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

2016年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2)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6-06-30 共6302字

  
  近年来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显得更为具体和丰富,众多研究者立足于 各自的学科目的,从不同角度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原因、理论价值、存 在方式和实施问题等进行分析论证,形成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 理论。
  
  (一)利益相关者
  
  弗里曼(Freeman,1984)提出了经理们对利益相关者担负受托关系,他将 利益相关者理解为那些在企业中拥有利益或对企业有要求权的团体。而伍德 (Wood, 1991)是第一个正式从理论研究上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纳入广义企业社会 责任里的学者,并提出相关利益者不仅根据自身的利益,而且基于他们对公司社 会责任原则的理解与可接受度以及与企业社会表现的关系来对企业社会表现做出 不同的评价。克拉克森(Clarkson, 1995)建立了一个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的分析框架,他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主要和次要之分。詹姆斯(James,2003)指出了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企业应该对顾客、股 东、员工、社区、供应商以及竞争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我国学者郭文美和黎 友焕(2007)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除了盈利外,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利益 也同样重要,例如,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保障,关注环境和公益事业等。张兆 国等(2012)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解释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并试 图建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理论框架,以及从实践中促使企业增强社会责任 意识,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在于:企业应当对利益相关者承担 责任。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个人和群体,也包括能 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主张企业对顾客、员工、股东 和社区等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承担责任。较之于其他理论,该理论把企业社会责 任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社会责任落实到企业与其利益相 关者的关系中,落实到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中。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学者们 引用最多,发展最为成熟的理论。
  
  (二)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理论也被用来论证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合理性,唐纳森和邓菲 (Thomas Donaldson, Dunfee, 1994)援引此理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在企 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综合性社会契约”,企业自成立时起就与社 会之间形成了契约,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个契约包含一个社会固有的假定 和期望,如果企业忽视其社会责任,就会影响到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并试图用 这一理论框架将企业伦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协调统一。乔治·斯蒂纳和 约翰·斯蒂纳(George A. Steiner, John F. Steiner, 1997)认为,虽然社会契约是 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却暗含着企业应该要符合大多数公众的共同期望的一个 潜在含义,社会契约主要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扩展概念,因为它不加任何限制 而增强了企业对社会的一些义务。我国学者对综合契约理论也做了不少研究,林 军(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出现与发展是企业与社会之间不断变化的社会 契约关系。社会契约理论从合约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企业社会行为要符合社会道 德要求。黎友焕(2007)则对企业社会契约和社会契约两个概念做了区分,企业 社会契约主要是指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契约,是社会约束企业和企业利益相关者行 为模式的一种假设和规则,企业必须要在其与社会的契约中,通过遵守一定的规 则才能进行社会实践。而社会契约则要求企业要努力去改善经济和社会,并且要 求这种行为要符合社会公众的期望值。
  
  (三)企业公民
  
  企业公民的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被提出,到20世纪90年代得到广 泛的传播,而企业公民理论是由米尔维斯(Mirvis)等于2006年正式提出的。该 理论从人性假设出发,把企业看成是社会的一部分,认为企业同个体公民一样, 是“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在拥有社会公民权益的同时,必须承担对 社会的责任,符合了 “责任铁律”.并且企业公民理论本身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 论、社会契约理论等理论之上的,能够很好地解释和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 容和主要对象,因此现阶段受到许多国内外学者的推崇。
  
  范·卢杰克(VanLujk,2001)认为,之所以产生企业公民的概念,是企业 重新认识了其在社会中的准确位置,那就是基本等同于社会中的公民,并与公民 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韦多克(Vedok,2000)指出企业公民是企业社会责任和 相关刹益者理论的结合。罗格斯登和伍德(Logsdon,Wood, 2002)从企业战略 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个“企业公民混合经营模式”.阿黛尔(Adele,2004)站在 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认为全球企业公民是看待跨越国家和文化界限的企业社会责 任的一种方式。企业公民理论一经产生,很快便传人我国。吴伯凡等(2010)认 为企业公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作为营利性经济组织也是社会的成员,因此, 企业应当树立公民意识,在享有各种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对应的社会责任。李彦 龙(2011)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企业公民理 论是基于企业的人性假设,不仅具有稳定性,而且体现了 “经济人”、“道德人”、 “社会人”的层次特性,更加适合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四)战略性社会责任
  
  企业战略性社会责任概念最早由伯克和洛格斯登(Burke, Logsdon, 1996) 提出,随后波特等学者(Porter, 2006)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更为广阔的 企业战略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出发,提出企业和社会必须从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考虑对方。企业不应将经营活动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立起来,而必须寻找到经营决 策与社会政策的交融点,并以此来选择与其特定业务相关的社会责任,最终将社 会责任整合到自身的核心战略框架中。国内学者眭文娟、谭劲松等(2012)认 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战略决策,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共同 影响并与之协同演进,并首次将战略管理中的协同演进观引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中,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战略与组织绩效相互作用的协同演进模型。
  
  战略性社会责任理论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将社会责任提升至企业战略层面研 究,认为企业和社会相互依存,但没有一个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解决所有的 社会问题。因此,只有通过战略性地承担社会责任,创造共享价值,企业才能在 对社会施以最大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收获丰厚的商业利润。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文献综述范文
返回:企业社会责任论文