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社会进程下辽宁鼓乐发展探究
【前言 1.1】鼓吹乐文化的历时性与共时性体现
【1.2】辽宁鼓乐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章】辽宁鼓乐的社会维系
【第三章】辽宁鼓乐的个人体验
【结论/参考文献】辽宁鼓乐的变化变迁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辽宁鼓乐的社会维系
任何一艺术品种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它生存的土壤,它不仅受其周围环境的影响,还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伍国栋先生认为:"较优越的地理条件往往是形成开放社会环境的物质基础,而开放的社会又会反作用于自然地理条件,使之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速度加快,手段也更加先进多样,这两者都同时影响和作用与此环境总的音乐事项的发展和演变,导致某些音乐品种不能适应现状而逐渐消亡。"
①音乐事象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迁的本质是社会环境及政策作用的结果。蒂莫西·赖斯在《关于重建民族音乐学》一文中,"认为社会机构和一种信仰体系对音乐会起到支撑、维持、变化的作用。"
②音乐或行为是社会维持的对象。可以说,为维持"华夏正声",维护本民族的传统音乐,古有"开皇乐议"今有"集成"与"非遗".在中国古代音乐历史中,关于如何对待传统与时代的问题在隋朝便有之--"开皇乐议". "从表面上看,开皇乐议讨论的是音乐理论问题,但其实质却为在音乐领域内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场历史性大辩论。"
③同时也反映出"中外"音乐文化在基本乐理上的矛盾和冲突。这一历史性的辩论及经验对当今如何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有着重要启发。开皇乐议于隋朝开皇年间召开,历时十载有余,它之所以产生在隋朝绝非偶然。我们知道音乐形态也绝非一蹴而就,是经历了无数次地碰撞、互缠和变迁而形成。隋代以前,经过百年的分裂、民族的融合为音乐文化的交融创造了条件。
这时,不仅有周边国家与民族的歌舞伎乐、民族器乐传入,而且还有西域的音乐理论也随着文化交流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西凉乐、龟兹乐、高昌乐、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及五旦七调等。文化的融合使雅乐混杂了多民族的音乐成分,隋文帝为了恢复礼乐制度的"华夏正统",开展了一场有关音乐文化的辩论,史称"开皇乐议".
《隋书志》载:开皇二年,齐黄门侍郎颜之推上言:"礼崩乐坏,其来自久。今太常雅乐,并用胡声,请冯梁国旧事,考寻古典。"高祖不从,曰:"梁乐亡国之音,奈何遣我用耶!"……然沦谬既久,音律多乖,积年议不定。高祖大怒曰:"我受天命七年,乐府犹歌前代功德耶"④雅乐产生于西周初年,始终依伴于宫廷。"从民族和国家的外部来看,它是文明之邦的象征;从皇族宫廷生活方面来看,它是一种礼仪规范;从社会统治方面来看,它宣扬统治集团功绩,是一种强化皇权制度的手段;从宗教意识方面来看,它又具有明显的神学观念".⑤南北朝时期的雅乐无论是在形式、内容及音律与之前的典雅纯正存在较大的差别,它包括了历代流行的雅乐、中原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歌舞,可谓是"华胡相兼"缤纷异彩。"开皇乐议"中出现以郑译、何妥、苏威与何夔父子为代表的各派争论,他们各代表着不同的政治势力,在不同的音乐及文化观念交锋中,展现了他们对外来音乐文化的种种观点。最终,不仅未对雅乐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还使雅乐走向衰落,并以一场政治风波落幕。真正懂音乐的谏言没有被采纳,而是"采用陈朝古乐,废弃杂有胡戎之音的北周雅乐,甚至不惜否定古代乐律理论中的‘旋相为宫’①,而何妥的"黄钟一宫"却成为隋代雅乐的理论基础,从此隋代雅乐不再会旋宫转调,致使雅乐走向衰落。"②在今天,这场争辩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并对于当今如何发展传统音乐、如何去看待外来音乐文化、对于如何面对传统音乐的变迁有着启发性的意义。
一、建国初期
如果说鸦片战争可以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分水岭,那么建国时期就是民间音乐形态的转折点。1949年,开国礼炮的一声巨响既开辟了中国社会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文学艺术发展的新起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嬗变是影响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因素。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政策和文化意识形态宣传等方式影响着民间社会。国家的力量逐渐向乡村社会介入,改变了乡村社会原先的运行逻辑。由此,辽宁民间鼓乐的发展历程是很不平坦的,几经沧桑起伏盛衰波浪式前进。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从根植于传统思维模式的知识分子数百万,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这是一支不可忽视建设新中国国的重要的有生力量。因此,1951 年--1952 年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一场无论规模上还是深度上都是史无前例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在传统社会中,虽然民间艺人地位卑微,却不同程度地扮演着"文艺工作者"的角色。"他们不但是民间文艺的主要传播者,而且也是农民伦理道德观念的主要形塑者。因此,要想增进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新意识形态的理解与认同,取得民间艺人的支持与配合尤为重要。"③因此,思想改造运动不仅推动了民间艺人对自我身份再认知,使其观点和立场与"无产阶级"形成共识;而且也提高了民间艺人的政治修养,使其理解、接受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并最终承担起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使命及宣传任务。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经济落后,民间音乐既得不到重视,艺人也没有社会地位,各地区也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即使相互有所影响其范围也是有限的。建国前,鼓乐艺人地位低下,被人歧视,属于"下九流",是不能与宾客同桌共餐的。统治者规定"鼓乐艺人三辈不能进考场",又有歌谣唱"鼓乐艺人不是人,起早半夜把大门。"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属于人民大众的民间文化也在党的文艺方针下活得新生。为更好的发展文艺事业,选拔优秀文艺节参加与友好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丰富人民业余生活、更好的为社会主建设服务,由中央政府发起,地方政府积极组织的各门类和不同规模的文艺汇演频频登台。辽宁鼓乐的应用范围也随之也更加广泛了,如节庆活动、军属慰问、送子上学、迎送外国宾客及各种捷报活动等。一些新民歌和革命歌曲也被纳入到鼓乐的演奏曲目,如:《沂蒙山小调》、《歌唱二郎山》、《咱们工人有力量》等。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音乐,在一些重大的庆祝会和节日等重要活动都会邀请民间艺人到场演奏。
在各级汇演时,都会安排鼓乐节目,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为人们表演鼓乐艺术,让更多人欣赏到他们精湛的技艺。如:1953 年,《第一界全国民间舞蹈汇演》;1956 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58 年《第一界全国民间舞蹈汇演》;辽宁省的有:1952 年《辽东省民间文艺汇演》;1956 年《辽宁省第一届群众业余文艺汇演大会》等等①。在政府活动中,民间艺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他们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呼: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家。通过历次汇演和调演活动,进一步发掘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曲目和优秀人才,而且民族民间器乐作为一个专业进入了专业音乐院校,如: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致使,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新的局面,一些有造诣的鼓乐艺人纷纷被聘到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和音乐院校工作。其代表人物有:中央歌舞团胡海泉、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王维民、中央舞蹈学院王文汉、萧万才、辽宁歌舞团王文洲、王国卿、王国全、沈阳歌舞团刘宝善、辽阳县评剧团刘永庆、沈阳评剧团吕升岩、大连歌舞团谷新善、朱长安、沈阳音乐学院王波等等。在艺人们愿意加入艺术团体的同时,其实也暗含着这样一个问题,即鼓乐已是临秋末晚。随着各级汇演的不断开展,在全国汇演的节目单上,如何称呼相同的艺术品种时间很头疼的事情。
为了区别不同地区的相同乐种、剧种、歌种,便在其名称之前冠以地名,"辽南鼓吹乐"的名称由此产生。而后,80 年代器乐曲集成时,有人认为冠以"辽南"不能够覆盖该乐种在辽宁地区流传的区域,又改称其为"辽宁鼓乐".新的命名方式反映出音乐工作者的视野不断开阔,他们看到了不同地区存有相同的乐种,也说明了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阶层对同一事物的新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音乐工作者的"文化自觉"②,以文化持有人的内部眼界为标准,尽量采用民间本来的名称谓,尊重"从俗".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从俗",而是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到绵延百年、约定俗成的词语,容不得一字之差。在民间,什么是鼓乐,什么不是鼓乐,一清二楚,严格至极。他们不是以一套乐器的外表为标准,而是以一套习俗为标准,依附于礼俗之中,在社会习俗中发挥着功能性的作用。
建国初期在国家文化部和音乐界相关主管部门的主持下,音乐工作者大力开展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目前,被我们辽宁鼓乐研究者视为"宝典"的《唢呐曲集》(张正治收集整理)便是这一时期的成果。书中共收集汉吹 56 首,大牌子曲 15 首,小牌子曲 28 首,水曲 19 首;秧歌曲 13 首。此外,还对鼓乐的演出情况、乐器的使用、鼓乐的分类、鼓乐的演奏技法等作以概述。这一时期对辽宁鼓乐的收集与整理是非常及时的。1957 年以后,因受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的浮夸冒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鼓乐活动一度遭受挫折。
二、"文革"时期
1966 年 5 月"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给无数中国人带来了沉痛的灾难。乡村社会也被这场政治狂飙所席卷,民族民间音乐被列为"四旧"①而属"横扫"对象之一,因此而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们内心充满恐惧,别说演奏鼓乐了,就连这个词都不敢提及,辽宁鼓乐而因此基本"绝响",甚至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还是不敢有什么鼓乐活动。
辽宁鼓乐紧紧依附于民俗活动,"破四旧"改变了辽宁这片土地的人文环境和限制本地的的民俗活动,致使,像冬青一样寄生于民俗这棵大树上的鼓乐,面临濒死,身处险境。一些艺人横遭不幸,大量祖传的谱本被焚烧和丢失,精良的乐器被砸抄焚损……但较之城市中的文物浩劫,仍有一些谱本、乐器、器物等被保存了来,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这不能不归功于酷爱鼓乐的艺人们。在这场运动中,人人自危,能将鼓乐的物件保存下来,相信艺人们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在这里必须要给保有鼓乐物件的艺人们点个"赞"!
"文革"期间鼓乐活动的中断严重影响了辽宁鼓乐的传承。在以往,鼓乐就在身边,是乡民们生活的一部分。鼓乐是一种符号,只要唢呐一响,乡里乡亲就知道谁家在办事情,办的是喜事还是丧事;是地方性文化多方面内容的载体。无论是即将学艺的吹鼓手还是作为受众的乡民,对民俗活动上的曲目耳熟能详,对技艺的水平也能有所评价。然而,"文革"期间的这种中断不是简单的"禁止",而是导致了这一民间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年轻人对传统感到畏惧和陌生,并使日后的传承和受众每况愈下,以至于在"文革"后紧的改革开放甚至是更久的岁月中还在持续发酵。
"文革"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看似来去匆匆,但它激起的涟漪却不会随之消散,而是时时波动荡漾,向人民生活的深处无限延伸。十年的"绝响",静寂乡民的生活,淡出了乡民的观念,使鼓乐产生文化断层,使式微的鼓乐走在了时代的边缘。十年会有技艺超凡的艺人相继离去,十年会使技艺不断生疏,十年会使刚刚学艺的艺人失去信心,十年会使正在吸收文化年轻人未曾听过鼓乐,一个十年将影响着若干个十年。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说:"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那么十年中我们失去了多少座"小型博物馆"!
三、"集成时代"
①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俱兴,群众文艺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民间艺术活动"全面"复苏。振兴民族音乐文化成为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了抢救古老的音乐文化遗产,国家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于 1979 年 7 月,制定并颁布了《收集整理我国民族音乐遗产计划》,该文件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和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我国民族民间遗产的要求;并陆续启动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的编纂工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是以当时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而立卷,共 120 卷。
②为完成卷轶浩繁的集成编纂工程,政府调动了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对我国浩如烟海的民间音乐文化进行全面普查与整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总编辑部"成立于 1983 年,次年 3 月,"《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第一次全国编辑工作座谈会"标志着《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纂工作的全面启动。"辽宁省群众艺术馆在器乐曲集成工作之前,便已开始了民间音乐收集,一方面发动各市、县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进行普查、采录;一方面派贾瑞祥深入到重点地区,直接进行采录,为辽宁省器乐曲集成普查采录工作奠定了基础。"③《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辽宁卷》(以下简称集成)的工作中,先后有专职、兼职音乐干部 140 余人投入其工作中。
(一)"集成"对辽宁鼓乐研究的意义
经过集成工作者历经 13 年的深入挖掘、采集,把很多即将失传的优秀民间鼓吹乐曲抢救整理出来,对鼓乐在民间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及艺术特点等都做出了归纳。"集成"的出版为今后鼓吹乐的发展和学术研究工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集成中不仅记述了有影响力的鼓乐艺人、鼓乐班社(也称鼓乐坊、鼓乐班子),而且对他们学艺的过程和代表性技艺及演奏特点也作出了辑录。这是对中国文化史籍素来被轻蔑的乐人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记载,在史书编撰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民间艺人在历史上的社会地位,造成了其艺术形式难登大雅之堂,对其进行的文字记录少之又少,能对这些材料进行发掘,可以填补民族民间音乐历史资料的许多空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夯实的基础。集成中所承载的浓烈而丰富的鼓乐历史信息及仪式功能也具有难以估量的历史价值。集成中共收集"辽宁鼓乐唢呐曲 1596 首,笙管曲 323 首,锣鼓曲 94 首(套)".①集成的文字撰写是在音乐工作者深入民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从当地传统习惯作出的阐述,本着客观地进行记述,客观地采信资料、述而不论的原则;因此,其阐述很少受时代因素的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和可信性,相当于我们研究者的"一手资料".集成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藏之名山,传之同好之巨着,而且还具工具书之功能。
随着集成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量关于辽宁鼓乐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如,这一时期(1979--1993)探讨辽宁鼓乐形成历史的有:杨久盛《辽宁鼓乐综述》、贾祥瑞《辽宁鼓吹乐的概说》、周炳林《辽宁鼓吹乐收集整理研究综述》、贾利富《辽阳鼓乐源流初探》等;研究辽宁鼓乐音乐形态的有:杨久盛《辽宁鼓乐变奏手法初探》和《辽宁唢呐传统调名考释》、顾光歉《辽南双管初探》和《辽宁鼓乐鼓套概述》、于海军《"破工"浅析》、张引《辽宁鼓吹乐的宣发、风格及特点》等;对辽宁鼓乐文化内涵和功能探索的有:张永夫《辽南鼓乐的渊源及其社会功能》、牛玉群《试论鼓乐在历史及现实中的作用》、郑枢安《鼓乐与民俗》等等。集成完成后(1994--2014):李来璋《东北的鼓吹乐》;林林《浅析辽宁鼓乐"汉曲"与唐代大曲的关系》、《海城丧葬音乐的功能》、《辽宁民间仪式音乐研究:海城丧葬仪式过程极其用乐》、《五调朝元、三十五调朝元解昧》、《为谁而歌--以海城民间丧葬仪式中的鼓乐为例》;李润中《辽宁盘锦鼓乐调查报告》;苗利莉《辽阳民间鼓乐文化研究》;荣蕙荞《北方五省唢呐调名的考察与研究》等等。
(二)"集成"对辽宁鼓乐起到保护与恢复作用
集成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地政府和民众抢救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调动了广大鼓乐艺人的积极性,恢复了艺人的信心,使其踊跃投入此项工作。鼓乐艺人们纷纷将其保存下来的祖传乐谱拿了出来,积极配合采访和录音工作。抢救和传承鼓乐文化的观念潜移默化于艺人和民众的脑海之中,为鼓乐保护起到了深远影响。"这些老艺人抱定一个宗旨:不能让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断在我们这一代里,我们不能把它带进棺材里。"②1957 年以来,鼓乐活动一度遭受挫折,多数的艺人在此期间不敢碰乐器,一撂便就三十年。但在采集的过程中,一些艺人居然拿起乐器就能够熟练的演奏,这使集成工作者大吃一惊,可见这种技艺已被艺人们深深地印在脑子里,流淌在血液里。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袭来,有些人仍以"改革民俗"的名义想要取缔鼓乐活动,但由于人民群众的厚爱和集成工作的开展使它依然存活了下来。建国后,辽宁鼓乐活动一度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民政部门明令禁止,但由于集成工作的开展,使艺人们充满了信心,胆子也大了起来,鼓乐活动逐渐得以恢复,传承也受到了积极的影响。鼓乐的传承完全依靠师徒的口传心授,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已逐年辞世,当今所谓的老艺人,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他们继承下来的曲目,不足十分之一。好在他们掌握了方法,且懂"工尺",加之辽宁鼓乐在集成时的录音均完整保留,当今的鼓乐"老艺人"恢复这些曲目还是有可能的。
鼓乐做为一种生活习俗相配合的乡音,是一种符号、一种媒介它本身并没有表现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然而,民政部门却以鼓乐宣传封建迷信为借口,对鼓乐活动进行封杀。辽宁省音乐集成办公室就此问题曾多次代表辽宁省文化厅与辽宁省民政部协商解决,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未能彻底解决。
当艺人们因上活而被抓、被罚、"家伙事儿"被没收时,都会纷纷向省音乐集成办公室求救,时至今日也是如此。艺人们认为,"既然国家都认为辽宁鼓乐是宝贵的传统文化,又被列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一边是保护,一边是禁止,这是多么的矛盾,我们的技艺到底算什么,我们就在夹缝中生存!"古往今来,民族器乐活动是随着民俗活动形式的勃兴衰败而时起彼伏。在过去,辽宁民间婚娶活动的众多环节与程序必有鼓乐相随,如:装宝瓶、装枕头、拜坟、接媳妇、上喜车、憋性、拜天地等等。①自"辛亥革命"后,文明结婚兴起,许多婚礼旧俗革除,鼓乐也逐渐从婚娶活动中退出如今婚娶使用鼓乐者已为数不多。据《辽阳县志》(四十卷·民国十七年)记载:"近年士绅多仿西式,行文明婚礼。"②经笔者初步调查,现如今在辽阳、海城、盘锦等地婚娶已不再使用鼓乐,复州一带婚娶还有少数人群使用鼓乐。沈阳市新民一带还有"吹喜儿"的习俗,现在的吹喜儿是喇叭手在办喜事的家门口或办喜事的酒店门口吹奏一些节奏欢快的小曲讨个赏钱,少则一、二伙多则三、五伙不等。可以说,中国乡土村庄是中国传统礼俗文化的"万宝囊".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外来文化的涌入,城市文化的迅速崛起,传统文化在城市与乡村中存在的某种"一致性"或"均衡性"被逐渐打破,使得乡村之中传统礼俗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凸显。
集成对辽宁鼓乐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社会维系条件;鼓乐依附的风俗、功能、艺术特点等等做出的准确客观的阐述,使辽宁鼓乐得以全面的保存,为后世的研究和传承提供宝贵资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集成的美中不足
集成工作对辽宁鼓乐进行的全面的搜集与整理,其工作规模之大、动员之广、成果之多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由于缺乏配套的音响而使其显得美中不足。"音乐是凭借声波震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开,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①音乐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音响文本和乐谱文本。音响是乐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乐谱是对音响分析总结的体现,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集成中,根据音乐记录成的曲谱占有大量篇幅,可以说集成的主体。用音符和各种符号记录而成的音乐曲谱,要起到再现音响、转述和传递音乐相关信息的作用是十分困难的。音响中包含了许多的客观细节,乐谱到底有多大容量将其所包容。音响的价值只有研究者在使用时才知道,所以不公开发行与曲谱配套的音响资料是一大憾事。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其载体是艺人的演奏或演唱。首先,音高与律制问题。众所周知,我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律制不同,要记准十二平均律的各音级的音高是较容易的,但我国的传统音乐所采用的律制中,就有些音级是不易记准的,特别是能体现富于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色彩音,是游离于十二平均律之外的具有灵活处理音高,这说明西方记谱法并不适合记录传统音乐。其次,母谱作用。辽宁鼓乐流传于世的曲谱多为曲谱的框架,艺人称其为"母谱"或"老本谱".艺人们总是按照师傅的传承和个人喜好进行变奏,艺人称这种变奏为"带手法".辽宁鼓乐变奏手法丰富,归纳起来有加花、填字、减字、换字、借字五种。②因为艺人能够巧妙地运用这些变奏手法,使曲调既能按照老本谱的规则,在节奏、速度、调性等方面做出变化,又能始终不离原谱的框架,所以,一个老本谱每个艺人所演奏出的版本是不同的。
另外,辽宁鼓乐广泛流传于辽宁各地,各地区的鼓乐风格迥异,如果没有音响仅凭曲谱是很难辨别其特色与区域。"老本谱"与线谱相比,记录的要简单的多,省事的多,也没有那么精准,但它却能传承几百年,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师承"关系的存在。随着社会进程的前行,传统意义的师承逐渐被瓦解;所以,不论乐谱记录的如何精细,若干年后,后人严格按照乐谱所记录的音乐进行演奏,也是无法再现当时的音乐。
四、"非遗"时代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加快,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一样,传统文化遗产面临急剧消逝或步入濒亡边缘的考验与冲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性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政策法规
"非物质文化遗首次出现于 1989 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布的《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建设议案》。它对民间创作的界定是:"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音、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①"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表演艺术类、传统技艺类、仪式习俗类、语言和口头文字类、知识实践类等五类。"②2004 年 8 月 28 日,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次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明确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③2006 年,我国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2011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综上所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逐渐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及常态化。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具有非物质性和活态性特征。非物质文化是无形的,不以物质形态为载体存在于社会环境之中。非物质文化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注重活态传承。它以人为载体,通过人的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耳相传为生命链条使其得以传承和发展。传承人承载并掌握着精湛的传统技艺,他们既是"非遗"代代相传的代表人物,也是"非遗"的宝库。因此,这种活太文化就会显得极为脆弱,如果没有很好的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会随着人的消亡而消失。上世纪 80 年代"集成"的编纂在一定程度上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辽宁鼓乐,它申报基础就是来源于编纂的集成。
(二)辽宁鼓乐"非遗"现状
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方位启动,辽宁鼓乐的保护也愈来愈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2006 年,辽宁鼓乐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辽宁省有国家鼓乐项目5 个,分别是辽宁鼓乐、辽阳鼓乐、丹东鼓乐、建平十王会、复州双管乐;省级鼓乐项目 7 个,分别是:复州鼓乐、普兰店鼓乐、建昌鼓乐、本溪鼓乐、庄河双管乐、白清寨唢呐、大连吹卡乐。
2013 年,为抢救濒危的辽宁鼓乐,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工作要求,率先开展鼓乐的数字化抢救性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建立起辽宁鼓乐数字化管理系统。目前辽宁省"非遗"保护中心正在建立鼓乐项目及传承人数字化档案。2013--2014 年共收集视频231 个、音频 228 个、图片 689 张。收集整理鼓乐项目的历史渊源、技艺特色、传统曲目、相关民俗活动等,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进行归类存档,建立鼓乐项目数字化系统档案。对辽宁鼓乐代表性传承人的从艺经历、核心技艺、传承情况、代表性作品等内容进行数字化收录,如收录传承人的代表曲目,参加展示、展演活动的图片以及传承人完整的辽宁鼓乐表演流程等等。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保存下来的资源信息是经过专家梳理、系统整理的第一手的实地调研采录信息。它作为一个辽宁鼓乐的信息库,将为鼓乐传承人提供学习资料、为学术研讨提供重要依据。集成时期的资料基本通过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传统手段进行存储。经过数字技术获取和处理的资料与传统手段相比,会避免因为时间流逝而出现的书稿生霉、图片脱色、音质失真、画面模糊等问题。它利用数字格式转化,将纪实采录的信息存储于磁盘阵列等系统中,因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再现"鼓乐及传承人的面貌。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辽宁鼓乐传承与其它活态传承的"非遗"文化一样,面临着尴尬局面:鼓乐活动兴盛但传统乐曲却走向濒危;鼓乐班的数量很多,但将鼓乐精髓继承下来的艺人却寥寥无几。上个世纪老艺人没等终于熬到改革开放大好时机,新型的乐器,喧嚣的流行音乐就彻底颠覆了传统鼓乐对精湛技术的依赖。传统的音色与乐队组合不再受雇主的青睐,现在对于班主和艺人来说,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经济利益,乐曲的选用或者是乐队的组合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受到雇主的欢迎才是最重要的,这导致了传承人青黄不接,传统曲目日益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时过境迁,年轻的艺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都未打下传统音乐的基础,往往也分不出什么是传统曲目什么是改编的曲目等等,就算演奏传统的曲目,其音调和味道也不同了。所以,即使年轻人花数年的功夫也不能证明自己的天赋,又何必去尝试,更何况没有市场也没有收益呢。这种传承的窘态的部分原因就是前文所述的"文革"对传统音乐的冲击,在改革开放甚至是更久中将持续发酵,它似乎是来去匆匆,但它激起的涟漪却不会消失,而是时时波动着,延伸至生活的深处,延伸到许多人的精神世界。
近几年,随着"非遗"工作的深入开展,逐渐唤醒了鼓乐艺人的文化自觉。有些艺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学习传统曲目,如盘锦的李东亮,他主动到盘锦市艺术官查找集成时期的录音自学传统曲目。每当在上活时遇到掌握传统曲目的艺人时,他都会虚心请教。再如,王洪阁为鼓乐的传承感到担忧,他主动免费教年轻的艺人学习传统曲目。他说:"过去是宁给二亩地,也不给一个曲,现在身怀传统技艺的艺人都主动传授曲目了。"2014 年 11 月 13 日辽宁省"非遗"保护中心在瓦房店举办了首界辽宁鼓乐项目专题培训和展演活动。此次培训和展演各市和各乐班都很重视,艺人们积极踊跃报名,哪怕是自费也愿意来参加。但由于受到时间和会场的限制,一共来了 9 个项目,12 支队伍。在培训会上,艺人们畅所欲言,吐露心声,大家都知道老曲子的价值所在,也希望能将其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但是没有市场,没有效益让他们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就是他们需要得到大力的保护,这种保护不单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是希望的到民政部门的认可与保护。这个问题在上个世纪就未能得到解决,时至今日仍然困扰的鼓乐艺人。艺人们的发言深深地打动了笔者,且不说鼓乐能否传承下去和能否受市场的欢迎,单凭他们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就让人钦佩。此次参会,笔者还有另外一个惊喜,就是瓦房店艺人付勇自己研制了一把长 1.6 米的大唢呐(见图 1)。如果这把唢呐研制成功,它将解决乐队的低音问题。目前,他还在不断的改进,进行调试,笔者对此将继续关注。展演现场各支队伍同台竞技,尽显本色,进一步展现了辽宁鼓乐的魅力。通过专家的指导和各支队伍的同台竞技,进一步展现了辽宁鼓乐项目的突出特色,摸清了各个鼓乐项目的实际传承情况,为下一步制定保护规划、实施深入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非遗"的局限性--梧桐不在凤凰何栖
作为一种活态性、生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完整形态是离不开与音乐文化形态相关的文化环境。就鼓乐而言,本文的文化环境主要指民俗环境。辽宁鼓乐与民俗紧紧相依,随着民俗的不断从简以及相关部门的打压,使鼓乐的栖息之地不断减少。可谓"梧桐不在凤凰何栖!"过去我们在保护传统音乐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巨大的成就,不足之处是搜集记录、展示音乐文化事象的同时,忽略了文化情境的记录与保护。在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该舍本逐末,仅对音乐形态本身进行保护,而置民俗环境于不顾,更不该将其列入"封建迷信"的行列。活态的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发生、发展与传承。为了展示与指称的方便,可以将音乐文化从中做提纯式的处理。但从科学整体的角度来看,二者是水溶交融,密不可分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宁鼓乐,其整体形态必须在特有的文化情境中才能加以把握。
综上所述,社会维系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环境及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辽宁鼓乐的生存。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或团体在管理、调控、文化导向等方面对辽宁鼓乐的传承与发展所形成的鼓乐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受社会重大事件影响而形成的文化环境,如"文革",这些因素在鼓乐变迁中,都具有一定的文化量变的性质,从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作为辽宁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文化种类辽宁鼓乐,它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中不是孤立的,它的发展与变迁以及在不同时期所变现出的不同发展特点,必然是受到了该时期在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整个社会进步、发展又是一个错综复杂,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就如一个建筑物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形制和稳固的程度,同样一种社会制度、一个社会文化环境也决定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只有将辽宁鼓乐变迁的研究置于社会背景及文化发展环境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才能有可能较为全面、客观的解读其发展与变迁的原因所在。
文章首先介绍我国古典音乐的发展现状,然后讨论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特征,最后探析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类型,以便为古典音乐学习者带来更多帮助。...
本文围绕韩国流行音乐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启示进行了论述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供参考。...
中文摘要琴歌是古琴传统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文学与音乐的高度结合。琴歌历史悠久,贯穿了古琴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折射出了古琴音乐的艺术特征。成都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为我国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滋养中国琴歌艺术的沃土。自汉代有...
文章主要初步研究现代古琴音乐的艺术特征,便于更全面的了解古琴音乐的历史与发展前景,通过提出古琴音乐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方式,更好地保护古琴音乐从而促进古琴音乐在现代创造出更大的音乐艺术价值。...
长笛是西方器乐的代表之一,传入中国以后,也得到了很多音乐爱好者的喜欢,因而,长笛在国内得到了普及和蓬勃发展,成为目前西洋管乐器中学习人数最多的乐器。虽然很多学生学习很努力,但是收效甚微,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演奏...
【摘要】:潘九娘是梅山山歌中唯一有名有姓的女子,潘九娘的故事在梅山地区广为流传。《杨益与潘九娘》是梅山山歌发展成熟后的一首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梅山文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由它可以窥见梅山文艺,特别是梅山山歌变化发展的脉络...
板头曲是河南省著名的传统乐种,又称中州古调、中州古曲.它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板头筝曲脱胎于板头合奏曲,是板头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地处河南,在河南筝派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南阳地区是其传播和发展的中心地区,其音乐更为...
中西方音乐存在着巨大差异,追根溯源,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乐的差异。...
20世纪可以说是世界文化大爆炸的一个世纪, 文学文化以及艺术都产生了质的变化, 其产生对于西方, 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直接决定了日后文化以及艺术的走向。...
第4章自媒体音乐的传播模式4.1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以上,我们以音乐传播媒介的演进为轴心,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解析、透视、深究音乐传播媒介的变化及其运转,进一步探索音乐传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音乐传播媒介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从原始的零媒介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