向沟通的最佳纽带,是建立有效医患关系的核心,被认为是建构新型医患关系的一种有效路径[3-5].然而,医护人员对于什么是共情、为什么要共情以及如何去共情普遍缺乏理解和研究。本文将就这些问题逐一展开讨论,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更好地展现人文关怀提供依据,进而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1 共情概念的学术史梳理
1909年,Titchener首次提出“Empathy”一词,该词来源于德语“Einfuhlung”,其本意是指美学中的“主体情绪投射于所观察 的 事物中 去”.Titchener[6]认为共情是指人不但能够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随着研究的深入,共情的概念经历了认知共情、情感共情到多维共情的演变,现将共情概念的研究梳理如下:
1.1认知共情
在共情研究的早期阶段,研究者们主要从认知的角度理解共情。Kohler是最先从认知角度探讨共情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认知共情强调的是个体对他人内心状态的认知觉察,而不强调共情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7].
1.2情感共情
20世纪70年代开始,部分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共情的情感成分,认为共情是对他人状态的情感反应,并将个体在共情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视为共情的关键因素,认为只有真正体验他人内心感受,才能产生真正的共情。Hoffman[8]把情感共情清晰地定义为:知觉到他人情绪体验后产生的一种设身处地的情绪反应,或是从他人的立场出发对他人内心状态的认知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1.3多维共情
1.3.1二维度共情:坚持二维度共情概念的学者们认为共情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方面,且在产生共情的过程中,二者互为基础和条件。一方面对他人情感共情的反应建立在对他人情感状态认知理解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设身处地的情感共鸣为深入理解他人情绪提供了条件[9].比较有影响力的共情二维度概念是Da-vis[10]提出的,他认为共情是与个体对他人状态反应有关的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个人和情境两方面的前提因素、发生在观察者身上的过程以及基于这些过程的情感性反应和非情感性反应。
1.3.2三 维 度 共 情:由 于 共 情 现 象 本 身 的 复 杂 性,Gladstein等[11]认为共情包括3个方面,分别是情感共情、认知共情和行为共情,即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同身受、认知理解以及一种言语或非言语的共情体验沟通形式。
1.3.3四 维 度 共 情:最 新 的 共 情 四 维 度 概 念 是 由Morse等[12]提出的,他认为共情包括情感、认知、道德和行为4个维度。情感共情是指想象和分享他人精神状态或感受的能力;认知共情是指有识别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情感的能力;道德共情是指有表达共情的内在动机;行为共情是指基于他人的观点和情感进行语言或非语言沟通的能力。
原始的共情概念只是简单地强调对他人情绪状态的认知理解或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而四维度概念则较全面地解释了共情过程。对医护人员而言,共情是以道德为表达共情的内在动机,识别、理解患者的观点和情感,对患者的情感感同身受,并能基于患者的观点和情感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一种能力[13].共情的关键在于“共”,基于双向共情理念,笔者强调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共情,同时还要引导患者及家属对自己共情,这个共情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