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众所周知,日语和汉语的主语与英语的主语有着本质的区别,英语中的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具有规定谓语形态的作用。而汉语和日语中的主语不具备此功能,在一定的语境和上下文中往往可以省略,不必一一标明,含义依然明了。由此可以说明,汉语和日语的主语省略是两者共有的现象,但因日语的特殊性,日语的主语省略手段远比汉语丰富,并由此折射出日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一些关于汉日主语省略的研究,如:秦礼君(1987)在《汉语主语比较》一文中指出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主语省略以及无主句的现象,并列举了四种共有的省略现象,即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和自叙省。姚灯镇(1994)在《日汉主语承前省略的比较》一文中认为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主语承前省略现象。日语在一定的视点下对某一主体的动作、状态进行描述时,主语往往不言自明,从而可以省略。而汉语在有相互竞争的两个以上名词同时并存时,主语的承前省略是困难的,日语主语承前省略比起汉语来要灵活得多。
当前,关于关于日语主语省略的研究有一些,但是主要集中在跟汉语类似的省略现象上,跟汉语不同的较少。日汉主语省略比较的研究也比较少,一般是某个方面,比如承前省、蒙后省或是对话省的比较,将日语和汉语的主语省略进行全面比较的少。将日语中特有省略现象跟文化相联系的研究也有,但是在通过主语省略现象的比较,既研究语言差异,又剖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比较少。
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将对汉语和日语的主语省略进行前面的对比,既包括共同点,也包括相异点。并以此剖析语言差异以及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二、汉日主语省略
(一)承前省略
所谓承前省略是指主语在前面已经出现过,提供了足够的信息,那么后文可以省去不说,但是可以根据前面的信息添补。这种现象在日汉语中都很常见。例如:例1:先生は十年一日のごとく高等学校に教鞭をとって、(先生は)薄給と無名に甘んじている。しかし、(先生は)真正の学者である。(先生は)学界の新気運に貢献して、(先生は)日本の活社会と交渉のある教授を担当すべきである。(夏目漱石《三四郎》)例2:宏儿没有见过我,〔宏儿〕远远地对面站着只是看。(鲁迅《故乡》)在上述例1中“先生は”作为主语位于句首,影响着后面的句子,不仅是“甘んじている”的主语,同时也是“真正の学者”“貢献する“”担当する”的主语,但因一开始已经出现,所以可以不提。例2中,后面的句子承前省略了主语“宏儿”。
(二)蒙后省略
蒙后省略就是前一个分句的主语因下文就要提到而省略,这在日汉语中均有体现。例如:例3:(女は)帯を結び終わってからも、女は立ったり座ったり、そうして窓の方ばかり見て歩き廻った。(川端康成《雪国》)例4:(他)一坐在车上,他的大手便向脚垫下面摸去。(老舍《骆驼祥子》)在例3中蒙后省略了主语“女は”,而例4中蒙后省略了主语“他”。
(三)对话中省
在日汉语的对话中,尤其是面对面交谈时,主语往往是明确、具体而且有所指的,这时主语往往被省略。例5:———(あなたは)感想を書いとくんだね?———(わたしは)感想なんか書けませんわ。題と作者とそれから出てくる人物の名前と、その人達の関係と、それくらいのものですわ。(川端康成《雪国》)例6:仆人:〔秦可卿」这几日也没见添病,也不见甚好。
王夫人:这个症候,〔秦可卿〕遇着这样大节不添病,就有好大的指望了。贾母:可是呢,好个孩子,〔秦可卿」要是有些原故,可不叫人疼死。(曹雪芹《红楼梦》)在例5中省略了主语“あなたは”“ わたしは”。例6说话人的主语指的都是“秦可卿”,省掉主语,使话语衔接紧凑,交流简洁高效。
(四)自叙省略
自叙省略就是自我叙述时的省略。常见的是省略第一人称主语“我”或“我们”。这种情况在日语和汉语中都经常可以见到。例如:例7:山の手線の電車にはね飛ばされて怪我をした、その後養生にひとりで但馬の城之崎温泉へ出かけた。例8:晚上总是睡不着。
(五)敬语表达中的主语省略
各种语言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敬语表现形式,但像日语中大量存在敬语动词,而且同一动作自他表现完全不同的语言甚是少见。这样的敬语动词出现时,该动词已经决定了其动作主体,此时,主语不言自明,常常被省略。例如:例9:ちゃうど旦那様と同じやうな姿形のお客様を三人知ってをります。(川端康成《雪国》)例10:四十女が橋まで来て声をかけた。「お遊びにいらっしゃいまし」(川端康成《伊豆の踊子》)上述两例中划线部分分别用了自谦语和尊他语,在日语中自谦语用于自己,而尊他语用于他人,因此在日语中含有敬语的句子中,即使不提及主语,也能一目了然。而汉语中虽然也有敬语,但是一般都是用一些如:“您”这样的词来表示敬意,因此一般都是不能省略主语的。
(六)授受关系表达中的主语省略
日语中授受表现形式很发达,是表示动作为谁而做,哪一方授出,哪一方受益的表现形式。表示授受关系的基本动词有“あげる”“もらう”“くれる”。通过这三个动词的使用,即使不说主语,也能明确含义。例如:例11:いつも(私は)あなたに何して頂いて、今日は(あなたが)あたし、何させて頂きますわ。(川端康成《千羽鶴》)例12:それから(栄吉は)自分が栄吉、女房が千代子、妹が薫ということなぞを教えてくれた。(川端康成《伊豆の踊子》)在上述两例中虽然未提及主语。但是通过例11中的“頂きます”和例12中的“くれた”,可以判断出主语。而这些句子在翻译成汉语时,都要补全主语,否则,意思不明确,不清楚谁为谁做,也就是说,汉语中不存在此类主语省略现象。
(七)希望、意志、推量、劝诱等句的主语省略
助动词可谓是日语的一大特色,日语中表示希望、意志的“たい、う、よう”等的使用限定主语是说话者,表示推量的“だろう”,表示传闻的“そうだ”等一般用于第三人称。例如:例13:(私は)何か飲みたい。例14:これだけ長い手紙を書けば、(両親も)満足するだろう。上述两例虽没提及主语,但是通过后项的助动词,一看便知。而汉语中没有助动词的说法,因此也就没有此类主语省略的现象。
(八)感情形容词、形容动词以及心理动词引发的主语省略
在日语日语中有很多表达人感情、感觉的形容词。如“:うれしい“”悲しい“”寂しい”“こわい“”楽しい“”苦しい”“恥ずかしい”等。日本人认为这些人的瞬间感情、感觉只能由说话人自己来判断。因此这些感情、感觉形容词以终止形使用时,一般只限定在第一人称范围内,所以主语往往不用说出来。对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使用时,必须发生词形变化或添加其他成分。例如:例15:(わたしは)あなたにお会いできてほんとうにうれしい。在例15中从结尾的“うれしい”可以看出,主语是说话者本人。
另外表示思考、称谓的动词“耀思う“”耀考える”作谓语时,主语即使不提,也能了解。如:“思う”结尾一般是第一人称,而“思っている”结尾可以是第三人称。例如:例16:友人が遅れるものと思い、ゆっくり昼食をした。在这句话中虽然未说明主语,用了“思う”,所以主语是说话者。在汉语中不存在此类主语省略现象,比如说“高兴”,无论第几人称都能用,所以必须指明主语是谁。
三、汉日主语省略引发的思考
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主语省略的现象,有共同点,同时也有差异。日语主语省略现象多于汉语。
在上述分类中前四种,即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和自叙省,是日汉语中都存在的主语省略现象,而后四种,即敬语表达、授受动词、助动词以及主观形容词、形容动词、心理动词,是日语中独有的省略现象。前四种省略现象均与上下文以及语境有关系,而后四种均与日语的谓语和特殊的表达方式有关联。且日语中省略现象的广泛存在与其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日汉主语省略现象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从根本上说,日语和汉语是性质充全不同的两种语言,日语属于粘着语,语法关系通过附着在体言、用言后面的助词、助动词来表示;而汉语属于孤立语,没有词形变化,语法关系只能靠词序和极少的助词来表示。这种语言性质上的不同,反映在主语省略上,自然也会产生种种差异。例如:例17:冷たいビールが飲みたい。例18:うれしそうな顔をしている。在上述两句中虽未提及主语,但是通过句中的“たい”和“そう”,可以判断例17中主语是说话者,而例18中的主语是他人。
其次,日语中可以通过某些语法手段表明被省略的主语,使主语易于省略,而汉语中不具备这种语法手段,主语省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以授受动词的使用为例来说明。例如:例19:今日は休ませていただく。例20:母に花をあげた。在以上两例中都未提及主语,但从后项的授受动词我们可以判断主语都是“私”,而这两句话翻译成中文时分别为“请允许我今天休息”“我送花给母亲”。很明显,在汉语中表示授受关系时,必须明确标明主语,否则意思不清晰。
再次,通过日汉主语省略的比较,还可以看出日语的敬语系统相当发达。敬语表现形式,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现代汉语中的敬语形式也很丰富,但大部分集中在人称名词等其他名词性表达形式上。敬语动词比较少。然而,在日语中,有关自己或他人的动作的敬语表达形式十分发达。表达同一动作,自他间的表现形式完全不同。这些动词出现时,由该动词所唤起的影象里。往往包含动作的主体。所以,表达动作主体的词语被省略去的可能性很大。例如:例21:近いうちにお伺いします。例22:休みにどこへおいでになりますか。
在以上两例中虽没提及主语,但是因为分别用了自谦语和尊他语,所以例21主语是说话人,而例22的主语是对方。这两句话翻译成汉语分别为“:近期我会拜访您”“您假期去哪里”,在汉语中类似这种情况的主语是不能省略的。
从主语省略现象还可以看出,中国人说话时,讲究说得彻底、周全,常常明确指出结果,习惯于坦诚相告,表示自己的诚心实意。日本人说话时则要求掌握分寸、留有余地,往往回避刺激,喜欢用理解人意的口吻来表示自己。日语中省略现象与日本地理环境,文化等有很大的关系。日本国土狭小,四面环海。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的日本人逐渐形成了极其一致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性、风土人情,日本学者称之为“日本民族的同质性”。在此基础上也产生了集团意识。这也使人们使彼此之间不必用太多的语言,只凭眼神、表情、手势就足以相互理解,达到“以心伝心”的程度,并认为“祸从口出,少说为妙”。
四、结语
本文主要将汉语和日语的主语省略现象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由此折射出的汉日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主语省略的现象,但由于日语中敬语表达,授受动词的使用,以及主观形容词、心理动词等特殊表达方式,日语的主语省略易于汉语。
通过日汉两种语言主语省略现象的比较,我们还进一步认识到为了准确地掌握对方的语言,首先要找到与本国语言的差异,其次还要将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起来。当然,本文中关于汉日主语省略的差异,以及省略现象与文化的关系的论述还不够详细和透彻,这将是今后要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静.汉语语法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王菊泉.从英语译文看汉语省略的现象[J].语言研究.1991(02).
[3]王瑞林省略———日本文化在语言中的体现[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6(01).
[4]崔崟关于日语主语的省略问题[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02).
[5]毛意忠汉法主语、谓语、宾语省略的对比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01).
[6]朱楚红关于主语承前省略的几个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2008(03).
[7]秦礼君汉日主语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7(03).
[8]姚灯镇日汉主语承前省略的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01).
[9]钱光中日语句子的省略[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02).
[10]崔崟日语中制约主语省略的若干因素[J]燕山大学学报2006(01).
[11]姚艳丽等日语主语的若干省略现象[J].
省略现象在日语表达中比较常见,尤其在日常生活会话中省略经常被使用,以至有人将省略现象称为日语的三大特点之一。了解日语省略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助于日语学习者对日语的深层次理解。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日语的省略现象进行较为详细的分...
亲属关系是由血缘、婚姻、收养关系形成的。而亲属称谓语既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也表示对人的称谓或称呼。亲属称谓语在人类社会文化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充分体现了其所属民族的社会文化特点。汉民族的亲属称谓语复杂细致,数量极多,属于叙述法...
一、引言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信息加工过程。由于语种不同,翻译时必然会在词汇选择、语法应用以及句序安排上出现差异。要做到既忠实于原文意思而又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必然会用到各种翻译技巧,词性转译便是其中之一。按照美国翻译理论家...
随着中日两国交流的加强,带来了中日翻译领域的进步。无论是在文化交谈、经济交谈还是在国际政治交谈上,都需要日语的翻译。因此,能否解决日语中主语省略的问题,做好日语翻译工作,对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日语主语省略的原因...
本文对日语省略表达的现象进行了列举, 并通过礼貌性的请求、感恩的意识、“沉默是金”的处事原则, 深入剖析了日语省略表达文化内涵要点。...
本文借用汉语中研究主语省略的分类方法, 通过列举大量例句, 试析两者在实际运用中的异同。...
在某种程度上汉语和日语是同文的语言,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可以较容易学习日语,但常常受母语干扰而不能很好地掌握日语,既有同文的便利又有同文的诅咒,尽可能摆脱诅咒是日语学习者的目标之一。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名词意外和「意外さ」的对比分...
本论文从和制外来语的由来入手, 再对其输入特征进行归纳统合, 最后从造词规律方面加以考察, 以期帮助日语学习者克服和制外来语的学习难点, 找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把握和准确运用转换策略,明确理解源语言的本质内涵意义,抓住核心意义,在充分考虑对方国文化、语言表达习惯和语法结构等条件下,采取适当、准确的转换,以此来弥合两种语言的行文和表达差异,防止对译文读者产生误导。...
日语授受表达的表现形式丰富, 使用频率很高。文中我们从汉日对比的角度解析“?てもらう”在语义、句法、语用层面的意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