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文艺兵王红涛从戏曲到戏歌的成功转型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08-07 共2653字
论文摘要

  从一名戏曲演员到一名文艺兵,从演唱戏曲到演唱戏歌,王红涛一直坚持走一条独立摸索的道路。

  为了能够更好地为战友服务,她演唱过戏曲,也演唱别人的歌曲,直至最终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演唱戏歌,王红涛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走在前沿,而她的努力和成果,被越来越多喜欢唱歌的人所看到。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戏曲到戏歌的成功转型我从小开始学习唱歌,并且十分喜爱这种艺术形式,随着演唱水平的逐步提高,进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成了一名专业的戏曲演员。

  戏曲的演唱对演员嗓音的要求比较高,例如京剧的发声位置和声乐中的美声比较像,而黄梅戏则是口腔比较多,而我本身是小嗓子,演唱起戏曲来本腔本调,因此我在演唱中可以说游刃有余。

  在四年一度的全军文艺汇演中,我代表总参以一曲《南腔北调》拿到全军第一名的好成绩,也开启了我的军旅生涯。

  在随部队下基层的演出过程中,我在“演唱什么”这个问题上产生了疑问。最初我演唱戏曲,但慢慢发现,我们的战士多数都是80后、90后,他们对戏曲的接受程度并不像年龄大的战友们那么高。

  我也尝试着演唱过流行歌曲,战士喜欢什么我就唱什么,唱一些老少皆宜的歌曲,受欢迎的程度的确提高了,但我发现我渐渐的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唱的是什么。

  后来在演出的空余时间,我和战士聊天沟通,一位战友说:“你戏唱的很好,歌唱的也很好,如果结合一下就更好了。 ”他的话给了我极大启发,我也因此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戏歌,将戏曲和歌曲两者结合在一起。

  现在战友们愿意称呼我为“军营戏歌第一人”,正是因为当时全军从未有过戏曲演员转型为歌手的先例,我也没有经验可循,但我还是坚持摸索着走下去。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同时也以其鲜明的民族特征,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占据重要的地位;通俗歌曲在西方称为“popular song”,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和广阔市场的歌曲,作为信息化兵种,我们要走在时代的前沿,因此怎样用“戏歌”这种独特的演唱形式将二者更好的结合,是我始终思考的问题。 2010年,我邀请着名词曲作家姚明为我量身打造了戏歌《刀马旦》,姚明老师觉得我有戏曲的功底,有声音的跨度和驾驭能力,在唱腔上完全能够把握,当时歌曲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也给了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戏歌《刀马旦》推出一段时间后,有战友反映歌曲戏的味道太浓了,他们唱起来有一定困难,不容易传唱,因此在之后的创作中,我更加注重歌曲的时尚感,并且注重不丢失传统戏曲的韵味。

  我所创作的戏歌,一般都是以古典传统的戏曲和流行歌曲相结合,例如《刀马旦》是将京剧中旦角青衣的形式和流行歌曲嫁接、《林妹妹》是传统的越剧唱段和流行歌曲嫁接。

  目前我将精力放在作品上,我的受众群是时尚的、流行的,因此我的戏歌也要以歌带戏,同时要保留戏的韵味。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良,战友们认可了“戏歌”这种演唱形式,我演唱的歌曲受到大家的欢迎,之前在演出中我都是唱一段戏曲和一首流行歌,并没有代表性,但现在我一唱大家都知道了。

  战友常常总是问我什么时候还有新歌,这对我来说是我创作下去的动力。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将传统戏曲传承下去一直是我们秉承的一个理念,如今我用“戏歌”这种演唱方式让更加年轻的观众接受并喜爱戏曲,希望能够为我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服务部队 时刻牢记“我是一个兵”曾经作为一名戏曲演员,我所想的是如何将戏唱好,通过在全军文艺汇演中的演出,我进入总参部队这个大家庭,成了一名文艺兵,而后我两次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学习,以提高我的演唱技巧和专业素质。

  军艺毕业后,领导希望我能够留在总参部队,更好的为战友服务,而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总参部队这个大家庭对我的培养,因此我义无反顾地留在总参,扎根基层,为官兵服务。

  作为一名部队文艺工作者,下部队演出慰问是我最重要的任务,而我也在一次次的演出中不断地被感动,一次次受洗礼。

  每一年我都要随部队深入基层,为战士们演出,部队常年驻扎在条件艰苦和非常偏远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哨所,只有一名战士,但我们仍然以最饱满的状态来对待。

  有时候一天要演出三四场,舞台常常就是后厨、菜地、操场,但我一直坚守这样一个信念:就算观众只有一名战士,我也要给他带来最真诚的歌声和最精彩的表演。“扎根基层,服务部队”,是我时刻牢记在心中的一句话,在基层的演出,并没有华丽的舞台和豪华的音响,我们常常都是清唱一曲,但战士们听到歌声都很感动,因为这简简单单的歌曲代表了领导对基层战士他们的关心和慰问,给身处艰苦地区的他们带来感动和温暖。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演出中,看着台下离开家乡参军的小战士,我激动地说:“你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如果有安徽的战友我就为你们唱一断黄梅戏,有河南的战友我就为你们唱一段豫剧……。 ”

  随着熟悉的声音响起,不少战友们都感动的落泪。有一个小战士连夜捡弹壳为我制作了一个小灯,说希望我的歌声能够永远带给战友温暖和感动,希望我的歌声能够一直传下去。

  这一件简单的礼物,让我深切的感受到歌声的力量,作为一名文艺兵,我将青春和歌声都献给部队,我觉得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

  每次演出结束离开的时候,战士们都跟在演出队后面送出很远,不停地挥手告别,这一切都让我有了扎根基层,更好为他们服务的力量。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兵龄的“老兵”,我很高兴也不后悔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军营,同时也十分感激部队给我带来的荣誉。

  我曾在三次在全军文艺汇演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给自己的歌唱事业增添了动力;由我自编自创的作品《南腔北调》,将几个地方剧种的唱腔用流行歌曲的形式来演绎,歌曲广受好评,并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发行全军各个部队;我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军营百灵”和“军营戏歌第一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些都是我坚持走下去的动力。

  作为一名军营文艺工作者,我所追求的并不是站上华丽的舞台和有着高尚的荣誉,而是怎样更好的为部队服务,今年我创作了一首以信息化兵为题材的歌曲,代表信息化前沿化部队的歌曲,也将会以“戏歌”的形式呈现。

  同时我也有一个心愿,想要帮助一些家庭困难的战友们,或者说如果战友在音乐上有追求的话,可以来我这学习,我十分愿意教给他们,因为文化不仅仅需要推广,更需要传承,我会将我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以便让更多的人更好的为战友,为基层服务。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为兵服务,为基层服务的一生赤诚永远不变,我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对我来说,站在华丽的舞台上,映照霓虹,鲜花簇锦,波澜不惊;站在简朴的舞台上,身着戎装,掌声如潮,同样甘之如饴,我要用行动让大家感觉到“我是一个兵”。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