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学的融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05 共1707字
摘要

  一、人文为魂,丰富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不仅能提高相关知识水平,更可以结合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对一个人进行熏陶,从而使人的品质、素养得到提高。某位伟人曾提出这样的说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现在,身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挑战的环境下,许多学生却患上了“精神软骨病”,严重缺乏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文资源的充分挖掘,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讲的具体一点,就是说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从中得到人生境界的提高和心灵的丰富以及人格的健全。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把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坚定信念,并且学会从学习中获得感悟,使得自己的人格在学习中获得完善。以人文为魂,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

  二、人情为骨,语文教学要“培育情感”

  有位教育学家曾经这样说:“知识的种子只有在肥沃的情感土壤上才能开花结果。”教材并不是“无情物”,而是语文课堂上承载师生感情交流互动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可以引导学生把情感和课文融为一体,就可以达到“培育情感”的教学目的。

  要想为语文教学注入“人情味”,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化,使学生对话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的方式,还可以对教材(课文)的情愫进行充分挖掘,从而培育学生关爱社会、热爱祖国、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等方面的情感,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可以达到育人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背影》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父子深情;在《我与地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母子之情……语文教学过程确实是充溢着各种各样的情感的。

  三、文艺为质,进行“诗化”的语文教学

  当前的教育大环境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充斥着拼分数、死记硬背的学习气氛。很多教师只在课堂上讲一些专题技巧训练或者专项练习等,而教材中选到的那些闪耀着作者光芒的文本也多被教师变成了题目例子。有统计显示,如今各版本的语文教材里面,文学类作品占到了6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说,为语文课堂加点“文学味道”,诗化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以文艺为质,诗化语文教学,可以在引领学生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优秀文学作品进行赏析的同时使其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到陶冶、语言功底得到加强;诗化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感受语文意境之美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诗化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走入文学之国。让学生自己的人生在经典作品之中得到丰富的同时,生命更加精彩。

  四、生活为本,获得更为生活化的语文教学

  有位着名的教学学家曾经说:“生活和社会就是最好的教育形式和学校,如果教育没有了生活为中心,那就是一汪死水。”的确,只有扎根于生活,教育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力量。

  那么该如何让语文课堂使其“生活味”呢?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扎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情景使其去自主探索、沟通课堂内外的生活,充分利用起学校、家庭、社会等资源,把抽象的知识转化自身的能力。

  五、以新闻为先导,让语文教学具有“导航”作用

  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是当今各个学科的教学趋势。不管是什么学科,都应当把人生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上设置一些独特新颖的情境,把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知识导入课堂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参与学习、探究的热情。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问题、关注民生,并且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使得学生的批判精神得到培养。比如,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时事报道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媒介去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并进行评论。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社会热点、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进行了解。这个活动对于呆坐教室的学生来说无疑相当有趣又有益。

  由上述可得,把人文魅力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从而使高中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提高,在当下的教育中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今后各一线教师还需要努力实践,从而总结出效果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莹。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9)。

  [2]朱秀珍。浅议高中语文教学要“五味俱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

  [3]何益龙。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语文天地, 2009(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高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