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关注留守儿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14 共1810字
摘要

  在农村学校执教多年,看着一届一届的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和他们的接触越多,就发现他们的异常心理状况也越来越多,而这异常之中留守儿童的问题表现将最为突出。很多的留守儿童厌学心理越来越重,叛逆表现越来越多,对未来的盲目乐观,都让他们在校园里显得那么另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工作中越来越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近些年,农村初中学生数量不断下降,但留守学生的比例都在不断增加,这些孩子们失去了父母的监护和教育,行为怪异,心理问题较多,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作为执教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如何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让农村留守儿童能达到既获得知识又健康成长的目的?近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现状对于提升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搞好语文教学对于改善留守儿童现状的重要意义。

  一、重视留守儿童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都很差,更谈不上良好的学习习惯了。比如,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回家后不学习甚至根本不带课本回家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已成为阻碍留守儿童学好语文的主要障碍素,因此帮助留守儿童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我们语文课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养成具体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书写,勤于动笔,广泛阅读,注意观察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成绩的最终取得不是靠教师填充式的灌压,而是要靠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其次,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留守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好语文的起点和重要动力。再次,我们要与时俱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语文课堂更具自主性、开放性,让他们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不是一门可以速成的学科,它需要日积月累,逐渐养成,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语文素养的“养成”,学生才能收益更多,留守儿童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收获成功。

  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为留守儿童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很容易产生自卑、孤僻、叛逆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而语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成为解决这一症结的良药之一。

  语文来源于生活,正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课文中的内容一般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每一篇课文都是以文字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针对部分留守儿童不愿主动参与课堂的状况,我们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时,应注意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的关注,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说,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断拓展课文知识,将课文编成课本剧、舞台剧、小品等,让学生来表演。新颖的东西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我就尝试把游戏、比赛、音乐、美术等都带入到语文教学中。通过这些活动,让留守儿童不断尝试,他们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能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乐于与老师和同学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快乐。

  在这样的课堂里,那些性格孤僻的留守儿童,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都能主动地去参与小组活动,为本组选手出谋划策,通过这样的活动从而也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架起了桥梁。

  三、注重“双基”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在现代生活中,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影响造成部分留守儿童的偏执型异常心理,这种心理的特点是任性且极度敏感。这些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爱或者母爱,在同学中不合群,如同在社会中孤立存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偏执型异常心理。比如,我们班有个男孩,是个独生子,父亲身体状况不好,家境不太好,于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留这个男孩一个人在家。时间久了,孩子在学校就表现异常,上课无心听讲,下课目无尊长。经过和他一番交谈,了解了他的这种状况,我便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鼓励他说出压在心里的苦闷,开导他积极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状况。通过交流谈心,这个孩子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课堂发言积极了,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针对这样的留守儿童,教师更应重视他们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让他们成才的同时成人。

  总之,多方面因素决定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表现多样性。要预防和减少这种情况,必需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采取相应措施和对策,去探索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之路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由衷地希望能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能早日还农村“留守的孩子们”一片快乐的天空,让他们的笑容更灿烂。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留守儿童论文
返回: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