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Capsicum annum L.),又叫辣子、海椒、番椒、秦椒、辣茄等,属于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朝末年传入我国,距今已有 300 多年历史。 辣椒的果实因含有辣椒素而具有辣味,可以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 C 的含量高居蔬菜之首。此外。辣椒还含有辣椒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 B2、维生素 B1、矿物质及钙、铁等元素,因此,辣椒因特殊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据统计, 我国辣椒种植面积 145 万 hm2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国和消费国。 近几十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已经培育出大量杂交辣椒新品种, 不断满足了市场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目前, 生产上使用的辣椒品种中杂交种占90%以上。 我国也是世界上辣椒种子生产基地最大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北、海南、东北、华北、华东等地,生产技术也取得一定突破,每 1 hm2产量在 600~1 200 kg。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甘肃河西地区从事辣椒制种工作,通过总结经验,我们对杂交辣椒种子生产环节,比如,在辣椒制种基地的选择、育苗技术、授粉技术、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希望对广大辣椒种子生产者有所帮助。
1 制种基地的选择
1.1 选择合适的良种繁育基地
基地是种子生产的基础,也是种子繁育的重中之重。 因此选择适宜的种子繁育基地必将关系到种子生产的成败。 甘肃河西地区全年无霜期 140 天以上, 日照时数 3 000 h 以上, 夏季日平均温度在30℃以下,年平均降雨量不足 100 mm,灌溉便利,自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害很少暴发,土壤肥沃,适合杂交辣椒种子生产,是全国最理想的制种基地之一。
自然条件对辣椒良种繁育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制种基地的建设对制种的成败同样起着决定性作用。 要建设一个稳定、可靠的制种基地,离不开对当地风土人情、农业结构、农民收入等的了解。 同时,当地劳动力是否充足,制种户是否友善,农户知识素养的高低,都将关系到种子生产的成败。
1.2 种子生产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采用的都是“单位+‘中间人'+制种户”的生产模式。 为保证种子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制种基地选择比较有威信、懂农业、懂技术的知识农民作为“中间人”,与他们签订合同,用合同来约束“中间人”,再由“中间人”与制种户签订合同。 “中间人”的处是可以解决种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沟通、技术指导、纠纷问题等,能确保种子生产安全进行。
2 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河西地区一般采用露地生产辣椒杂交种。 近些年来,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且需要隔离条件,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我们一般采用大棚或网室生产,以便种子生产顺利进行。
2.1 育苗
父、母本早些年都采用苗床育苗,缺点是定植时父、母本过大,缓苗较慢,不易成活。 现在一般采用日光温室基质育苗,时间在 2 月中下旬。 育苗前准备好基质, 每 0.05 m3育苗基质中加入 8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5 g 左右,用清水拌匀,基质用手紧握有水溢出,但不流水为宜,过夜备用。每 0.05 m3基质可装 72 孔穴盘 12 盘, 每穴点入 2 粒饱满种子,播种后浇透水(母本推后 10 天浇水),提高棚温,出苗后正常管理。
辣椒出苗后,依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每天浇水 1~2 次,基质营养易随水流失,因此辣椒出苗 15天后配制营养液喷施,具体配制方法:0.2%尿素+0.2%磷酸二铵+0.1%磷酸二氢钾。 喷施营养液应在上午进行,同时注意通风,避免病害发生。
2.2 定植
河西地区一般在 4 月 25 日左右定植父本,母本一般在 5 月初晚霜结束后定植。 父、母本定植比例一般为 1∶4(视父本花粉量)。 定植时,667 m2定植父本 700~800 株 (双株定植), 株距 25 cm, 母本3 200 株(单株定植),株距 37 cm,垄间距 1.1 m,先栽大苗,再栽小苗,每穴 1 株,注意定植深度不超过子叶节为宜,让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触。 定植后,晴天每天 10:00 揭棚,17:00 盖棚,注意通风,保持棚温不超过 30℃,以利于缓苗[1]。
2.3 授粉技术
辣椒可全天授粉, 一般 6:00~12:00 或 16:00~20:00 进行。 从对椒开始门椒全部摘除, 雄性不育系,待花苞完全展开再授粉,不用去雄,但必须作标记,以防与授粉花混淆[2];普通株系,去雄、授粉、做标记过程一次完成。 授粉合适,花苞的形态特征是灯泡状未开,花冠发白,手指轻捏时手感松软,徒手或用镊子去雄授粉, 去雄时小心不要碰伤柱头,授粉时将花粉轻轻涂抹在柱头上。 用不同颜色的细线拴在花梗上、涂抹印色或剥取萼片区别。
2.4 田间管理
①合理安排肥水时间 开始长新叶前,适当控水促进根系发育,一般不进行追肥,防止烧根影响生长。 辣椒追肥一般分 3 次,第一次在辣椒授粉开始前,667 m2用尿素 5 kg、磷酸二铵 10 kg、硫酸钾5 kg。 第二次在辣椒授粉结束后,每 667 m2按磷酸二铵 15 kg、硫酸钾 10 kg 进行追施。 第三次在辣椒转色前,以少量磷钾肥为主。 每次追肥应结合灌水进行,其他浇水时间应视土壤墒情随时补充,每次浇水量以不漫过定植穴为宜。
②疫病防治 辣椒疫病属真菌性病害,母本极易感病,一般在杂交授粉后期发生。 主要为害植株地上部,在叶片、果实蒂部或茎上易产生暗褐色且边缘不明显的坏死斑,潮湿时病斑易扩散。 茎基部发病时容易造成全株或部分枝叶萎蔫,发病严重时在病部可见稀疏的白色霉层[3]。
辣椒母本授粉前, 在苗茎基部撒上 4%疫病灵颗粒剂 2~3 g,防治疫病,药效期可以达到 1 个月,或用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和 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混合进行喷雾或灌根,或交替用 58%雷多米尔·锰锌 500 倍液、70%代森锰锌500 倍液、64%杀毒矾 500 倍液和 72%克露 (霜脲·锰锌)800 倍液或 30%绿得保(碱式硫酸铜) 300 倍液等进行药剂防治。
棚室可用烟熏法或粉尘法,于发病初期 667 m2用 45%百菌清烟雾剂 300 g 或 5%百菌清粉尘剂1 kg,10 天 1 次,共 2~3 次,或用甲霜·锰锌、安克·锰锌、疫克灵、普力克(霜霉威)、扑海因(异菌脲)等防治, 但要注意每种药剂最好不要连续多次使用,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③白粉病防治 白粉病主要为害辣椒叶片,叶面生黄绿色斑驳,叶背有白色粉状物,易落叶。 防治时应根据其发病规律、发病时间和发病条件采取适当方法。 河西地区 7 月下旬 8 月上旬为白粉病高发期,须重点防治。
a.化学防治。 授粉结束后,采用 3%多氧清水剂600 倍液和 40%杜邦福星 (氟硅唑)6 000 倍液防治,或交替用 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 2 000~3 000 倍液、15%三唑酮乳油 1 000 倍液等,7 天左右喷 1 次,直到控制发病为止。 河西地区一般 7 月下旬至 8 月中下旬为白粉病高发期,应重点防治。
b.物理防治。 授粉结束后将植株底部老叶全部打掉,深翻水沟,打顶,营造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按时浇水,防止干旱引发白粉病,特别应注意立秋前后(7 月 20 日至 8 月 15 日)高温干旱容易引发白粉病蔓延,造成大量落叶、减产。
2.5 种子采收
母本授粉后 70 天左右, 辣椒变红且顶部稍稍萎蔫时辣椒种子已正常成熟,应及时采摘,用辣椒取籽机进行取籽,清水漂洗秕籽和杂质,切不要过夜发酵,以防种子发暗失去光泽,在漂洗结束后可进行染色处理或包衣,种子色泽鲜亮且不影响种子发芽率,晒干或烘干,精选,分装保存。
参考文献
[1] 常宏.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M].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陈建忠 ,洪名庆.辣椒杂交制种的授粉技术[J].长江蔬菜 ,2007(2):23.
[3] 王久兴.辣椒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册[M].北京 :金盾出版社,2010.
目前我国发展的食用菌大致有千余种,而且人工可以栽培的食用菌数量也达五十多种,主要集中在木耳、银耳、蘑菇、香茹、草茹、平茹和滑茹等几大类,在不同地区及不同生态环境下进行栽培。食用菌作为一种有机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已成为农民致富...
0引言在温室作物生产管理系统中,环境控制的最佳策略已经成为非常关键的主题[1],实行优化控制策略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室外气候条件和室内调控设施对温室小气候环境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温度普遍较高,尤其南京地区6~7月份,其较高的温湿度和较低的光照,...
香菇又称香菌、冬菇,是世界上第二种重要的食用菌。香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药用效果显著。在香菇产业中,培养料配方是影响香菇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合香菇生产培养料很多,但培养料搭配不合理,会造成原料营养的浪费,提高成本,且产量低、收益少,给...
丹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又名赤参、紫丹参、红参、血山根等,为双子叶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根类药用植物,富含丹参酮类化合物和丹酚酸类成分,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调经止痛、凉血消痈的功效,常服对冠心...
花椰菜又名花菜、菜花,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原产地中海沿岸,19世纪传入中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1]。金沙江干热区进行花椰菜制种,主要集中在以元谋为中心的永仁、武定、大姚、宾川,主要分布于海拔880~1500m的区域[2]。20世纪80年...
芋艿[Colocasiaesculenta(L.)S.]俗称芋头,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万年芋艿属多子芋类中的香沙芋艿品种,主要分布在江苏海门、启东、靖江、上海崇明等长江下游地区。因生长于黏性壤土(俗称犟黄泥)中,其质地细腻,干香可口,易酥不糊,营养丰富,...
0引言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精准农业的推广与实施奠定了基础,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农业生产环境信息的获取与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与可靠的保证.感知农业通过在温室内部署的传感器及无线采集、控制节点,将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环境信息...
水杨酸(salicylicacid,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酚类化合物,是细胞内信号分子,又是一种内源性激素[1],参与调节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研究发现,SA具有诱导植物系统抗病性[2],提高植物对非生物逆境的抗性,如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1],提高植物抗盐性[3...
尽管我国发现和利用食用菌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在诸多文献中有多达几十种食用蘑菇的记载,但对我国食用菌资源进行广泛而系统的研究却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过去30年间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展了真菌资源调查,出版多部(册)有关食用菌的论着,其中具代表性的...
大白菜(BrassicacompestrisL.ssp.Pekinen-sis)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蔬菜,又名结球白菜,在西宁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由于海拔高,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大白菜的生长,西宁地区可进行春季育苗提前种植,或于5月下旬露地覆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