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比较“教读文”与“教读法”
来源:语文知识 作者:陈钧玲;黄瑞夷
发布于:2017-06-28 共2379字
目前,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界定还存在分歧,但关于其内涵要素的界定却十分接近。比如有的人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文学思维和文化传统;有的人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即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五项能力;有的人认为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我们现从这些理论出发,来看课堂教学为何从“读文”转向“读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何要让课堂教学转向
语文核心素养的要素是什么?当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它包括理解、运用、思维、审美等四个维度。
语言理解能力表现为:1.读懂文本主要内容,了解文本的表达特点;2.指导积累优美有新意的语用材料,初步具有语感。
语言运用能力表现为:能根据具体语境和任务要求在书面或口头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所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顺畅交流。
思维能力培养主要变现为: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运用联想与想象,初步认识语言和文学形象,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批判意识。
初步的审美能力主要表现为:1.感知到汉字之美,培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2.感受到人性之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
基于这四个维度,审视当下的课堂,就能发现在绝大多数的课堂里,老师都在传授一些简单的知识,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记忆为主,语文思维少有启动,审美素养更是被遗忘。王荣生教授在谈“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达成”时指出,在语文早期研究中就有人提出“教读文”
课堂与“教读法”课堂。“教读文”,即把教学内容的落点放在理解与感受上,着重引导学生读懂了什么,训练了什么,记住了什么;“教读法”,即把教学内容的落点放在阅读方法上,把较为正确的或较为妥当的理解与感受看成是方法运用的结果。这个学习过程不是记住什么,训练什么,而是建构语文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过程。
以《猫》为例,比较两种课堂的差异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敢,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这三段文字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才能体现教学关注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怎么样的教学是没有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比较一下“教读文”与“教读法”的关注点之差别:“教读文”的老师首先关注教“古怪”,即猫的古怪体现在哪里?作者是怎么把古怪写具体的?请用“既……又……”把这三个词连成一句话,“老实、贪玩、尽职”这些矛盾特点集在一起就是古怪。在学习贪玩的句子时,让学生换词学习“任凭”,用“任凭……也……”造句。换词也好,造句也好,好像都是在教学语言,实际上不然,这么教对学生学习语言没有多少帮助。那么“教读法”关注教什么呢?重点不在“古怪”而是前面的词“实在有些”.为何是“实在有些”古怪呢?因为这“实在有些”包含着作者的深情,作为喜爱动物、对猫很了解的主人,作者竟然对猫的性格都感觉捉摸不透,实在很古怪。而老师在教学时不是问古怪表现在哪里,而是问作者是怎么写出古怪的。因为古怪表现在哪容易找到,学生自己能读懂,而怎么写古怪的学生就不懂了。作者是怎么写古怪的呢?1.一个总述句管三段,段段又有总结词;2.文章中的转折词,表达出作者的感情,一转再转,有的段是用选择词,这就是语言特色;3.作者还用了叠加的方法来表达“实在有些”,即老实的对立面不是贪玩,可亲的对立面也不是不高兴,这正是需要学生读出来的。课文是把老实(乖)与执拗(淘气)---尽职与贪玩---可亲与冷漠---勇猛与胆小等互相矛盾的特点一点一点地叠加在一个动物的性格上,才构成了“实在有些”古怪。“任凭……也……”不应只通过换词造句来教学生,而应让学生关注“任凭”之后的那个词“谁”,这里突出猫的主人,主人都无法把猫唤回,平时喂养的感情都哪去了,这让主人很没面子,这也正是猫古怪、不讲情面的特点。4.“教读文”时没有老师关注三段之间的关系,“教读法”时则会关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除了上面讲到叠加表达法之外,作者在选材时,选了这三个方面,即第一段写态度行为,第二段写情绪行为,第三段写胆量行为。可见作者的用心。5.教学情感---作者对猫的爱,也不是只在“温柔可亲、踩几朵小梅花”上体现出来的。“教读文”的老师只会从这里让学生体会感情;而“教读法”的老师则会从“实在”“吧”“乖”“谁”的语气,让学生体会作者把猫当家庭成员写,通过语气词、标点、比喻等来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这种关注词、句、结构、方法的教学比那种研究猫的性格怎么古怪的教学,更能体现出关注语文素养,关注对文章内容的获得。
再看“教读文”与“教读法”的教学过程差异“教读文”课堂对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分析
原文出处:陈钧玲,黄瑞夷. 从“教读文”转向“教读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变革之一[J]. 语文知识,2017,(02):59-61.
相关内容推荐
-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
引言新课程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朗读教学对于整体语文教学而言意义是重大的。朗读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益处的。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启迪自己的心智,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良好的阅读...
-
适合小学生的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起步,也是语文学习中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只有过了识字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量大、学生兴趣不高等都是有效完成识字教学的阻碍。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既不能给学生...
-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摆正师生的课堂地位,给学生创造更多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不是特别复杂,很多知识都是常识性的问题,大部分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根源。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
-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个人经验总结
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与人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不仅仅在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
-
研究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创新路径
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语文教师需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与立意之美,使学生感受诗词中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内涵,并体会诗人/词人蕴藏于文字之中的真情实感。...
-
二年级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想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对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的培养尤为关键,将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呆板的教学形式进行改变,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人,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其有利,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优质范文6篇)
核心素养"一词是伴随着教育深入改革而出现的,而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这一科目的教育的根本内涵,也就是"应该培养一个怎样的学生"。教育是百年大计,而语文科目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为学生奠定人生基础的作用,因此,研究语文核心素养,就成了必要。文中是语...
-
借助教材中的阅读策略单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
阅读策略单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结合教材编排特点,深挖策略训练和语文素养的联结点,在语文教学之路上且行且探索,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笔者将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从语文核心素养界定的逻辑起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论之维以及语文教学情境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细化三方面寻求其确定的理论依据。...
-
从教师素质、教学方法及师生关系提升语文教学
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明白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更是其他所有科目的基础,只有在学生对语文有着良好的基础以后,才能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课程的要求是能够培养小学生学习语...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