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缔造的,儒家思想的内涵就是一种“君子”文化,教化人们具有“君子”的行为,以礼作为道德规范的重要标准。儒家思想在我国的文明史中历千古而不断而不改,足以说明儒家思想的价值,既包括思想价值,也包括文化价值。这种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就是长久不衰的主要因素。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定比例的文学作品,其选编的目的就是侧重文章中儒学思想的内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一、儒家思想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儒家思想中“礼”的地位和作用
“礼”在我国古代社会长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一种言行规范。相当于法律,是古代社会制定国家法律的依据,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项重要措施。“礼”的基本原则,首先是要亲爱自己的亲属,比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家的治理。在古代国家治理以“礼治”为基本原则,尤其是针对百姓的礼治,刑不上大夫,就表明了统治阶级的特权。在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是重要的内容。其中的礼是与法通称的,上至国家立法,下至百姓婚丧嫁娶,都有礼来作指导。礼在古代与现代的法律一样,具有规范作用,是治国的重要手段。礼和法是重合的,同时礼也包含了道德规范,古代统治者的思想中不存在礼之外的道德。
(二)教学中“礼”对学生德育的促进作用
儒学中的“礼”是治国的方略,强调报效国家的思想。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点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报效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传承和持续发展的需求。儒家注重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使他们具有报效国家的意识,这是国家昌盛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和强调儒家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
(三)礼的思想在中学语文中的体现和渗透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仁政、中庸、君子人格、教育、学习等思想。这其中的仁政指以礼、以仁治国,以民为本,积极保民、养民和教民。高中语文课标中明确规定学生“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为此教材中安排了十多篇论语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和提高道德修养。如《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仁者爱人》、《周而不比》、《沂水春风》、《寡人之于国也》等等。在这些篇目中,儒家思想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渐渐感悟到其对今天学生道德行为的指导意义。
二、语文教学中发扬儒家“礼”的思想
(一)挖掘教材,合理渗透
儒学中的礼学对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因此教材中选编了一部分古典文学作品,目的是让学生领悟华夏民族的传统精魂。礼学的核心是仁政思想,而儒家倡导“百姓生无衣帛渔肉之忧,死无送终厚敛之虞”。这与我国目前关注民生,全民医保、社保的管理理念多么相似。儒家提倡实施仁政一定要从经济建设开始,“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这都是儒家思想对于今天的重要影响。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礼学思想,及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纵论古今,不要就着字面理解和讲解,不要为了背诵而背诵。
(二)运用知识,体现价值
礼学内容广泛蕴含在儒家思想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知识及自己储备的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把文以载道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比如《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强调治国应“重民”,施仁政以乐民,执政者应与民同忧乐。这是仁政治国的核心,而仁政就是礼学的核心内容。关于仁政,孟子在文章中描述:“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只有这样,执政者才能统治天下,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治国方略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孟子倡导的这种“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思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塑造以一大批的爱国志士。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信念都是这种思想教育的结果。
(三)教学活动,活泼渗透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方式对学生 进行德育教育,也是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体现。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具体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活的外沿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在同人的交流中体会儒家中的“礼”。学生不仅能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儒家的德礼思想得到更好的发挥。
作文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需要深刻的思考后才能成文,这是真正经过他自己学习收获的东西,作文中能看到学生的思想和对事物的态度,体现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在作文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作文指导的活动融入德礼思想的内涵。教师可以布置关于儒家礼学与现代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作文题目,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儒家思想,充分与现实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学生自己体会思考,把思想道德内容潜移默化的迁移给了学生,联系我国当代 的治国方针,体会理学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儒家思想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儒家创立的做人、处事和立国的思想和名言早已为人们所接受,并将继续影响后来人及社会的各个阶层。高中语文教学的崇高使命就在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语文修养和道德修养的人。
自主、合作、探究与导学的整合实施,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愉悦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
在现在的教育观念中,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应试教育的要求。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重视人的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全面的进行培养。素质教育相比应试教育的优点有很多,首先素质教育就彻底的摒弃唯分数至上的原则,对于成绩优...
新课程改革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观提出了根本性变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这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宏观方向。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切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一切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这使得...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并且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是文明让人类彻底告别了野蛮。而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每个人要有较高的人格素质。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去改变过去只重视传授知识技能的情形,还要善于把健全人格的教...
教师的课堂点拨是把双刃剑,适时到位的点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距离;反之,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怎样才能让课堂点拨帮助学生的学习之舟行得更远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用充满智慧的教学语...
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和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语文课堂教...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字词、读音、写作,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学生阅读、写作、观察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大有裨益。所以,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成...
一、前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锻炼其语感能力。语文学习过程中通常通过朗读教学来提升字音的判断、字形的区别和写作水平。在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语文教学中,朗读往往被师生所忽略,因此,很多学生...
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教育形式出现在高中教育课堂之上。高三学生即将面临严峻的升学和考试重任, 而语文学科又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在高三语文教学实践中, 如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直是老师比较关注的问题。...
高中语文,是高中生的一门主要课程,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观察和理解能力、归纳和总结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推动其他科目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都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