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英译与林语堂其人
林语堂,当代着名翻译家、小说家。他以“两脚踏东西文化”的心态孜孜不倦地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常常被中国读者戏称为“用英文演讲的辜鸿铭”和“中国当代的孔夫子”。林语堂作为小说家在西方尽享盛名,不仅仅是他那地道精湛的英文,更在于他懂得如何按照西方人的口味去写中国人的事。西方的林语堂迷们之所以喜欢他的书,就在于他讲的事和叙事的手段都对他们的胃口,所以愿意购买。
《孔子的智慧》是林语堂以《论语》《史记》《孟子》和《礼记》等史书为素材编译的向西方介绍儒家思想的作品。通读《孔子的智慧》,笔者发现林语堂在内容编排、文化比较和句式行文上都以“向西方人传播孔子完整形象”为目的,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构建,尽力弥合东西方文化的鸿沟,使孔子形象易于为西方读者接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传播学与林语堂《论语》英译策略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受众,指所传播信息的接受者,具体到翻译实践当中,主要指译作的读者。传播学领域里盛行的是大众化标准,有能力让受众满意是一项重要的专业技能和目标,在激烈竞争的媒介市场中,这也可能是唯一最重要的“质量”标准。
孔子和西方现代普通受众所处的时代、地域和历史距离相去甚远,致使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层底蕴和西方现代普通读者接受能力之间产生巨大差距,这个差距必须由译者开发自身机制来弥合,译者应该让孔子思想的解读面向更多的普通读者,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尽量降低理解成本,使他们顺利接受传播内容。
只有这样,传播过程才能够以一种有意义的、有效的、令人满意的方式实现。换言之,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弥合中西方思想文化上的鸿沟,编译出让西方普通受众可以接受的作品是在西方普及儒家思想、建构孔子形象的必要条件。
(一)内容编排
在林语堂看来,《论语》是一本好书,虽然编的太坏,或可说,根本没有人敢编过。里面的话语混乱,不成体系且内容不完整,像道德理想、教育、艺术、沿袭古代制度、保护邦交礼仪、在人与人交往中保持一定的礼仪这些儒家思想的内容都散落在其他着作里(如《四书》《礼记》等),这就使得《论语》原文本构建的孔子形象是不完整的。《论语》文本只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孔子形象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存在大量的空白点,等待读者去填补、诠释、丰富和发展。林语堂强烈地感受到了《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底蕴和西方读者的文化背景以及接受能力之间的鸿沟,意识到“只读《论语》,没有人能对孔子的思想有一个全面、连贯的了解”。在《孔子的智慧》中,他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论语》文本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根据文本语言和情境,对文本进行反思,追问,使之延伸、具体。他将那些与儒家思想相关的内容充实到这一框架中,汇编成系统,让读者对孔子及儒家思想有一个真实全面的了解,从而达到了填补孔子形象空白、传播儒家文化的目的。
《孔子的智慧》中第一章导言由林语堂根据儒家思想内容整合、选编。第一部分中,林语堂把孔子思想的特点大致分为五点:① 政治和伦理的关系;② 礼或合理的社会秩序;③ 人文主义;④ 将培养人作为建立和维护世界秩序的基础;⑤ 上层知识分子阶层(君子)。第二部分中,林语堂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孔子的性格特点,大致可分为:① 性格温和;② 热爱学习;③ 风趣幽默等。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介绍《孔子的智慧》一书的来源和安排以及其采用的翻译方法。
第二章介绍孔子的身世,本章依照司马迁《孔子世家》英译,按时间顺序将《论语》中孔子的言行和思想融入此章节,成为了一本合乎逻辑,有头有尾、可读性强的书。林语堂全面地了解孔子当时所处的礼崩乐坏的封建体制,分八个阶段对孔子的一生进行了编纂,其间也将《论语》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摘录、编纂,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由此背景应运而生的孔子思想,使西方读者理解《论语》中语句、思想的发展脉络,让他们更细致、更全面地了解孔子,达到了顺利传播孔子形象的目的。
第三章《中庸》集中反映孔子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第四章《伦理与政治》来自《大学》。第五章《孔子的箴言》才是林语堂根据《论语》内容选编而来,在这一章中,林语堂并非以“学而时习之”开始逐字逐句翻译,而是摘译了《论语》文本中 1/4 的内容,还从《大学》《中庸》《礼记》中摘取了许多相关内容,并按照主题内容对《论语》进行了重新编排。林语堂将第五章分为十个章节,并按其主题给每个章节都加了片头,如:孔子自己和他人对孔子的描述;孔子的情感和艺术生活;孔子的谈话风格;孔子的幽默和智慧;孔子论君子和小人;孔子论政治;孔子论教育、礼乐、诗书等。六、七、八、九、十章大多选自《礼记》,它们细致、系统地论述了社会秩序、教育、音乐等内容,最后一章(第十一章)来自《孟子》,讨论性善论的全部内容。这些内容弥补了《论语》中只言片语和孔子其人及其完整儒家思想体系之间的差距,这样的译本使西方人系统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使一个生动、丰满的孔子形象及儒家思想体系更通畅顺利地为西方读者所接受,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文化对比
林语堂深刻地意识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这种巨大差异,也清楚地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使对原文的空白和未定点进行填充成为必须。在《孔子的智慧》中,他一直积极参与同作品、作者的对话,同时打开各种新的视野和角度,扩大了作品的阐释空间,努力弥合这种差距。第一章中,他将孔子“礼”与摩西的“法”相比。林语堂认为:“孔子的思想体系最像摩西的法则,从教学范畴上看,摩西比其他的哲学家更像孔子。
孔子的‘礼’就像摩西的法则一样,即涉及宗教法则,也涉及市民生活法则,并把二者合二为一。”《圣经》中的摩西为西方人所熟知,林通过借用这个人物所提倡的“法”的概念消除了西方人对“礼”的陌生感,使他们较为顺利地接受了孔子“礼”这一概念,弥合了中西方文化的鸿沟,获得了西方人心理上的认同。
当林语堂提到“君子”时说,大多数情况下,它一定指“最高统治者”,而在另一些场合,它只指有修养的“gentleman”,被理解为统治者的上层知识分子时,两种意义被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柏拉图的“哲学王”非常相似的概念。林语堂抓住了“君子”和“哲学王”的共同之处,用柏拉图的“哲学王”这一概念帮助西方人理解“君子”的内涵,收到较好的效果。
当谈到孔子对中国后世的影响,林语堂将他和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他们并没有写任何书,但却给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一点上,孔子的魅力和苏格拉底相似。
在第一章中,林语堂将孔子与 Jesus 说的话作对比。
《论语》中有一段说孔子见互乡这个地方的孩子。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难与交谈,一个童子得到孔子的接见,弟子们疑惑。孔子道:“干嘛要如此苛责他们呢?我所关心的是他们怎么来的,而不是他们走后做什么。当来人心意纯净时,即使我不能保证他走后做什么,我仍然敬重他。”
林语堂征召了耶稣的话“让那孩子来见我”与之比较,力图获得西方人的理解认同。他用征召西方文化典故的方法拉近中国古文化与西方人前见之间的距离,使儒家思想更容易为西方人所了解、接受。正如赵恒毅所说,林语堂从来不用中文写小说,他的英文小说都是为英美读者写的,他完全明白如何对付西方读者,知道西方读者想要什么。
(三)句式行文
在《孔子的智慧》一书中,林语堂把握住了《论语》中话语的精神内涵,将《论语》中孔子的相关思想提炼出来,运用其深厚的英文功力,按照西方人的阅读习惯将孔子的话加以扩展和解释,汇编成西方读者所熟悉的表达系统,使句意、内涵更清晰。此外,他将自己的理解融入进去,并引用孔子的话,用第三人称的语气夹叙夹议地论证主题。这样的行文方式完全是西方的,与《论语》原文相比,这种表达不仅拉近了中国古代孔子与西方现代人之间的距离,更使西人不受《论语》内容散乱的特点困扰,能按其固有阅读方式较为容易地了解孔子其人以及其话语的真实含义,从而顺利完成儒家思想向西方的文化传播。
在第二章中,林语堂以“孔子的生活”为主题,分八章对孔子的一生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在第七节“孔子的学术成就和个人习惯”中,林语堂对孔子的个人生活习惯做了专门的陈述。他将《论语》中与孔子生活习惯相关的句子以地道简洁的英文表述编写在一起,前半部分引用 10.1,10.2,10.4,10.20等句子全面描述孔子在朝堂之上与人相处的情形,后半部分通过 10.8,10.12,7.9,7.10,10.25,7.32,7.12 等句子描述了孔子的饮食习惯与对丧者的态度等。在《孔子的智慧》一书中,这样的分类描述还有很多,林语堂用这种方法介绍了孔子对音乐的态度,学生及外人对孔子的评价,孔子学《易经》等内容,其行文夹叙夹议,如行云流水,自然顺畅。与《论语》原文本中的只言片语相比,这样的描述显得较为全面系统,使西方读者能对孔子形象形成一个大致框架,有助于拉近西方人和孔子这位古圣先贤之间的距离。
例如,林语堂指出,孔子不断地重复自己好学的特点,“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us whichreally accounted for his great prestige was simply his scholarshipand love of learning.”他承认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只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疲倦地追求知识和学问。他承认:“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现译:“就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得人,只是不如我如此地喜欢学问罢了。”)他把“殆学”当做让自己烦恼的事之一。这样,林语堂将《论语》中与孔子好学相关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理解叙述中,对主题句进行论证。这样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符合西方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让西方人了解孔子的重要性格特点和他在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结语
“对西方读者而言,孔子只是一个满口格言警句和道德箴言的智者,这一形象很难解释儒家思想对中国所产生的深层次影响。”
按《论语》中的只言片语逐字翻译的译本在西方人脑海中形成的孔子形象势必也是残缺不全的,就像电脑图片上出现的马赛克,模糊、混乱。为了让西方人全面、完整地了解孔子,林语堂先生在《孔子的智慧》一书中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填补了儒家思想的空白,弥合了《论语》中残缺形象与孔子完整形象之间的鸿沟,使孔子形象顺利为西方人所接受,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平.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2008.
[2] 唐卫华.论翻译过程中的传播本质[J].外语研究,2004(2):48.
[3] 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林语堂.孔子的幽默[M].台北:金兰文化出版社,1975.
[5] 刘殿爵《.论语》(中英文对照)[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模型和用户界面构成的空间信息及决策支持系统,兼跨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等学科并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定位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作为国家信息产业的重要...
诗歌翻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中较为复杂的领域。由于中西方诗歌在文化、诗歌结构、诗歌韵律上的不同,诗歌翻译往往难度比较大。而在诗歌翻译中,诗歌意象的翻译则更是如此。传统的翻译原则注重诗歌结构或是韵律上的对等,但是本文希望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审视诗...
现如今,各种各样的广告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则好的广告可以起到吸引顾客注意力、树立品牌形象并最终成功推销产品的作用;而一则无特色的广告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甚至还会引起顾客的反感。而一则广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广告词的好坏。因...
英语随着眼下的国际形势、我国及世界日益开放的投资环境而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英语翻译是英语中不可取代的那一部分,英文及英文翻译的需求程度急剧上升。然而我国的英语普及特别是英语翻译普遍薄弱,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英语翻译能够使英语和汉语之间进行...
一、引言散文是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其形式灵活,意象丰富,以简短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文情并茂的语言,做到形散而神聚。散文贵在散,而又不能散。散文作为文学百花园奇秀的一枝,在文学系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散文取得的成就并不...
1引言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高度发展、资源充分共享的阶段,整个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生活于其中的我们越来越感到地球村带来的便捷。物质世界愈发丰富,信息交流渠道更加广泛。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映射下,广告在商品销售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伴随着中国...
一、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对应性尤为出色地语言翻译者尤金奈达,在宏观的角度解释过翻译的意义,在他认为:翻译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语言对换模式,只需要满足内容的对应以及风格的对应。然而不得不说,若是真的将两种语言进行对换,是不可能实现特别准确的,必...
一、引言随着自译逐渐进入翻译研究者的视野,张爱玲、萧乾、白先勇、於梨华等中国作家的自译文本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关注最多的是张爱玲的自译作品,Shame,Amah就是其中之一。该自译小说的源语文本《桂花蒸阿小悲秋》写于1944年9月,1961年作者...
引言随着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的深化,金融英语成为从业人员日益重视的素质之一,而金融词汇因其专业性和实用性,与日常英语词汇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是广大学习者比较难以跨越的障碍,因此深入了解金融英语词汇的特征是进行金融英语翻译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金...
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习语是某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因此在汉语和英语的习语的表达方式中,它们会有一些共同点。另外,这两个国家地理环境、生活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