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比较式阅读指的是将新事物和旧事物共同点和差异点进行比较加以分析,可以将比较式阅读看成是一种分类归纳手段。最终的比较成果分析,人们才能清晰的看出事物间的差异,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明确事物外、内在的联系。基于高中学生学习为案例,学生只有将自己已经学习到旧知识和即将学习到的新知识相互对比,进行知识整合和融合,学生学习效果才能提高。当知识量不断得到累积后,教师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如果将该方法引入高中语文阅读中,是否也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分析比较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二、分析教材、明确教学方向
教师根据高中语文的设置,进行划分教学课题。注重学生探究性阅读方法的教学,基于文学作品为主。引入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学鉴赏等等知识。教师学会重组课文,根据文章主题和题材,重新安排教学顺序,使得学生更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教学, 是高中语文教学最丰富、最灵动的部分。教师开展教学时,需根据教学思路执行,确定出两、三个阅读侧重点,开始精段品读。简而言之,在阅读文章教学开启时,选取文章最为关键的部分深度解析,把握文章关键,提炼出主题,最后概括文章。
众所周知,每一篇文章的题材不一样,主题类型也不一样。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时,就应该根据深层次差异,做好探究教学工作,基于作品的差异开展,注重重组教学设置。
三、横向比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横向比较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从篇章和段落里开展研究。教师也可以从字词、写作意境中进行判断分析,明确作品的优劣。再深入探究作品差异。举个例子:
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我与地坛》这两篇文章作对比。
第一,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国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这两个作品都认同了生命力的顽强和坚韧。分布叙述两个主人公自己的人生经历,在逆境中感悟生命的珍贵。他们面对病魔依旧可以从容、淡定面对,这样的精神给人以崇高敬意。海伦凯勒的作品中,讲述的主人公是个聋哑盲人,身心受到摧残,他们渴望光明。这个“三天光明”有着多重意义。“第一天光明”能够让他变得有价值,有意义。“第二天光明”是自己有了一双眼睛,能够看变幻莫测的风雨,看看身边的事物。“第三天光明”是用于日出的探究。作者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女孩子,通过该作品告知人们,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应该真爱生命。而《我与地坛》作品中,它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对自己早年遭遇的瘫痪进行深思,思考生命的意义。悔恨自己没有尽到女子的义务,当母亲离世之后才理解母带的无私和伟大。这个作品有一定的哲理性,讲述的是对生命的探究和感悟。
这两个作品两个的个性有差异。《我与地坛》讲述的是自己逆境观,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讲述的是,作者能有一颗乐观开朗的心,作者规划自己的三天时间,对生命充满了向往。两个作品的说理上选取的是比较点。两作品有浓郁的哲理韵味,思想色彩非常鲜艳,文章的观点很明确。两者说理方式不一样,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品里,讲述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一颗乐观的心。而在《我与地坛》作品中,作品主要表述的是作者和地坛之间的故事,与母亲的故事,当母亲离世之后,地坛便是自己的精神支柱,自己看淡了死亡。总而言之,前者是认真规划自己的三天时间,而后者是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两个作品在表现手法上,选择的是对比点。在《我与地坛》作品中,表达出地坛在作者生命力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作者的精神支柱。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品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自己对生活的期待,对生命的珍爱。
四、纵向比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使用纵向比较方式,对同一个题材,不同的作者作品做深入比较,分析出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主题。再从政治、历史以及经济方面做深入探析,总结作品主题。从而提升了对作品的理解,加深作品客观认识。第一,作品的时代背景不同。两位作为国籍不同,作者有国籍差异。作者写作时间不同,具有差异化的文化背景,会使得他们在进行写作时,使用的写作手法不一样。第二,他们的思想历程是有差异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描述的是自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随着认识的人和接触的物体增加,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有新的认识。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告诫人们珍惜现实生活,珍惜健康的身体。而在《我与地坛》作品中,主要是讲述自己和母亲的关系,从母亲的离世中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作者将地坛视为陪伴自己生命旅程的朋友,是作者的精神支柱。从综合分析的角度上看,《我与地坛》作品是从特定的场所开展故事描述,再从故事中感悟生命的可贵,感悟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体现出作者一开始的内心失望,逐渐过渡到敢于面对。
结束语
由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多元性因素,语文学科教研要提升发展,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必须狠抓校本教研,以校本教研为助推器,进行诸如“比较式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教研形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能获得良好教学效果。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改进,比较式阅读方式的引入,使得语文教学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晶晶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开放性阅读教学设计的应用与反思[J]. 《邢台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2]张春兰。浅谈开放性阅读与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26期。
[3]余皓明。从最喜欢的三本书和三个作者看高学生阅读--广州市华阳高学阅读调查分析[J].《编辑之友》 PKU CSSCI -2009年7期。
[4]陈景利。让阅读成为每一位学生精彩人生的基石--对高学阅读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2013年10期。
[5]高洁,张彩旗,苏红英。让阅读为灿烂生命添力--新乐市孝德高学“阅读”特色纪实[J].《教育实践与研究:高学版(A)》 -2011年20期。
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高中语文教育目标的关键。...
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语文教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历史的传承与发扬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教学方向。...
诗歌被称为文学的极品,文学之上乘。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粉呈。我国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她语言凝练,意蕴丰厚,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她具有审美教...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
自主、合作、探究与导学的整合实施,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愉悦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
在新课改提出之后,我国高中语文教育要注重进行教学方式以及目的策略的调整,重视学生的能力塑造。在诗词鉴赏这一模块中通过加强对诗词鉴赏的重视,让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得到提升,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高效课堂,意即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作为中国母语教学的语文课堂,随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摆脱陈旧、定式化的老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效课堂教学,成为摆在每名语文教师面前的严峻...
在现在的教育观念中,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应试教育的要求。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重视人的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全面的进行培养。素质教育相比应试教育的优点有很多,首先素质教育就彻底的摒弃唯分数至上的原则,对于成绩优...
新课程改革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观提出了根本性变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这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宏观方向。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切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一切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这使得...
根据2018年国家发布的普通高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及高考英语考试大纲(2017年版)这两个文件,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