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中,写作是最富创新意识的活动.而很多学生觉得作文难写,怕写作文,这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让学生愿写作文、写好作文,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摸索到一点经验--“四步指导”(观察积累、分析综合、立意表达、评改反馈),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观察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难,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心中没有材料.作文的材料哪里来?从对生活的观察中来.只有引导学生准确客观地写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描述解释所接触到的真真切切的东西,才有利于学会写作.
指导学生观察的内容包括:1.人物形象观察.包括个像和群像.
观察时要注意抓人物特征、个性,揣摩内心感受等.2. 景物观察.
包括景物的形状、色彩、线条、组成、变化联系等.3.事物差异观察.
要注意事物异同,如习性、动作等.4. 影视观察.包括画面、动作、声响等.5.社会生活观察.包括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政治变迁等.
指导学生观察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 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诱导学生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 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样,学生观察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和无效性.3.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如在观察中比较、归纳等.4. 观察要有层次性和顺序性.观察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常用的观察顺序一般是由远到近、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由主到次、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等.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条理清晰的印象.5. 要及时记录整理.如果只观察不记录,就难以留下深刻印象.
二、分析综合.
这一过程是进一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观察掌握的材料,基本上还是一种浮于表象的认识.必须进行分析、提炼、综合,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把握其本质特征并带入个人主观感受,才能加深理解,利于表达.如指导学生写《家乡的变化》这篇作文时,我们可让学生先说自家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讨论、分析、归纳,使学生明白: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党坚持富民政策,坚持开展开放的结果.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分析综合,能够使学生根据文章的主题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取舍,才能避免材料的堆砌,使写作材料有思想、有灵魂.
三、立意表达.
这是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阶段.
“意在文之先”.意即文章的中心.通过分析综合抽取出材料的实质,就是文章所表达的“意”.
表达的过程是学生发挥主观独创性,有效组织材料表现中心的过程.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明确写作的文体以确定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确定表达中心的材料;编写写作提纲.(一)写好开头.一个好的开头,将直接关系到文章思路的展开和行文的流畅.开头要醒目、新颖,能准确入题.(二)安排好材料的顺序、详略.(三)注意句段的衔接和过渡.正确运用关联词语及过渡段句,显示材料之间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四)运用材料时,要多加联想、想象,拓宽思路,使文章有血有肉.(五)结尾要巧妙.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文章结尾的重要性.一篇好的文章既要有“凤头”,还要有“豹尾”.文章的结尾或照应开头,或深化主题,或发出号召,或设置悬念引入思考等.
四、评改反馈.
宋代诗人吕本中在《童蒙诗训》中谈到:“文字频改,功夫自出.”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也谈到“改窜旧文,重作旧题,始能深造.”可见,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可以说文章写作是从不断修改中学会的.学生写完作文,教师再指导评改反馈,学生才能知道存在的问题,思维才能受到进一步训练,才能更好地锤炼语言,布局谋篇,写作水平才会得到提高.
指导评改的具体过程是:
(一)学生自己评改.
这一过程是学生活动.写完作文后,教师提几个基本的评改要求让学生自己修改.如:错别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不恰当的词、句子,段落是否连贯、明确、完整.有没有前后重复的地方,开头结尾是否照应等.
(二)教师评改.
学生评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由于其知识能力的约束和评改标准的主观性较强,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评改效果.
因此,教师必须评改,做出样子,发挥其主导作用.
(三)公开讲评.
这一过程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各挑选一份较好和较差的作文连同批语印发给学生,先让学生熟悉两篇文章及批语,再把批语中指出的优缺点从文章中找出来仔细品评、讨论,教师点评,学生再回忆自己作文中优点及不足,对于如何写这篇文章心中有数了,思维和表达就有了更深的感受.
(四)学生再改.
处理完两篇典型作文后,让学生再对自己的作文推敲、增删,或重新布局,进一步完善整理.
教师不是试验者,而是学生写作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最有效办法是靠学生的实践,而“观察积累--分析综合--立意表达--评改反馈”这种写作过程指导就是从实践这一角度提出来的,是学生作文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方法.有效使用这一方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归纳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侯完肖 . 文字频改 功夫自出--中学生作文修改刍议 [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08).
[2] 李军霞 . 浅谈写作中的观察 [J]. 学苑教育 ,2011,13.
[3] 曾玉友 . 关于“新概念作文”教学指导的思考 [J]. 中国轻工教育,2006(2).
语文把它分开来就是语和文,语乃语言也,就是说话;文乃文章也,也就是写作.所以语言是写作的基础,首先要会说,会口头作文.即使没读过书的小孩子,他话能说清楚,别人能懂他的意思,所以要引导学生懂得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联系与区别,这样作文就能让别人...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兴趣对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单调、乏味、无聊,然后就会讨厌这门课.因此...
作文是学生书面言语表达和认识周围事物的综合体现,是再现儿童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过程,是展现学生内心世界的平台,是语文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怕作文呢?能轻松的...
对于作文教学,作者认为在抓好作文教学的命题、批改和评讲的三大环节中,尤其要抓好作文批改的环节和作文讲评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即消化提高工作.抓好批改是为了发现问题,抓好消化提高是为了具体地解决问题.抓好了这两方面的工作,就更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摘要]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让学生写作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是新课程的要求.语文老师应转变作文教学观念,让作文贴近学...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学生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能够考虑不同的写作对象,恰当安排结构,调动自己的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实现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的文章来.可是,目...
一、阅读与写作同行,促使阅读服务于写作.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当然应该以写作为主线.为了充分突出这条主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贯彻新课标用教材教的精神,从而促使范文的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当教学不再单纯的为了完成进度与应试的时候,此时的范文精...
摘要: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很重要一个组成部分,搞好作文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质量的提高,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让许多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事.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即鼓励学生,激发兴趣,开启...
作文课上,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作文题: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忽略.比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小数点,一道小程序忽略是常有的,后果有大有小,有些事情忽略了也无大碍,但有些事情忽略了却会造成遗憾、伤痛,甚者酿成大错.有些时候,我们正在忽略的...
论文摘要: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验生活。它是指主体借助经验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外物时所感受到的心灵震颤。体验性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积极创造现实的情境,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的内容,根据实际的写作要求把握写作要点,培养学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