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师很困惑:“这个知识点我明明强调了很多遍,学生怎么还是错啊? ”“为什么学生记得特别牢靠的,总是错误的知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学生大脑中的“前概念”及由此产生的“相异构想”的干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教育理论上把学生由感性认识得出的偏离科学现象本质和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称为“相异构想”。 有研究表明: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相异构想,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具备一种原始的认知结构, 他们是以这种原始的认知结构来构建对新知识的理解的。 由此可知,相异构想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潜意识, 它错误地阻碍了正确知识的接受,也错误地“同化”着一些新知识和新材料,其消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相异构想”肤浅、隐蔽,但又相当顽固,这也就可以解释教师的那些困惑了。 由于没有彻底解决学生的“相异构想”,正确的知识,学生强记了一小段,“相异构想” 被压下来了, 不久正确的知识又忘了,冒出头来的还是潜意识中的“相异构想”。
因此,关注学生“相异构想”的呈现与解决,是语文教师要直面的问题。
一、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的“相异构想”
学生有形形色色的“相异构想”,有的甚至是让我们成人感觉匪夷所思的。 在备课中,教师要结合过往的教学经验, 更多地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相异构想”,摸清正确知识形成和接受的可能障碍, 从而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呈现并有的放矢地解决 “相异构想”打下基础。
二、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充分暴露“相异构想”
很多课堂,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严格地控制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学生思维的每一个进程,学生都是按照教师的“预设”径直地获得了正确的答案, 没有给学生充分暴露“相异构想”的机会。 有的课堂教学有“暴露”,教师津津乐道的也是“闪光点”,而不是关注班中还有哪些“相异构想”,这些“相异构想”
有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 这样的课堂,即算是上得花团锦簇, 其课堂学习效率也是打了折扣的。 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学生的“相异构想”得到最充分的暴露,从而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 激发学生暴露“相异构想”的欲望
关注同题常态课,我们会发现,相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执教者手上,效果截然不同。 有些班级课堂氛围轻松活泼,“相异构想 ”得到较好地呈现与解决 ;有些班级氛围沉闷,学生的潜意识基本上没有暴露。
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在于教师没能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触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暴露“相异构想”的欲望。 学生没有兴趣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变为“一言谈”,课堂沉闷,效率很低。
以《生物入侵者》为例,同样是“概念解释”,甲教师要求:“请解释‘生物入侵者’的定义。 ”学生也快速地找到课文相应的句子进行解答,但在延伸部分,教师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生物入侵者”,仍有学生列举“西红柿”之类的生物,其他学生也不觉得不妥;乙老师直接导入,说:“同学们,老师今天入侵八年 X 班,给大家上课。”学生七嘴八舌,马上指出老师说法不对的地方了,讨论得可热烈了,很快就掌握了生物入侵者的两个特征: 外来的、有破坏性的;同样是“把握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教学内容,甲师问:“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教师找到几个典型性的语言,问:“加点字能否删掉?
问什么? ”课堂流于学生机械性的问答;乙老师改写了原文(去掉每段的枝叶,留下各段中心句, 个别中心句或改换一个关键词或删去一个关键词),让学生与原文比较,讨论能否取代原文?并探究原因。学生的兴奋点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各种“相异思维”也出来了。 在学生比较、讨论、畅所欲言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归结本课的知识要点: ①说明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②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相异思维”得到有效的呈现和解决。除了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交流讨论、辩论等方式,尽可能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潜意识。
(二)小组合作,有效解决“相异构想”
《语文课程标准 》倡导 “合作 、 探究 ” 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盛行。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很大一方面就在于解决学生“相异构想”问题。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让每一位学生的“相异构想”都得到呈现,让一个教师来面对、解决所有学生的“相异构想”,这是不现实的,只有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帮助学生纠正“相异构想”。
学习共同体产生的学习效能是巨大的, 就如2012 年 4 月,着名物理学家、首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做客中国农大 “名家论坛”,与师生分享他的学习与研究经历时所说的“多年经验告诉我 :和同学讨论是极好的真正学习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到处走走转转,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身临其境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或处理各种偶发情况,“学生力所能及的, 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适时就学生典型的“相异构想”,由会的学生纠正,大家都不会的再由教师解决,引导学生展开对话,让“相异构想”得到有效的呈现与解决。
(三 )作业检测 ,跟踪学生 “ 相异构想 ” 的解决情况
作业设计批阅、课堂检测,是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对作文的批阅, 其他的笔头作业往往被忽略了,导致学生的“相异构想”被隐藏起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大多时候只是处于 “顺其自然” 地发展的层面, 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机会。 教师要精心设计题目,及时批阅,对学生的“相异构想”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有的放矢地点评, 在此基础上补缺补漏,巩固提升,不断纠正学生的“相异构想”。语文教学的低效性历来为人所诟病,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用心地掌握、 耐心地面对、潜心地解决学生的“相异构想”,为语文教学之舟的顺利航行扫清障碍, 实现减负提效的语文教学之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
中华古诗词是一丛极富姿采 ,常开不败的鲜花。学习中华古诗词,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绚丽多彩,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是勿庸置疑...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只有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
识字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识字过程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过程,刚上小学的学生的特点是:顽皮好动,且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于所学的知识记得快,忘得快,无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低年级识字教学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
一、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作用(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生活情境教学能够直观地把知识摆在学生面前,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长期的生活的接触避免了陌生感,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进而进一步激发...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只看着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觉完善的变化过程.教学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课堂上学生能否主动参与便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起步,也是语文学习中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只有过了识字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量大、学生兴趣不高等都是有效完成识字教学的阻碍。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既不能给学生...
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分散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大障碍,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课堂充满艺术性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一、认真设计课堂教学,把课堂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