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营养学论文 >

营养干预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减肥的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19-11-13 共4321字

  营养减肥论文(推荐6篇)之第四篇

  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减肥效果。方法 64例单纯性肥胖患者, 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采取低能量饮食营养干预1个月, 比较干预前后体质量、体质指数、肥胖度、体脂肪、体脂肪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和上臂围等变化来评价减肥效果。结果 64例患者体质量由 (78.74±15.87) kg降为 (72.09±15.99) kg;体质指数由 (29.15±3.51) kg/m2降为 (26.61±3.39) kg/m2;体脂肪由 (26.87±6.18) kg降为 (21.67±5.28) kg;体脂肪百分比由 (34.49±5.84) %降为 (30.43±5.49) %;腰臀比由 (0.93±0.04) 降为 (0.88±0.04) ;内脏脂肪面积由 (102.62±37.84) cm2降为 (69.84±27.37) cm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00 1) 。结论 单纯性肥胖患者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采用营养干预能取得良好的减肥效果, 并且易于长期坚持。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营养干预,内脏脂肪面积,体成分

营养减肥论文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 超过机体能量消耗, 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 并过度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单纯性肥胖占肥胖患者总数的95%以上。肥胖症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病因[1], 2002年第4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 我国全国有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 其中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率22.8%, 肥胖率7.1%, 已成为突出社会问题[2]。为探讨营养干预方式和营养师指导在肥胖者减肥过程中的作用, 本课题组以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者为干预对象, 进行了此次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5月在诺特营养中心福州分中心营养干预室咨询就诊并经营养师劝导同意进行干预的单纯性肥胖患者64例, 其中男性16例, 女性48例, 年龄最小19岁, 最大57岁, 平均 (30.27±10.0)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3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公布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3]:BMI≥24kg/m2, 无内分泌疾病或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的特殊病因, 既往史中未使用任何减肥药物, 并排除严重肝肾疾病、孕妇、尿毒症患者。患者经体检发现, 有12名轻中度脂肪肝, 15名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 (7.0 mmol/L以下) , 8名血压水平在临界值 (140/90mm Hg) 。

  1.2 方法

  1.2.1 体成分检测方法

  采用InBody 720人体成分测定仪 (韩国) , 进行体成分测定,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各进行一次测定。

  1.2.2 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营养干预, 一日三餐安排如下:早餐:淡豆浆100~200 ml, 鸡蛋1~2个, 膳食纤维冲剂5g。午餐:饭前营养棒1根 (净含量56g, 含能量200kcal, 蛋白质11.2g, 脂肪5.6g, 碳水化合物26.2g) , 蔬菜≤150g, 荤菜≤150g。晚餐:饭前营养棒1根, 蔬菜≤150g, 荤菜≤150g, 膳食纤维冲剂5g。早晚各服用补充剂1包 (含复合B族维生素、钙镁片和维生素C片) , 每天饮水1 800ml以上 (白开水) 。全日总能量控制在1 000~1 200kcal内。若有饥饿感可适当增加少盐和少油的蔬菜摄入。每天晨起固定时间测体质量, 第3天开始晨起测尿酮, 并每天登记体质量 (自备体重称) 和尿酮变化, 记录每天饮食和感受, 干预期间营养师每天通过短信或电话以及网络途径对干预者进行饮食指导, 随时监测体质量和饮食变化。干预时间为1个月, 干预后复测体成分。

  1.2.3 检测指标

  包括体质量 (BW) 、体质指数 (BMI) 、肥胖度 (OD) 、体脂肪 (BFM) 、体脂百分比 (PBF) 、腰臀脂肪比 (WHR) 、内脏脂肪面积 (VFA) 、上臂围 (AC) 、上臂无脂肪围 (AMC) 、身体水分含量、蛋白质、无机盐、肌肉重量、骨骼肌重量、骨矿物质重量、身体细胞量等指标;12例脂肪肝患者干预后加测B超, 15例糖耐量异常者加测血糖, 8例临界高血压者加测血压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数值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64例患者在营养干预过程中均无明显的疲乏、头晕、精神萎靡及低血糖反应等不良反应, 仅部分患者干预早期出现便秘或腹泻现象, 后通过增减膳食纤维的量得到控制, 症状消失。

  2.2 脂肪肝、糖耐量及血压情况分析

  干预1个月后, 12例伴轻中度脂肪肝患者脂肪肝均明显好转, 其中10例患者脂肪肝消失, 2例由中度脂肪肝转为轻度脂肪肝 (B超) 。15例糖耐量异常者空腹血糖除1例尚异常外, 其余均降为正常 (低于6.1mmol/L) 。8例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均降至正常。经χ2检验表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8.02、14.00和8.53, P值均<0.01) 。

  2.3体脂肪相关指标结果分析

  与干预前相比, 干预1个月后, 患者的BW、BMI、OD、BFM、PBF、WHR、VFA及AC均明显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00 1) 。其中, BFM和VFA下降尤为明显, 分别下降了19%和32%[ (干预前-干预后) /干预前×100%], 而反映皮下脂肪的AC仅下降了6%, 说明此营养干预方法对于腹型肥胖效果比较明显。

  2.4 其他体成分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干预后患者的身体水分含量、蛋白质、无机盐、肌肉重量、骨骼肌重量、骨矿物质含量、上臂无脂肪周长和身体细胞重量虽有所下降, 但与干预前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见表2。

  3 讨论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 超过机体能量消耗, 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 并过度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肥胖者的身体脂肪细胞增多, 或细胞体积增大, 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导致体内脂肪成分显著升高, 与其他体成分失去正常比例, 体质量则明显高出正常范围。肥胖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均有密切相关, 对人类健康有明显危害。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 高能量、高脂肪、高糖食物大量增加, 加之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量减少等原因, 我国肥胖检出率大幅增加, 肥胖的防治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对早期预防慢性病也有重要意义[4]。

  目前肥胖症的判断中, 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及肥胖度法均能较好的反映肥胖情况, 尤其是体质指数法可以排除身高对体质量的影响, 但这些方法均不能很好的反映体内脂肪的含量和分布。故近年来其他的检测方法如密度测量法、双能量吸收测量法、生物电阻抗测量法、中子激活法及影像技术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 (CT) 、磁共振显像 (MRI) 均可以较精确的测出体脂量[5]。研究表明[6,7], 生物电阻抗法具有无创伤性, 价格低廉, 测量准确性较高等优点, 能较客观的测出体内的脂肪含量和分布, 近年来已得到较多选用。Inbody720人体成分测定仪正是应用生物电阻抗的原理, 能较准确的测出人体四大组成部分 (水分、蛋白质、无机盐、体脂肪) 含量, 其结果准确可靠。

  绝大多数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病因主要是摄食量过多、“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等引起, 研究表明, 不管是三大营养素中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哪一种摄入过多, 只要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 最终均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大小网膜、皮下组织等是脂肪主要储存场所, 其中大小网膜储存的脂肪 (腹型肥胖) 对健康的危害最大。其释放的内分泌激素如脂联素、抵抗素等将造成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 结果造成血液高血糖、而血中多余的血糖进一步被肝脏细胞转化为脂肪,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肥胖的发生,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将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8]。本研究对象干预前有12例已伴有脂肪肝, 15例已伴有高血糖, 8例已伴有高血压提示了上述代谢紊乱的存在。据此, 控制能量的摄入, 适量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主要措施。本研究采用的营养干预方法中能量控制在1 000~1 200kcal左右, 而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接近30%∶25%∶45%, 减肥效果明显。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正常成年人三大营养素比例10%~12%∶20%~30%∶55%~65%相比较, 本干预方法中蛋白质的比例适当增加, 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适当下降, 而脂肪比例适中, 其主要依据为低能量情况下, 提高蛋白质的比例有利于蛋白质绝对数量的保证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 成人轻体力男75g/d, 女65g/d) , 而碳水化合物比例下调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而适量脂肪对于饱腹感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此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对体脂肪的动员分解是成功的, 尤其是对于腹型肥胖者大小网膜脂肪的分解效果尤为明显。减肥者摄取低能量膳食时, 常常由于饥饿感而不易坚持[9]。本研究在低能量膳食的基础上, 增加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每天35g左右) , 而膳食纤维具有增加饱腹感、降脂、降糖、防便秘等生理功效[10,11], 从而克服了饥饿感的发生和增强了减肥效果。

  如何在减肥者的减肥过程中主要减掉脂肪成分, 而对于肌肉、身体水分、蛋白质、骨矿物质、无机盐不产生明显影响是减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2], 本营养干预过程中, 采用提高蛋白质比例保证蛋白质的正常摄入量有利于蛋白质和肌肉重量的维持, 充分补充水分 (每天饮水>1800ml) 有利于身体水分的维持, 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钙、镁等) 则对于骨矿质和无机盐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结果显示体脂肪相关指标明显下降而上述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说明该干预方法减掉的主要是脂肪成分, 而对其他身体成分影响较小, 值得推广应用。

  目前常用的减肥方法有药物减肥、手术、运动、饮食控制等[13], 其中药物减肥有一定的副作用, 而且易反弹。单纯运动减肥运动强度大, 不易坚持。手术减肥则有一定的创伤性, 而饮食控制是根本的控制措施。另外减肥成功后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和不良饮食行为的矫正则对于减肥反弹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营养干预与传统的临床模式不同, 传统的模式中医生由于限于业务繁忙, 门诊量大等原因, 主要负责开处方, 而执行则依赖于患者的依从性和自觉性, 医生与患者很少直接联系[14]。而本研究则利用专业营养师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及网络等方式每天均与患者直接联系, 及时了解其感受和饮食动向, 及时矫正不良的饮食行为, 与患者建立如同教练与运动员的互动关系。这样经过近一个月的指导患者减肥效果明显, 而且随访后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减肥后能保持营养干预期间的饮食习惯, 从而减少了反弹的发生, 说明专业营养师在单纯性肥胖患者减肥过程和减肥成功后体质量的维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培训了不少专业营养师, 充分利用这些营养师资源, 在医院等相关单位设立营养干预室对于控制肥胖及其他慢性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Nejat EJ, Polotsky AJ, Pal L.Predictors of chronic disease at midlife and beyond-the health risks of obesity[J].Matu-ritas, 2010, 65 (2) :106-111.
  [2]李立明.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 (7) :478-484.
  [3] 中国肥胖工作组.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 (节录) [J].营养学报, 2004, 26 (1) :1-4.
  [4]Rhodes ET, Ludwig DS.Childhood obesity as a chronic disease:keeping the weight off[J].JAMA.2007, 298 (14) :1695-1696.

点击查看>>营养减肥论文(推荐6篇)其他文章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营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