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艺术心理学论文 >

音乐艺术形象的心理整体性探究

来源:当代音乐 作者:石欣宇,郑茂平
发布于:2017-03-21 共8771字
  摘要

        艺术具有形象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任何艺术要达到情感表达、意义传递和观念呈现的功能与目的,都离不开艺术形象的作用。从心理过程上来看,艺术形象的形成离不开审美者对构成艺术形象相关因素的心理加工。从艺术形象加工过程的特征上看,这种心理加工过程主要会呈现出认知加工的“整体性”特征。从心理特征上看,这种认知加工的“整体性”会表现出一种“格式塔效应”.对于音乐艺术来说,这种“格式塔效应”主要表现在构成音乐声音形象过程中的心理结构性。可见,要探讨艺术形象的内在含义,必然会涉及艺术形象形成的心理认知过程,而这种心理认知过程与审美者的心理格式塔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艺术形象存在于构成艺术的相关因素与审美者相关认知过程的整体性心理关系。
  
  艺术形象的心理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艺术形象相关基本概念中所蕴含的心理整体性含义,艺术形象形成过程中必然包含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心理整体性,以及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心理特征---格式塔效应。
  
  一、“形象”及相关概念的心理整体性含义
  
  ( 一)“形”的心理整体性结构表现
  
  “形”本身具有的含义与审美者心理之于艺术要素本身所形成的格式塔效应 ( 整体结构性效应) 密切相关,即艺术审美者对艺术对象的“整体性” “结构性”感知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心理前提。这种心理前提可以从“形象”本身的含义中可以找到依据。相关文献记载,形象中的“形”字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第一,形状。其含义与“象”相同。《乐记·乐礼篇》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1]中“形”与“象”都具有“形状”之意。第二,形态。马融的《长笛赋》 “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中的[2]“形”是指形态,即所闻声音形态。《淮南子·精神训》中有:“故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3]这里“形”也是指形态,形体。 《原道训》中有:“今人之所以睢然能视,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也?”[4]这里的“形”指形体,是其物质的基本显现形态。第三,同“见”,显露、表现。《乐记·乐本篇》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提出了:“凡音者,生 人 心 者 也。情 动 于 中,故 形 于 声,声 成 文 谓 之音”[5],以及“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6]等有关的论述。根据郑玄注:“‘形’犹见也。 ‘见’即‘现',外现,显露,表现。” “形”也有一些引申的含义。荀子的《乐论》中有:“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7]这里的“形”是指表现的含义,即“声音” “动静”表现于音乐、舞蹈。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心戚者则形为之动”[8],这里的“形”是指容色、脸色。而“自有以知胜败之形”,这里的“形”是指迹象的意思。 《淮南子·原道训》曰:“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 无音者,声之大宗也……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9]东汉高诱注此段文字说:“’无形‘,道也;’有形‘,万物也。”《老子·四十一章》:“……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10]蔡仲德先生的解释是“最大的象便是没有形象”,可见这里的“形”已经具有“形象”之意了。 《庄子·在宥》说:“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神将守形,形乃长生”[11],这里出现了“形”与“神”的对应,并有了重神轻形的倾向。 《淮南子·诠道训》进一步提出了“神制则形从,形胜则神伤”[12],并指出了“形” “神” “气”的关系:“故形者,生之舍也; 气者,生之充也; 神者,生之制也。”[13]
  
  综上所述,“形”属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的重要概念,但这些概念的内涵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从以上“形”的有关论述中可以发现,“形”既与形状、形态、形体相关,也与表现、体现相关。这些因素都与审美者对事物的结构性认知相关,因为构成事物的元素只有依据一定的“结构”才能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形状与形态; 同时,事物相关特征的“表现”与“体现”也与事物的“整体性”相关,因为“艺术表现”不可能只是艺术元素的孤立呈现。从这样的角度看,中国传统艺术 ( 包括音乐) 在谈及“形象”问题 时 都 会 涉 及 与“表 现”相 关 的 几 个 概 念---“形”的表现、“神”的表现、 “意”的表现、 “味”的表现、“气”的表现、“韵”的表现等等。这些表现都与事物的“整体性”相联系,这些审美范畴的表现归根结底都与最根本的“形”的表现相关。虽然中国艺术历来有“重神轻形” “重意轻象”的倾向,但“形”的研究始终贯穿于整个艺术审美的历史。因此,研究艺术审美中的“艺术形象”问题离不开对“形”本身的关注。针对于音乐艺术来说,“形”在音乐艺术中主要指物质材料的音响整体表现形态,这里的物质材料主要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及其按照一定结构所形成的音乐音响体系。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石欣宇,郑茂平. 艺术形象的心理含义——以音乐艺术为例[J]. 当代音乐,2017,(01):5-8+1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